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布鲁斯往事读后感锦集

《布鲁斯往事》是一本由巴迪·盖伊 / 大卫·瑞兹著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元,页数:25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布鲁斯往事》读后感(一):喜欢听buddy guy讲段子

“犟得跟骡子似的真不是瞎话。骡子喜欢对着你的脸放屁,迎着风撒尿。它们拉的屎比地球上所有动物拉的都臭。”

“stratocaster坚硬结实,经得起跌落滚打,经得起”苗条吉他“像甩一袋土豆一样绕着他的胯甩。我喜欢他粗暴地对待吉他,这契合他们奏出的强力音符。我仿佛听到st在说:”来甩我啊,来揍我啊,我扛得住,我还是那个会发出动人尖叫的天使。“和buddy一样,我最喜欢的吉他也是st。

有次在”挤压“演出,一个家伙跑来冲我嚷到:”黑鬼,信不信我阉了你,我女人你盯够了没有,“

我知道我自己有了麻烦了。问题是我根本不知道谁是他的女人。

”你认错人了。“我说,“我没有盯着你女人看。”

“别跟我撒谎,黑鬼。你在上面弹吉他的时候一直盯着我女人看。我今天一定要阉了你。”

我灵机一动,说道:“我不但不要你的女人,连我的女人也归你,这样你就有两个女人。”

“你说什么?”

“我再说一遍,我的女人归你了。”

他糊涂了,沉思一下,接着笑了起来。

“头一回有人把自己的女人拱手送我呢,”他说,“好样的,我请你喝杯啤酒。”

他放过了我,还给我买了啤酒。我松了口气,因为他忘了问我拿我的女人------我哪有女人给他。

就是喜欢听buddy扯得段子,真的很有趣。

《布鲁斯往事》读后感(二):如果你爱布鲁斯,就会爱上这本书

《布鲁斯传奇》和巴迪•盖伊的吉他乐句一样美妙动人。(Kirkus)

“史上最佳20本音乐家自传之一”。叙事语言真挚动人、鲜活诙谐,让人不忍释卷,想要一口气读完。(Paste Magazine)

盖伊是个充满活力、幽默至极的段子手。带着天生的自在和诚实,他捕捉到了他那个时代的精神特质,音乐场景的暴力文化,音乐伙伴的性格特征……强烈推荐给他的粉丝和对布鲁斯史感兴趣的乐迷。(Library Journal)

《布鲁斯往事》的广度十分惊人……它完美地记录了多位奇怪又有趣的布鲁斯大神的人生乐章,使之成为布鲁斯乐迷的必读之书……本书不只是巴迪的故事,在许多方面,它还是布鲁斯的往事。(BluesPowR blog)

一本必读的自传……轻松愉快、真情流露、给人启迪,把盖伊的成长史及“芝加哥布鲁斯”的历史讲述得栩栩如生。(Chicago Magazine)

透过这本书,我们终于得以真正了解盖伊,这位深深影响了埃里克•克莱普顿、杰夫•贝克、吉米•亨德里克斯、史蒂维•雷•沃恩、“滚石”等(太多了,仅举数例)摇滚巨星的吉他大神。盖伊的文字就像他的音乐。他在书中娓娓道来多位同辈及前辈布鲁斯大师的精彩故事,1950到1980年代间“芝加哥布鲁斯”的生猛场景……它是观察布鲁斯和布鲁斯音乐家的一个珍贵视角。(Internet Review of Books)

巴迪独特的风格和语言贯穿于全书。与其说它是一本书,倒不如说它是一首讲述了多个故事的布鲁斯歌曲。它就和布鲁斯一样生动有趣、多姿多彩,你在里面能找到一个原原本本、丝毫不去掩饰的布鲁斯人生。它风趣、忧伤、强壮、诚实、有爱、有见地,一如布鲁斯,一如巴迪•盖伊。如果你爱布鲁斯,就会爱上这本书。(Pittsburgh Post-Gazette

