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华盛顿广场读后感精选

华盛顿广场读后感精选

《华盛顿广场》是一本由[美] 亨利·詹姆斯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双封面图书,本书定价:49.00元,页数:203,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华盛顿广场》读后感(一):为你好

小时候我们经常听到父母对我们这么讲,因为他们接收过的信息要多于我们,更能做出有助于“益处”的判断。更别说还有“只缘身在此山中”,我们会被一些感情蒙蔽思考,旁人反而能看得更清。

但为你好还是要讲究方式方法,如果一味的让对方顺从,反而可能适得其反,要让对方去理解去接纳,要注重沟通的方式方法。

《华盛顿广场》读后感(二):华盛顿广场

如果有人问你那个经典的问题“怎样算是经典文学(作品)?” 那你用这本书就可以作很好的回答。它最为核心的特质就是可以反复阅读,并且随着时间和读者个人境遇的变化而焕发新姿。翻看詹姆斯的小说有一种特别的感受,那感觉就像是里面的世界上空悬浮着一面巨大的棱镜。它存在于每一页文字的意象和读者双眼之间。起初你可能会不适应这种有点眼花缭乱和模棱两可的观感:疑惑、焦灼、扭结、难以名状、似是而非。这是什么?他想说什么?而当你适应了以后棱镜也将变成了一颗完整的焕发着光彩的宝石,疑惑也将解开而答案异常简洁明了“这就是世界和人本来的模样”。单薄支离破碎的文字碎片瞬间变成了一个厚实丰富的整体。里面的欺骗、压迫、独断、反抗、宽厚、隐忍、功利、可笑、可悲都不再是表面的样子,这里面没有绝对也没有成败,有的只是它们组合起来的人类面对各自命运的图景。文学的使命和意义如果有的话,那让人的心灵和感受变得丰厚立体就是其中重要之一。这是文学的使命也是人类承接命运时候的宝贵财富和才能。

《华盛顿广场》读后感(三):平庸不堪的女儿 她就不懂爱吗?

全文一看似乎是一个比较老套的婚恋故事。但是看完之后更觉得是一个女性的成长故事。这部作品是亨利·詹姆斯的前期作品,在文笔上和后期的还是差了一些,看过《螺丝在拧紧》,现在看来还是后者的意境勾画和描写更有意思一些。这本书在叙事上也偏向于平稳。

文本首先给大家交代斯洛玻医生与妻子生下了一个独女凯瑟琳,生完凯瑟琳之后妻子就去世了。妻子是一个独具魅力才貌无双的女人,因而妻子逝去以后,斯洛玻一生的最大心愿就是将凯瑟琳培养成与妻子一样的人。很多童话故事里面如《白雪公主》《七只天鹅》等女儿都会如愿成长为一个美丽动人的女子。但是凯瑟琳却让人失望,她身体健康,除此之外都非常之平庸,容貌、才华都很一般,在文学和美学上造诣不深,舞蹈平平,只对于美声有些许鉴赏力,但她还是尽量在穿着上凸显自己的个性。

很快凯瑟琳长大了,到了婚嫁的年纪。没有资产的莫里斯闯入了这个家庭。莫里斯的风评并不好,理由是他拿着自己的遗产游手好闲,周游世界,在耗光了自己的钱财之后,依附于自己的姐姐,而他的姐姐还有五个孩子。但是他有着极好的口才、英俊的容貌和举止不凡的谈吐。这些既吸引了好管“闲事”的佩尼曼太太,也吸引了平庸的凯瑟琳,但是眼光毒辣、经验老道的内科医生斯洛玻却不以为意,他不仅当面指出了莫里斯没有工作、将自己的那份家产挥霍一空,还认为莫里斯对于凯瑟琳的追求是为了谋夺她的高额家产,不仅如此,他还对莫里斯的姐姐进行了走访,事实证明,莫里斯确实是靠姐姐接济。姐姐也认为,莫里斯与凯瑟琳不要在一起为好。

然而,在佩尼曼太太的帮助下,凯瑟琳与莫里斯的感情已经突飞猛进到了订婚的地步。斯洛玻表现出相当冷漠的态度,一向温吞的凯瑟琳希望拖延时间以获得父亲的默许与接纳,她虽然平庸,却因为父亲的学识、鉴赏力以及风度、理性、睿智表现出对父亲极大的顺从和尊重,但是她并没有决定放弃情人。这让父亲大为火光。佩尼曼建议莫里斯直接带着凯瑟琳私奔,佩尼曼那些不切实际的浪漫念头、她与莫里斯频繁地接触以及她向后者出谋划策,也暗中助理莫里斯,他要求凯瑟琳尽快下定决心答应结婚。

