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树国之旅读后感摘抄

树国之旅读后感摘抄

《树国之旅》是一本由[法] 勒克莱齐奥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7.00元,页数:4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树国之旅》读后感(一):森林有灵且美

三毛有一首著名的诗歌《如果有来生》,其中写道:“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站成永恒。没有悲欢的姿势,一半在尘土里安详,一半在风里飞扬;一半洒落阴凉,一半沐浴阳光。非常沉默、非常骄傲。从不依靠、从不寻找。”喜欢变成一棵树的女作家不唯独三毛,舒婷也在其名篇《致橡树》里写着要变成橡树近旁的一株木棉。而席慕蓉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佛将其变成一棵开花的树。在许多文艺作品里,似乎树的形象都关联着静谧、稳定、永恒。

而在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勒克莱齐奥的《树国之旅》中,穿越千年岁月的古老树木一改文学作品中沉默、如如不动的传统面貌,在森林王国里载歌载舞、喁喁低语。《树国之旅》讲述了一个小男孩踏足森林,与年岁悠久的苍天大树们有着神奇的心灵感应,他可以听懂树们的语言,和它们对话、共舞。孩子与森林并立,本就是纯真又清新的意象。森林既是人类的守护之神,又是童话世界中的奇境之所,还代表着被人类遗忘已久的美好过往。

童话是开启孩子们纯真想象力的钥匙,阅读本书是一趟充分调动孩子们视觉、听觉、语言、触觉、肢体运动的旅程,孩子们被引导着去观察、去聆听、去触摸、去感受、与树共舞。森林是如此地神奇,埋藏了远古的秘密,只有用孩子一般的心灵去体会,才能收获来自大自然的真诚回馈——目睹“另一个世界”。

如果不是预先知道这是一本写给孩子们看的书,有的读者或许就把它归到生态文学的类别中去。生态文学倡导万物有灵且美、物物相关、众生平等、世界并不只为人类而生。书中描写了一棵树时刻警惕着人类的盗伐,然而手无寸铁的树何以有这样的能力抵抗人类工业文明的碾压呢?我们如今依然深处人与自然之间存在巨大的鸿沟与断裂的泥淖之中,森林的神圣性被工具主义所解构。《树国之旅》所尝试的,就是在孩子们的心中植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种子,教我们敬畏生命,时刻省思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找回对山河大地林莽草原的爱与依赖,使我们的精神文化和内心世界得到大自然温柔的治疗和修复。

《树国之旅》读后感(二):《树国之旅》:你和这世界的秘密

我原本是不知道勒克莱齐奥还会写童书的。当初读《饥饿间奏曲》读得头脑发胀,曾暗暗盘算见到他老人家最好是绕路。松散的语言,可能是阅读勒克莱齐奥时读者最容易遇到的障碍,考究的文句冲淡了情节和情绪,共鸣自然无法生成——即便你知道他是饱蘸了深情,仍然会感到困惑。但《树国之旅》倒还是个好看的故事,它写了一个“秘密”,大概有过童年的人都会懂。

《树国之旅》很短,故事也很简单。“很久以前,有个小男孩,他很是烦闷,很想出去旅行,”故事的开头这样写道。但小男孩是没有钱的,没有钱就去不了远的地方,“可是有一天,他对自己说,也许用不着翅膀或者鱼鳍也能旅行。就这样,他有了去树国旅行的念头。”这个开头很直接,很自然,自然到让离奇的故事也能自然发生。

在树国,小男孩遇见了许多亲切的“树伙伴”,它们性格迥异,在自己的王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有的树是森林之王,有的树是守卫者,而有的树则负责整日喋喋不休。大多数人认为树木是静默深沉的,但小男孩却直到树国的秘密:“如果你(口哨)吹得好,能吹出小鸟的鸣叫,你就能听见树发出的声音。”就这样,小男孩在树国穿梭,与大家愉快地交谈,体验着只有他才能懂得的快乐。

这很容易让人想起蕾切尔•卡逊在《惊奇之心》一书里的企盼:“倘若我对仙女有影响力,我会恳求她赐予世界上每个孩子惊奇之心,而且终其一生都无法被摧毁,能够永远有效地对抗以后岁月中的倦怠和幻灭,摆脱一切虚伪的表象,不至于远离我们内心的力量源泉。”如果仔细考察勒克莱齐奥的故事,我们不难发现,小男孩发现树国的秘密,是因为他开头的“百无聊赖”——那其实正是一种心无旁骛,是一种单纯的向往乐趣与有关发现的崇拜——高大而静默的树,潜藏了太多惊奇与秘密。

