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简·奥斯丁小说全集》读后感锦集

《简·奥斯丁小说全集》读后感锦集

《简·奥斯丁小说全集》是一本由[英] 简·奥斯丁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98,页数:2016-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简·奥斯丁小说全集》读后感(一):随便说说,只为记录

此部小说是英国的风土人情展示,庄园、狩猎、男的绅士女的优雅,乡下人的好客,门当户对的婚姻观念无处不在,劝导和诺桑觉寺只看了一遍,其他都两遍以上,主要为了赶进度,因为今年的读书目标还有3本书没看,有时间再回来看第二遍,劝导跟之前风格挺像,交谈和人物多,诺人物少点,稍显乏味。为什么一定要140个正文字,我后面的都是胡说,在找结婚对象的时候要慎之又慎,多放打探,从性格,态度,不要只重外表,一个好的对象是多么的重要

《简·奥斯丁小说全集》读后感(二):简·奥斯丁及其作品

终于在这个暑假读完了简·奥斯丁的六部小说,为了不那么快就忘记,还是决定写一写。 1.简·奥斯丁其人 美国著名文艺评论家埃德蒙·威尔逊曾评价简·奥斯丁:“英国文学史上出现过几次趣味革命,文学口味的翻新影响了几乎所有作家的声誉,唯独莎士比亚和简·奥斯丁经久不衰。”毛姆也将简·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列入世界十大小说名著之一。 当然,和其他许多作家一样,读者对简·奥斯丁的评价也是毁誉参半。英国作家夏洛特·勃朗蒂认为“奥斯汀的视角过于狭隘。”美国作家马克·吐温说:“一个图书馆只要没有奥斯汀的书就是好图书馆。” 无论是盛赞还是不屑一顾,能引起这些文学大家的注意,本就说明了她的作品不可小觑。对奥斯丁的负面评价多集中于她的小说取材,有人认为她总是在描写“三四户人家的乡村”,写的无非是几个年轻人的爱情、婚姻,这当然是无可否认的。可是从另一方面来说,作家的写作素材和灵感多来源于自己的生活经历,如果脱离这些,那创作就会缺少根基,会被架空,也就失去了真实感和厚重感。但是倘若在奥斯丁的小说中只读出了爱情、婚姻,那狭隘的恐怕就不是作者的视角了。 1775年,奥斯丁生于英国汉普郡的史蒂文顿,兄弟姐妹八人。她的父亲是一位学问渊博的牧师,母亲出身于比较富有的家庭,也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这为她创造了良好的读书环境和自学条件。加上父亲一向开明,对她的阅读大加支持和鼓励,奥斯丁的写作兴趣也就一步步被培养起来。她在十三四岁时就已经开始写东西,较早地显示出超越一般人的文学才能。 奥斯丁终生未嫁,1817年因病去世。奥斯丁的婚恋观和她自身的经历是分不开的。1796年,20岁的奥斯丁遇到勒弗罗伊,一个年轻的爱尔兰律师。但是因为双方父亲都希望与经济实力更加雄厚的家庭结为姻亲,两人被迫分手,从此再未相见。此后勒弗罗伊果然娶了富家千金,还成为爱尔兰最高法院首席法官。奥斯丁在勒弗罗伊之后曾拒绝了一位即将继承一大笔财产的青年的求婚,理由很简单,因为她不爱他。也许是初恋的失败使奥斯丁对爱情失去了希望,也许是没有遇到那个志同道合、矢志不渝的人,奥斯丁最终选择了终身不嫁,将所有未了的情感注入文学创作。如此也就不难理解,她的小说中何以充满年轻男女的悲欢离合。现实中难以实现的,都诉诸于笔端,而最终取得婚姻幸福的双方一定是持有自由、平等的爱情观,这正是她期待却始终未能如愿的。 在讲述爱情故事的同时,奥斯丁用极具讽刺性的语言刻画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反映了当时英国的社会现实,在幽默中嘲讽了那些唯利是图、爱慕虚荣的人,尤其是她接触最多的乡绅们。 短短的42年时间里,她创作了六部影响深远的小说。1811年到1818年,奥斯丁先后发表了《理智与情感》(1811)、《傲慢与偏见》(1813)、《曼斯菲尔德庄园》(1814)、《爱玛》(1815)、《诺桑觉寺》(1818)、《劝导》(1818)。这些小说一反当时感伤小说和哥特小说的矫揉造作和神奇诡异,以独特的理性光芒“为英国19世纪30年代现实主义小说高潮的到来扫清了道路”(孙致礼译序)。 2.《曼斯菲尔德庄园》 这六部小说中最让我牵肠挂肚的非《曼斯菲尔德庄园》莫属。与其他作品不同的是,这部小说的女主角范妮是一个寄人篱下的小人物,她不像其他女主角那样有财富、有地位、受过良好的教育,反而出身低微,家境贫寒,因为亲生父母没有能力养大众多兄弟姐妹,便将十岁的她寄养在有钱的姨妈家。所以从一开始她就是一个敏感的、羞涩的、常常被忽略却要承受最多的心理压力的“灰姑娘”。 