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一个外省青年的精神成长史》的读后感大全

《一个外省青年的精神成长史》的读后感大全

《一个外省青年的精神成长史》是一本由袁复生著作,天地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5,页数:28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一个外省青年的精神成长史》读后感(一):一点小感慨

纯粹的效应有好有坏,不过年少时结交的兄弟这么一说,还是有一点小感动、小感慨。随手一翻,那些年一群骚人从天南地北汇聚湖湘,同人办报,加班熬夜喝酒K歌,一起累趴在潇湘晨报7楼办公桌上,天发白后,一起看见长沙清晨的环卫工、流浪汉,去报社附近吃上一碗常德米粉&长沙米粉&郴州鱼粉……然后有一天,看到清洁阿姨说7楼人去楼空的朋友圈信息,沧海桑田,物是人非。从湖湘到沪上,从官企到民企,恍然明白“商业才是文化的好朋友”,这就是时间的玫瑰

《一个外省青年的精神成长史》读后感(二):一个“外省青年”的34年精神年轮

袁复生 摄影/韩国强

《一个外省青年的精神成长史》读后感(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归根之所

这是初始袁复生,若问我这一眼之缘的印象何如?莫不是灵秀清风雅如文人一般的气质,虽不得知其面貌何如,但我想读书甚通之人,一定是怀有大智慧,并有大风度的人。读书人,自是有一番自己的风度的。

若要写得好,必须得时刻留心自己手里溜走的岁月,和心里留下的沧桑,但凡是经历丰厚,又善于观察之人,一定能找到自己一条释放的路,于是有人挥毫泼墨于画纸上风驰电掣,有人委婉抒发于毛笔尖激扬文字,有人婉转流淌于琴声上弹奏人生。每一条,皆是命定中交于你的一条归根之路,这是一条能够找到自己的根,找到自己的成长和轨迹的路。 于袁复生,这条路便是文字。

关于他所有的了解,都来自于这一本属于她的轨迹记录——《一本外省青年的精神成长史》,第一次耳闻这个名字,便觉得有种“你在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桥上看你”的错觉。这是袁复生的精神成长史,也像是帮我们回忆起过去只言片语的轨迹史。袁将其定位为“外省青年”,何解?外省青年是否有自己无法融入的落寞感,是否有自己特立独行的骄傲一面呢?都是有的吧。

这《一本外省青年的精神成长史》就像是他闲暇之余写下的日记一样,是零碎却有趣的,而且是极其贴近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篇章就像袁复生的一个阶段,且一段比一段含蓄细致。

袁复生对于文字,驾驭得极好,是别富情调的趣味和清爽。趣味,在于他的个人经历及表达,比如他写自己的“县城文艺复兴计划“的曲折盘旋,写自己十岁生日的那一条”后悔鱼“,写彼得梅尔和沈从文的此起彼伏。清爽,在于他感情和意志抒发的干净利落,不生硬。比如他写由《神衍象》所引发的有关纪录片所表达的思辨,比如他在”逢梦下马“当中记录的多种零散,记录梦境,亦是我曾爱做的事情之一。

这本《精神成长史》当中,表达的是整个的袁复生。第一部分,有他洞口故乡的记忆深处,那是培养他整个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地方,是他整个生命表达形成的基;还有他少年时曾经历过的影响重大的人和青春年少做过的梦。第二部分,是他正当年华时候的潇洒肆意,每一个文字都是铿锵有力的自己观念的表达和探索,在他和每一个湖湘文人的交流当中,更加深化了自己内心中的湖湘的根基,这是他引以为傲的血脉。第三部分,是他所认识到的故事的总结,那是属于袁复生理解当中的故事。他擅长并喜爱着历史,这从他所表达的内容可以一眼忘穿。这部分是最具有深度的思考,也是最能体现一个作者的思辨能力的解读。

《一本外省青年的精神成长史》的一路走来,从洞口的文艺畅想到文字的谨慎思辨,不辜负他这“精神成长史”的总结回放。我从中看到的是,不论走多远,他一直没有忘记,自己骨子里头湖湘的骄傲,没有忘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归根之所。我的归根,在湖湘洞口的 小县城。

《一个外省青年的精神成长史》读后感(四):谁能记录日常生活中的不正常?

