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穿越7亿年的人类演化史(上)》读后感1000字

《穿越7亿年的人类演化史(上)》读后感1000字

《穿越7亿年的人类演化史(上)》是一本由小象科学编委会 主编 / 毕贤昊 绘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 元,页数:16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穿越7亿年的人类演化史(上)》读后感(一):舅舅那个冰疙瘩真的是地球吗?为什么呀!

舅舅、舅舅妈妈给我说我们是猿猴变的,真的吗?那猿猴又是什么变得呢?

为什么猿猴有尾巴,我没有尾巴呢?要是我也有尾巴多好玩儿,这样就可以想小猴子一样掉在树树上睡觉了,还可以用尾巴荡秋千,这多好玩。

只要是能碰到熊孩子,我们就都会有这样尴尬的时刻。

当这些孩子用他们懵懂的双眼,充满求知渴望的看着我们,希望从我们口中得到答案时,我们怎么回答?我们人类是猴子变得啊,就是没有尾巴了,那有什么为什么;舅舅这会正在工作呢,等一会在陪你玩哈;小宝,舅舅一会还要出门你这个问题太复杂了,要有遗传学、生物学等,好多知识现在给你说你也不懂。

一次又一次的应付推脱,时间长了小宝们对这世界的好奇心减少了,一点一点的变没了,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也被扼杀了。

本书由著名智能教育服务平台【作业盒子】旗下科学教育品牌【小象科学】出品。2017年,【小象科学】旗下微信公众号“象爸象妈”荣获人民日报和中国科协评选的“中国十大科普自媒体”称号。

小象有四大系列课,人类演化学,人类七亿年的演化史

人体科学,身体运转不息的规律。

动物学,动物家族的传承遗传。

植物学,自然世界的生存之道。

本书通过问答的形式推动情节的,有小象布克同学,提问一些千奇百怪的问题,有博士老师来回答。

比如小象布克会问,为什么动物不会动啊!

地球最早怎么是个冰疙瘩呢?

在寒武纪时期,最凶猛的怪兽是什么呢?

他叫奇虾,虽然也脚下但是人家可是,比比现在什么皮皮虾、小龙虾牛多了,个头70-80厘米左右,就像一般家里样的狗一样大小,可是在当时的海洋中确是一霸。

本书一共十八节课,每一节都配有有趣鲜明的插画,还要一张单独的插画卡纸,在没一节课的后面,都留有重点作业要做,可以加深孩子们的印象,只有图像鲜明才能让人们记忆深刻,所以本书以大量的插画就有趣的问答形式的。

既满足自己能对孩子的问题能回答上来的,成就感,还能在孩子面前做一个有趣的父母,那心动不如行动,来让我们做孩子的陪读吧!

