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黑糖匣经典读后感有感

黑糖匣经典读后感有感

《黑糖匣》是一本由纳兰妙殊著作,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页数:30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黑糖匣》读后感(一):很高兴读到这本书

我读过这位作者写的一篇散文,叫《租客》。我能看出来,她是个学识丰富,内心细腻的人。因为喜欢她精彩的语言,还有阅读过程中让人拍案称赞的观点,我在网上搜到了这本书。

它的形式类似于一千零一夜,是里瑟先生为少年H讲的十二个故事,像十二朵颜色各异的花,每一朵都有着醉人的芳香。我惊异于她语言的丰富,那大段大段的比喻,让我眼花缭乱,那林林总总的征引,像沙漠里巨大的食人花,吞噬着我。我无法用语言来形容,只能不止一次地感喟自己的贫乏。

除此之外,最吸引我的,还是故事的内容。她在后记中说,这些故事一点也不接地气,奇特中有一点荒谬,根本不会发生在我们身边。但是,尽管人物的名字带着异国风情,我依然能从中读出熟悉的东西。爱、自由、死亡是故事的三颗钉子,规范着每一个故事的走向。她的笔调沉静平和,大悲大喜之际也不动声色,只让读者自己体味每一次失去,每一次碎裂。这样的语气也极适合用来讽刺,特别是最后一篇故事,让我几次停下来,感叹她对人世观察和感悟之深刻。

如果一定要说最喜欢,那应该是里瑟先生的故事。一个因为屈辱感和愧疚感而追求死亡的机械人,它身上却有可贵的品质,孜孜不倦地寻找存在意义,无法承受别人陪他枉死,那冷静的外表下,有一颗热烈跳动的心。我多么希望最后,里瑟先生和少年H能通过彼此找到自己存在的意义,得到一点点温暖自己和他人的信心。

我在码这些字的时候,旁边是倚靠着枕头静静睡着的姥姥,夕阳照在病床上。我看着她,觉得有点奇怪,虽然这些故事听上去都那么疯狂,但读完后,心里充溢的是对生命莫大的尊敬、渴望和眷恋,以及对当下,流逝的每分每秒的感恩和珍惜。

很高兴能在假期读到这本书,也愿我能一直这样积极乐观地向前走。

《黑糖匣》读后感(二):世界尽头的爱情

作者:曹雪萍(《人民文学》杂志社编辑)

有这样一个人,他从小到大,每次做梦,都梦到同一座城市。十五岁的时候,他爱上了姑娘——忍冬,在梦里。新婚之夜,他关上灯,在漆黑中跟妻子行了床笫之事。当然,他失望透了,这比在梦中的差了十万八千里。他开始尝试各种催眠术,但统统无效。后来,他爬上四楼,跳了不止一次,并留下遗书自愿想当植物人,回到梦境中和忍冬在一起。

故事说到这里,本该结束了。作者说,曾看到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男人在一次事故之后,再也不睡觉,安顿好妻儿,看影碟写影评成了小有名气的影评人。有人问他,不睡觉,真的不会难受?他笑道,不会啊,因为我实在太爱我妻子了。

看完这个故事,我几乎爱上了这两个人,诚实、刚烈,爱得如绞肉机一般。事实上,看这些古怪迷离的故事时,有一种看BBCmini美剧的快感,阿莫多瓦与安吉拉•卡特的合体,黑暗的哥特风,出乎意料又合乎情理的反转,这暗合了书腰上的标签: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这些不同寻常的12个故事就藏在《黑糖匣》----纳兰妙殊最新的小说集里。作者写的时候,潜心静气,耐心之极,一个个埋伏笔,一个个下套,最终让读者欲罢不能,为爱上魔术师的父亲的小女孩牵肠挂肚,为被众人骚扰的海滩艺术家之死扼腕叹息,为吻瘾者啜饮各种嘴唇而心动地想去送上一个吻。纳兰描写了我们生命中所有那些诙谐、神秘和怪诞的时刻。

诗人刘天昭说,我觉得,对人世的热情,恋恋不舍,耿耿于怀,是做人的本分,是神谕。写作更是,对自己,对人生与世界的一份情意,聪明不是那么重要。如此解释纳兰笔下人疯狂的爱与恨,就可以有个理由了。

《黑糖匣》读后感(三):晚安故事和糖

应该说一开始被这本书睡前故事一样的伪装给骗了。

整本书的主体就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所说的一些故事,楔子就是以“从前,一个人在给另一个人讲故事”这样的方式开始。

这时候心情松快,抱着幻想世界展开的期待,然而在接下来一句句阅读中心情渐渐凝重,充满疑惑,开头和后面的故事间有种不协调感,让人已经忍不住想赶快翻到后面好明白到底不对在哪里,所以忍不住看了最后,以及作者后记,然后有一句话让人感觉似乎找到了部分原因——“我希望它们‘不接地气,因此努力回避了真正的人名和地名’(一切总是先被名字钉死的)”。

