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托马斯·伯恩哈德自传小说五部曲读后感100字

托马斯·伯恩哈德自传小说五部曲读后感100字

《托马斯·伯恩哈德自传小说五部曲》是一本由[奥地利] 托马斯·伯恩哈德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6.00元,页数:45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托马斯·伯恩哈德自传小说五部曲》读后感(一):应有的生活

科学教我们已有的生活,而艺术教我们应有的生活。

伯恩哈伯说,他“之所以写作,(是)因为有许许多多的东西令人不快。要是一切都祥和如意的话,我根本就很难写出东西来。”他很真诚。 “这座浸润其天性并主宰其理智的城市,不断直接或间接地惩罚他未曾犯下的过失和罪行,打击他的各种敏感和善感,而对他的创造性没有任何促进。”末一句深受触动,虽然没有作者这么落魄,但其实,也许是因为我处于一种被遮蔽状态,窗子关上便闭塞视听了,关在金丝笼里竟以为这是全部的世界了。我们生来本是原创,可是为什么后来,好多人,却活成了别人的复制?当然这里绝不是批判那种生活,因为我不是上帝,所以不能上帝视角,之所以如此言之,是因为我知道,那不是我应有的生活。关于遮蔽,关于创造,是从木头那里得知的;关于旋儿,关于灵性,是从Nefer那里得知的。我是属于自然的,而不是属于城市。

城市,“虚伪是它的基础,思想匮乏是它最大的嗜好。想象力一旦显现,顷刻即被消灭。”

好奇怪,主人公所在的这个城市,是整个中小学和大学都充斥着自杀想法的城市,“谁否定这一点,就是遗忘了这一切”,“每个人都暗自怀着自杀想法,这一想法是唯一长期持续的,每个人都曾不断有这样的想法”。

读着读着,这个迷就解开了,原来,这是纳粹控制下的城市。无助者“只是麻木不仁地用他们因恐惧和饥饿而黯淡无神的眼睛追踪着一切,仿佛这是他们唯一的养分。”

但是如何又能否认,今天我们处在的这个时代,我们现已存在的生活状态,不是另一种纳粹控制下的违背天性的生活呢?

《托马斯·伯恩哈德自传小说五部曲》读后感(二):“世界于我是一个负担”

我从未见过一个作者的笔下对自己的家乡和童年充满如此恨意。而伯恩哈德写出来的这丰沛的情感宣泄,却不是怨毒的,更像控诉,对那个时代和其中的人。萨尔茨堡从来都是被当作优美的目的地来描写,而伯恩哈德眼中的萨尔茨堡似乎包含了阴暗面的一切元素——恶毒、狭隘、阴沉、自闭,主要来自于他在寄宿学校的遭遇和家中的窘迫。老师的残忍、同学的欺侮和排挤,以及战争给予城市的疮痍。这五部小说从他初级中学开始至19岁孑然一身重归社会,最后回溯了童年时期,横跨二战,经历了各个学校的暴虐、亲人离世、疾病折磨,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像把他最痛苦的岁月封印成集,交到我们眼前。看看那少年的恨意和无助,看看那社会的冷漠和荒谬。书中呼吸和寒冷两个故事叙述他漫长的医院岁月,很容易想起魔山,但是伯恩哈德的医院和魔山的疗养院如两个极端般的存在,前者如炼狱和后者与世隔绝得如天堂——麻木的精神状态和天堂中的死亡不是类似么。伯恩哈德的医院只有拥挤的病房,草率的医生,兀自等死的病人。

回忆中的亮色来自外公,那个总是在写一部未完成巨著的老人长久的支持和陪伴,带给他古典乐和文学,接受他的放弃;以及在地下室杂货店的工作,繁重的体力活以及和最底层人民的交流——即使这工作给他带来几乎毁灭的后果他回忆起来依然是真诚热爱,这是他对现实生活的逃离,虽然失败告终。

依然是伯恩哈德标志性的叙述方式,一气呵成而不留任何停顿空间,此事与彼事之间直接转换,第一人称直接叙述使我无限接近他的所见所闻所感,他把整个意象都铺陈得满溢,不管是内在感受还是他人所施加的影响,锐不可当。他从小开始都在思考自杀,虽然最终未能走出那步但那导致这念头的绝望一直攫住了他。然而他的书却绝不颓废,那来自生活的折磨完全转换成了吸引读者的内在激情。看了这本书便开始理解他之所以为他的原因,存在反社会的因子以及对生活的恨意,不屑于任何外界评论。这条孤独的路他从开始走到了最后,竟成了他唯一的路。

《托马斯·伯恩哈德自传小说五部曲》读后感(三):一个荷兰人在奥地利

对一个资深的读者来说,在他的阅读生涯中会遇到许多类型的作家,有些作家是年轻时喜欢,年纪大一些就无感了;有些是开始没有感觉,随着阅历的增加就喜欢到不行;还有一种作家是一见倾心,深爱到老的。

而伯恩哈德对于我就是最后一种作家,至少从初见,到眼下,我对他的感觉没有变过,我的那些孤独的夜晚永远会有他的位置。伯恩哈德是那种榴莲型的作家,喜欢他的读者,喜欢得要死;讨厌他的读者,讨厌得要死,所以在阅读他之前,要做好足够的心理准备。

《自传五部曲》通过铿锵有力的节奏为我们呈现了一个愤怒的孩子的形象,这个愤怒的孩子日后借助他那难以压抑的愤怒征服了德语文学圈,连文学教皇拉尼茨基都深深折服于他的文字。