《穿越7亿年的人类演化史(上)》读后感(二):也许,我们和螃蟹是亲戚

1 “妈妈,我们的祖先是谁啊?”孩子问。 “猴子。” “妈妈,老师说很久很久以前,地球只有海,所以我们的祖先会游泳吗?” “嗯……” “妈妈,我们人类的亲戚是谁啊?” “大猩猩。” “妈妈……” 九月份小姑娘上了幼儿园,从此开启十万个为什么模式。作为不良学生的老母亲我,就算百度了,也会对她的问题感到词穷,实在抓狂。想想幼时的自己也是这么缠着大人问问题,只好自我安慰:“小孩子天生是好奇宝宝,淡定淡定。” 小时候问大人们的问题经常得不到答案,虽自身知识储备有限,不希望小姑娘也似懂非懂。幸好,刚收到的这本书《穿越7亿年的人类演化史》解了我的燃眉之急。 这本书是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和小香科学共同策划的生命科学系列丛书中的一本,脱胎于象爸象妈平台的小象科学课,书中包含了17堂科学课+17张思维导图+17个课后总结+17个课后思考题。 在幽默风趣的老师和好奇宝宝布克一问一答间,不知不觉1个多小时过去了,人类发展的7亿年画面在眼前徐徐展开。 2 根据最新的科学研究,地球形成至今约45.8亿年,在约35亿年前,地球有了生命。但是在诞生生命后差不多28亿年的时间内,动物和它的远古祖先们都是肉眼看不到的微生物。 7亿年前的动物之初只有细菌和原始海藻,到埃迪卡拉纪有了不同种类的动物,小部分动物还进化出神经,引发了寒武纪的生物大爆发。开始了动物世界的弱肉强食。 在这重重迷雾中,人类的祖先有了一丝线索,那就是脊索动物;在更久之前,我们和螃蟹、青蛙是一家。 奥陶纪时期,鱼类动物是当之无愧的霸主,有些有骨头,有些没有,部分“鱼类”登上了陆地,那个时候,我们的祖先是条鱼。 泥盆纪时期,有几颗陨石撞击了地球,全球变冷,海平面下降,大多的动物被灭绝。然后是石炭纪、二叠纪、三叠纪…… 3 在这7亿多年的历史中,有过数次灾难数次灭绝,生命的种子播下,进化成我们看到的生物世界。 人类存在的时间真的是非常的短暂,在历史长河中只有短短十几秒,也许地球曾经在不同时期出现过几十种不同的智慧生物,只是我们不知道而已。 因为造物主能将他们创造出来,也能很轻易的将他们全部毁灭,而那仅仅需要几秒的时间。 书中印象最深的是关于二氧化碳和氧气的描?述。 当陆地的氧气越来越多,植物疯长,大气中二氧化碳减少,气温越来越低,已经适应了温暖气候的动物灭绝。 而现在,森林覆盖率越来越低,人类在工业社会短短的几百年间就消耗掉了地球上亿年前的能源储备。全球变暖、污染增加,绝大多的物种也在走向灭绝。 不由感叹,生命真的是一种循环,若我们再不善待地球,人类灭绝的未来也不会太远。 4 《穿越7亿年的人类演化史》,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回答孩子提出的深刻问题,用科学家的眼界扩宽孩子对世界的认知。 阅读此书,不仅是孩子,还有我们大人,都能对这个世界多一点了解,多一份敬畏,多一点尊重。人类的希望在我们每个人手里,只看你如何选择。 只盼,多珍惜地球。

《穿越7亿年的人类演化史(上)》读后感(三):一堂别开生面的生命进化史课程

生命进化、人类演化是一个似乎很漫长但一定很有意思的话题。从一开始民间传说、宗教故事中所谓的“女娲造人”或者“上帝造人”,到英国生物学家查尔斯·罗伯特·达尔文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再到如今似乎已经越来越明晰地球上的生命以及人类进化路线图,从猜想到科学,到对人类未来究竟会向何处去所作的猜想,生命进化始终是一个重大的话题。假如需要开这样的一堂课,应该如何来讲,才能把学生们的心思紧紧地聚到一起,让他们忘记了下课的铃声、听见了下课的铃声也依然觉得意犹未尽呢?《穿越7亿年的人类演化史(上)》在这一方面作出了一个新的探索。

日前,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科学家们通过一系列严密的计算,确定太阳系的准确形成时间,即形成于45.68亿年之前;而生命出现在地球这个太阳系中唯一的宜居星球上也已经超过了30亿的年的时间。按照太阳系还有一半生命旅程的通行观点,地球上的生命特别是人类,在特别遥远的未来究竟会是一个模样,确实难以预料——却又不能不去猜想一番。特别是当知道地球上的生命从出现到今天已经经历了五次生物大灭绝,而第六次生物大灭绝据说又正在进行之中,这种对自己未来的关切就更为必要,而千万不能看作是杞人忧天式的担心!

