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演化》的读后感大全

《演化》的读后感大全

《演化》是一本由[法]让-巴普蒂斯特·德·帕纳菲厄 / [法]帕特里克·格里斯著作,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98.00元,页数:42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演化》读后感(一):编辑手记(一):从邂逅,到出版

第一次看到原版的《演化》,是2013年5月出差在上海。记得这么清晰,两个原因。第一,当然是从此迷上了这本书,并最终成本这本书中文版的责编。第二,是出差过程中两件与本书无关的事情,值得记住。

2013年5月25日,我守在宾馆21寸的老彩电前,目睹拜仁捧起第五座欧冠奖杯。从一年前的安联,到今天的温布利,喜极而泣。另一件事,出差回来,接手北京片区的发行工作,那些读书时代就常逛的书店,变成了我的客户。库布里克、万圣书园、UCCA艺术商店……从读者到供货商,开户的喜悦至今难忘。

虽然与《演化》一见钟情,但发行期间的两次邂逅,都让我对这本书的销售心中打鼓。

那次去上海出差,是和同事小宇哥去松江钟书阁拜访,商谈开户。等人的椅子,面朝一排外版画册书架。这就是我第一次看到《演化》的地方,Thames & Hudson版的Evolution in Action。

《演化》读后感(二):《演化》天地不仁但却给你出路

《演化》天地不仁但却给你出路

我无法准确写出这本书的读后感想,它杂糅太多情绪……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籥?虚而不屈,动而俞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古人的智慧哲学却与这本《演化》有些不谋而合的相似处。读《演化》时的情绪,在激荡,失落和孤寂之间来回摆晃。感叹于自然的神奇和伟大,失落于现在人类失去了对自然的敬畏,孤寂于如果把时间的尺度放在演化的标尺上人类的渺小和无知。

人类的行为即使自己毁灭了自己,100万年后地球一样可以自愈自己,可能人类存在的短暂时间,连化石都不会留下。历史上不止一次出现生物的大范围灭绝,可每次灭绝都会再次爆发蓬勃的生机。试想假设一下,3000万年后,人类不在,那时的文明研究古文明之时,甚至都找不到能证明人类文明存在过的证据,人类又何谈伟大?也许只有蛛丝马迹,只言片语让那时的研究者困惑,这也许就是传说诞生的本质吧。

《演化》全书每篇文章很短,着眼点和切入点也是配合着骨骼照片徐徐展开演化尺度上的画卷,读起来毫无压力,我甚至看图的时间比读文字的时间更长……从一块骨头窥视演化的路程,文章流露出淡淡的哀伤感,也可能是我主观的感觉……那就是我们后知后觉犯下的无法补救的错误吧。

就演化而言,人类的确逃出了“自然选择”的枷锁,却跌入“文化选择”的牢笼。在我们所谓自由,资本,意识形态的行为之下,人将何去何从,无人能给出定论。演化又扮演了怎样的角色,我们需要重新思考。但科幻小说去给出了多种可能,高度发达的文明?反乌托邦的荒蛮之地?极端集权的社会?我相信并非杞人忧天。

逃出“自然选择”之后,疯狂改造环境以便适应我们的生存所带来的后果,现在开始初显端倪。有人乐观,有人悲观,但大都有一个共识:作为地球上的一员,我们要有所行动了。

我无法准确写出这本书的读后感想,它杂糅太多主观情绪……无法用文字写出这本书的重量和质量。尤其当几万年的演化,截然不同的物种殊途同归的找到了适应环境的演化器官和行为之时,人类的出现只用短短十几年就掐捏了这生机和之后无限可能的火苗……让人扼腕。

《演化》中的白骨插图,每一幅都是时间和自然选择留下的艺术杰作。

善待自然。这是自然给我们的唯一出路。

《演化》读后感(三):非目的的生物演化与有目的的人类进化

这本书首先吸引我的是其艺术性的表达,是一本真正让人置身于自然博物馆中的读本。自然与时间是超级艺术大师,通过静态黑白照片艺术形式千姿百态呈现的每一幅骨骼,都是人类不可企及的雕塑创作,以及,令人惊叹的保留在骨骼上的演进时间记忆。

这本书理性精炼的文字表达,同样引人入胜。它从生物学家的角度,为我们厘清了生命演化的一些基本常识,尤其是对“进化”的认识。

达尔文的原意是“带有改变的传衍”,而不是“进化”——物种的变化不是为了达到适应环境的目的,而是物种内存在天生的变异,自然选择的过程会保留为个体提供即时益处的变异,而非为了实现“未来可预见的计划”才产生。

