绿林网

从异教徒到基督徒读后感100字

从异教徒到基督徒读后感100字

《从异教徒到基督徒》是一本由林语堂著作,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页数:28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从异教徒到基督徒》读后感(一):谈谈阅读

本书的主题是林语堂先生对基督教和中国哲学的比较。对于哲学部分,《中国哲学简史》已经说得很多, 林语堂在书中也对冯友兰的书进行了点评,并提出了自己对中国哲学的观点。对于基督教部分,林语堂介绍了自己从基督教家庭的出身,中年的怀疑、领悟和启示,最后得出的结论,居然和《当呼吸化为空气》中保罗的观点惊人一致。这里也不需要展开来了。

那么谈谈这本带来的对阅读习惯的思考吧。读书的人很多,而把读书当成习惯的标准是每周看2到3本新书,换算下来是每年100到150本新书。这些新书,还不能包括被强制阅读的业务书目、有图无真相的绘本、有图有真相但无法重复阅读的杂志。只能包括追随自己的爱好来选择阅读的图书。因为宝贵的知识,也就是你从事某一职业所需要的知识,一定不再数据库中,所以要尽可能远离中心。这样的书,每个夜晚都可以把你拉出现实,来到一个与作者的灵魂进行对话的空间。如果书友同时阅读一本书(比如豆瓣的读书笔记分享或者线下的图书共读),那就是几个灵魂跨越时空的交谈和讨论,带来更加不同阅读体验。正如林语堂在本书中用过的句子~

这样的交流,自然可以把阅读变成美好的享受。阅读后的读书笔记,也不要太讲究遣词造句,写真心话,写此时此刻内心的感受,不在乎是否与原书有关,不在意有没有很多人阅读,这样写出来的东西才能把意思说清楚,才能发挥文字的作用。

《从异教徒到基督徒》读后感(二):to be or not to be

每当有流星划过天际,所有人都双手合十,开始许愿。你们有没有想过流星的心情,溜达一圈平白无故的多了成百上千万的愿望要去实现,这都是工作量呀,得加多少班才能完成,我要是流星,下一次肯定不会选择路过地球。

流星如此,宗教呢?我们虔诚的选择了一个信仰,为信仰付出了很多,我们祈求内心平和,祷告家族兴旺,许愿升官发财……我们的欲望无限,我们获得了什么?我们是根据宗教的投入产出比选择的么?我们是根据耶和华、菩萨、佛祖、湿婆的能力大小选择跟随么?如果不是,我们又是如何因缘巧合的与宗教相遇?

《从异教徒到基督教》,记录了林语堂大师信仰之路的探索、迷茫与自我救赎。是的,信仰之路并不是康庄大道,信仰不等于宗教,宗教只是一种典型的信仰。迷信是信仰中的一种极端行为,如果认为科学可以解决一切问题,那科学也就是一种迷信了。选择宗教就像给心选一个房,一个港湾,累了倦了,开心快乐,迷茫无助,都能得到休息与指引,带领我们走向明天,我认为,这才是宗教的宗旨。

如果如此简答,宗教似乎很好挑选,真的么?

以中国的宗教而看,人们对神的发愿,作为对等的交换关系,信徒必须请香、供奉……换言之,就是用金钱换取可能会实现某种愿望一个寄托。但问题是,神真的会要求信徒这样做么?

若有神,若非“以万物为刍狗”的顺其自然,便定然是胸怀宽容博大,怎会要求人们倾家荡产来供奉呢。

这样看来,个别寺庙的神就被寺庙的管理者市场化,妖魔化了,无产阶级或者贫穷无法供奉的信徒们,是不是与佛祖无缘了?我们还要追随么?但如果随时随地就能与神相通,感受到宗教的力量,我们为什么还要前往寺庙顶礼膜拜?

林语堂大师也一样遇到了To be or not to be 这样的问题,生活有意思的事情就在于此,在茫茫浩瀚的海洋里寻找属于自己的那一所房子。

《从异教徒到基督徒》读后感(三):回归、审视与选择

林语堂作为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知识分子的独特典型,在他晚年的精神自传中,他描述了他“从基督徒到异教徒,再从异教徒到基督徒”的内心旅程,其中对儒、道、佛等哲学和宗教体系和基督教之间的相异与互通之处,多有独到的发掘与心得。

《从异教徒到基督徒》主要记述了一代国学大师林语堂的生平及信仰之旅,是解读林语堂的珍贵资料。正文部分是林语堂多年探求宗教经验的记录,记述其在信仰上的探险、疑难和迷惘,与其他哲学和宗教的磋研,对往圣先哲言论的探讨等。附录部分包括“林语堂自传”和“八十自叙”,主要记述了林语堂的生平经历,信笔挥洒,豁达、从容的智者形象跃然纸上。