其实就地球上的生命来说,如果把地球的生命史浓缩为24小时的话,直到23点59分40秒,距离结束一天的时光仅仅剩下20秒的时候,人类才在地球上诞生!之前漫长的几乎一整天的时间,前22个小时,地球上的生命从无到有,最终发展到多细胞生物的境地;23点,高等的显花植物和哺乳动物才开始繁盛!可见人类出现之晚!不过,虽然人类出现得太晚了,但生命在如此漫长时间里的进化,却已经永远地凝固在了地层之中,只有其中的一小部分形成了化石!而人类未来究竟会向何处进化,既是一个谜团,也是一个期望——当然是期望能够越来越好,而千万不要自己毁灭了自己的未来!

英国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说过:“读史可以明智。”对于生命进化史特别是人类演化史来说,回顾7亿年前生命在地球上的“现状”,到一步步经历了五次生物大灭绝,人类最终脱颖而出,其实也是有一个足够的借鉴意义的。如今人类显然已经是地球上最有能力的代表,但在人类之前,三叶虫、奇虾、甲胄鱼、恐龙等等,都曾经风光一时!特别是恐龙,足足在生命的历史上存在了1.5亿年之外,而且它的后裔——鸟类——至今也仍然足够繁荣昌盛!可见,在地球上生命漫长的历史变迁面前,人类虽然也足够重要,却不必妄自尊大,而是一定要足够谦虚、谨慎、不骄不躁,更加小心翼翼、周到细致地保护好地球环境和其他生命,其实就等于是在保护好自己以及自己的未来!

所以,上这一堂别开生面的生命进化史课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也正在于此。

《穿越7亿年的人类演化史(上)》读后感(四):如果你的孩子问你他/她是怎么来的?

小孩子能够说话、有自己的思考能力后,最经典的一个问题就是“爸爸/妈妈,我是从哪里来的呀?”每个提出这个问题的孩子都想以此了解自己是怎样来到这个世界的,自己的过去是怎样的并以此界定自己将来可能会怎样。如果你觉得如实告知尚年幼的孩子略显尴尬,不如从人类是怎么来的入手。

《穿越7亿年的人类演化史》本套书共有上下两册,是由小象科学编委会的打造的面向5-13岁儿童的生命系列科普教育丛书之一。目前,编委会开发成熟的生命科学系列还有《带你看遍五大洲的有趣植物》、《带你认识地球上的神奇动物》、《带你探寻隐藏在身体中的秘密》 等。本系列丛书主要采用了“场景式”的学习方式,将知识点和启发点融入到人物的对话当中,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穿越7亿年的人类演化史》(上册)介绍了动物之初、鱼类时代以及鱼类“登”上陆地三大单元。

在动物之初,地球在7亿年前还是一个大“雪球”,你可以想象一下整个地球就像北极和南极——冰雪覆盖,寒风萧萧,没有北极熊、企鹅等动物,整个地球都被冰覆盖着,在冰下面的是数量极少的细菌以及单细胞,生命已经简单的不能在简单,但就是它们,却是所有生命的源头,在漫长的岁月里,生命以它们为基础开始演化:6亿年前的埃迪卡拉动物,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以及人类远祖脊索动物昆明鱼,好戏既然已开始便不会中止。

在鱼类时代,进入奥陶纪,动物开始新一轮更新换代,物种的种类从少到多,海蝎子和角石取代了奇虾成为海里的霸主,它们比奇虾的装备更胜一筹——它们演化出了盔甲。但是,进化从未停止,奥陶纪末期的大灭绝打破了原有的物种平衡,激发了新的演化,存活下来的鱼类,进化出了下颌,和偶鳍,要知道,爬行动物的四肢就是从鳍进化而来的,这意味着,生命已经开始进入了新的一个阶段。

在"登"上陆地,受迫于地球环境的变化,富营养化导致鱼类已无法在海洋中生存,有些鱼依靠着自己拥有鱼鳔,爬上了陆地,经过不断的演化,鱼鳔发展成了肺,陆地的时代来临。随后,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你方唱吧,我登场”,最终进入三叠纪,迎来了我们的“活化石”——恐龙登场。