范妮的经历常常让我想到黛玉。两人虽然都遭遇人生的不幸,所幸的是都有一个十分关心她们的表哥。这对她们敏感而脆弱的心灵来说,绝对是一种莫大的安慰。在她们被其他人冷落甚至揶揄时,表哥总能适时地出来解围,无条件地支持她们。这样的温暖自然而然地在她们的内心埋下爱情的种子,成为她们日后为情所困的“隐患”。当她们的感激转化为爱恋,并且越来越明显和强烈,对方却未能及时回应时,她们的内心是何等煎熬,更可况还要面对周围人的乱点鸳鸯谱。 当我读到范妮的表哥埃德蒙对范妮的情感一无所知,反而在她面前对他所爱慕的玛丽倾尽溢美之词时,不禁为范妮感到可惜,为埃德蒙感到遗憾,对两人更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气愤,为什么范妮不能大胆一点,为什么埃德蒙不能擦亮眼睛,看清玛丽的真面目呢?然而作者有意让范妮尽享主角光环,所以尽管她对表哥充满炽热的爱恋,她依然能够理智地控制自己的情感,将她的真诚、善良、公正、淳朴、明辨是非表现到了极致,最终也成就了和埃德蒙的幸福。 范妮最让我佩服的地方是她的知己知彼、坚定不移。她一直心有所属,那个人就是她的表哥埃德蒙。她很清楚自己对埃德蒙的感情并非单纯的兄妹之情,所以内心便笃定了,即使埃德蒙和玛丽结婚,她也会隐藏并坚守这份感情。正因为对自己感情的“自知”,在面对克劳福德的追求时,她才能始终不为所动。从另一个层面来说,也正是因为她的“知彼”,看清了克劳福德纨绔子弟、乐于玩弄感情的本性,所以任凭对方再怎么穷追不舍、用尽浑身解数,她也不曾动摇。 这部小说也有浓厚的道德说教意味,奥斯丁意在强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如果父母疏于对子女的教育,尽管家境富裕,也只能养出爱慕虚荣、自私自利、走上歧途的孩子,比如和范妮形成鲜明对比的克劳福德兄妹(亨利和玛丽)。而范妮虽然出身低微,但是到了姨妈家,有了表哥埃德蒙的引导,“培养她的鉴赏能力,纠正她的错误见解”,“使她越发感受到读书的魅力”,她最终也成为更成熟、更有见地的人。 总之,范妮这样一个“灰姑娘”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平凡的我们,在面对各种复杂的人事、情感时,她的谦逊温和、坚定明理都能给人以启迪。 3.《理智与情感》 这部小说和《傲慢与偏见》是一前一后创作和发表的,就像一对孪生姐妹。两个女主角姐姐埃丽诺和妹妹玛丽安分别是“理智”和“情感”的代表。但是两人在理智和情感上的表现又给人过犹不及的感觉。 艾丽诺倾心于坦率真诚的爱德华,却极力克制自己的感情,差点错过心爱之人。玛丽安太容易被情感冲昏头脑,一旦坠入爱河,就无所顾忌,被善于伪装的威洛比欺骗,饱尝爱情之苦,几乎搭上性命。庆幸的是,她终于吸取教训,认识到理智的重要性,嫁给了一直默默守候她的布兰登上校。 李安改编的同名电影中有一个情节让我印象深刻。因为姐妹俩的母亲达什伍德太太更偏爱玛丽安,所以对玛丽安的过于感情用事并未有所警示,反而任其发展。当玛丽安和威洛比正处于热恋中,威洛比却突然不明不白地要离开,玛丽安悲伤不已的时候,达什伍德太太看起来竟然比玛丽安更加痛苦。她瘫坐在地上失声痛哭,留下同样担忧的艾丽诺一人,只能强忍着因爱德华而生的伤痛,打起精神照料母亲和妹妹。每想起这个场景一次,就心疼心疼艾丽诺一分,又为她母亲的行为感到可悲。 这部小说还让我想到前段时间看的一档综艺节目《再见爱人》。四对已离婚或者正在离婚的爱人想通过这个节目,重新梳理两人的关系,了却一些遗憾,或是好好地告别。其中的一对——王秋雨和朱雅琼正在离婚,已经离过一次婚因为孩子又复婚的他们显然存在很多问题。如果非要给两人贴标签的话,毫无疑问,王秋雨是“理智”的代表,朱雅琼是“情感”的代表。 王秋雨可以理智到在朱雅琼需要拥抱的时候,他用秒表计时,时间一到就让她出去,理由就是他需要工作。可以理智到婚礼也不用办,因为都是给别人看的,他觉得他们不需要那些仪式。可以理智到当朱雅琼化了美美的妆领结婚证的时候,他说“你真丑”……这种种行为已经不能说是“理智”了,反而给人冷漠甚至残忍的感觉,也难怪朱雅琼一次次从希望到绝望,最终坚持离婚。但是婚姻出现危机,永远都不只是一方的问题。 反观朱雅琼,几乎每天都要问王秋雨“你爱不爱我”,一遍一遍地确认,在得不到或者只得到敷衍的回答时,她是感觉不到被爱的。在节目中看到的她或许是片面的,但是会发现,作为歌手,她非常个性,她认为追求自我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她一直在不停地“折腾”,并没有反思在婚姻中相互理解和包容也一样重要。如果一味地追求自我,那结婚一定会有所束缚,还结婚干什么呢?和其他人相处的过程中,时不时会看到她选择独处,或即兴创作或独自发呆。