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十二幅地图中的世界史》读后感100字

《十二幅地图中的世界史》读后感100字

《十二幅地图中的世界史》是一本由[英] 杰里·布罗顿(Jerry Brotton)著作,后浪出版公司·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99.80元,页数:424+64(四色),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十二幅地图中的世界史》读后感(一):荷兰,布劳,大地图集

你以为是一部世界史,实际是就是一部地图史,也全没有小中见大的意思。还不如《丝绸之路》来的细致。随着科技的发展,地图逐渐从权贵手中普及到寻常百姓家,地图的政治神学意味越淡,本书也就越无味。我才不关心一个制图世家平淡无奇的商业传奇。从刚开始的四颗星降低到二颗星。不过我依然会继续读完,评论注水紫薯布丁。

《十二幅地图中的世界史》读后感(二):本书不是地图的历史或者是历史的地图

这是本从古巴比伦石板地图聊到谷歌地球的历史书。但是这本书却又不只是一本历史地图书或者地图历史书这么简单。翻看了关于中国的一章,作者力图以一副地图的开始阐述中国人特有的世界观。作者还回顾了中国的地图的历史,甚至还提到了荆轲刺秦王中所献的地图。以地图这种角度来展示在面对一幅幅地图所表现出来的对于个人,情感,宗教,政治,经济,乃至社会世界观的观察实在是令我感到有些吃惊。

《十二幅地图中的世界史》读后感(三):小镇青年必备,你有么?

中国地图

《十二幅地图中的世界史》读后感(四):地图史与世界史

读之前我以为这是一本世界史大部头趣味故事集,尽管年前这段时间非常忙碌,我依然把它作为2017读书计划中的第一本书,许愿年前读完,我也终于踩点读完了,但它跟想象中的不一样,这近乎是一本世界史与地图学发展关系的学术论文集了,所幸确实很有趣。我们希望地图的存在能够呈现我们所在的世界,既是存在感的需求,也是安全感的保障,基于它是为人所需要的,在再现的过程中必然会有主观上的扭曲,信仰、政治、军事、经济、环境都可以从旁影响它的真实,但地图的作用毋庸置疑,它对历史和当下意识形态的展示,对人们生活各方面的渗透,都是可观的,我们离不开地图,世界也离不开地图。

《十二幅地图中的世界史》读后感(五):地图背后总有故事

对于没有百度地图就整个人都不好的我来说,地图似乎从来都是一种“客观存在”。不管是民族国家的形状,还是大洲与大洋的位置,好像从来不存在问题。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对地图这一物品的认知,原来地理学、地图学,甚至地图伦理学,经历了如此复杂历史演化,经受了宗教、科学、政治等诸多因素的塑造,终于成为了今天的谷歌地球,还有天朝的百度地图。虽然多年前下载过一次谷歌地球,如今再次开启那个从宇宙中脆弱的蓝色球体放大到自己所居住的楼房的过程,还是那么震撼。一副“客观的”“真实的”地球影像背后隐藏了那么多故事,不禁觉得我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多么肤浅,而在纷繁复杂的时空之中自己又是多么渺小。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