不只是孩子会与大树产生如此的联结。先民们往往会有“树木崇拜”的情节。那高大伟岸直插云霄,根系庞杂深入地下的巨大树木,仿佛是只有神才能缔造的奇迹,是人所不能撼动的创造。可当它可以被人类撼动的时候,大人们似乎就没有那么崇拜它了。

唯一的希望,大概在于学会利用自己的力量和工具改造自然之前,每个人还都是孩子。树与人的故事,人与树的秘密,只有在静默而敏感的夜幕下才能上演。森林边缘的冷杉上栖居的每一只猫头鹰彻夜不眠,守护的正是这不可告人的美好与惊奇。

《树国之旅》读后感(三):当感官被唤醒时

法国新寓言派代表作家勒克莱齐奥,用诗意的笔调讲述了一个寓言般的童话。如果你是孩子,你权且把它当成一次奇异之旅,如果你是一个成人,它带给你的,则不仅仅是美丽的幻想。

故事是这样开始的,很久以前,有个烦闷的小男孩,他很想去旅行,但是他没有钱,既不能坐汽车,也没有火车,也没有其他任何交通工具。可是有一天,他说也许用不着翅膀也能旅行,于是,他就有了去树国的念头。他在森林里散过步,闻过各种奇怪的东西,仿佛树木想要对他说话,又好像它们都在移动。于是,他去了树国。在那里,他小心翼翼地接近树木,和它们成为朋友,参加它们的舞会。

树木有自己的秘密,跟我们看到的不一样。我们以为树是不动的,静止的。它们看上去什么也不想,可是小男孩知道,这些树不是在睡觉,它们会害羞,怕生,它们看到有人接近,就会收紧根系,站在那儿不动。小男孩决心要接近树木。这真是一个有趣的故事。世界万物自有其奥秘,我们看到的不一定就是真实的。真相,往往是通过纯真之眼来呈现。童话中树国中的各种树木,跟人一样性格各异,橡树总是思考严肃的问题,冷杉沉默寡言,不怎么说话,胡桃树和栗子树冷酷,性格不好。要接近树木,得吹好口哨。如果你吹得好,能吹出小鸟的鸣叫,你就能听见树发出的声音,它们的呵欠声,呼吸声,还有低沉的击打声,咝咝声,那是树的语言。小男孩就是这样,吹着口哨,进入了树国,跟树们一起跳舞,最后在橡树的守护下进入梦乡。

如果把这个小童话看成一则寓言,小男孩与树的故事不正好显示了一种万物合一的融合状态吗?唤醒沉睡的感官,用心的眼睛去发现森林的秘密。看这个故事的时候,我想起了宫崎骏的《天空之城》,自然的生命能量与灵性让人惊讶。什么时候我们能停止一种功利主义的眼光去考察一棵树的经济价值,而是用一种万物合一的心去体味一棵树的心情呢?

《树国之旅》读后感(四):生命需要用心倾听

都说孩子的眼睛是最干净的,孩子的心灵是最纯净的,所以孩子的世界永远单纯美好得如同梦幻。随着年龄的增加、阅历的增长,我们在长大,属于孩子的那片净土会慢慢消退,只有看着童颜、听着童语的时候,才能唤起心中那早已消逝的单纯。所以有时候童书并不单单是为孩子准备的读物,成人看来往往也能勾起心底里的感动。

《树国之旅》是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勒克莱齐奥的作品,他是法国新寓言派代表作家之一,当今法国文坛领军人物之一,与莫迪亚诺、佩雷克并称为“法兰西三星”。这样一位重量级的作家所创作的童书,为孩子们带来的是一场奇妙的发现之旅。本书的插图作者是亨利•加勒隆,法国著名插画家,2012年国际安徒生插画奖提名。代表作品有《纳什爱丁赫贾,一个有趣的小傻瓜》《黑夜中的小火焰》《我的母鸡会说话》《老鼠的饶舌歌》等。随着故事的发展,画家用他灵动的画笔将语言描绘的世界用图画的形式展现在读者眼前,树木就这样被赋予了生命,树木的样貌、他们的眼睛和呼吸声都不再遥远,生动且真实。这就是绘画的魅力。

