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行走在非洲丛林》读后感100字

《行走在非洲丛林》读后感100字

《行走在非洲丛林》是一本由[德]阿尔伯特·史怀哲著作,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5,页数:24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行走在非洲丛林》读后感(一):看到书名想到自己

我曾经独自徒步穿越过很多地方,也到过不少偏远的地方支教,也包括原始丛林,大概能体会到作者当时的处境和心理。如果有幸一睹此书,估计我也会写写自己一些过去的回忆,毕竟书名就引起了共鸣。如果说旅行是一种对身心的修炼,那么旅行在丛林里就是在丛林里修炼。古人有云,道法自然,行走在高山、丛林、河流、丘陵、荒漠、戈壁上那种切身融入大自然的感受,没有一颗平和的心是体会不到的。当然作为大部分住在城市里的我们,如果拥有感恩的心,其实大自然也就在身边。

《行走在非洲丛林》读后感(二):历史问题

又是一本在一战背景下的故事。

作者是白人。面对的是黑人。读完这本书。可以深切体会到作者在去往非洲地区行医的时候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以及所得到的感悟。浓浓的人道主义情结体现在整本书的字里行间。在书尾,作者也提出了呼吁,希望有更多的有能力的人能够帮助非洲地区的人民。

但是与此同时,不可忽视的是殖民的大背景。欧洲殖民扩张,以此带来种族问题,地区问题和其他。又不得不让人深思人类的侵略扩张给另外一种族带来了什么。

潘多拉魔盒打开,释放出了疾病、瘟疫、忧伤、友情、灾祸……或许,道德是人类拥有并能够用来战胜邪恶的唯一工具,宗教达到了这一目的——实现普世道德。

这不得不让我重新思考,宗教的存在和延续

《行走在非洲丛林》读后感(三):践行者与键盘侠

我们正在经历一个被键盘侠笼罩的时代。遇到一个问题,纷纷说嘴说得山响,做起来就成了懦夫。这些键盘侠未必智商低下,只是身体力行对于他们而言是一种实质性的付出,自私如人类是绝不肯这么做的。

而远在1913年,Albert放弃写作和管风琴艺术创作,深入非洲大陆,用自己高尚的行为在人道主义的历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不可否认这与他睿智的头脑有很密切的关系,他一生获得了九个博士学位,但仅仅有高智商并不足以使他获得1952年的诺贝尔和平奖。对生命的敬畏,对人类的悲悯和慈爱,是他行走在非洲丛林的力量。

序言中所引用的马克斯舍勒的人的生命价值的五个层级,非常值得每个人认真思考。Albert是一个罕见的“圣人”,他的层级未必能达到,但我们还是应该好好对照自身,是不是一直盘桓在自身的价值上。

可能你会说,我自己都没有过好,怎么服务他人和社会呢。是的,我也还没有过得让自己很满足,也没有实现一个简单的人的自我价值。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在普普通通的日常生活中,关照别人的处境,思考自己的社会责任,提示自己应当维护的公德,真实地去做一个不那么自私自利的人。

《行走在非洲丛林》读后感(四):越来越觉得自己并没有完全理解史怀哲的伟大,尽管这并不是他想传达给我们的

记得曾经在高中时学过史怀哲的一篇课文,叫作《我的呼吁》,当时觉得作者像其他圣人一样,有一种让人敬佩又有些距离的感觉,周末便跑去书店买了一本《对生命的敬畏》,那本书比较厚,其实后来也没看完。这么多年过去了,再看史怀哲的这本札记,体会到很多当年不能理解的东西。一个有着远大前程的年轻人,在事业发展的关键时期,为了处于遥远国度的、和自己没有任何关系的人,能够放弃一切,将自己的所有投入到对他们的求助中,这一去就是50年,这50年中受过多少苦累,放弃了多少名利?这是怎样的人格力量?我不敢说自己能够完全理解。但是史怀哲特别可贵的地方还不在于此,他反复强调,这一切都是自己必须履行的义务而不是对当地人的恩赐,从他一生的行动来看,他在真诚地践行着这个信念。如果单看《行走在非洲丛林》,我会觉得这是一本非常有趣的游记,里面对于非洲的细节描写太生动了,对当地人的观察细致入微,对景色的描写简直就是《走出非洲》的文字版,而对于工作上的困难却非常低调地带过了。史怀哲的低调贯穿于他的所有文字和行动之中,我想这种低调应该来源于与一种永恒的价值的连结吧,正是因为拥有了极大尺度上的真善美,才可能包容这世间的一切假恶丑或是放弃那些在别人看来十分重要的名利吧。爱因斯坦似乎曾经说过,(大意)像史怀哲这样对于道德敏感的人很容易陷入到悲观之中,而史怀哲却恰好有着健壮的体格和乐观的精神,这些是他免于陷入悲观。这种说法挺有意思,也正说明了这样一个在思想上有深度、同时能在行动上保持积极向上的人非常难得。史怀哲确实是人类的一个奇迹。

《行走在非洲丛林》读后感(五):行走的人类美学

读此书的缘由是初中时读过一个给初中生看的心理学读本,里面提到了史怀哲,当时就觉得此公十分传奇。但是彼时年幼,尚不知史怀哲的人生决策有多大的分量,现在才明白:其实现今社会大部分人的价值观是占据尽可能多的资源,而作者在乎的是是否遵循自己的内心(求智与帮助处于劣势的人 ),这种超然独立的勇气值得人钦佩。若说普通人追求的是符合利益标准,那史怀哲追求的就是美学标准了。

书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有三点:

一是史怀哲是树立了帮助非洲贫苦人民的目标以后,才开始学习医学,然后用八年拿到了医学博士,与我们现行的教育体制不同。我们是先死记硬背一大堆公式和facts,高考完以后茫然失措地选个专业,而史怀哲一开始就很明白自己要用知识做什么。尼采说过:He who knows why can bear any how.其实知道自己自己为什么做一件事比知道怎么做这件事更重要。

二是非洲的环境真是恶劣,他提到过高的湿度和温度会导致人换热带贫血,头晕目眩体力不济,所以很多白人在呆了几年后就会回欧洲缓一缓。

三是他在白天行医,且患有热带贫血的情况下,仍然会晚饭后读两小时思想史(合着伟人是把大部头当网络小说看了......)。这也更坚定了我提升娱乐品味的决心。

不过不足之处也有两点:

一是行文有些流水账,没有看到聪明人对于这个世界规律的那种深刻洞察。科学家费曼的自传要好太多。

二是他的妻子陪他来这个恶劣的地方共度余生,两人感情深厚相濡以沫,必定有很多趣事,可惜也都没有记载。感觉本书可以更名为《非洲风土人情录》......

PS:看到史怀哲用肉眼看血液切片寻找寄生虫,然后判断病人是否有昏睡症时,我就想:这应该用机器学习做模式识别啊!中毒太深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