伯恩哈德的家庭出身,用当下时髦的话语,父亲就是一个渣男,母亲就是一个作女,这也造就了伯恩哈德本人对爱情和婚姻的态度,不爱上任何人,也就没有伤害;不结婚就不会作孽。

母亲和生父在一个荷兰农场相识,但没过多久,生父就喜新厌旧勾搭上别的女人,抛弃了怀有身孕的母亲,最后母亲在一个以拯救失足少女出名的修道院里生下了伯恩哈德。

童年时期,伯恩哈德因为私生子的身份就饱受周围人异样的目光,生活如是,不是把人逼死,就是把人逼疯,这在或多或少也是伯恩哈德写作风格的重要来源。

在第一部《原因》中,作者通过大量的情绪描写来展示自己与学校生活的格格不入。关于书名,其实我更喜欢早先的译法——《根源》,这也与这一部的副标题‘一种预示’相契合,根源即是伯恩哈德走上写作之路的根源,也是他将来面对荣誉作出让人诧异的决定的根源。此部分为《格林克兰茨》和《弗兰茨叔叔》两节,前者讲述作者在推行纳粹主义的学校的求学经历,后者讲述作者在天主教学校的求学经历。

童年的缺爱生活养成的独来独往的性格,在以讲集体至上的纳粹学校和提倡友爱互助的天主教学校里,都会成为众人眼中的怪胎,而小小年纪的伯恩哈德早就看透了两者的本质其实是没有区别的,在书中他将耶稣和希特勒相提并论,将天主教和纳粹比喻为一种传染病。

当伯恩哈德正挣扎于公立学校的泥潭,距他所处的时代不远的秘鲁少年巴尔加斯?略萨也正谋划着如何逃离灭绝人性的少年军校,两位文学大家都不约而同地将他们的学校描述地更像是一座监狱,随时准备处罚不守规矩的寄宿犯人。

盟国的轰炸在客观上解救了伯恩哈德,他终于可以逃离束缚他的学校,因为从布罗茨基、黑塞和陀思妥耶夫斯基身上,我们可以看出一个伟大的作家是不应该受太多的学校教育的,即使是身在喀山大学的托尔斯泰,也是经常逃课去外面风流快活。

在第二部《地下室》中的作者形象有着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人物的特色,在逃离学校之后,伯恩哈德选择去一家食品店当学徒店员,食品店所位于的舍尔茨豪瑟菲尔居民区类似陀老笔下的干草市场,聚集了一批被社会抛弃和鄙视的边缘人。

食品店老板伯德拉赫是一个失意的音乐家,当其他商人都选择远离这一区域的时候,他却本着某种艺术家的执拗,来做边缘人的生意。

来到这个位于地下的食品店,对伯恩哈德来说就是‘一种解脱’,这也是此章的副标题,他可以逃离一直以来窒息他的公立学校,同时开启他的另一段人生,正是这一段和边缘人群的接触,使他看清了那些城市管理者的真实嘴脸,而这些边缘人物也不断地出现在他后来的作品中,无论是小说还是戏剧,他笔下的人物都可谓是边缘人物的代表。

在第三部《呼吸》中,死亡成为伯恩哈德需要天天面对的事情。一次生病的经历,中断了他的店员生涯,把他带到了医院,在被称为‘死亡之屋’的病房里,他看着身边的病友一个个死去,他感到的不是恐惧,而是厌恶。活着成为一种难以忍受的事情。他成为一个死亡的观察者,进而成为一个死亡的观察家,从而将死亡作为自己一生作品的主题。死亡之屋犹如契诃夫笔下的第六病室,成为对作者当时所处时代的某种隐喻。

副标题‘一个决定’似乎也在暗指些什么,在医院里,生或者死只是医生的一个决定,病人成了某种意义上的可怜虫和牺牲品,伯恩哈德用大量的文字来描述医生对自己的职业的不负责,种种医疗事故的痛苦全要有病人来承担。

第四部《寒冷》的副标题是‘一种孤独’,而孤独是文学的永恒话题,所以在这一部分,讲述的是伯恩哈德的文学启蒙。

和莫拉维亚一样,疾病成为伯恩哈德走上文学之路的诱因之一,在病床上大量的闲暇时光中完成的文学阅读,建立了基础的文学累积。两个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精神传人,一个在意大利,一个在奥地利分别开始在病床上做起文学之梦。

第五部《一个孩子》没有副标题,在表面上叙说着作者的童年经历,对母亲的怨怼,厌恶,呕吐,憎恨等字眼频现于文中。

但在更深层次上却是在描写作者的外公,那个整天标榜为作家的外公,在一生中没有靠写作挣到一分钱的外公其实也是一个孩子,一个到老还做着作家之梦的孩子。

而这种孩子性格做着作家梦的的人却结婚了生子了,他每天想着自杀,儿子是整天被警察追捕的共产党员,女儿是个容易受骗的失足少女,生活起先是靠妻子,接着靠女儿,然后是靠女婿。

一个作家既然到老都是一个孩子,就安安静静地过完一生就好了,就不要结婚,不要有孩子,否则就是贻害这个世界。

而作者对外公的情绪是矛盾的,他也写道外公对自己走上文学之路的积极影响,一个失败的作家先人总能成就一个作家后辈,正如在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的小城里,一个失败的作家也造就了一个未来的诺奖得主。因为对一个作家来说,没有什么比更早的启蒙更重要的了。

每个写作者都是一个病人,写作不过是他自我治疗的方式罢了。《自传五部曲》既是作者多年心路历程的记录,也是一份自我治疗的档案。对于伯恩哈德来说,活着就是一个奇迹,更何况他还成为了一个伟大的作家,一个创造一种新写作方式的作家。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