《穿越7亿年的人类演化史》(上册)时间线还是比较清晰的,而且语言通俗易懂,对于5-13岁的儿童自己阅读是完全没有问题的,推荐各位有孩子的父母可以入手一套,当孩子问你他是哪里来的时候,你完全可以用本书来回答。本书还附有课程彩色卡通纸,对小朋友来说是个惊喜哦。

《穿越7亿年的人类演化史(上)》读后感(五):愿我的孩子成为有科学精神的人

在我学前班的时候,姥姥家的亲戚逗我说你是爸爸妈妈在二院外的垃圾桶里捡回来的。结果我特别认真地告诉他:错了,是精子和卵子结合生出来的。亲戚神色复杂地告诉了家长,妈妈略尴尬地问我为什么这样回答,我说《十万个为什么》里面就是这样说的呀。于是一个莫名其妙的小危机解除了,我还被猛夸了一顿。如今看着宝妈们整天忙着带孩子读绘本做活动上各种培训班朋友圈打卡,替她们心累的同时觉得我们爸妈那一代挺幸运的。当时社会治安还不错,民风淳朴,周末小孩子都被心大的家长丢在新华书店看书,在九十年代能读到《十万个为什么》《十万个怎么办》《少儿百科全书》和《上下五千年》的小孩应该算是精神上的小富婆吧。

作为科普全靠果壳的成年人,我却有幸读到一本很棒的儿童科普读物《穿越7亿年的人类演化史》,读到精彩处直接微信几个宝妈宝爸怒推该书。发完微信才发现已经深夜11点,结果却有朋友秒回,答曰陪娃做作业,刚揍了一顿舒活筋骨。

《穿越7亿年的人类演化史》脱胎于有声节目“小象科学课”,是生命科学系列丛书中的一本。整套书共四本,分别是《带你看遍五大洲的有趣植物》《带你认识地球上的神奇动物》《带你探寻隐藏在身体中的秘密》《带你穿越7亿年人类演化史》。根据前言介绍,“小象科学课”是结合儿童认知和心理发展的面向5-13岁儿童的科学课程。整本书采用博士老师和小象布克的对话场景带着小读者回到7亿年前的地球,揭开生命起源的奥秘。 一本好的科普读物是要保证在科学性和趣味性的平衡,能够有效地保护好孩子的好奇心和热情,让孩子体会到学习是有趣的事情。一问一答的对话特别能让孩子进入场景,代入到小象布克的角色进行思考。而把海洋比做美味肉汤、从划船引申到鱼鳍的作用等则有效让孩子把现实生活中的经验和科学知识结合起来,从而降低理解难度。 教授老师和小象布克的7亿年漫游并不止是一场知识性的展览,更重要的是在每一课背后对孩子科学思维的训练。在老师和布克的问答中实际上就包含“主动探索”“提出疑问”“尝试想象”“重复操作”等特质,同时课后的“今天你学到了什么?”“你想到了吗?”“一起来参与”等环节更是对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 美国的K-12教育框架强调要培养儿童自主建构知识的能力,科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高度科学素质”的人,然而反思实践中的儿童科学教育活动,很多家长依然把儿童当作一个接纳知识的容器、一个被动的接受者。印象最深的是陪侄子去科技馆参加儿童科普活动,老师在上面讲生物演化,做了很卡通的PPT,给大家展示了一些模型,还邀请小朋友上来做活动。而整场活动家长似乎只关心两点:你到底有没有听懂,以及快点报名上台。活动结束后和科协的老师聊天,谈到现在家长的焦虑和孩子的压力,老师说其实大家一直没搞懂我们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孩子,以为听听科普课以后就能把相关的学科学好,而我们真正要做的是遵从儿童的认知和心理发展,培养具有科学思维和科学精神的人。

可以说小象科学课中这场7亿年的漫游给了我对中国的科普教育以信心,愿我的孩子能在小象布克的伴随下,成为有科学精神的人。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