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陶渊明的遗产读后感摘抄

陶渊明的遗产读后感摘抄

《陶渊明的遗产》是一本由张炜著作,中华书局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2.00,页数:42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陶渊明的遗产》读后感(一):书摘

1.陶渊明和建安七子,竹林七贤不同,同样是保存逃避、同样是保存自己,同样是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艺术,陶渊明没有和任何一群知识分子朋友长期待在一起,选择了一份很平实也很自我的生活。2.陶渊明离开不喜欢的官场去种地,日复一日地耕作劳动,过一种平静平庸的生活,在这过程中把难以抵御的人生苦难一点点磨碎,需要很大的韧性。3.国家处于分裂混乱的状态,一定是最悲惨痛苦的,但在思想艺术方面,又往往会出现一些惊人的能量。4.关于某种社会制度会永存不朽的念头,是严重的幻觉,是对大自然规律的侵犯。5.陶渊明给人形单影只的感觉,他跟田园四周的村民在一起,不寻强势,不入伙。6.陶渊明把养生、逍遥、纵欲,把佛道诸说得精华部分一并纳入胸间。7.出世的同时不能放下入世的牵挂:脂我名车,策我名骥,千里虽遥,孰敢不至。还是无法忘记读书人的作为。8.

《陶渊明的遗产》读后感(二):采撷智慧言,悠然见陶潜

木心先生在谈到陶渊明时,曾提出“知名度来自误解”的观点。就像人人心中都有一个哈姆莱特,人人心中也有着不一样的陶渊明。而这些不一样中,有多少是出自理解,又有多少是出于误解?人们总是试图在反复斟酌品读诗人所留下的文字中寻找答案。

根据张炜先生的讲座内容整理而成的《陶渊明的遗产》一书中,也正是从误解开讲,以诗人留下来的百余首诗文为依据,试图剖析还原出一个真实的陶渊明。然而与木心先生提出的观点——梁代昭明太子所提倡的“读陶诗有利于名教”之误解不同,张炜先生首先指出的误解是陶渊明的“隐士”身份。木心是从“诗”出发,而张炜先生选择从“诗人”出发。

魏晋时代是个弱肉强食的时代,政权不停更换带来血雨风腥。而魏晋风度又成为千古美谈,万世流芳,社会的动荡激起无数思想的火花。在这种大环境下出现了不一样的陶渊明,质朴,简单。他没有在丛林中寻求夹缝中的生存,而是带着“采菊东蓠下,悠然见南山”的悠然情神欣欣然地走进田园开始新生活。然而随着时间流逝,土地耕种的辛劳,这种田园生活所带给他的并不全是诗意,这里还充满了生活的艰辛、孤独与贫苦。他不具备“隐”的动机,也不具备“隐”的实质内容。

世人对诗人的另一个误解来自陶渊明的洒脱与闲适。从诗人后期的一些诗文可以看出,他更多的时间是处于劳碌之中。忙着打理田园,养活家小。夜深人静难免会陷入一种不确定中,苦闷与遗憾也常常在诗人脆弱时到访。对于出世入世的徘徊与矛盾也是诗中时隐时现,更不用提到晚年时期诗人一度窘迫到“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

当世人在遗憾陶渊明创作不够勤奋,留下诗文太少时,张炜先生再次引导大家从变换一个角度去看待问题。人不是写诗的工具,人是“目的”。“他的诗赋再好,也比不上他的灵魂快乐更重要”。从某种程度上说,陶渊明是一个难得的“个人主义”。他没有取得世俗眼中的成功,却很好的成全了自己。能随自己心性而活,“不为五斗米折腰”,诗人又成了“拥有一切”的完整之人。

全书纵观古今、横扫中外,与不同时期,不同国度的诗人哲学家进行例比,从诗文特色、哲学思想对诗人作了一次详细解剖。展示出一个立体全面的诗人,而不是一个片面的、仅有着“桃花源”的隐士形象。当我们尝试去排除误解,才能更好的承续诗人所留下的珍贵遗产。在这个被现代化所焦虑磨损的时代里,更具其疗愈作用。

