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野生动物在长春·第贰辑》读后感1000字

《野生动物在长春·第贰辑》读后感1000字

《野生动物在长春·第贰辑》是一本由史航 著 / 吕欣 绘著作,四川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98元,页数:9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野生动物在长春·第贰辑》读后感(一):书里面的各种梗

书里面一共有十几个小故事,无非是些家长里短的事情。

故事情节很简单,没有什么太多需要说的。

图画是非常的细致和用心的,里面也有很多隐藏的作者的小心思在里面。

粗略汇总了一下书里面的各种梗,本人学识有限,算是抛砖引玉吧,希望大家来一起补充。

字数还不够吗?

字数还不够吗?

字数还不够吗?

字数还不够吗?

蝙蝠侠的头盔

三味书屋里面的考拉

《野生动物在长春·第贰辑》读后感(二):关于《野生动物在长春》的图像风格

漫画无疑是一种艺术形式,作为一个有想法有野心的漫画作者,对于自己的创作肯定是有要求的。那就是能将自己的作品以一种新颖的、前无古人的方式呈现,为漫画这一领域贡献新的思维方式和创作方法。

作为一个长期进行绘画创作的人,风格自觉是深入骨髓的。最初,漫画只是我的兴趣,但既然下手了,我就决定有必要做出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严格来说,很难用绘本或漫画来定义《野生动物在长春》的类型。

如今的漫画,与电影的分镜头剧本并无太大区别。漫画家从业者们会把创作初期所画的分格构图叫做“分镜”。呈现其中的是人物的连续动作、场景的位移,以及视角的变换。正打、反打、长镜头、蒙太奇、摇镜头、快速切换、一镜到底等电影语言也被直接挪用。

绘本,更注重绘画性,在我看来,与插画版的文学类图书并无区别,只是画面完整性、独立性更强一些,文字更精炼一些——用绘画将一小段文字形象化,这和中国本土的连环画如出一辙。 和漫画相比,绘本特别适合表达意识流式的文字,比如散文,比如诗歌。中国传统的诗意画可以说就是一种单页绘本。

在《野生》的创作中,我将漫画与绘本的特性结合了起来,既有连续动作的单帧定格与场景视角的转换,也有突然从漫画叙述中跳脱出来,出现像绘本所特有的思维发散的画面。所以《野生》系列的风格可称为“绘漫”。

比如《冰箱养蛊》的文本是散文式的,讲述的是主角的一段想法。前两页我用漫画的方式去铺垫帝啄木鸟王娜的工作生活轨迹——这在文本中并没有提到,这比较贴合漫画的叙述方式。第三、四、五页就属于突然跳脱而出的绘本方式,表现的是主角的奇思异想。

当然,这种创作方法不是我先入为主的安排,而是事后的总结归纳。弄成这样,跟我画家的出身逃不了干系。

由于微博小说这一体裁的限制,史航的文字非常精炼,省略了很多对故事来龙去脉的梳理,以及人物行为内在心理驱动的挖掘,总之,史航的文字有很多留白,这样的特点无疑为我的图像化留下了巨大的创作空间。

作为漫画作者,我不屑于那种图示化的呈现,简单图解是一种偷懒的套路、“行活儿”式的应付。好的漫画和绘本,其图像与文字的关系就像稳定融洽的情侣,双方既有各自独立的人格空间,又紧密相连且相互补充,也就是所谓的一加一大于二。

面对文字的简短浓缩,我反其道行之,选择满密繁复的深度刻画,以承载与传达密度极高的信息,我力图这样的图像风格做到与史航的文字深度互补。

与文学类比,在造型艺术的邻域里,如果漫画是小说的话,那么绘画就是诗歌。绘画是提炼、浓缩,是自我的极致的精神体验。漫画是摊开来讲故事,是铺陈,是娓娓道来。所以漫画相对绘画,工作要细琐很多。一位画家,哪怕没有阅历,没有太多的知识储备,但仅仅靠天赋的敏感与灵性,就能创作出感人至深的作品,而漫画家的肚儿——杂货铺。