《从异教徒到基督徒》是林语堂个人探求宗教经验的记录,记载自身在信仰上的探险、疑难及迷惘,与其他哲学和宗教的磋研,以及对往圣先哲最珍贵的所言、所诲的省求。全书以林语堂的真诚、反叛、不愿人云亦云做一个应声虫,他要自己寻找探讨的途径。林语堂自小生长在牧师的家庭里,因此他小时候就读经、祈祷、参加崇拜,就连他在自称是异教徒的一段时期,他仍是以基督徒的原则处世为人。他自称是异教徒,因为他不想做一个挂名的基督徒,他的名字没有记录在任何一个教会的教友名册上。“我不为取悦任何人而写,相反,还可能是有些人不高兴,因为我所说的都是我个人直接的观点。在教友中容忍是一种难得的美德。世上所有宗教都差不多这样,特别是基督教,它已经硬化,被放入箱子,敷上防腐剂,不容许人和讨论。”他不甘心接受“装在箱子里”的信仰,当他拋弃“箱子”的时候,连“信仰”也一起拋弃了。

如果说基督教家庭和教会学校教育,造成了林语堂与中国传统文化的隔阂,那么旅居海外传播中国文化的使命,又使林语堂对“自己民族特有东西”情有独钟。林语堂的传统文化观与他同时代的新文化运动倡导者们有所不同。他有着强烈的回归传统文化的倾向,同时又以一个现代知识分子的眼光审视着传统文化,以西方的视角选择着传统文化,而他的回归、审视与选择是彼此关联、相互渗透的。林语堂的一生深受西方基督教文化的影响,因此经历了由基督徒到异教徒又回到基督徒的曲折选择过程。然而,他又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不解之缘,并一直试图融合中西两种文化思想。但是林语堂文化选择的根基是西方基督教,基督教属于基本的根层面,而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照是以西方基督教为参照标准的,因而传统文化仍属于审美表层。

《从异教徒到基督徒》读后感(四):信仰:心灵的自我救赎

手中拿到林语堂先生这本经典著作《从异教徒到基督徒》有种厚重之感,作为林先生万年对自己 精神世界的梳理之作,描述了他从基督徒到异教徒,再从异教徒到基督徒的转变的内心历程。同时从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融合中,让精神世界归于一致,从而达到自我救赎的目标。

《从异教徒到基督徒》中首先让人明白了“何为信仰”,林语堂出生在牧师家庭,从小受基督文化的影响,而自小有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精深的掌握,因此林先生在信仰中有过探索、迷惘和自我救赎。最终实现了从殊途到归途的转变。信仰是精深的一种寄托,也是心灵的一种自我救赎。对于世俗中的人而言,信仰是一种精神寄托,也是一种行为规范,是心灵迷途的一盏明灯,指引着人生的道路与方向。

《从异教徒到基督徒》也让人明白“信仰为何”。信仰是为了心灵的自我救赎。现实世界中的我们,常常受到各种问题的困惑,我们常说,现实中,我们是缺乏信仰的一代。我们常被现实所打败,许多人的精神世界与行为世界处于一种分裂的状态。这种行为与心灵的悖行,需要精神上的慰藉与抚慰,于是信仰就起到了这种作用。基督世界中,我们经常听到的一个词,就是“忏悔”,把我们对现实世界的困惑或者对自身世界的不安,寻找一个精神上的突破口,忏悔就达到了灵魂得救的目的。

在林语堂先生的信仰经历中,从基督徒到异教徒,反映了精神世界与行为世界的不同步。林语堂先生的行为与基督教教义出现了背离,让他感觉到自己不是一个严格的基督徒了,因此在精神上认为自己脱离了基督教的某些规范。其实这是林语堂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也是信仰世界多元化产生的一种困惑。最终林语堂先生还是选择了重新皈依于基督教,寻求灵魂的最终的救赎。

信仰是多元的,自我救赎的途径也是多样化的。不论现实世界如何变化,给我们的心灵寻找一块栖息的地方,是我们在现实世界应该解决的问题。虽然我们不能像林语堂先生做到从学术探究、理性探索方面去寻找最符合自己的心理信仰,但是每个人都可以基于自己的现实情况作出一定的寻找。

《从异教徒到基督徒》读后感(五):为心灵找一个归宿

书本的介绍里说这是“一代大师性灵上充满震惊与探险的旅程”,我没有看出“震惊与探险”,只是看出了大师对于灵性与爱长达一生,跨越东西文化的探索与思考。

书中林阐述了自己对于儒释道的理解,又通过对比分析传达了自己对于真正宗教精神的理解。很多人在评论这本书时提到通过这本书自己重新认识了中国文化,我也是的。我不能说作者一定是正确的解读(因为我自己了解很少),但是对我而言是明晰具体且非常好的解读。我重新认识了儒家的思想以及孔子这个人,从前的刻板印象和错误理解也随之有了解释,即使隔了千年,孔子这个人突然就变得有血有肉,亲切且有点烦人。如果说孔子是致力于让人们去担起道德责任,每个人都去做最好的人,进而组成最好的社会,那么老子则是提醒人们应该擦去身上的仁义道德,成为一个真正的人。林语堂说,一个中国人成功的时候是一个好儒家,而当他为艰难与失败所围困时,是一个道家。落魄之时,人才开始认真思考自己的内心,迷茫使他开始触及灵魂的高度。而在道家里,林语堂是更喜爱庄子的,他甚至认为他是中国最伟大最有深度的哲学家。庄子是高智慧,且活泼机智的,而林语堂自己身上其实是有这种气质的,也许是他与生俱来,也许是在学习。