谈古论今,论至与之相对应的当今环境,张炜先生浓烈的人文情怀展露无遗。如今我们所面临的困境、工业化的快速发展、都市生活的困境,在这些种种困扰与压力前面,仅仅是向往桃花源并不能真正排扰解难。更多的时候是陶渊明在他的诗中,在他的人生哲学中,所带给我们的启示与帮助。

通过大自然的慰籍,五柳先生用一颗“田园心”来充盈着“诗心”,在缺酒少粮的困苦生活中“挺住”,完成了生命中的自我实现。除去所有诗篇留下的文学价值,或许这是陶渊明作为人类所带给我们的珍贵“遗产”,也是张炜先生给我们所带来的提醒。

《陶渊明的遗产》读后感(三):豁然开朗见桃源

豁然开朗见桃源

文/米雪

魏晋时期,战乱纷争不断,生活在这个时期的人们往往会生出有一种“宁为太平犬,勿为乱世人”的冲动。从另一个角度讲,“文章憎命达”,往往越是黑暗时期,越是会滋生出新的思想,文化和精神的迸发也是无限的。

生活在这个时代的陶渊明,因“不为五斗米折腰”为后人所熟知。鲁迅曾经在《故乡》中说过:“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路的选择,实际也是一种生活的折射。时势造英雄,在大时代背景下,个人的选择,要么是屈从现实,要么就是与社会抗衡,争取自身最大的生活空间。

从陶渊明这里,我们知道了五柳先生的由来,明白山水田园派的源头,同时,他也留给我们最大的遗产——桃花源。世人爱从文人精神境界的理想化看待陶渊明,然而,透过生活的波折,仕途的坎坷,经济的窘迫等这些细节,著名作家、学者张炜从另外一个角度,为读者解读“深度陶渊明”,一个有血有肉、有苦有乐,既安贫乐道也愤世嫉俗的桃源中诗人。

张炜因其长篇乡土小说《古船》而蜚声文坛。这部由中华书局出版的《陶渊明的遗产》是他最新力作,“以当代作家的敏锐和沉郁纤细的笔法,还原一个真实的陶渊明,在动荡黑暗的时代和穷困悲苦的人生中,描写他的抉择和无奈,突显他作为一个“人”的伟大之处。”

陶渊明并非一开始就洞明世事的,他也经过了屈从社会,去做官,而且不止一次出仕;也曾经为了个人的尊严与自然相亲,饮酒采菊;也曾经费劲心思寻找社会和个人发展的平衡,他在寻找理想中桃源的过程中,让后人看到一位真性情的陶渊明。

他的桃源不止充满闲适与安逸,也有孤独、苦闷。作为山水诗人的谢灵运,陶渊明与他虽都同出名门,但谢灵运的生活显然是陶渊明的对立面,他安稳,安逸而富足。他在生活和尊严两者之间不断进行着拉锯战,在乱世中,努力站稳自己作为一个“人”的地位,即使披星戴月的躬耕于天地之间。

他性既洒脱,也刚硬。他可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也“不为五斗米折腰”,生有傲骨,无法为口食丢却难得的尊严。他可以接受友人的酒食,也可以断然拒绝非同道中人的馈赠,无论那个人的身份如何。他为自己能成为一个乱世中精神和物质都完整的人,付出了艰辛的抗争和努力。

他的桃源是他精神生活的中流砥柱,也是诗人尊严最后的城堡。走出桃源是如何的困步难行,回归,却如鸟入山林一般惬意自在。在每一个人心中,都一个桃花源,它是陶渊明的,也是大家的。