凯瑟琳的反抗态度越发明显,斯洛玻医生决定带女儿去欧洲半年,以此消除女儿以及莫里斯二人结婚的想法,并表示如果女儿与莫里斯结婚除了得到她母亲留下来的遗产也就是一年一万美金,除此之外再无任何收入。凯瑟琳虽然前往欧洲,但是她的内心没有丝毫动摇,她还是希望能够与情人在一起,欧洲的美景没有能够改变她丝毫。

等她从欧洲回来之后,佩尼曼太太再次牵线搭桥。而斯洛玻已经发现这个年轻人在自己与女儿前往欧洲时喝光了自己所有的酒并且占据了自己的书房,让他更加坚定将二人分开的想法。当然,导致凯瑟琳坚定自己想法的一个契机,是她与父亲在爬山时,父亲在那暮色笼罩的荒山之中蓦然让她离开莫里斯,他威胁她(我表面上看上去和善但是并不代表我不会铁石心肠),他用手掐住了凯瑟琳的脖子,并粗暴地鄙夷女儿:你以前还有点土气,而现在我带你四处游历,让你见多识广、阅历更加丰富,我让你的价值翻了一倍,

如果说凯瑟琳之前还因为忤逆而感到羞愧如今怂恿她的一大部分是清醒与愤怒。

佩尼曼太太这时告诉了莫里斯如果他们打定主意要在一起,凯瑟琳将被剥夺继承权,就在凯瑟琳下定决心要跟莫里斯一走了之的时候,莫里斯犹豫了。如果他要娶的是一个身无分文的平庸姑娘,这无疑是令人恼怒的,他希望凯瑟琳与父亲达成和解,佩尼曼与莫里斯二人的态度让凯瑟琳有些不太明白,最后协商无果。莫里斯选择游走他乡。

莫里斯走后,凯瑟琳一直没有结婚,虽然期间不乏合适的人选,一个鳏夫一个精英律师,但是她都没有同意,连父亲都劝她不要太过于挑剔了。就这样过了许多年,凯瑟琳变得受人欢迎,比姑妈佩尼曼更受人景仰,她热衷于慈善也依然在自己的衣服上下了很多功夫,年轻人们喜欢与她聊天,但她生活得很保守。父亲曾要求她保证,在自己死后不能嫁给莫里斯,这也是斯洛玻医生一直担心的,他还告诉凯瑟琳,莫里斯这一生都没有成功,他在欧洲结了婚但妻子不久就去世了,现在变得年迈秃顶,不再有过去的魅力。但凯瑟琳始终没有同意,她表示自己不能保证在父亲死后不与莫里斯结婚。

就这样,斯洛玻医生在出诊途中感染风寒,在姐姐和女儿的精心侍奉下死去,他的遗产留了一小部分给两个姐姐,剩下的钱分成七分都捐给了慈善与医疗机构。凯瑟琳拿着自己的那一份财产与姑妈一起过着悠闲的生活,她对生活的要求并不多。

佩尼曼太太有一天告诉凯瑟琳莫里斯又回来了,凯瑟琳以为自己放下了,但是当那人一出现她内心依然波涛汹涌,只是依然喜怒不显于色。她平静而冷淡地要求莫里斯离开。莫里斯愤怒地离开了,他也没有想到自己竟会受到如此冷遇。莫里斯离开之后,凯瑟琳终身未婚。

虽然行文上的叙事开始比较平稳,但是还是有很多有意思的部分让作者描写了出来,首先就是斯洛玻医生与女儿之间的关系。他对于女儿的不满是从不直接表露出来的,他给予了她真正的自由,也不过问女儿的书信,这也就导致莫里斯的信件夹在佩尼曼太太的信封里让身处异国饱受相思之苦的年轻情侣能够频繁进行信件往来。斯洛玻医生的眼光确实精准独到,对于莫里斯的判断,毫无疑问他是对的,莫里斯确实是一个卑鄙无耻、企图骗人钱财的纨绔公子哥。他理性十足,原则性很强,在女儿恋爱的问题上毫不让步。但是斯洛玻医生对于生活的希望依然在过世的妻子和那个未曾蒙面的儿子身上消耗掉了,对于女儿,他总是轻描淡写的含沙射影和只言片语的嘲弄讽刺,他以为女儿虽然平庸但是至少要在自己的掌控之中,要听自己的话斩断情丝,认清那个男人的真实面目,甚至不惜采取强硬手段。他终于让乖巧温顺的女儿意识到,父亲不喜欢自己,甚至还对自己采取了一种鄙夷态度。

