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世界经济千年史(精校本)》经典读后感有感

《世界经济千年史(精校本)》经典读后感有感

《世界经济千年史(精校本)》是一本由[英] 安格斯·麦迪森著作,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18.00,页数:50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世界经济千年史(精校本)》读后感(一):计量数据下的世界经济发展史,别有一番学问

众所周知,世界历史的发展归根到底就是世界经济和贸易的完全体现。古往今来,人类群体活动的一切目的都是为了利益,而利益的得失都会通过经贸活动来实现,无论是早期受困于地域限制进行的局部贸易活动,还是现在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的全球贸易活动,都是各国利益的主要承载手段,这是本质。

经贸往来,主要是为了实现利己排他的交换过程,人类会做出各种认为可以帮助自己实现目的的行为,引起矛盾、制造冲突甚至于发动战争都是行之有效、最直接的方法。所以,经贸利益一直都是这个世界的主题,更是推动世界前进最主要的力量。

由英国著名经济史学家安格斯•麦迪森著作的《世界经济千年史》着眼于人类历史两千年来,世界经济活动在人类和世界发展史上所起到的独特作用,以及过程中都有哪些决定性的历史事件对于人类社会的影响,然后进行深思、总结和展望。

自古以来,在人类聚集的地方,总会出现贸易和经济活动,从以物易物、金银易物到法币易物,这些贸易活动的频繁与否,决定着当地的富裕程度,越频繁,证明越富裕,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但是,贸易活动的交易双方,从交易的商品种类、数量、质量等各方面来看,从来都不是对等的。如果交易双方经过友好的商谈,你来我往,大家一起商量,那么贸易活动就可以维持下去,对双方都有利;如果交易双方没谈拢,互不相让,所出具的谈判条件均是利己排他,那么很显然,就只有通过冲突和战争来解决双方的分歧了。

作者对于长期经济研究非常沉迷,多年以来通过计量经济的方法,以全球经济发展历程为依托,从地缘政治、贸易纷争、国际博弈、社会民生、制度规则等各方面进行了探讨,并且关注最主要的人口增长的规律,结合实际,通过一些案例、假说和模型,来阐述世界经济的发展历程。

一切皆以数据为基准,尤其是当下社会的大数据已经进入到了各个领域,大数据的精准定位令人感叹,那么集合过去两千年来的数据总结出来的经济发展是不是更能提现人类社会发展史的精髓呢?

世界经济两千年来的发展,尤其以最近两百年最为迅速,尤其是工业革命以来。在这期间,中国经济的发展速度令世界瞩目,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成就完成了西方国家两百多年的发展进程。现在,中国经济被誉为世界经济的发动机。

回望惊心动魄且沉重的过去,打望风云变幻且关键的现在,虽然当下的国际形势、贸易前景以及经济活动瞬息万变,但我们是世界上拥有全产业链的唯一一个国家,只要我们可以把控好自己不犯错,稳扎稳打的进行产业布局和经济规划,我们就可以用好手中的底牌杀出一条稳健的发展道路,军事力量的强大永远是最好的保障和壁垒,在此基础上,我们真的可以做的更好。

《世界经济千年史(精校本)》读后感(二):有精准数字、有历史故事,这本经济史专业又好看

这是一本有理有据的大书,经济学家麦迪森在其中运用大量数据编制了非常多的表格,用以佐证经济的发展、倒退情况,以及人口的增长、降低情况等。这种做学问的方法实在是相当严谨了。因此这本书也可以作为一本案头参考工具书使用。

本书讲述了从1000年到2000年世界经济的发展变化。麦迪森认为,这个阶段的世界经济主要受三个因素的影响:殖民、国际贸易与资本、体制政策改变。

殖民是令全球经济格局大洗牌的一个关键因素。从10世纪到18世纪,威尼斯、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法,这些国家利用航海技术相继成为世界霸主,他们到达了遥远的亚洲、非洲、美洲,将那里变成他们的种植地及贸易地。