因为那些主体的故事回避了一切外在的因素,所以故事全部是靠人物内在的心理应力推动,是一种带有实验性的单纯探讨人的欲念和人的关系的故事;但是故事开头的楔子却出现了很多引述和举证(事实上都是借鉴现实虚构的引述和举证),那些东西让人模糊地感觉到一些确切有缘由的所谓文明和历史;于是楔子和之后的故事间产生了一种似乎是刻意为之的不协调。一个看似童话般的开头,带来的却不是一般意义上童话般的故事。

在那些故事中,生活中各种人物的感情被提纯强化,然后放入故事中的人物,而那些人物身边的世界却被刻意虚化,于是读者只能单纯地陷在人物的心理活动里,却无法看到故事中更宽广的世界,除了人物本身的纠结别的几乎体会不到。而那些被有意识提纯放大的主题都是“性”、“死亡”、“贪婪”之类,可以归结为人类的欲望和执念的东西,故事也是由人物自己心理上的这些偏执来推动,所以基本上感受到的都是一种陷入了比较狭隘的角度的人物心理状态,会让人压抑,会让人不得不思考。

故事刻意压制了读者随着故事进展自主思索的过程,于是读完故事你还陷在主人公无法得到解脱的心境里——如果说这是这些实验性故事想达到的效果,不得不说它们的确成功了……

这本书看上去的确像一本童话集,像它在第一映像里暗示你的一样,是个儿时不理解欲念为何物时,里面装着闪亮糖果的精致的匣子,然而默默地翻完,再看封面,似乎感觉到作者一开始藏起的狡黠一笑:匣子里是有糖,但我最开始就说过那是黑的啊~

《黑糖匣》读后感(四):她的浪漫狂想曲

向来不愿意读国内的畅销书,觉得无聊却又找不出理由。这次读纳兰的后记,有种醍醐灌顶的畅快。原来我讨厌的,就是他们的接地气。

纳兰说她想写轻盈一点的小说,这与当下的文学氛围格格不入。她是严肃作家,作品大都发表在主流文学杂志上,而她的那些轻盈的故事,自然与传统文学格格不入。

正如她援引希区柯克的那段话所言,一个家庭主妇好不容易不用洗碗,和丈夫去电影院,想看的绝不是一个家庭主妇在洗碗。我不爱看那些所谓的都市爱情小说,不爱看描写和改革开放的故事,不爱看什么商战、官场、职场的勾心斗角......起码现阶段不爱。

看不下去严肃文学,难道能去看我国那些畅销的幻想小说吗?即使引入了《山海经》,引入了古代神话体系,引入了《西游记》,最后总免不了让上仙、上神们不顾一切地谈恋爱。不过是换了个口味,把霸道总裁变成了霸道上仙,姑娘们不管怎么变,还是傻白甜。

因此说实话,在看这本书之前,我没对它抱太高的期望。结果在看完第三个故事《猜书人》和第四个故事《乐队主唱在世界末日》后,兴奋得像是微醺一般。我爱死了这些天马行空,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故事。

纳兰自己在后记里说,这本书里的主角都有自己的病态与怪癖,却也各有各的不妥协。于是她笔下的世界一点点失去平衡,最后坍塌成完全不同的模样。

《猜书人》里,“我”的男友热衷于猜测每个路人读的书。凭借封面和封底的图片,书脊上的文字,书的页数与装帧,以及偶尔瞥见书页上的一个词和一句话,再结合阅读者的年龄和神情,像开始一场小小的冒险一样去猜书名。

《乐队主唱在世界末日》更是契合创作者的浪漫想法,如果世界末日还有十二小时来临,该做什么?两个乐手去找了唯一一个买走他们唱片的人,三人听着这张唱片,各自吃着奇异果、朗姆酒冰淇淋和树莓蛋糕,最后倒立着迎来了世界末日。

有人评价这本书有些掉书袋,但我认为正是那些掉书袋的文字,使得这本书更加“不接地气”。即使是奇思妙想,在平淡文字的映衬下都会显得索然无味起来,变成网络上随处可见的“都市怪谈”。

而像纳兰这样“咬紧牙关,不接地气”的作者,尽力用华丽的文字和随手拈来的典故去刻画想象中神秘浪漫的异域风景,才更能使故事质地轻盈,行云流水。

我喜欢故事里的角色,他们是接吻成瘾的少女,是用彗星代号给自己起名的男人,是在逃离现实生活躲进梦中度日的男人,是把自己的小说托付给极具文学天赋的盗贼修改的女作者,是散尽家财去寻找完美海滩的旅行者......他们把自己的贪嗔痴发挥到极致,挣脱了现实世界的沉重枷锁,咬紧牙关,不接地气。