她也常常会因为王秋雨的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表情而无限落寞。过于情绪化一定也是影响她正常判断两人关系的因素。 如果两人能分别将自身的“理智”和“情感”收敛一些,长达十几年的感情当然有希望继续下去。但是改变自己难,改变他人更难,只能暗自佩服兼有理智与情感的人了。 4.《诺桑觉寺》 这依然是一部爱情小说,但其中贯穿着对哥特小说的讽刺和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批判。 女主角凯瑟琳是一位牧师的女儿,没有什么过人之处,热衷于阅读拉德克利夫人的哥特小说《尤多尔弗的秘密》。在一次舞会上,她对青年牧师亨利·蒂尔尼一见倾心。亨利的父亲错误地得知凯瑟琳家境很好,便鼓励儿子追求他,并热情地欢迎她到诺桑觉寺做客。于是一系列诡异的情节展开了,凯瑟琳沉浸在哥特小说的余味中,对诺桑觉寺的环境进行了种种恐怖的联想,并开展冒险活动。 读到这里的时候我甚至觉得作者似乎不是在批评哥特小说,反而是在尝试哥特小说,加上其中的情节确实容易让人毛骨悚然,所以我并没有仔细阅读。但是奥斯丁的意图很明确,通过揭露凯瑟琳恐怖联想的真相,加上亨利的及时点拨,让女主角清醒,同时表达自己对哥特小说的讽刺。 小说中最容易让我产生误会的是亨利的父亲蒂尔尼将军的所作所为。因为一开始他就被那个自私自利、谎话连篇的索普先生所欺骗,认为儿子可以和家境不错的凯瑟琳喜结连理,所以对凯瑟琳青眼有加。他亲自带她参观诺桑觉寺、吃饭的时候给她添菜、不厌其烦地询问凯瑟琳诺桑觉寺的哪些地方需要改动并交代下人立即执行……在作者未揭开真相、亨利的感情并不明确的时候,蒂尔尼将军的殷勤,让我一度以为是他自己看上了凯瑟琳,想续弦……这怕是这部小说给我最大的误解了。 然而真相却是,索普因为追求凯瑟琳失败,全盘否定了自己当初对其家境的吹嘘,甚至极尽贬损之词,蒂尔尼将军又轻信索普,对凯瑟琳的态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认为凯瑟琳欺骗了他,气急败坏地将她赶出诺桑觉寺。蒂尔尼将军前后截然相反的态度最大程度地显示了奥斯丁对当时的门第观念和势利小人的强烈谴责。 最后还是想说,《诺桑觉寺》是这六部小说中让我误会最大的一部。 5.《劝导》 《劝导》是作者40岁以后写的最后一部小说,其中的爱情故事是最为曲折、令人唏嘘的,对腐朽没落的贵族阶级及其世袭制度的批判也是最为深刻的。 贵族小姐安妮和青年军官温特沃斯舰长倾心相爱、私定婚约,父亲沃尔特爵士和母亲(已故)好友拉塞尔夫人却认为男方地位低贱,没有钱财,因此极力反对,安妮不得不忍痛与对方解除婚约。历经八年,安妮成长为一个有主见的姑娘,温特沃斯舰长也升官发财退役,两人都未忘旧情,终于喜结良缘。 这部小说最让我感动的是,八年之后,面对心爱之人的回归,安妮没有埋怨、没有刻意勾起对方的回忆,让温特沃斯舰长在平和中一步步放下怨气,又重新认识她。她深知温特沃斯舰长当年因为她的不坚定,负气而走是情有可原的,所以八年后她以理解的态度面对他,适时地躲开他,避免尴尬和误解,又平静地克制那份始终不渝的感情。这样善解人意的安妮不能不让人喜欢。所以有的评论家感慨:所有小说的女主角中,很少有人像安妮·埃利奥特那样招人喜爱,令人同情。 对于贵族阶级的批判主要体现在作者塑造的反派人物身上,一个是安妮的父亲沃尔特爵士,一个是沃尔特爵士的侄子兼继承人埃利奥特先生。两人都是爱慕虚荣、自私自利之人。沃尔特爵士反对安妮和无钱无权的温特沃斯舰长结为连理,自己却长期和出身低微的克莱夫人私混,差点就要娶了她。如此虚伪自私,就连他的女儿安妮都为此羞愧! 埃利奥特先生作为沃尔特爵士的假定继承人,冷酷无情、唯利是图的嘴脸令人发指。为了获得继承权,他费尽心机追求安妮,装出一副绅士派头迷惑众人。更荒唐的是,克莱夫人本来是他继承之路的障碍,他一心想通过沃尔特爵士女婿的身份阻止爵士娶她,当成为女婿的美梦破灭之后,他竟然勾引克莱夫人做了他的姘头。这样的人竟然有资格做沃尔特爵士的继承人,真是令人难以置信! 读《劝导》时,感受着美好的人性,期待着安妮和温特沃斯舰长幸福,又为人性的扭曲感到气愤,迫不及待地希望埃利奥特这样卑鄙无耻之人的真面目早日被揭穿,以免继续祸害他人。 读完奥斯丁的这些作品,不难发现,它们的共同点都是以爱情为依托,主题不外乎表达对自由平等爱情的追求、对人性之善的赞美、对唯利是图、爱慕虚荣的封建贵族的讽刺、对当时落后的封建等级制和继承制的批判,所以它囊括了个人与社会,在思想上有相当的深刻性。在技法方面,小说擅长细腻的心理刻画和言简义丰的对话描写,正因为如此才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如果能对文本进行细读,一定会有更多收获。