其中最大变化就是这些欧洲强国将非洲奴隶运输到南美洲给他们做工,从而造成了南美洲地区的混乱,流行病的入侵、奴隶占人口多数、工种技术含量低。这也就是为什么同样是殖民,北美形成了美国这样的强国,但是南美却更加贫困。

此外本书中对于中国经济的分析也很多。1000年时的中国正好处于经济最繁荣的宋朝,一直到14世纪,这段时间也是中国古代航海事业最兴盛的时代。郑和在永乐皇帝的支持下到达过非洲、美洲,甚至有人说他到过南极。在这段时间虽然欧洲国家的经济正在逐步赶超中国,但是中国的人口是不断增长的。

在麦迪森看来中国真正的衰落开始于清朝的闭关锁国,封闭导致科技落后、对国际形势认识不足。而日本及各列强的侵略成为了中国经济倒退最直接的原因。据麦迪森统计,一直到19世纪,中国GDP的四分之一仍然来自传统手工业。但是当然目前我国GDP的一半以上是来自于服务业了。

这本书不但涉及到经济,更有历史、政治的因素。这也是一本值得仔细研读的大书,每一组数据都有被探究的潜力。如果没有经济学爱好者的耐心,看看数字之外的历史也非常棒。

《世界经济千年史(精校本)》读后感(三):国民财富起因与性质研究的全球注脚

全球史不是国别史或地区史的总和,正如中国史不是地方史的总和。同样的,全球经济史也不是各国或各地区经济史的简单加总,而着重于研究全球经济体在历史上的经济互动与比较。

然而对历史上各经济体的核算不得不面临一个问题,由于国际贸易是逐渐发展的过程,那么离当今越远的时代,寻找核算各经济体总产出的“一般等价物”就越困难。国际贸易的过程,既是一个产出交换的过程,也是一个生产资源配置的过程,这个过程带有“价值发现”功能,从而使得贸易参与方的产出能够在可比框架下被核算,进而衍生出比较优势、国际分工等一系列后续经济学理论和行为。

在这样的背景下,正所谓宁要模糊的正确而不要精确的错误,对历史上经济体的产出进行匡算和比较就不得不“宜粗不宜细”。正如作者在附录B中所言,对历史上GDP的估计“含有大量猜想的成分”,而人口是最强和最综合的证据,比难以统一到同一平价框架下的GDP核算更有说服力。应当说,在农业社会,当有效土地和分配制度未发生重大改变时,人口指标是衡量总产出的重要指标,尤其对纵向比较有很强的指示性。横向比较中则同样会面临各经济体之间经济结构、分配制度等各方面的因素影响,也必然存在一定扭曲,但总的来说还是有一定说服力。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在行文中,对贸易联系紧密的经济体的研究就更精细,反之则越疏略,当然这也与材料多寡有关。例如第二章就几乎按西欧、地中海、印度洋、南洋分成了几大区块,对区块内经济体的互动比较着墨甚多,而真正“全球视角”的研究很少,当然这是受限于客观的“非不为也,实不能也”。真正“经济全球史”的展开,是在第二章第十节之后,国际贸易真正覆盖全球以降的事了。

如前所述,国际贸易是一个资源配置的过程,贸易范围越广、越频繁,就越能够在贸易范围内有效配置资源,从而将范围内的生产力逼近现有条件的上限,用比较偏理论的表述,就是贸易范围内“生产函数逐渐优化”。朝贡体系和殖民体系同为中世纪以来的“国际贸易”机制,为何殖民体系维持更久、效果更好,正是殖民体系更能够有效配置范围内的资源,有效优化宗主国的生产函数,形成正反馈。而国际贸易体系的崩塌,也是因为对生产函数的优化作用已经达到上限,甚至维持这个体系的成本高于其带来的收益,反而束缚了进一步的优化。在国际贸易已经几乎将全球都纳入其中的今天,已经不能再指望配置范围的扩张带来什么增益,最终的希望还是归结于经济增长的根源——创新。正如作者在导论中就已开宗明义,“在过去的四分之一个世纪中,较缓慢的技术进步是世界经济增长放慢的原因之一。那些自封的‘新经济’权威们不愿意接受技术进步放缓的观点……我无法赞同他们那种乐观的预期”。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