我爱极了纳兰笔下这些浪漫又疯狂的故事,像是杰克随手撒下的豌豆,渐渐长成参天大树,直冲云霄抵达了神秘的巨人城堡。

而读完这些故事的美妙感受,正如从巨人那里偷来的金币和竖琴。

《黑糖匣》读后感(五):黑糖匣的读书笔记

我有多久没看过这种非现实题材的小说?不算童话的话,大概要超过20年。如果童话算葡萄汁,《黑糖匣》大约就是葡萄酒,成人的童话。我不是善饮者,一口气读下来有眩晕的感觉。

外出旅行六天,把书塞在包里,又把《黑糖匣》翻了一遍。书里讲了12个故事,讲故事的是个机器人,听故事的是一个不能说话的病孩子。为什么叫黑糖匣?因为这就是一盒十二粒巧克力。我每天一次,一次两粒。每一粒巧克力的味道都不同,但都有爱、吻、和死亡。纳兰用这几枚钉子把她的故事钉牢在想象力的天幕上,勾画出一个Nowhere的星座。

我最喜欢的三颗巧克力是魔术师的女儿,盗贼合作者和里瑟先生的故事。

魔术师的女儿。两个人的世界里,魔术师是父亲,孩子,接近情人的陪伴者;女儿是孩子,母亲,最接近情人的陪伴者。两个人扮演六个角色,直到男孩的出现。男孩冷酷地提醒,你们以为就这样一直到地老天荒,做梦吧,所有的父女注定都要分离!然而魔术师自有魔术师的办法,令人毛骨悚然的办法,不是离开,而是留下来,在一个新的载体上。在所有的故事里,我对这一篇的人物最为同情,故事的结尾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盗贼合作者。在这篇里你最有可能 窥探到作者对好文章的定义。“你先把所有对话都减掉一半字数!”“想象力是一种礼物。”“他厌恶常见的、按规律来的东西,也不屑于做对————这难道不就是一个创作者最宝贵的品质?”一个写作者写的关于另一个写作者的故事,也许故事就诞生于某个灵感缺席的晚上。

里瑟先生的故事。对,里瑟先生就是那个讲故事的机器人。他的故事是关于一个寻死的故事。这让我想到另一本书,Never let me go,一个关于克隆人的故事。所有克隆人的命运都是捐献自己的器官让人类延长生命,直到自己衰竭。特别惨。读的时候我就想为什么这些克隆人不反抗,不企图改写自己的命运。里瑟先生,一个机器人,他不断努力企图掌握自己的命运,获得真正的自由,通过寻死。“任何人都不可能对自己生命的产生获得主动权,唯一能主动把握的,是生命的离去。海德格尔说,唯一能把握生命的机会,是放弃生命。”“茨威格说,人和动物相比,唯一的优越之处在他什么时候想死就可以。”那句老话怎么说的?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里瑟先生孜孜以求的是可以死的自由,我深深以为,这是人类能拥有的最大自由。

说读这本书有眩晕的感觉,并不全是修辞。纳兰的文字常让我想起一幅画,“静物:两架诗琴、一架维金纳琴、书,放在有毯子盖着的桌子上”(没错,名字就这么长)如果你在博物馆里看到这幅画,你很可能以为画作上的灰尘没有打扫干净。画家用高超的技巧蒙骗了你,那些金色琴壳上的灰尘是画出来的。纳兰同样是一个写作技法高超的作者,并且她用最笨的法子,一笔一笔勾画,完全是写实的油画风格,没有偷一点懒。因此你会看到日落日出海面上每一寸的光影变化,你会听到情人轻吻时每一声叹息,你会闻到,触到,那些你在现实中完全忽略了的气味,质地。周遭的声音、光线、气味被放大了一百倍扑面而来。你就站在那濒死的人旁边,痛哭的人的泪水溅到你的脸上,你的心被紧紧攥住,啊,啊,你觉得你就要死了。

死亡是作者酷爱的主题(哪个作家不爱死亡?),同样热爱还有吻和气味。纳兰的小说里更加肆意地描写吻和气味,好句子太多,这里就不摘抄优美段落了。纳兰的第一本书叫《世界停在你吻我的地方》,没读之前我就觉得好,因为这曾真真切切的是我的感受,时间暂停了,地球停转了,在吻的时刻。我觉得纳兰所有写吻的段子值得出个集子。

电影一代宗师里有句台词,说高手成为高手的过程中会见自己,见众生,见天地。我最先接触到纳兰的作品是她的同人文(也算小说?),然后读了她出的第一本散文集,最近的这本又是小说。在同人文中我见她眼中的众生,在散文中再见她眼中的自己,最后有机会见到她眼中的天地。阅读过程中常有“啊哈”的时刻,非常有趣。先读散文再读小说,可能会少些乐趣。

所有的写作都是深层的自曝。纳兰的文字,我最为欣赏的,还是在天赋、勤奋后面一颗compassionate的心。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