《简·奥斯丁小说全集》读后感(三):奥斯丁的世界

要评价奥斯丁,是一个很难的事情,因为可说的东西太多太多了,虽然相关研究已经汗牛充栋,但还是说不完、道不尽。有时你会很奇怪,不过是一些男婚女嫁的恋爱小说而已,有什么好说的呀!

从故事题材来说,奥斯丁的作品格局确实都很小,不过是几户人家,几个男女,几件日常小事,几段恋情,如此而已。然而,方寸之内,见天地,看似只是说了很少的事情,却似乎把什么都说了,才是真的内力。

1、鄙视链的闭环

读奥斯丁需要知道一些事情,当然不知道也没关系,任何背景资料都不用了解,也可以把[傲慢与偏见]读得兴致盎然、饶有趣味。但如果需要得到更多趣味,还是知道一些为好。

奥斯丁描写的故事,都是发生在当时英国的上流社会之间,不是我们想当然的寻常百姓。关于这一点,我也是很久以后才意识到。开始以为伊丽莎白家穷,她家的穷只是相对于大富豪的达西家来说穷,就像现在的百万富翁相对于亿万富翁的穷。所以,就算伊丽莎白家穷,还住得起大房子,还顾得起仆人,不需要自己亲自劳动来获得生活必需品,仍然是有闲阶级。有闲钱从事自己喜欢的活动,有闲时间丰富自己的爱好。

真正的普罗大众,普通的百姓,普通的劳动者,从来没有被奥斯丁正面描写过,连单独的台词都没有过,只是在各种碎语中一带而过,表明这个阶层的存在。

为了更直观提现这一点,举一些例子。

[理智与情感]中的女主角,爱丽诺和玛丽安姐妹,每人有三千英镑的嫁妆,这在故事中就是很贫穷的设定,凭这点嫁妆很难找到很好婚配对象,处处被人看不起。

三千英镑究竟是多少钱呢?