故事讲述了有个小男孩很想出去旅行,但他没有钱,也很小去不了太远的地方,对此他很是苦恼,但是有一天他突然决定无法远行、无法去看大海,那就去树国旅行吧。在神奇的大森林里,小男孩发现了树木的秘密。他听到了树木的声音,能够通过树木的呼吸去分辨每一种树木,他和树木交朋友,能够和他们交谈、说心事,他参加了树之国的聚会,和各种各样的树木跳舞欢聚。这个故事很简短,但当小男孩沉睡在森林中,被树木守护着的时候,似乎预示着这个故事才刚刚开始,毕竟小男孩的奇妙之旅才刚刚开始而已。

《树国之旅》是一个很短的故事,但其中的寓意却意味深远。看起来是一个孩子的奇妙旅程,其实是用孩子的眼睛看森林、看自然的,因为孩子的眼睛最干净,没有受到外界的污染和干扰,才能发现成人早已忽略的美好和声音。当小男孩静静的坐在树林中倾听树木的声音,我们也仿佛置身于自然中,躁动的心瞬间安静下来,在我们的身边处处都有生命,需要我们发现与珍惜。当男孩与树木成为了朋友,在狂欢结束老橡树默默的守护在小男孩的身边,何尝不是代表着大自然对人类的馈赠。

佛说万物皆有灵性,世间之物无论是植物、动物还是人都有着各自的生命,每一种生命都有着自己的声音和形态。罗丹说:“生活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这个故事就是用最简单最稚嫩的语言,告诉孩子自然界里的生命都是人类的朋友,也在告诉已经成年的大人们生命需要用心倾听。

《树国之旅》读后感(五):当你读完这本书,散步的时候会多很多用眼睛看着你的朋友——《树国之旅》

这本书薄薄的,读完不需多久,可是却读了一个多礼拜。

怎么会这样呢?

请我细细道来。

对于这本书的喜爱,从读完第一段就开始,我想,童话最有魅力的部分之一,就是小孩子读出小孩子的感悟,大人读出大人的感悟,也因为不一样的处境和环境,给你不一样的丰盛体验。首先小男孩是一个孤独男孩,其次呢他有焦虑失眠的症状,再者呢他也觉得自己受困,于是呢呆在原地郁闷着,觉得自己无法长着翅膀飞到童话世界里去。

你看呀,是不是跟很多的成年人处境类似呢?而且由于拖延,原本准备前天写完的书评,被我拖到了今天,今天上海疫情又爆发,搞不好就要半夜被敲门,领去捅鼻子。

陷入了无穷无尽的封锁,我们也无法用脚步"度量世界",最近我也经常回忆,回忆种种过去的事情。

小男孩想到过去在树林里散步的经历,想起了那些树的生命。

说起树,也许我们会想起古老的灵魂和神神叨叨的怪谈,但这里的树,年龄有各个面向。

不动的时候,是有人盯着他们看,他们为了掩人耳目而想出的小小噱头。

树是喜欢安静的吗?不,不是的,树有点怕生。收紧树根站着不动的样子,就像人紧张的时候加紧屁股(哈哈哈,糙而没毛病)。

具体内容不剧透太多,但这本书最神奇的地方是每读一句都是有生命的。不一样的树有不一样的性格,不一样的树有不一样的处世之道。面向也多元,老橡树抱着误入树国的人类小男孩安睡整夜,却也不喜欢过于聒噪、捉弄其他树的杨树,刻薄地嘲讽他们会成为火柴棒。

不过我还蛮好奇他为什么说桦树最聒噪的,其实听得到风吹过树的声音不同,但具体没有研究过,作者却可以让每种树说"不一样的语言"。同样巧妙的是,白杨树叶片小而硬,所以风吹过声音大,同时叶片也是光面的,所以说他们会用光去晃其他树的眼睛。真想通过这本书再去重新了解一下这些树。

读完这本小书就睡觉是最好的,就和小男孩一样。

所以我想象的应用场景,是读完这本书,小朋友就睡觉,没有很难的字,其实适合小朋友自己读,好希望我可以问问他们,你们观察过树了对不对,可不可以告诉我看看,你们所观察到的树是不是和勒克莱齐奥一样,还是你觉得他说得不对,我们重新来给这棵树做侧写吧~一个想象的场景构建好了,想着想着就要睡着啦!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