《布鲁斯往事》读后感(三):找到音乐的根

古人说“歌以咏志”,其实音乐最大的功能还是为了唱出心中的喜怒哀乐与经历的生活,从布鲁斯音乐中我们找到了更多这样的痕迹。

布鲁斯发源于20世纪初密西西比河的三角洲地带,是由黑人在劳动中创造的,或许就是因为这种音乐植根于自然中,来源于人类情感的最深处,表现的是人类内心最深处的渴望,所以才能涌现出如此多有才华的歌者,才能有这样蓬勃的生命力,并且不断滋养了更多的音乐形式。就像巴迪•盖伊一家一样,他们生活在艰苦的棉花田旁,从事着最繁重的工作,却依然会邀请弹着只有两根弦吉他的库特来家里演奏,这给辛苦工作的一家人带来了安慰,也改变了巴迪•盖伊的命运,对于吉他与布鲁斯的爱从此贯穿了他的一生。作者在文中不厌其烦的讲述了自己幼年时如何想要用一切东西模拟出吉他的音色,又怎样得到了自己第一把吉他,并最终走上了艰难却又光芒万丈的音乐之路。看完之后,除了再一次感叹布鲁斯简直是流淌在黑人血液中一般自然贴近,也看到了巴迪•盖伊一生的传奇历程的源头,就是因为出生在这样一个贫困却充满尊严快乐与爱的家庭中,才能让他学会坚毅与忍耐,让他愿意寻找家庭的爱与依赖,让他学会自律向上,也才造就了布鲁斯历史上最伟大的演奏者,至今依然活跃于乐坛中的“布鲁斯之王”。

这本书除了讲述了作者的一生,也同时展现了那个狂热的布鲁斯时代以及那个年代最伟大的布鲁斯先驱,应该感谢作者简洁却生动的语言,译者深厚的文学功力,让那个距离我们十分遥远的时代就这样如在眼前,并且感到一丝温暖亲切,一个个天才的涌现,特立独行的生活方式,幽默风趣的行事语言,都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更加鲜活而独特的视角。难怪巴迪•盖伊被称作“芝加哥布鲁斯”的活化石,这本书中,他就为我们还原了最全面的“布鲁斯往事”。

终其一书,作者其实最想要表达的依然是布鲁斯,不论是讲述好友们的往事,还是自己的一生,无不饱含着对于布鲁斯的热爱,就像他在75岁的年龄,依然还在演奏传播这热爱了一生的音乐,就像他与老友马迪谈论的那样“只是不希望布鲁斯死掉”,我想那些种植园里带出来的音乐永远不会死掉,只会忽隐忽现,它们流淌在河水中,飘散在空气里,传唱着人们的灵魂、爱与悲伤,只要有人与自然,就会有那些音乐存在。