用更通俗的话来解读,生物的进化不是漫长的适应性改变(即所谓适者生存)。这样的进化效率实在是太低。生物的进化是没有蓄积准备的变异性突变,这为生存的能力带来跃升。

另外,“进化”这个词,被视为一种必然的进步,但事实并非如此。生物并没有从低等到高等、从简单到复杂进化的必然规律。生物演化没有预设的方向,随机性是生物演化的重要特征。每一个物种都经历了长达30亿年的繁衍生息,成为今天的模样。当下的细菌和蟑螂,与人类拥有同样的进化水平,并不存在所谓的阶梯,人类并不比任何生物类群更高等。因此准确地讲,我们现在所谈论的“进化”只是一种“演化”。这也是这本书EVOLUTION译为“演化”的原因。

有意思的是,人类幸运的演化为一种我们自以为更先进的物种。位于物种顶端的这种感觉如此强烈,强化了我们人类“进化”的优越感,以至于在建构的人类社会中,产生了一种完全不同于生物无预设无目的的演化特性的,有计划有方向的发展逻辑。人类的自负自大也借此产生,动机、目的、计划、阶段,一切皆可控制。这种意识形态下,达尔文主义跳脱出自然科学的领域,成为社会发展的一种理论依据。社会发展在这个框架下,进步似乎显而易见,但我们也眼见其失控的恶果——气候变暖、环境污染、物种泯灭。

文明进化让我们逐渐认识到,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太阳也不是。当然,我们也应该能意识到,人类也不是世界的中心。演化论对自然界的客观描述,提醒我们需要将自己从万物主宰的神坛上拉下来,也将人类从过去赋予的未来重任中解放出来。从演化的角度看,人类和蟑螂一样渺小。生命的意义,需要人类自我建设并消解。

我们既悲观,也要乐观。“无论人类存在与否,无论人类对地球生态造成多大的伤害,地球都可以在几百万年间恢复生物的多样性,而那不过是漫漫演化历程的一瞬。”

《演化》读后感(四):《演化》——一部荡气回肠的自然史诗

(职业病,先在最前面数一下本书中出现过的鲸类骨骼:除了封面的长肢领航鲸还有虎鲸、一角鲸、条纹原海豚、抹香鲸和南露脊鲸,而其他海洋哺乳动物还有海象、西非海牛、南海狮、海獭、北方海狗、港海豹、大海牛等。

另外还是要提醒一下由于质量比较精良,所以价格还是比较高的,还是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量力而行比较合适,用作收藏还是挺棒的。)

从达尔文《物种起源》的发表到现在已有一百余年,在这一个多世纪的时间中有关演化论的争议就从未间断过,在前人不断的补充和改进过程中,现代演化论也变得更加严谨科学的。

尽管不会明确提及,但几乎所有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都是在演化论的框架下进行的。科学从来就不是真理,只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手段,即使至今演化论学说还在受到各种抨击,但毫无疑问,作为19世纪三大科学发现之一,演化论可以说是改变了我们的世界。

然而可惜的是时至今日大部分人仍旧完全不了解演化论,甚至有很多人在“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影响下对真正的演化论有着诸多误解。

如果想要系统地了解现代演化论,那《演化》这本书无疑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从基因到胚胎,演化在很多地方都留下了痕迹。而对于脊椎动物而言还有一个能显示其内部构造的结构——骨骼。

骨骼不仅可以支撑脊椎动物的形体,更可以帮助我们去了解脊椎动物演化的历史。无论是物种分类还是探究演化关系,骨骼的比较解剖学一直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

本书将法国人的浪漫与严谨的科学紧密结合在了一起,精选自法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等世界各地的的200多张精美骨骼照片使内容更加厚重有艺术感。

这些黑白色的骨骼照片不仅串联起了整本书的脉络,更将生命永远定格为了永恒的艺术品。

做为一本资料书或参考书,《演化》还是非常优秀的,而对非专业人士而言也是增加阅历和科学素养的不错选择。

蛇为什么没有四肢?鸟真的没有牙齿么?反刍动物的角真的是武器么?除了科学式的专业论述,本书还通过一些我们熟知的逸闻趣事通俗地演绎了演化背后的机理。

阅读过这本书你可以了解到演化论并不是我们熟知的优胜劣汰,适者生存;也能懂得为何evolution应该被翻译为“演化”而不是“进化”;更有能力通过不同的视角和高度来看待我们熟知的世界。

