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日本沉没读后感摘抄

日本沉没读后感摘抄

《日本沉没》是一本由[日] 小松左京著作,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5.00元,页数:53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日本沉没》读后感(一):想象与现实不符

挺多科学理论部分 看得云里雾里

但是里面写的很多对日本文化 日本国民的评价 还是挺有趣的 可以和我国现在相对比

另外就是 有些散乱…主角小野寺全本没啥戏份 玲子死的也太突然 书的简介还说周围几个国家有啥态度 可整本书大部分都在写日本国内的态度

总的来说 三颗星 在Kindle上陆陆续续花了两三天时间看完的

《日本沉没》读后感(二):经典之作

作者的知识面真的广,小说前部分就像一篇篇科学评述报告,有各种非常专业的词汇和科学原理来解释日本即将沉没这个现象,看得我懵了很多地方直接跳过。中间部分除了对灾害损失的描写,还有涉及许多日本政治的东西,应该说作者写的好的地方就是他对大灾变过后整个国际形势的变动有很敏锐的预测,各国政府的态度和行动也很贴切,使这部科幻小说显得更真实,不像凭空臆造的。除了政府高层,其中也展现了许多平民百姓那种悲惨绝望的心理,战后一代饱受饥饿备尝艰辛终于创造了财富,然而一年之后就全部淹没,除了大集团大财阀,每个人今后都要过上难民的生活,实在令人心酸。

最后以一个黑暗悲惨的小岛传说作为结局,寓意不错。

《日本沉没》读后感(三):灾难就是灾难

《日本沉没》是本很适合做广播剧的小说,书中大段对于灾难的描写通过旁白用新闻演播一样沉静平和的语气读出来更具写实感,让人身临其境地感受到灾难降临时的无情与生命的渺小。 小说从60年代开始创作,成书于1973年,正是战后日本经济腾飞的黄金时期,而小松左京却在这样一个时期通过描写日本沉没这一巨大灾难表达了对日本未来的担忧,以及日本长期对外政策的反思。 同时对于日本的民族性,日本政府,和当时世界格局的种种分析也都颇为深刻。 描写这样一场毁灭国家,让整个民族就此消亡的巨大天灾,最重要是能否让读者身临其境并引发内心的共鸣。 而小松左京通过扎实深情的文字确实做到了这点。 以至让我这样一个一直对日本曾经所犯罪恶深恶痛绝的人,都不免为其感到痛心。 这其实也是很有意思的地方,对于曾遭日本伤害的我们,在读这本书时会因生命和文化的毁灭而悲痛,同时又有一处在呼喊“他们活该”。 我们应该在牢记历史的同时也对自然和生命抱有敬畏之心的,应该是这样的,不能对生命漠然视之啊。 不断叫嚣希望日本真正毁灭的人,真的是为了过去遭难的亡魂而不是单纯宣泄自己的暴戾吗? 如果自己也变成和当年对方一样残酷而漠视生命的人,这难道不是变成了自己痛恨之人的继承者了吗?

《日本沉没》读后感(四):★★★★☆

2018.6已读第5:《日本沉没》

★★★★☆

还有十个月,大厦将倾。

还剩十个月,国之不存。

只剩十个月,颠沛流离。

当一切已经注定,「人」会做出什么样的决定就是本书最令人期待的部分。

终于读到日本三大科幻小说家最后一位,小松左京。《日本沉没》的科幻部分不是飞向外太空,也不是在时空间穿梭,而是到深处去,到海底到岩缝中去。在阅读的时候,通过丰厚地理学知识的补充,加之经济的政治的社会的氛围添上,会觉得这是一部出色的纪实文学。而小松正是在这个架构下完成这一部出色的作品,让末日到来,再深入人性。

科技人员的认知,从最微小个体到思索战后生活。政府人员的看法,高屋建瓴给出国民撤退方案,无论做什么都扛下历史的罪。还有小人物还有老人家,自愿入一场「楢山节考」,只想和列岛这一条巨龙共存亡。

救援以前的行文节奏快,像2016版《新哥斯拉》快速推进,在无所挽救的地步直面生活。

救援以后的行文人情浓,真正将日本国民性开始发挥,充沛而饱满的悲歌,在恋人间在亲眷间在老少相隔几十年的岁月间迸发,凄婉又动容。

如果从整体架构,这是「硬科幻」无疑,但是说人文反思,又深刻得一塌糊涂。

《日本沉没》读后感(五):书评

读完这部小说间隔四年,读这部书前两百多页是在2018年,然而过了这么久,来来回回终于读完后三百多页了。 五百多页读下来对我这种伪科幻迷来说真的非常冗长无聊,但还是非常粗糙地读下来了,还是因为喜欢科幻,可是我啃不下来里面超长的科幻设定描述,像是再看纪录片,一点也不像小说,里面的人物非常工具化,情节就是从头至尾没有太大创新。这可能是我看一部分科幻小说留下来的一些感觉:科幻小说的核心在于设定,作者要花大篇幅建构他的想象世界观和科幻概念,人物因此相当沦为扁平,不像普通小说人物和其他要素是平级的,科幻小说里的人物更多像工具人,受整个科幻核心的摆弄,即用即有,到处挪用。因此这样的科幻作品特别像一部真实记录的纪录片,而不像小说,或许可以说偏向纪实文学,不一样的在于科幻是想象纪实。刘慈欣的《三体》也可能是因为这样,书中的人物像极了工具,甚至为了满足科幻设定而变得狗血。曾经读过一部《血音乐》,全篇写一个智能细胞的出现,如何逐步改变人类世界,让全人类混合变成了一个超级大肉团。创意好到没话说,但故事发展是真的无聊,主人公像极了一个摄像头。还是应该把这类相当硬核的科幻当纪录片看,还是不能以普通小说方式得到人物和情节的需求,当然有些人物失败,情节还是超绝的,比如《三体》。科幻里也有很通俗的像海因莱因,他就是用科幻外壳讲通俗故事,在故事与科幻设定高度结合的,还是看阿西莫夫和阿瑟克拉克,他们的一些作品甚至写出哲学高度,当然菲利普迪克在这方面也是不能忽视的。 小松左京的《日本沉没》总得来说就是如上所述,其强大的科幻设定描述硬到相当于地质学学术著作,但确实让作品冗长无聊。书中日本沉没的整个过程大篇幅集中于地震海啸火山喷发的灾难的忠实描写记录,然后就是围绕科学家、技术员,写他们如何发现日本沉没的事实并采取行动,再然后就是围绕日本政府写政府官员的所做所为,写日本周围的国际局势。少有人性炸裂的情节,没有情节冲突,也没有正义的救世英雄,更没有泰坦尼克的绝恋。不得不小松围绕政府措施来写的部分,像极了一部科幻版的《菊与刀》,也算是在某日情景下揭示日本国民性,其中表达的政治观点还是相有意思,时至今日,也是对日本人非常有警醒作用,然而面对选择愚昧的芸芸大众依然无可奈何。还有一点,小松在科幻作品里写色情还是很有一手,这点非常日本,虽然放在科幻小说里显得多余,但也说不定赶得上《挪威的森林》。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