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陆小曼:诗·文·画》读后感摘抄

《陆小曼:诗·文·画》读后感摘抄

《陆小曼:诗·文·画》是一本由陆小曼 著 / 王秀莉 编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27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陆小曼:诗·文·画》读后感(一):陆小曼学生张方晦深情撰文回忆恩师:跟陆小曼学画

前言:本文是我多年前在网上看到的一篇文章。作者曾经跟随陆小曼学习绘画,对陆小曼感情很深。文章记述了建国后陆小曼的生活和遭遇,记述了一个真实的陆小曼,是难得的史料。

《陆小曼:诗·文·画》读后感(二):可爱的小曼

为什么大家都喜欢抨击陆小曼?陆小曼生性聪慧,精通英文,法文。弹得一手好钢琴,画的一手好画。大家闺秀。十七岁就担任外交部的口语翻译。难道就因为她敢爱敢恨吗?徐志摩生前和很多女人暧昧,特别是林徽因。徐志摩因为林徽因一句话,火急火燎的把张幼仪骗到异国离婚,可是等他满心欢喜的去找林徽因。林徽因却和梁思成好上了,包括那时和梁思成在美国还打电报给徐志摩让徐志摩跟她联系。反观陆小曼对徐志摩一辈子都是真切的。徐死后,她终身素服,深居简出。也许对于我们大家觉得没什么,但是对于陆小曼,对于南唐北陆的陆小曼,一代风华绝代的名媛,是要有多么心灰意冷才会与过去的生活告别?小时候人云亦云,觉得小曼是坏女人,林徽因是百般好。现在越来越觉得陆小曼才是真性情,情深意重的人。林徽因多多少少还是有些虚伪的。

《陆小曼:诗·文·画》读后感(三):印象里的小三?

可能是因为没有很好系统的读过他们几个的事情,这个人给我的印象就是莫名其妙的和小三挂钩。勿喷

最好的感情不过是,你变成了走后的他。当然也是最坏的。

开篇被逗到,毕竟她可能没想到自己的私人日记会被公开让人阅读和揣测。我也有写日记的习惯,不过上大学后就抛掉了。以前的日记怕被别人知道在写谁,光记着事件和心情,已经忘记了是和谁发生的了。尬。第一段,我揣测曼对摩最大的依赖来自给了她一个“出口”。

陆小曼人物分析(才看34)

1,极度缺乏安全感,怕拯救拖累别人,感情细腻,烦于应付人事但无奈,传统思想根深蒂固但有自我意识想要反抗,

2、对摩的感情由怜悯或友达出发,由于之前的婚姻害怕结婚会变,希望和摩是好朋友。看到这。我心巨累,他以前也和我说过同样的话,但我没懂,年轻任性总想要一个明了的结果,但感情的事本来就复杂如雾,身处山中,只要去静静感受那份美好就行了,何必问那么多根源,既得不到答案,又错过了风景。

Ps:关于婚外情,怎么说呢,这都是命,选择的最大卡点不是世人言说而是责任。

3、痛苦而又纠结挣扎,最后希望被成全。感情从占有变成无私的希望对方幸福,应该是一个很xxxxxx的过程吧?

看到47页的时候,我已经快看不下去了,满满的思之如狂,幻念成影。这种书信传达还是两人的都一起编制在一本比较好,不然还得费神再找关于摩的回应的书。

怎么说呢,一个人爱另一个人,没什么错,若是有,那也只是世俗的偏见。什么是偏见?一方面体现在自己没有犯错,另一方面体现在别人放了你不敢放的错。

之后的我所接收到的读后感如她后来的人生一样--平静许多

曼也开始致力于绘画。一个人的作品或成就能有所长进,必然其心境也有所提高

这项编辑是老久之前的,感觉有点混乱。凑合看。

《陆小曼:诗·文·画》读后感(四):陆小曼:画品清贵,诗文秾挚

上大学以前,买过一本叫《中国才女》的书,意外地觉得很好。介绍了民国时期十位女性,故事讲得通透而有节制,并不任意发挥。其中就有一篇写陆小曼的,照片很多,中有一幅特写,左手支颐,右手持笔,明眸流波,若有所思,真是好看呐!