本书原版出版于2011年,中科院的翻译保证了其中文版的质量,而其时效性有着相当的保证,看一看后面的鸟类新系统树就能深刻体会到这一事实(虽然龟鳖目没有被分在主龙类里,这也算是一个时间的局限性吧,还是没有办法做到完全最新最好)。

《演化》读后感(五):《演化》中文版——周忠和院士序

由法国学者帕纳菲厄与摄影师格里斯合作的科普作品《演化》最初版本为法文,后来被首先翻译为英文出版,其英文全名是Evolutionin Action:Natural Histor y Through Spectacular Skeletons(演化进行时:透过精美的骨骼窥视自然历史),受到了广泛的好评。如今得知这一本难得的好书即将被翻译成中文出版,令人欣慰、欣喜。

我清楚地记得,美国的《科学》杂志在2005年度十大科学突破评选中,将“Evolution in action”列入其首。为什么在达尔文早在1859年就发表了《物种起源》并第一次正式提出其伟大的演化理论一百多年之后,还受到如此高的关注呢?尽管《科学》杂志新闻编辑Col in Norman对此回应道,我们的选择主要基于生物学家们取得的科学成就,而不是针对有关“智能设计论”的争论。但毋庸置疑的事实是,西方世界(特别是美国)反对、质疑达尔文的声音(尽管不是来自科学界)从来就没有停歇,与此同时我们对生物演化还在不断地取得新的认识。

第一次看到这本书,我首先想到的便是很多年前有幸参观过的法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特别是那里最为著名的比较解剖大厅,那里琳琅满目、形形色色的动物骨骼着实令人震撼。作为一名古脊椎动物学家,或许是出于职业的本能,对动物的骨骼有着别人难以想象的亲切感。仅凭书中200多张堪称艺术精品的脊椎动物骨骼照片(大多数取材于法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藏品),就让我有了一睹为快的冲动。

法国作者,法国自然历史博物馆,骨骼照片,生物演化,这些元素汇集到一起,自然而然令我想到了曾在这里工作的居维叶—— 比较解剖学和古生物学的创始人。这个地方还曾经出了另外一位伟大的人物—— 最早提出演化思想的拉马克。这些因素无疑增加了这本书的历史厚重感。

除了精美的照片外,这本书的文字内容我也十分欣赏,用一个个生动的生命演化故事通俗地演绎了隐藏在背后的机理。书的构思可谓不同寻常,全书共分六篇,共有44章,从不同动物身体的结构对比入手,再依次讲述生物物种形成的机理、自然选择(包括性选择)的神奇力量、生物结构发生改变的过程和机理(“演化的修补”的标题可谓对“智能设计论”最好的反击)、环境对生物演化的塑造,以及演化与时间。从中读者不仅可以了解到许多现代脊椎动物的知识,而且还可以熟悉一些生物演化历史上最为重要的化石和事件。作者还恰如其分地讨论了自然选择和性选择的关系,并且批评了社会达尔文主义者对达尔文科学理论的滥用和曲解。

精美的图片,加之最新科学的解释。艺术享受之余,你会了解到许多不同类型动物骨骼和躯体的神奇和奥妙。科学与艺术的联袂在本书中得到了很好的诠释。

Evolution翻译为进化还是演化?这个问题也曾困惑很多人。“进化”一词尽人皆知,然而“演化”才是更准确的翻译。正因为“进化”一词的广泛使用,不知误导了多少国人对演化真谛的认识。令我感到欣慰的是,本书的中文版采用了“演化”这一翻译。本书作者也反复提醒读者,生物的演化并没有预设的方向性,随机性是生物演化的重要特征之一,人类并不比任何生物类群更加高等。读完本书,读者或许能够更加准确地了解什么是生命演化意义上的“适应”。

三位优秀的青年古生物学家联手完成了对本书的翻译。据我了解,他们都有很好的英文基础和中文表达功底、比较扎实的古脊椎动物学知识背景,以及对大自然和生命世界的广泛爱好。看得出,他们确实花费了很大的工夫,虽然是分工合作,在保证内容准确的同时,语言风格还是基本做到了一致,读起来也很顺畅,可谓基本做到了信、达、雅。我也借此机会向他们表示衷心的祝贺。

周忠和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所长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