在当时社会,一个仆人的月薪是一镑多,年薪十多镑,这当然算低薪;一个上好的工薪职位,比如马车司机、或者手艺工人,年薪三十到五十镑,相当于今天人民币五万到八万的样子。

那么三千英镑,就相当于现在数百万人民币的身价了。

这在今天的普通人视角来看,已经是不折不扣的富婆了,许多人穷其一生也挣不了多少钱。

可是在奥斯丁的世界里,在那个社会还明文规定有上流社会和下流社会分界的时代里,相对于上流社会的标准,这就是贫穷。

你本是上流社会的人,自然要继续过上流社会的生活,那就得保持上流社会的生活派头,就算养不起自己的马车,但不可能连仆人都没有,不可能要自己劳动来获取生活资料,也不可能不花费穿戴来参加宴席舞会,保持社会交往,以及旅游度假等等,都是免不了的花费。

如果以这样的生活标准,摆放到今天,几百万似乎也确实不是很够花。

所以,奥斯丁故事里的女主角,都是生活在这种阶层里的女人。其中最穷的算[曼斯菲尔德庄园]里的范妮,因为自己家里兄妹太多,可能数百磅的嫁妆都没有,但因为常年生活在曼斯菲尔德庄园,享受惯了优渥的生活派头,再回到自己贫穷的家[其实算中产阶层],已经完全无法适应了。

奥斯丁的故事,没有要冲破阶层的意味,所有的门第悬殊只局限于上流社会内部的门第悬殊。

贫与富的鄙视链,也只是富人内部的鄙视链,普通的老百姓,连进入鄙视链的资格都没有。

2、傲慢的派头

傲慢与偏见不只是[傲慢与偏见]这一个故事的主题,而是奥斯丁所有故事的一个母题,母题的核心是财富与地位的不平等所构成的矛盾。

财富与地位带来傲慢,这种傲慢甚至被认为是理所应当的。达西先生理所应当的认为自己应该看不起伊丽莎白这种穷人;[劝导]中的沃尔特爵士,虽然因为自己的挥霍无度,面临着失去豪宅的困境,但他还是认为自己应该保持高贵的傲慢。

其余所有站在财富和地位顶端的角色,无一不傲慢。

偏见也不仅仅是伊丽莎白作为一个穷人持有对达西这种富人就是傲慢无礼、为富不仁看法的特权,偏见是相互的。富人也认为穷人就是没见识、好巴结、没风度。当[爱玛]知道富农马丁向史密斯小姐求婚时,也根本不去考察马丁究竟是怎样的人,就一股劲认定着农民能有什么见识和风度,怎么配得上自己的闺蜜。

傲慢是一种派头。

一些人看到那些显贵,那么傲慢,那么威风有派头,于是就幻想自己要是也能走到那个能傲慢的地位该多好呀。

于是上层的傲慢直接派生出的产物,还不是下层的偏见,而是摇头摆尾、巴结讨好、势利虚荣。

因此,傲慢是每一个奥斯丁故事必不可缺的元素,爱慕虚荣与势利献媚之人自然接踵而至。

3、穷人需要钱,富人更需要钱

奥斯丁和其他言情小说家最重要的区分,是她把钱的重要性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所谓提钱伤感情,在恋爱中说钱的事情,就不浪漫了呀。

然而,不管是两百年前的摄政时代,还是两百年后的今天,钱就是最大的现实呀,就是许多人选择婚姻最重要的参考要素。

所以,奥斯丁被追认为现实主义的先驱,注意,不是浪漫主义哦,虽然写的是爱情故事。

在奥斯丁的世界里,在她竭力捕捉的现实化的小说世界里,人物都是写实化的。里面的人,穷人喜欢钱,希望从富人身上捞到好处;然而富人更喜欢钱,更希望从更富的人身上捞到更多好处,钱是多多益善,永远不嫌多。跟今天的世界是一样的。

所以穷苦的女孩,想要嫁给富有的男人,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当达西和宾利这样的高帅富进村的时候,村里的姑娘和姑娘的娘们,眼睛都发光了。