阅历与知识储备对于漫画家来说,极其重要。对漫画创作方法的探索不能仅限于漫画本身,否则就会陷入套路与平庸。

在《野生》的创作过程中,我埋入了很多与故事本身相关联的彩蛋(这也是我把自己画成兔子的原因),是我对绘画、电影、文学、戏剧等诸多艺术领域的交融领悟。在向这些优秀作品致敬的同时,我也想表达出这样一个观点:所有优秀的文艺作品,哪怕所属不同的领域,都有着难以割裂的共通的内核。他们的光芒相互照映,共同构成了人类文明的璀璨星空。

长期被二次元工业漫画供养、浸染并形成偏见,认为二次元工业漫画才是真正漫画的人;缺乏好奇心与深度阅读习惯的人,你们不是我的读者,下手需谨慎。

这是我的朋友贾行家看完这本漫画后做出的评价:

“其中有一股泼辣的挑衅性。这也是艺术的本性。那种驯服地取悦观众、绝不越雷池半步的作品不太可能是艺术。”

谢谢大家!

《野生动物在长春·第贰辑》读后感(三):文字拼命往内凝实,画面却越发往外烂漫

这是一本非常有意思的漫画书,文字拼命往内凝实,画面却越发往外烂漫。画面以文字为基石,文字以画面为补充。 春节期间反复看了好几遍,第一遍看文字剧情,第二遍仔细摸索着看爆炸般的漫画细节,第三遍文字对应图片再慢慢看一遍,每一遍都有惊喜。 就像吕欣在后记里说的,里面的文字就像是经过阳光和空气晾干的“干货”,鲜味十足,其“产地”是作者以细腻的情感,洞察生活和人事后体会到的百味,再浓缩成小小的一段“干货”,供各位读者在以后的旅程中随身携带。 桑格格说等看懂里面的故事,也是天凉好个秋的季节了。确实,尤其是两个关于“逝去”和“怀念”的故事,若读者还看不懂,当真是幸福。 吕欣的绘画很是天马行空,极尽创意、浪漫和绚烂,就像春节期间的烟花,轰的一声飞到天空,绽放最圆润的弧度后,还要再爆炸出更多细小的火花,这样还不够,还要再以烟花瀑布的形式,直冲你的心海。 第一个给我冲击的画面是辛卫和郑艳萍双双进了吉大后搂在一起,很贴切的还原了这句话:“我的意中人是个盖世英雄,有一天,他会踏着七彩云朵来娶我。”当真是好生气派,好生扬眉吐气。 春梅和赵华故事里的最后一幕,大概春梅眼中的赵华,就是古典油画中站在贝壳上的少女,优雅又美丽。背景竟然能联想到泰坦尼克的爱情,无望而注定沉沦吗? 张华轩的火车最后驶向活死人墓,让我想到了读库2205中小生写的《出差》故事,也是同样常年在出差的旅途中,有着相同的丢失岁月的痛苦。 王慧和史向东感情最初的五分钟的激吻,给这份心动加的期限竟然不止一万年,而是五亿年的永恒,沧海桑田如何流转,爱在心底,时常带来欢愉。 另外还有一些小细节很有意思。 辛卫和郑艳萍的爱情,应当是女女之爱。 春梅和赵华也是彼此心中的sweet。 导演何江改雪景后,全场制片人最不开心,生气的小表情最可爱! 张华轩故事里的火车场景,众生百态,小孩尿在杯子里,有人横躺在地上睡觉。 杜黎看的穿越文里,竟然有几个古代女性的脸孔,而不是野生动物的脸孔!

我好爱这副画!

人的影子也撑伞了

女女吧!

怎么办?心甘情愿被爱与美的化身挟持了

那边,有我的亲人啊

很快会见面的

爱穿越五亿年

再拥抱一次吧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