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洋务自强》的读后感大全

《洋务自强》的读后感大全

《洋务自强》是一本由张鸣著作,重庆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页数:25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洋务自强》读后感(一):暮色中的最后一抹夕阳——读《洋务自强》有感

从1840年开始,两次鸦片战争,均以清王朝的失败而告终,割地赔款,被迫打开国门。在这期间,还有一场声势浩大的太平天国运动,差一点掀翻了整个清王朝。内忧外患,暮气沉沉的老大帝国只有一个自救的办法,那就是“洋务自强”。

1861年1月11日,恭亲王奕訢,会同桂良、文祥上奏《通筹夷务全局酌拟章程六条折》,试图通过学习洋务来富国强兵。辛酉政变之后,与保守势力有冲突的慈禧登上了统治的中心,为了稳固统治地位,她对洋务派采取了扶植的政策。获得实权的洋务派开始大规模引进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兴办近代化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于是掀起了一场以维护清王朝统治为目的,"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它开辟了一条中国近代化的道路。

西太后慈禧是一个聪明人,辅佐她的恭亲王奕訢,也是个聪明人,但他们都不知道世界大势,也不知道洋务到底意味着什么,中国最终该走向哪里。地方推行变革的大员,即使有人比他们懂得多一些,也没法走得更远,因为所有人都不知道,当时的中国正在进入一个难得的战略机遇期。

火烧圆明园

《洋务自强》读后感(二):杂文式的近代史

杂文一直是中文系孩子的玩具,嘲弄有余,深刻不足,史学界异数张鸣不小心闯入杂文界,基于深厚的历史学学养和政治学眼光,刹那间提升了杂文界的整体水平,但代价是被人诟病不务正业:你一个政治学教授,一年出好几本鸡巴杂文集,算个啥子呦?这种嘲讽多了,可能慢慢让老张窝火,于是居然开始写近代史了,一写就是三本,不过读毕此书,咋品读都带着一股子杂文味道,看来老张这辈子都难以摆脱杂文家的恶名了。

这个系列分为三部分,此书是洋务自强,如果熟读老张的书,你会发现他的观点在其他书中都有体现了,这本书不过是系统化了一点而已。比如讲逼出来的洋务,讲清朝的装逼和守旧,不让官员嫖妓,都是以前的观点,但这个观点是超前的,虽然不让嫖妓是一个细节,但却可以让读者了解整个清朝的顽固,可能也理解了为什么清朝没有出现一个像明朝那样的荒唐皇帝,坦白讲,如果在一个封闭的系统内,清朝的这一套是管用的。但是在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下,封闭系统被打破,这一套就不管用了,你不主动求变,别人就逼着你变,主动变与被动变,那成本和效果都差了去了。再比如讲清朝的国有企业,更是深刻,国有企业开始固然是为了抵御外辱,但最后却只能沦为低效的怪胎,原因就是国企承担了太多非市场职能,国企的职位是用来养闲人的、养私人的,大批的废物都是满清官僚的私人,满满的都是负能量,不拖累企业就是好人,怎么可能有效率。再看当下,国企的这种劣根性似乎还没清除,真是不胜唏嘘。

当然了,这里面也有很多新鲜货,比如北洋水师的英文指挥系统与丁日昌不懂外语的矛盾,种种细节,看似那么荒唐,却又令人无奈。中国历史气数,通过种种迹象看,大清朝确实气数尽了,无怪乎孙文闹革命,咋咋呼呼居然成功了。

《洋务自强》读后感(三):大清国的最后一抹残阳

中国的王朝更替其实很有意思,自秦朝之后,大部分的大一统王朝都是在三百年左右,当然这是把前后汉和南北宋当成两个朝代算的。那么,按照这个规律推算,同光时期其实已经算是大清朝的末叶,刚好碰上了洋务自强,算是最后一抹残阳吧。

大清国经历了两次鸦片战争,其实第一次跟没打差不多,输掉战争的大清国采用了鸵鸟政策,原来该干嘛还是干嘛,几乎没有对政治、经济还有全体国民的思想产生任何影响,直到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才有了地方督抚主导的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从一开始就是很难取得成功的。大清国在那个时候虽然已经是苟延残喘了,但还是延续着两千多年来的君主制度。在上层建筑没有任何改动的情况下,细枝末叶的修改达不到多大的改革成效。这一点,和近邻日本相比较就很明显。日本明治维新之后,国力日渐强盛,原来我们看不上的小兄弟,甲午之后就骑在了大清国的头上了。

除了政体没有改变之外,中国的人治传统也没有任何改变。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中央的掌控力下降,地方大员的威权日重,由此洋务运动出现明显的个人色彩,如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等人办的洋务企业,都有深深的个人烙印。但这些人本身没有多少与国外交流的经验,就算其中的李鸿章,其实也对国外没有太深的了解,容易出大钱办坏死,这一点在张之洞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张之洞虽然后来被捧为洋务运动的领军人物之一,但其实他办的企业,包括煤业、矿业、织造业都没有多大成绩,只是因为有了盛宣怀,才使他的汉阳铁厂不至于出现花钱打了水漂的后果。

还有一点,和中国人的民族性格有关。中国人是很会变通的,这一点和日本人有很大的区别。日本人学一样本事,基本就是照本宣科,模仿得一模一样,有时候都让人觉得死板得厉害。但,正是因为这样,日本从外面学来的东西不会走样,形式和内在都保持得很好。而中国人由于太会变通,该坚持的没坚持,好好的一件事往往很快变得面目全非,所以也就学不到什么精髓了。