谁能记录日常生活中的不正常?

照片是一种仪式。

这是许多年之前的事情——孩子出生需要照相, 孩子上学毕业需要照相,年轻情侣外出旅游抵达天安 门、长城、韶山冲需要照相,结婚更需要照相,过年 回家全家团圆也必然需要照相,祖父七十大寿、祖母 九十寿宴五代同堂更需要照相……但尽管如此,一个 人的一生,在一个殷实之家,也通常是一本或数本相 册即可囊括完毕。

傻瓜相机开启了大众摄影时代的一扇门,但照相 毕竟属于一个专业领域,摄影师依然是食物链上游的 群体。开一间照相馆,在当年,其实比今天开一家咖 啡馆的文艺女青年的梦想更高端。

时至今日,摄影的生态已经完全被重构,摄影的 核心似乎不再是摄影师,900元左右的智能手机大规 模上市,彻底颠覆拍摄者的结构层次,以亿为计数单 位的拍摄者们,让专业的“照相师傅”这个行业被淹 没其中,在数量上变得微不足道。

处于摄影生态的核心甚至都不是500万像素以上 的镜头,每一个镜头都可以、都可能被一种简易的程 序所改变、所扭曲、所驯服。这是一个美图秀秀的时 代,关于摄影的软件,成为这个时代摄影生态链条中 zui具商业价值的产品。

美图秀秀当然是一个很好的商业故事,号称拥有 近4。5亿用户,每天处理4。6亿张照片的业绩背后的 商业价值可想而知。

这样一个商业故事,从另一个向度解释了摄影学 者、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任悦在《有温度的视觉:回 不去的家》一书封底上的一个判断:“照片已成为现 代人的一种口语。”照片的确是现代人的一种口语, 但这种口语大部分是经过美图秀秀处理过的一种口语 。

与书面语相比,在传统的价值体系中,口语是处 于劣势的。

一般来说,对于写作和阅读而言,书面语具有门 槛。摄影也是一样,之前是设备门槛、技术门槛,限 制着照片生产者,他们必须购买不菲的照相机,必须 有冲印暗房,也必须经历过专业的训练。在印刷时代 ,还有传播门槛,摄影师要么供职于报纸、杂志,要 么能有足够的资源或者资金去出版自己的画册,来对 自己的照片进行传播。

这种门槛的长期存在,更是塑造着人们生产与观 看照片的观念与态度。人们习惯观看重要的人物、重 要的场合,强调的形式感……这些关于“摄影的常识 ”,作为一名普通的阅读者,也是十分熟悉的。比如 曾经大家zui仰慕的“红色摄影”。

手机时代,我也喜欢照片。《一个外省青年的精神成长史》。外省青年世界的根基一边在田野,一边在对历史的啃食之中,我都是只见树木,不看森林,很长时间这是我谋生的路子。现在看来,也是念念不忘,回音难绝的草原。这也是封面上的一段话。整个书分为三个部分。故乡:洞口记梦 ”,在青春、自我幻灭的县城记忆里,散发着奇异梦 幻的意味;第二部分“故交:出湖入湘”,以书为体 ,围绕着湘人湘事进行探寻,重新认知故乡;第三部 分“故事:往返之间”,则通过历史背景下的人物命 运和价值转型,折射出时代变迁的脉络。作者坦承自 己的县城经验、自身焦虑以及文化滋养,由此勾画了 一个“外省青年”精神发育的年轮。

这种不正常,实际上记录了时代的变迁,年轻人的精神发育轨迹,值得在这个转型的时代阅读和被记录。

《一个外省青年的精神成长史》读后感(五):艰辛而宽阔的外省青年之路

19世纪初,许多贫穷的法国青年去到巴黎。在当时的法国,只有巴黎和遥远的外省之分。那些渴望在巴黎发迹的野心勃勃的青年,就被称作“外省青年”。然而外省青年的梦想大多幻灭,真正能爬上显赫地位的人少之又少。而且这样的残酷现实一直持续着。如今的中国,那些一心渴望出人头地的青年,离开家乡,去到北上广,就是中国的的“外省青年”。

