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文艺青年的自我修养》读后感精选

《文艺青年的自我修养》读后感精选

《文艺青年的自我修养》是一本由朱光潜著作,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的552图书,本书定价:48.00,页数:2016-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文艺青年的自我修养》读后感(一):评论1982年版《文艺修养与鉴赏》:阶级论美学和开明先行者

我读的并不是这本,上传书籍资料得不到通过,只能如此“借尸还魂”。

读的是1982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的《文艺修养与鉴赏》,列于“青年之友丛书”中,定价0.57元。因为反映了特定历史阶段的审美教育,所以录入些笔记,如下:

《文艺青年的自我修养》读后感(二):不懂周星驰读《演员的自我修养》的情怀 你就不是合格的文艺青年

你是不是随时随地阅读?

你是不是有一个梦想?

你是不是看到《你心柔软 却又力量》这样标题的书名就会怦然心动?

你是不是戴着一副看上去普通却价格不菲的眼镜?

你是不是豆瓣资深用户?

你是不是周末花在听讲座上,喜欢看TED演讲?

你是不是像海明威那样泡咖啡馆?

你是不是喜欢肚子旅行?

…………

如果,面对以上问题,你都是肯定的答案,

那么,恭喜你——

你具备了一名文艺青年的基本条件。

《文艺青年的自我修养》读后感(三):文艺。黑洞?春梦?

Ta们,有着超越年龄的阅历,有着和岁月不适的过去。

Ta们,或是能写一手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书法,或是能绘一幅传神阿堵,意味旷深的丹青。

Ta们,可能信手拈来,一首简单的歌就令你怦然心动,也可能三言两语,一番话就使你心猿意马。

Ta们,也许看过很多书,走过很多路,睡过很多人。

Ta们,很可能只是有着很多故事,而这些故事你穷极一生也未必能遭遇。也很可能只是有很多不能说的秘密,而这些秘密使其充满了引力。

于是,Ta们以不同以往的速度,从卫星,行星,恒星坍塌为了黑洞。

而你只是一颗转瞬即逝的彗星,前一秒,看到了其光芒,于是飞奔过去,可临近之时,却发现是无尽的空旷,想挣脱,想逃离,为时已晚。

于是,Ta们以千姿百态的身份,在你清醒的春梦中蹁跹,撩动你灵魂和肉体的每一寸敏感。可一觉醒来,昨夜的高潮剩下的只是待续的孤寂,想抓住,想挽留,徒增悲伤。

至于这文艺带来的是黑洞还是春梦,不经一番彻骨寒,悠有未知。

说不定,这黑洞的尽头是一片初发待育的星河。

说不定,这春梦的方醒是一场迟到已久的爱情。

《文艺青年的自我修养》读后感(四):“文艺青年”词意当今可否如“小姐”?

在书店翻了几页,我竟然当成杂文看了,嘲讽那些具有普遍优越感的豆瓣用户的杂文。

我对普遍的豆瓣用一般是先入为主的鄙视态度,坦诚说,我来豆瓣是想针对对豆瓣用户找优越感的,因为我感觉里面的豆瓣用户多是四肢不勤,矫揉做作,喜欢卖弄,故作高深,看过几本浅薄如大冰之流写的书后如顿悟人生精神升华;硬着头皮看过几部令人昏昏欲睡的文艺电影然后看不起一切同样卖几十块钱票价或者同样可以BT下载到高清的含有暴力打斗剧情的电影;自觉免俗实则极俗的在一两处人流如涌的古城或古镇拍过一些可以配一些文藻华丽却空洞无物如无病呻吟的矫情如21世纪初的QQ空间签名的话的照片;然后保持着时刻保持某种优越感的人。对这类人,女的,我还偶有心情以毁小清新的心态调戏调戏;男的,只想找机会制造轻微身体碰撞,以便有更大挑起冲突的可能,再以暴力恐吓之,以察其可否有读书人之硬骨。

这样不好,要做自我批评。

只是不希望“文艺青年”这个称谓如“小姐”一般堕落。尤其长混豆瓣的文艺青年——中不如外,新中国不如民国——两条极谬的条例却如普遍真理一般,看似高深莫测,实则缺乏常识又无脑。

我不想成为文艺青年,我想成为能凌乱卧室里看通豆瓣里没人评分写短评的大部头;能吹一瓶53度夺命玻瓶汾灌倒一圈大肚中年男;能冬季背70L背包深入入川西高山深沟无人区一周;能沿静力绳下到洞穴最底窥看地球形成之初的地貌;能单挑三五流氓小混混每出右摆拳击中脖颈动脉处KO;能进设计室主持开发产品交付工厂生产还管营销文案————的一专多能型什么什么青年。

这能做到吗?当然能,在知乎里面就可以做到。

再次检讨与自我批评,不要秀,不要有优越感。总之不要当什么文艺青年,至少不要当豆瓣文艺青年。

《文艺青年的自我修养》读后感(五):文艺可以教给我们的

这本美学大师朱光潜的著作,是在书店偶然看到的,想买下来送给我一位热爱摄影的朋友。因为总没有机会见面,所以一直没送出去。今天闲来无事,自己先看看,感觉受益匪浅。

“文艺”是什么,也许代表着一种技能、一系列行为,或者在很多人看来,只是一个标签。被打上这种标签的人,可能拥有着一丝骄傲,但也同时伴随着不安。

而这本书也许可以消除他们的顾虑。因为作者把文艺看做一种“看待世界的方式”,他“冷静的客观的头脑,不是从科学得来的,而是从文艺得来的”。如此一来,所有人都可以拥有文艺的能力,或者文艺的态度。

“凡是不能持冷静的客观的态度的人,毛病都在把'我'看得太大。因此应该让'我'跳到圈子以外,不当作世界里有'我'而去看世界。这是文艺的观世法。”

“这种超世观世的态度对于我是一种救星,它帮助我忘却许多痛苦,容耐许多人所不能容耐的人和事,并且给过我许多生命力,使我勤勤恳恳地做人”。

哲学家们都承认:人生的最高目的是幸福。什么才是真正的幸福呢,我想每个人的答案不尽相同,作者的答案是追求和实现真善美的价值。真:是别条理、知分寸;善:是完善人格、维持人性的尊严;美:是一种特殊的快感,是支持和推展生命的活力。

‘真’为科学范畴,‘善’为道德范畴,而‘美’,则属于艺术范畴。‘真’是实用的,‘善’和‘美’则是超实用的。决定我们是否真正拥有幸福,也许这三者缺一不可;而找到“理智与情感”的平衡,也是我们要去努力追求的吧。

文艺不是空中楼阁,也不是逃避之所。一个热爱文艺的人,需要洞达人情、体察人性;需要浪漫也需要冷静,需要想像也需要严谨。文艺,可以帮助我们去成为一个更有情趣的人,更有修养的人,更好的人。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