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失去一切的人》的读后感大全

《失去一切的人》的读后感大全

《失去一切的人》是一本由[美] 厄休拉·勒古恩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2.00,页数:42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失去一切的人》读后感(一):科幻现实主义

“复杂性、生命力、原创自由以及主动性,都是奥多主义最本质的理想'现在全被我们抛弃了。我们回到了蛮荒时代。”

“自己不去思考自然会更安逸。找一个恰当安全的社会等级去对号入座好了。不用去做什么改变,没有遭人反对的危险,也不会让你的协会烦心。接受别人的统治总是最省心不过的事情。”

这是一本越读越熟悉的书。如果说一开始还有飞越星际的科幻感,到中途就落入了最深的现实中。那些困惑,挣扎,孤独,反抗,逃逸……都能感同身受。

《失去一切的人》读后感(二):时间没有虚度,痛苦自有其价值

从变化的位面追到这里,被作者深刻的思想和奇思妙想所震撼。变化的位面里面印象深刻的是关于鸟人对飞翔的执著。

而在失去一切的人,这本书中,令人深深印刻在心里的是谢维克关于奥多主义、爱情、友情的追求。

离开是为了归程。在外地的游子更加深刻的理解了故乡。

一无所有,何为拥有?

谢维克拥有强大的人格魅力,可以跨越星球、跨越种族。他的坦诚、无所畏惧和无私的品格让人信服。

《失去一切的人》读后感(三):沉静中的激情

第一次看完《黑暗的左手》后对勒古恩科幻世界的设定还不太熟悉,所以开始读《失去一切的人》,据说这本书才是整个系列的起源或者说海恩宇宙的设定集。勒古恩的作品不以跌宕起伏的情节见长,总体风格比较沉郁,但正是这种沉郁下暗藏的谢维克的理想主义十分耀眼,仿佛能点亮整个宇宙。和《黑暗的左手》一样勒古恩在科幻作品中探讨不同的社会制度,如果说乌拉斯是典型的贫富悬殊的资本主义社会,那么阿纳瑞斯就是彻头彻尾的共产主义实验厂。非常可贵的是这部诞生于冷战时期的作品并没有对某个社会制度过分偏袒,且不说乌拉斯浮华下的虚伪,看似乌托邦的阿纳瑞斯也有极致集体主义带来的对不合群的反对,要求所有人观点一致本来就是专制的体现了。 打算明天第二次看《黑暗的左手》,应该会有更深的感悟。

《失去一切的人》读后感(四):最后大爱无疆了

《黑暗的左手三部曲》豆瓣8.4,8.8,8.2。《失去一切的人》,第二本我觉得是全系列中,厄苏拉写的最认真的一本,它的年代是整个伊库盟里时间线最早的一个。这两颗互为月亮的行星,一颗是奉行自由市场经济的资本主义世界,另一颗是物质匮乏无政府主义的类共产主义社会。故事的主人公,就是无政府主义世界的一名物理学家。他往来穿梭于两颗星球之间,之所以叫失去一切的人,是因为他在这两颗星球上,都是孤立的。 资本主义世界害怕另一个无政府世界的理念,会动摇他们的信念。而无政府主义世界的人,又实质上高强林立,隐形的社会等级森严,所以这个教授虽然在时间科学上获得了突破,但却碍于这些出版发行和学术上的层层阻碍,无法将“安塞波”这种改变文明进程的发明普及天下。 最后这个人觉醒的点在于,自己之所以有了这些学术成就不是为了个人利益,不是为了成就,也不是为了打破某种制度。而是为了造福人类,如果这也能被限制,那么才真是失去了一切。所以他最终把安塞波这种远程实时通信的技术,公开了出去,人类的星际文明由此得以实现。

《失去一切的人》读后感(五):随便写点

厄休拉不愧是对道家思想有深刻理解的人。本书最让我拍案叫绝的不是男主角的求索、不是两个世界的比对、不是对物理学的想象……而是将这一切归入一个体系中。 像自然界中雄雌、日夜等成对现象催生了人类脑中的二元论(阴阳)。像鲁迅用进化论来解释新教育观的合理性。书中的主人公通过对时间物理学的理解,解开了自己对两个社会,对自己人生的疑惑。 如果过去与未来只是记忆和承诺带来的幻觉,如果流动的不是时间而是感受着的人,那么人之所以为人,便是因为他们能在时间上行走。反复追求一种体验的人,无论采用的方式有什么不同,他们都进入不到时间的天地,只是在监狱中度日。而在这监狱之外才是时间的天地,才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地方。因此,对“事业”而非“快感”的追求于人来说有无法动摇的正当性。而在追求事业过程中的一切苦难也因此被赋予了意义。 这自然不一定是对的,甚至可以说大概率是不符合实际的。但这不影响这本书给我们带来巨大的精神鼓舞,冥顽如我也能收获激励。只需这点,这本书在人文关怀上就达到了极高的水平。值得我反复翻阅支持精神的水平。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