袁复生老师的这本书叫做《一个外省青年的精神成长史》,大概是以他如今常居上海和北京两地而论的。但我所经常想起的,却是袁老师在长沙留下的一些“传说”。

那时,袁老师是“长沙文艺招待所所长”,在《晨报周刊》工作,采访了贾平凹、苏童、马悦然等众多人物,并组织了长沙的“晨报大讲堂”,请了贺卫方、刘瑜等全国知名的知识分子来演讲。他还组织过纪录片展览,湖南抗战老兵肖像展等。直到2013年年底,袁老师从《晨报周刊》辞职。(时至今日,不知道已经投身于文化商业的袁老师是否还能想起他曾在长沙留下的“精神遗产”和点燃的“文艺火苗”。)

当时还在读大学的我是这些活动的受益者之一,但袁老师于我还有着另一种受益。2012年的时候,我写完了第一个中篇小说《银灰色》。写完之后,不知该如何处理,就搁置了。后来一位朋友听说后,说可以把小说发给袁老师看看,他是长沙文艺界的大咖,对后辈又多有提携。

我怀以忐忑之心,将小说发给了袁老师。没想到过了不多久,袁老师竟回复了我,他敏锐地一眼就看出我是第一次写小说,夸赞之余,给我提了许多中肯的建议。后来,我写完长篇小说《我的南方女郎》和中篇小说《岳麓山下的情人》后,也同样发给了他,他亦一一回复,一一建议,并说给我做推荐。

到了14年年底,我写作无门,离开长沙,去了北京。那时袁老师离开了长沙,去了上海。他先是在一家航空杂志做副主编,后来又选择了自己创业。

我从桑植县的农村出来,在县城读高中,在省城读大学,后来又到了首都北京。袁老师从洞口县的农村出来,在县城读高中,在武汉读大学,在省城工作,后来又到了上海和北京。我们有着类似轨迹的外省青年之路。我们都曾相信文化,相信媒体的力量。如今,我依旧做着自由文人,袁老师悟出了“商业才是文化的好朋友”。

然而不论我们最终走向的是何种人生,当我们回头去望,我们看见的都是我们的童年,我们的求学经历,我们曾经在二三线城市的生活和奋斗。这些东西,构成了我们的精神成长史。

这也是袁老师的《一个外省青年的精神成长史》所呈现出来的面貌。它是一种追忆,一种回望,一种对过去峥嵘岁月的感叹,一种对于时光不再的伤感。

书的第一部分写故乡,是最动情的部分。我们离开故乡,去外地,多少有些像古代的书生上京赶考,渴望金榜题名,一日看尽长安花。但当我们独自在大都市醒来后,我们却回忆着故乡,回忆着书里所写的书店、鱼、录像带、梦境等,在那时,“我们的幸福和青春曾全部死去”,而在北京或者上海这样的都市,“我们曾靠近过它们,却从来没有拥有过它们”。

书的第二部分写故交,是袁老师出湖入湘的一些经历,是作为媒体人的思虑和担当。和谭伯牛、刘道玉等的对谈或采访,那是传统媒体还方兴未艾时,济人心,明世事的文字,这是袁老师“认知故乡,丰富自己的道路”。

书的第三部分写故事,是袁老师写他读过的一些书,研究的一些历史等的谈论和评价。“外省青年的世界的根基一边在田野,一边在对历史的啃食之中”,这都是一种挖掘,一条厚重之路。

在19世纪的巴黎,伏尔泰一生名利双收,荣华富贵,卢梭却颠沛流离,穷困潦倒。但在卢梭死后,却也被葬在了先贤祠,就在伏尔泰墓之旁。卢梭对后来的浪漫主义自由主义都影响深远,,如今依旧读者甚多,而伏尔泰却慢慢地归于沉寂了。所以,外省青年之路是一条艰辛之路,但也是一条宽阔之路。外省青年的精神成长史是一部焦虑史,但也是一部探索史。

希望我们这些外省青年,都在自己喜欢的路上,昂首阔步,越走越远。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