中国文化部分的解读是我看得最为惊叹和动情的部分,时不时要停下来重读好几遍让我发出感叹的句子。他的中国情结可见诸多,我的古典文化情结找到了领路的老师。民国时期的先进作家几乎都是在批判中国古典文化的,而林语堂不是的,他爱中国古典文化,同时是有着积极而合理的认识,没有盲目崇拜式的推崇,而是客观的认可和主观的惊叹。

分析之后他得出的结论是:人有纯洁的,神圣的为善之欲,内心有一种力量逼着他去完善自己,那么好的宗教应该是引导这种力量,所以,他认为宗教是灵性的,形而上的,而现代社会提出的唯物主义则毁了这种灵性,使宗教沦为入机器一样僵硬的物质,这是悲哀的,也是不应该的。宗教不应该屈尊去求科学证明自身,而应该保持自己的高贵。而这一节也是我读得最为枯燥无味的地方,于是更加同意他,宗教是向上的,是抬头让灵魂触及天空的。

那么他出身基督教家庭,从幼年时期就是一个基督徒,为何中途退出,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的两个方面是:基督神学是他所不能接受的;教徒教育使他与自己国家的瑰丽文化相隔了那么久,所以当他突然回到中国文化的怀抱时,他如痴如醉,故而投入道教,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他自己性格里有这种气质,他说他喜欢顺着自己的本能做事情,这也就是道教精神可以给他这种自由。多年的基督徒教育给他心里种下了一个恐惧的种子,这个恐惧除了来自地狱,还来自一个疑问:如果人们真的不按照基督教的教义去做,这世界是不是就毁灭了,那我们还能做什么?一个朋友回答了他:我们还可以做好人!他便一刻悟了,与基督教决裂了。他自由了。

在解释这个的过程中,其实也是解了我自己对于宗教的惑。我在大学期间认识了一个韩国女孩,她试图向我传教,因为她是一个善良的女孩,我便也愿意和她一起,于是接受了她的提议,然而当她讲圣经讲到神迹的时候,我是无法相信的,同时她又说道通灵的事情,更让我无法接受。如果成为一个基督徒,我必须相信这些我无法相信的东西,那我是做不到的,我要对自己的内心和她诚实的,所以终究我没有进入基督的怀,尽管我非常赞成他的主张。林语堂在书中就谈到了这种怀疑,他是无法信这些的,但是教义要求虔诚的基督徒必须相信这些,所以他选择了离开,与我一样,他要诚实。

而多年后他又为何再次进入基督的世界?因为他找到了一种自由的信仰方式,是心灵与诚实的自由崇拜,他不必被束缚在形式里,也不必被迫去相信神迹,他直接到了耶稣的身边,领耶稣的教诲:天国就在心中,谦卑与温柔的人将承受这土地,这即是心灵的自由和谦虚柔和的重要,也是他一直所希望得到的。那么他一定要有信仰吗?我们很多人不是没有嘛。他要有的,因为他始终相信我们的世界一切的发生有一个无形的力量在主导,是科学不能解释的,这是留给心灵来触及的。

这本书的写作上,可以用“融会贯通”来说,他将东西的哲学宗教思想及代表人物糅合一起对比讲解,这是他的风格,别人说过,他自己也说过,他说自己是:

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

在这本书里,体现得是最为淋漓尽致的。他在自传中也说过,有人说他喜欢向西方人介绍中国文化,向中国人介绍西方文化,他不认为是批评或讽刺,我也不认为是,他确实如此,他也做得很好。

这本书的观点总结起来就是:自由,灵性,爱,智慧,直觉都是弥足珍贵的,也是真正宗教也应该给予人的。其实林语堂自己也就是在做这样的人,他说自己不愿意给公开照片,因为读者认为他是一个“须髯飘动,落落大方,年长的东方哲人”,他不想破坏这个幻像,而也确实如此。在我心中,他就是这样,有着道家的高逸和耶稣爱的光。因为书中提到了周氏兄弟,因为也读过他俩一些书,于是便自觉有了一定对比,内心的感觉是:与周作人的迂缓冲淡和鲁迅的清冷尖刻相比,林语堂是明朗温暖的,如他自己所喜欢的初秋时节的况味,更容易让人亲近喜欢。

书的后部分是林语堂的自传,有三篇,不同时期写的,使作为读者的我能够更亲近地了解他的成长及生活经历,和对世界人生的看法,以及他自己作品写作的一些背景。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