《陶渊明的遗产》读后感(四):人人都爱陶渊明

文人相轻,从才华禀赋到人品见识,欲扬则扬,欲抑则抑,本无定论。审时度势八面玲珑为人不齿,刚正不阿舍身取义又近迂腐,壮志难酬寄情歌赋略显矫情,放荡不羁奇言怪语和之者寡。入世与出世,清流与浊流,个人的选择终也难逃时势造化。陶渊明似乎是个特例,既不趋炎附势,又不矫情自饰,张炜说:“他的行为不给我们一种突兀感和莽撞感。在大家都能理解和接受的前提下,他表现了生命的不屈、强悍以及抵抗到底的强韧精神。”难怪人人都爱陶渊明。

不过,世人对陶渊明的喜爱更多基于一种误解,他代表的是我们理想中的文人精神。同样喜爱陶渊明的张炜大胆破除这层误解,他用《陶渊明的遗产》为陶渊明正名。作家侃侃而谈,从诗人的生平琐屑中窥见真实的内心世界,也许不似读者想象中那般理想主义,却要更加丰满亲和。如同恋爱日久的情侣,初时那份神秘的朦胧散去,真实的个性同样酝酿着深情厚意,熟稔又亲切。张炜要我们明明白白地爱上陶渊明。

《红楼梦》中,史湘云毫不做作地大啖鹿肉,豪言“是真名士自风流”,啖食腥膻,作起诗来照样锦心绣口。此言用来形容陶渊明更是贴切,名士风流盖非纸上谈兵,陶渊明用一生作了诠释。

后人对陶渊明最大的误读在于一个“隐”字,提及隐士的代表,首先就会想起陶渊明。北宋理学家周敦颐甚至因陶渊明爱菊,将菊也称为“花之隐逸者”。可在张炜看来,“隐士”需要有社会地位、资本和名声的基础,陶渊明并无此条件。鲁迅先生也认为,真正的“隐”是谁也不知道,于是一切无从谈起,我们观念中的“隐士”其实都是“显士”,“不‘显’,则不知其‘隐’”。进一步说,陶渊明本人也未将“隐”作为目标,传统文人的社会责任感始终萦绕。他不是刻意追求出世,更不是沽名钓誉标榜自己的清高,相反,四次出仕却浅尝辄止,“田园将芜胡不归”的感慨其实写满辛酸无奈。称陶渊明为隐士,不如称其为名士来得贴切。

名士风流,陶渊明的风流是普通人都可接受的风流。他不像《世说新语》记载的故事那般以不按常理出牌的夸张搏人眼球,魏晋风骨,冷暖自知,世人不会也不愿去效仿;也不似谪仙太白或是仕途尽毁的唐伯虎那样喟叹怀才不遇,对酒当歌,不是真正的洒脱,只是徒增唏嘘。陶渊明的失意不是没有机会出仕,他看得太明白,倘要施展抱负,必先低头钻营,他也曾尝试寻找平衡之道,终究做不到委曲求全。兼济天下既不可得,不如独善其身吧,绿蚁新醅怡然自乐,至少陶渊明享受了最珍贵的自由。数十载农耕生活也渐渐消去了初时的烟火气,如果早年的陶渊明还有些许激愤不平,晚年则只见通达畅快,毫无苦涩怨尤。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笔下的农事“多是与土地肌肤相亲的苦痛与愉悦,是劳动的快乐”。后世效法者纷至沓来。然而,师法陶渊明寄情山水是容易的,师法他的心则极易类犬。经年累月,文人能耕种自足已属不易,坚持而无怨,乐在其中又不自满自轻,始终没有谁复制得了陶渊明,真正的陶渊明也不会去复制谁。张炜看得透彻:“一个人的生命质地,才最终决定了气象和器局的大小。一种艺术无论是丰腴或枯槁,内藏或外露,都源于作者的本质,仅仅将简朴作为―种风格去追求,那倒有可能造成真正的贫瘠和简陋,而且难以为继。”

陶渊明最吸引我们的,是他对自然万物的吸收,是他像自然万物一样的不教条,模板化的陶渊明只能让我们离真正的诗人越来越远。人人都爱陶渊明。对他真正的亲近却不是去效仿他的行为,而是真实坦荡、充实乐观地活着。我们不生活在舞台上,也不跟命运博弈;我们不炫耀拥有的,也不遗憾得不到的;我们相信自己的力量,也不为力所不及事的自责。这是陶渊明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这样的人生很可爱。