我爱看画,从那时就记得了陆小曼的画名,然而网络真真假假,并未能见到全貌。得悉今年译林出版社出版了陆小曼诗文画集,忍不住想看看,这位艳名多于画名的女子,作品究竟如何。

书名起得异常朴实,就叫《陆小曼:诗 ·文· 画 》,再没有那种泛滥之情,或冠以一代才女的名号,这样朴朴素素的,才好。对于这本书的期待,我是看画多于看文,看文又多于看八卦了。

编者王秀莉女士在前言里这样说:“本书的编撰,旨在为陆小曼正名,将陆小曼作为一个独立的人来展示给大家,她不是谁的依附,她因其才情亦可于文艺史中立足。”这大概也是如此低调书名的由衷。

书中收录了陆小曼的画作120幅,蔚为大观。此前只知道陆小曼善画山水,透过此书方知她的“众体皆备”。作品的题材基本上很均衡,仕女、花鸟和山水。从中也可以看到,陆小曼临摹古代名家作品是很多的,覆盖的时间也很长,标记时间最早的是一幅是作于1921年的《江上琵琶》。画的是白居易《琵琶行》的意境,笔触显得还很稚嫩,但用笔细润,设色雅淡,基本上奠定了陆小曼画作的风格。

书中对于能确定时间的画作,均标明了年份。循此,也可以略为梳理陆小曼的画风及其形成。

俨然改琦笔下美人的面貌(本文部分配图为手机在书上拍摄,略有失

《陆小曼:诗·文·画》读后感(五):玫瑰般热烈,烟花般寂寞

在民国最负盛名的才女当中,陆小曼是个颇受争议的人物。她的离婚和再婚,她挥霍奢侈的生活方式,以及在徐志摩去世后的生存状态等,多少年来一直是争议的焦点。

然而争议归争议,说起陆小曼的文采,世人却鲜有不知:她曾经以其过人的聪明伶俐成为了圣心女子学堂的外交名媛,也曾经因为才华与美貌并存而被刘海粟赞作“一代才女,旷世美人”。在她洒脱烂漫的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的文学艺术作品,由译林出版社出版的《陆小曼:诗•文•画》便收录了其诗文55篇,画作120余幅。通过这些作品,全景展现了陆小曼烟花般灿烂辉煌的爱情诗篇和充满争议的一生。

在《陆小曼:诗•文•画》中,既有陆小曼为怀念徐志摩而写的散文,也有她与徐志摩相恋时所写的日记,还有书信与小说等。这些文字或浓丽哀婉,或描写细腻,或坦率自然,尽显了陆小曼的风采与文采、豪情与柔情。面对真爱,她勇敢:“摩,为你我还是拼命干一下的好,我要往前走,不管前面有几多的荆棘,我一定直着脖子走,非到筋疲力尽我绝不回头的……我自从认识了你,我就有改变生活的决心,为你我一定认真地做人了。”面对深情,她纠结:“此后我希望你不要再留恋于我,你是一个有希望的人,你的前途比我光明得多,快不要因我而毁坏你的前途……我只走一个人,一颗热腾腾的心还留在此地等——等着你回来将它带去啊!”面对爱人,她浪漫:“哥哥,我真想同你去深山住,我倒想在西湖边住些日子,我们来去那边度蜜月好不?想起来真甜。可是我听人言,夫妻太好不会白头的,你信么?不然你就有时候假装不爱我,好不好?”这些热烈、细腻、感性、深情的文字真实地反应了陆小曼的内心世界。从艳压群芳的青年时代,到终归寂寞的美人迟暮,她以特立独行获得了珍贵的爱情,事隔多年,翻看这些片段,仍令人不胜唏嘘。

胡适说:“陆小曼是一道不可不看的风景。”郁达夫说:“小曼是振动20世纪20年代中国文艺界的普罗米修斯。”没错的。陆小曼古文基础很好,写旧诗的绝句,清新俏丽,颇有明清诗的特色;写文章,蕴藉婉转,很美,又无雕琢之气;写新体小说,诙谐直率;而她的工笔花卉和淡墨山水,则颇见宋人院本的传统。陆小曼的画,能教人从中感受到她的淡淡情思,这是她的绘画能够很容易引起共鸣具有清逸绝俗感染力的原因。在创作过程中,她能够自然地倾注自己的真实情感,使作品带有一种细腻的情感和淡淡的忧思,具有深刻而广泛的感染力。正所谓“诗是有声画,画是无声诗”,陆小曼的画,恰恰能够体现出一种属于女性特有的诗意情怀。

过去,人们往往过多关注陆小曼的感情纠葛,而今,随着《陆小曼:诗•文•画》的出版,人们关注到了她被忽视已久的文学造诣。如果不是这本书,人们无从想象那种人生,更看不透她极具才情的背后所做的坚持。多少年来,陆小曼展示给世人的是一个“真”字,她有一股既勇敢又慵懒的颓废劲儿,高傲、烂漫、靡靡至极。她不担心世人用什么样的眼光判断她,只是顺着自己的意愿去活。在乱世中,她像一朵娇艳似火、名噪一时的红玫瑰,恣意绽放,留给后世无尽的华彩。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