客观的说,洋务运动是大清国翻身的最后机会,可惜最终还是没有任何成效,甲午一场海战把辛辛苦苦几十年的努力付诸东流,大清国的江山也就随之轰然倒塌。

《洋务自强》读后感(四):可叹的运动,无奈的历史

自古以来,我们中华民族即崇尚着兼容并蓄的大国之风,朝代间的更迭固然延续着封建式的王朝统治,但其间发生的各类变法、新制,为整个民族延续着活力和生机,而当时间来到清朝末年,这种活力、生机却好像突然间被抽干,而仍由整个社会以一种无意识的“狭隘”思想所支配,洋务运动的发生更将这种思想诠释的淋漓尽致。

一、指导思想——裱糊心态

洋务自强——对于初步领教了西方船坚炮利的中国皇帝而言,这些开始为他们所不齿的奇技淫巧摇身一被划为民族自强的重点——窗子破洞、门也漏风了,拿这些鲜亮的花纸裱糊一下就好。这不仅是当时统治者的所思,也是为我们后世敬仰的曾左李们的所想。这样的心态成功的掩盖了社会根本的问题,而让一件件来自国外的洋枪洋炮、钢铁、船只成了运动的终极目标。

二、办事过程——赔钱差事

就像做公司一样,有的时候指导思想错了并不可怕,及时认识,及时调整,大船的方向还是可以被调整过来。而临到清政府操办洋务的人的时候,却成了错就是错,一错再错,不做考察,而建高炉,钢铁厂、轮船厂,纷至沓来,挨个亏损,失败一再让大员们酬出的大批银两打水漂,而紧接着,又有更多人纷纷效仿,仿佛洋务就是一件被习以为常的赔钱的苦差事,没有总结,就没有进步。这也是洋务几十年,耗资巨大,却远比不上弹丸小国日本成就的原因之一。

三、变化来的太快,就像龙卷风

封锁了太多年的天朝,被西方一顿火炮打懵,随即便化身鸵鸟,我看不到,也听不见。让颓势不断延伸。除了在战场上明确发挥作用的船只、枪炮,对于西方的其他创造,仍然顽固抵抗,直到被西方人用熟悉的枪炮指着、逼着的时候。铁路、无线电等的引入都必须从玩开始,这时候所谓的奇技淫巧的又突然间消失了。马拉火车,船坞电线、起义必砍电线杆可能是唯独在中国才发生过的奇闻异事。

这些的原因, 或是说统治者昏庸无能,可恶的慈禧挪用北洋海军粮饷修颐和园,或者说儒教士大夫迂腐陈旧,官督商办、企业收归国有,一次次扑灭了商业萌发的火苗;或者又说国人闭塞、愚昧,不敢进工厂、不愿留学,但乘船乘火车游玩却兴致勃勃;或者民族主义的认为满清这个民族的堕落,把整个中国拉下了马。

但归根结底,这些都是原因,又都不完全是,或许时代的列车行走到那个时间,就需要将中国这个庞然大物又拖着后腿的乘客推下去,才能让更多其他的国家走上快车道。国运论固然不科学,但对于时代交替、变迁而言,确实亘古不变的真理,只希望今天再次赶上快车道的我们,不要再落人后,不要再被时代抛弃了。

《洋务自强》读后感(五):洋务运动再回首

两次鸦片战争,清王朝都失败了。经管清王朝是一个保守的王朝,但朝廷中的有识之士,在中枢执掌大权的恭亲王等人,统治集团中的地方大员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人还是产生了深深的危机感。不少学者在此前后也提出了学习西方国家的优点以增强国力得主张。诸如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冯桂芬在《校邠庐抗议》中主张“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和外国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一些港口也被迫向外国人开放。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中国想要中兴、自强,洋务运动是必然的选择。用本书作者张鸣先生的话来说,洋务是逼出来的,面对这“数千年未有之变局”,中国不得不走上这条道路。

洋务运动前期,洋务派以“自强”为旗号,通过引进大机器生产技术,在各省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比如曾国藩在安徽安庆开办了安庆內军械所,李鸿章在上海创办了江南制造总局,左宗棠在福建福州开办了福州船政局,张之洞在湖北汉阳创办了汉阳兵工厂等。表面上看,这些军工厂办得挺风光的,但由于生产管理方式是比较落后的,加上产品仅供清朝军队使用,不计成本,使得这些军工产品大多没有利润,因而很少有再继续投资扩大生产的。北洋海军可谓是当时军事方面的最高成果之一。尽管最终失败了,但毕竟推动了中国海军的发展,在世界海军史上也占了一席之地。

洋务运动后期,洋务派打出“求富”的旗号。军事工业单兵突进是不可能,没有其他能源、钢铁产业的同步配套发展,军工产业无法可持续发展。一批民用工业应运而生。李鸿章在上海建立了轮船招商局就是比较突出的例子,而且获利颇丰。中国近代矿业、邮政、电报业、铁路等行业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特别是近代纺织工业等产业也开始建立起来。中国民用工业的发展奠定了中国近代化工业的基础。

洋务运动期间,中国在文化方面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京师同文馆在当时的情况更是引人注目。经管存在着种种不足,但毕竟翻译了一些西方的科技著作和人文社会类书籍,这些译著的出现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与融合。

再回首洋务运动,让人感慨。不时回望中国走过的艰难的道路,让我们更有信心走好将来的路。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