然而富有的女孩,还想嫁给更富有的男人;富有的男人,还想娶更多嫁妆的女孩。【曼斯菲尔德庄园】里的克劳福德小姐本来已经有上万镑的嫁妆了,已经很有钱了(在今天相当于千万级别的富婆),但她还有上进心,还想更有钱,以至于放弃了真爱。而那些元老级的老富婆啊,什么凯瑟琳夫人【傲慢与偏见】,费拉斯夫人【理智与感情】,蒂尔尼将军【诺桑觉寺】等等,是最讨厌穷女儿嫁进自己家的。

4、现实的还是浪漫的

奥斯丁是否赞同人们冲破门第观念的束缚呢?

奥斯丁本人就吃过门第束缚的苦头,因为自己家太穷(相对的),被男方家庭拒之门外,以至于终身未嫁。但是奥斯丁却给了故事里所以的女主角浪漫的结局,不管是否门第悬殊,通通幸福美满的在一起。

从故事结局的安排来说,奥斯丁不是那么现实主义的。稍微了解一点现实主义的都知道,揭露现实黑暗,批判现实丑恶嘛,哪能有比一个悲惨的故事结局来得更有力呢?

然而我认为,和现实主义相比,奥斯丁的浪漫主义结尾,显得更胜一筹。

绝大多数的现实主义作家,过得都没有自己写的故事中那么悲惨,无论是狄更斯,还是雨果,还是巴尔扎克,还是托尔斯泰,在自己的现实生活中,都过得算滋润。

而奥斯丁,在现实中经受了残酷,却在故事中赋予了甜蜜,这才是真的有胸怀。

当然,奥斯丁的冲破门第观念,也只是相对。大富和小富之间的不要计较。至于要让这些大家闺秀嫁给底层的农夫,还没有开放到这一步。

5、宠坏的男人,柔弱的女人

奥斯丁所处的时代,还是完全的男权时代。天下是男人的,规矩是男人订的。

家业只能由男人继承,而且是长子;女人只能有点嫁妆,不过嫁妆也是由将来的丈夫完全支配。这些规矩,和旧时代的中国并没多少不同。

虽然在礼仪上,女性很受尊重,天然享受被献殷勤的福利,实际上是有名无实,财务上完全依附于男性。

可见寻找一个会挣钱的丈夫,多么重要。

一切都以男人为中心,同理,男人很容易被宠坏。

有许多青年,虽然很有钱,天生就有钱,不是富二代,家传的祖业,不知道富几代,总之天然的会吃喝玩乐。

【理智与情感】里的威洛比,【曼斯菲尔德庄园】里的克劳福德,【诺桑觉寺】里的蒂尔尼上尉等,都是这个类型。从某些角度来讲,他们都是理想的结婚对象,都有钱;从另一角度看,都有毛病,被宠坏了,只会享乐。

女人该如何选择?

6、理智与情感

奥斯丁与浪漫主义重大区别之一,就是从来不主张感情用事。

有感情是好事,但是未经思考的感情,冲动行事,就是愚蠢。

在奥斯丁的世界里,脑子是个好东西,希望大家都有点。

所以在奥斯丁的故事里,很少有女主角为了爱要死要活的情节,搞不懂琼瑶和奥斯丁区别的人,现在该懂了吧。

在【理智与情感】中,玛丽安是唯一一个感情用事的女主角,不过是作为被批判的角度,一种幼稚的状态。用心的爱是好的,但是因为爱的失败就要死要活,自己是痛快了,可是身边关心你的人怎么办?

成熟的爱要有克制,这是奥斯丁心目中美好女性的形象,要有智慧。

不管奥斯丁笔下的女主角多么千差万别,或贫穷或富有,或受宠或寄人篱下,都必须要有脑子。

7、女性的觉醒首先是智慧的觉醒

尽管奥斯丁的时代,女性还是被全面压制的时代,但是情况在慢慢发生变化。

女性可以接受教育,虽然和男子教育比起来还很业余,但是女性终于可以独立思考了。

女性可以阅读,可以自己增长见识,可以写作,甚至可以发表,成为作家,传播自己的想法。

尽管在经济上,还不得不依附于男人,许多事情做不了主,但至少在获取智慧这件事上,有了一定程度的自主权。

要说奥斯丁笔下的女孩们,有什么超越时代之处,就是她们都是追求智慧的人,才能散发出超越时代的性感。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