读完,我在想为什么凯瑟琳不在父亲死前答应不与莫里斯结婚,即使她答应了,对于她也没有损害,就算是她答应父亲,但并不遵守诺言以后再与莫里斯结婚也不会损害她丝毫利益。在凯瑟琳看来,金钱真的没有那么重要,所以,她才一直公开反抗父亲,从早前要与莫里斯私奔到后来拒绝父亲的财产,我觉得可以看作是凯瑟琳对于父亲的反抗,她要在他活着的时候明明白白的告诉他,她不会事事听命于他,她有自己的主见。

同理,当莫里斯没有答应与她结婚的时候,她的内心可能只是疑惑莫里斯到底是不是贪恋财产,当莫里斯知道她即将被剥夺继承权时选择了放弃她,在她父亲死后她又出现,凯瑟琳就知道,莫里斯并不是真的爱她了。但是她仍然是爱他的,只是她的情感比较克制,不轻易外露,与同龄女人相比不那么具有活力,不然她也不会那样终身未婚在等待曾经心爱的人回来。这是一种绝望而安静的等待,既希望他回来,当然也希望他永远不要回来。

凯瑟琳可能真的平庸,也不如自己的父母那样富有才华,但是再平庸的人也会知道谁爱自己,谁不爱自己。

同样,小说里面对于佩尼曼太太对于这二人婚礼事件的插手也耐人寻味。她似乎完全站到了莫里斯的一边,甚至对于莫里斯产生了母性。在她心里,如果非要牺牲一人,那么牺牲的一定是凯瑟琳,她理所当然地认为莫里斯应该占据她兄弟的财产而这与她并没有什么关系。

这一定要从佩尼曼这一人物的背景来看,她不如自己的妹妹埃尔德蒙太太那样幸运,后者嫁给了一个富商,而她嫁给了一个神父。她很快成为了一个寡妇,她在华而不实的话语中与人交谈,见证了丈夫给一对私奔的夫妻做见证官,自然而然地带着那些不切实际地浪漫想法怂恿年轻的情侣做出决定,甚至给外人莫里斯出谋划策。反而是埃尔德蒙太太时常客观理性地告诉自己的兄弟斯洛玻不要暗示凯瑟琳嫁不出去。佩尼曼太太恰恰是怀抱着那些浪漫的幻想但是又在实际生活中得不到满足,她不是一个精于算计的人,否则不会被莫里斯所有的言语欺骗,她甚至参与谎言之中,帮助莫里斯谋夺兄弟的财产。佩尼曼太太在文中给人的印象大多是愚蠢的,但她对于爱情的变相寄托以及对于莫里斯的态度和二人之间相处接触都是有一些“变态”的,这份热度丝毫不输凯瑟琳。甚至可以说她的激烈与迷恋比凯瑟琳更甚,她对于莫里斯更像是爱情。只不过以她的身份地位都不太可能成为莫里斯的情人。

文中读完令我感到惊喜的人无疑是凯瑟琳,她或许普通,却更接近日常生活,在影视剧里的诸多娇小姐中,她最让人意外,她没有才华,晚年也是一个独处的老小姐。但是她的自洽与清醒是独一无二的,她对于父亲尊敬,表示永远也不会离开父亲,弃他与不顾。对待情人,她看重许诺,也为情所动,虽然没有十足的能力看穿莫里斯的陷阱,但是她却与头脑发昏的佩尼曼太太不同,她饱有做人的尊严,认为人与人之间应当平等。她敏锐地感知到父亲对于她的鄙夷,读者也能感知到莫里斯对于她的鄙夷,虽然莫里斯从不吐露,但是长此以往,就算是二人最终结婚,凯瑟琳也能感受得出来。

还是那句话,虽然有些人可能智商不高、情商不够,可能不是精英,更没有才华,但是你对他是什么态度,他是能感受到的。文中的父亲倒让我想起微博的一个热搜“孩子不如你怎么办?”本来每一个父母对于孩子的爱都应该是平等的,现在也有很多“鸡娃”的父母,对于孩子有着非常高的要求,但是已经忽视,对于孩子来说,他们最大的要求也是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得到你无条件的爱。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