——丙申年读《陶渊明的遗产》

《陶渊明的遗产》读后感(五):此中有真意

以今人观之,古代中国最大的问题对于个人而言乃是选择太少。于是我们民族的这些伟大诗人无一不生活在选择和彷徨之间。苏轼算是处理的很好的,凭着对宋朝的一片赤诚,做到了虽九死其尤未悔。李白算是比较幸运的,在朝堂与山野之间均肆意妄为,结局也算充满了一些荒诞的喜剧色彩。真正感到委屈的,乃是这位凄风苦雨的陶渊明先生。三次入世,又因为自己狷介的性格而三次出世,终身未能找到与这个世界相处的方式,只能在诗文与劳作之间借酒消愁了。

若是生在今天,这个以一句“人间不值得”的机巧就能收获万千粉丝的时代,陶渊明必然成为网红。事实上,他的直系子孙有一位现在就是网红。看看这些文字吧,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遥遥万里辉,荡荡空中景;栖栖失群鸟,日暮犹独飞。这些文字当中透出的况味,会告诉我们人间是值得的。即使不能容于世俗,即使要付出艰辛劳作的代价;即使心中的猛志让我们彻夜难眠,却依然不妨碍我们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那份心境与旷达。张炜先生能够在演讲当中将这些诗文脱口而出,可见千载之后,高远的灵魂依旧不乏知音。

身处魏晋那样一个腥风血雨的时代和弱肉强食的丛林社会,那些受到儒家思想浸染的读书人,要么像曹操一样投笔从戎,用对秩序的维护来解构自己杀伐的无奈,要么像竹林七贤一样,用对权贵的对抗和蔑视来收获自己在历史上的清名。陶渊明却用逃离给出了另外一种答案。逃离,慢慢的逃离,长久的逃离,在经历了饥寒困苦之后依然选择逃离。这种逃离,便具备了一种价值,具备了文化和文学的双重审美价值。文化上,深深的影响了苏轼以及那些后世的山水画家;文学上,那些沾满了露水和炊烟味道的文字是那些身处庙堂的文坛盟主无论如何写不出来的。

远离了官场的倾轧,生活似乎显得太平静了,于是陶渊明饮酒,甚至有了酒瘾。或有数斗酒,闲饮自欢然;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陶渊明唯一的痛苦就在于酒,那个年代的酒如同现在的茅台一样,是一种奢侈品,并不是时时能满足的。当官当然就有酒喝,可那样喝的不是酒,是应酬。于是只能用自己辛勤的劳作去换一点酒。这些酒,才暴露了陶渊明心中的苦闷,他何尝不想建功立业,可身处的是那样一个时代!世族大家尚且战战兢兢,如履薄冰,陶渊明一介布衣,虽然祖上也曾显达,但已隔开太远。在当世,只能在酒中一展胸襟,吟诗作赋,这种痛苦和挣扎,只能从生命中蒸馏出来。

正如人们常用酒来浸润保存一些药材,形成药酒一样。酒精的灌注,似乎让陶渊明的人生和诗篇都具备了生生不息的活力。以至于几百年之后,一个同样的天才苏东坡在自己颠沛流离的人生当中发现了它,如获至宝,一口气唱和了一百多首陶诗。苏轼少年成名,才气逼人,却终于在岁月的磨砺中拜倒在陶门之下,给侄子的信中,他写到:大凡为文,当使气象峥嵘,五色绚烂,渐老渐熟,乃造平淡。他于黄州羁押之际耕作东坡,是不是对这样一种生命形态的效法?

陶渊明或许笑了,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他早就洞悉了一切,后世这些拙笔如何能及?艺术天才与独特的人生经历,铸就了他的不可超越。苏轼唱和他人就有惊世之作,而唱和陶诗,却很难被人记住。我又何苦在此喋喋不休?权且以王国维的评价打住: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