《布鲁斯往事》读后感(四):就是爱弹就是享受弹就是不得不弹就是在弹中才能纾解

书名《当我离开家》,以1957年9月25日为分界,分为三部分,这天巴迪在路易斯安那州新奥尔良以北的哈蒙德站坐上北上芝加哥的列车。这一件事情在他人生中足够重要,以致于独立成为第二部分。 在此之前,是他美好的成长时光,路易斯安那州莱茨沃斯摘棉花的小黑奴。父母融洽的感情,父母温和恰当对待他的过程,这些决定性地影响了他后来的生活轨迹。作为一个布鲁斯演奏者,并没有陷入毒品、酒精和滥交。反之,他更希望,也一直有漫长的婚姻,还有两个手掌的指头才能数过来的子女。 到芝加哥后,大体上可以分为三阶段,第一个分界,观众由芝加哥南边和西边的黑人聚居区的黑人听众转向白人青年,这跟摇滚兴起,白人乐队追根溯源推荐有关。演出场所也由之前的黑人酒吧转到面向年轻人的音乐节上。不过这两个阶段过得都没挣到大钱,苦哈哈演出,白天还的修车开车挣钱。平时给切斯唱片当伴奏乐手,挣点小钱。俱乐部的演出,各种花活,伺候观众。第二个分界是德州奥斯汀的克利福德·安通,一个俱乐部老板,邀请巴迪给马迪一个生日惊喜,之后结识沃恩兄弟,和克莱普顿相熟,演出多了演出价码起来了,出名了,和大唱片公司合作录专辑了。挣钱了终于,各种奖都得了。就像巴迪说的,他是代替没有名利双收的布鲁斯乐手做这些。 后来,给滚石乐队暖场,给 AC / DC 暖场,都被嘘,老头子提了两次,想来当时心里很不是滋味。这也预示着他和芝加哥西南两区酒吧里的黑人工人的关系不再了。巴迪和早他一辈的布鲁斯乐手,都是南方苦出身,跟南边的土地有血水乳汁关系。新的乐迷,听摇滚乐长大的,虽说乐队有意交代师承,乐迷不买账。 当然,这本书的基调是侃大山,鉴于巴迪这么丰富的经历,从棉花田弹到了大都市芝加哥弹到了东海岸的纽约弹到大西洋对岸的伦敦,并且还会谝打,所以好看。在巴吞鲁日上中学,有一个熟悉适应的过程,这是种植园到州首府到转变,之后芝加哥代替巴吞鲁日。 还有不少感想,比这些内容梗概式的东西更重要,没写出来。差很多意思。先这些吧。相同的生活轨迹,相同的转换历程。就像韩东《温柔的部分》 我有过寂寞的乡村生活 它形成了我生活中温柔的部分 每当厌倦的情绪来临 就会有一阵风为我解脱 至少我不那么无知 我知道粮食的由来 你看我怎样把清贫的日子过到底 并能从中体会到快乐

《布鲁斯往事》读后感(五):布鲁斯下士

布鲁斯音乐的黄金时代早已成为往事,那些曾被马迪•沃特斯的强势与野性震慑过的继承者们,被小沃尔特的狂躁与灼热攻击过的幸存者们,想把灵魂卖给魔鬼却最终被酒精与药物收编的失败者们,统统被封存在历史辞典里。一代人顶着炎热的气候,紧握尖刀和吉他,从阳光、白云与种植园里杀将出来,他们精壮、强悍并且凶狠,不分白天黑夜地酗酒、挑衅、嘶吼、争斗,他们把药瓶套在手指上演奏,用沧桑而丰满的嗓音讲述着爱与恨。肤色是他们的语言,而吉他则是他们永恒的农具,所有的痛苦和快乐皆由此创造。

布鲁斯也像是一个诅咒,它带来富足的同时,也将厄运附着其身。几乎没人能够逃脱,他们的眼睛被树枝戳瞎,脑袋被反目的兄弟用枪抵着,身后永远有带着匕首的昔日爱人紧紧跟随;他们的命若琴弦,柔韧却紧绷,要么散出一个美妙的泛音,要么干脆被无情折断;所以他们唱起的每一首歌,或欣喜或悲伤,听起来都像是自己的挽歌。

但年近八旬的巴迪·盖伊是个例外。上帝似乎还没有注意到他的存在,他狡黠地穿越整个世纪的烈日与巨浪,并且毫发无伤,始终笑脸相迎,直到如今,他还能写歌弹琴,能把踏板踩得毒辣和热烈,今年甚至还发表一张新专辑《生来只为弹吉他(Born To Play Guitar)》。他所做的一切似乎试图都在告诉人们:那些你认为已经消亡或者即将终结的,仍然栩栩如生。

称巴迪·盖伊为“芝加哥布鲁斯”的活化石一点不为过,至少从他所著的《布鲁斯往事》这本书里,我们可以了解到许多关于那些布鲁斯音乐人所不为人知的故事。作为亲历者,巴迪•盖伊对于那些往事信手拈来,他的讲述精湛而紧凑,文风与其音乐有相似之处,同样的乐观、热情而真挚,强劲又准确,动情时落泪,开起玩笑时又毫无忌惮。他把整个人生奉献给他爱的朋友和音乐里,从未懈怠,也从未后悔过。

《布鲁斯往事》曾被评为“史上最佳20本音乐家自传之一”,但作为一本传记,它显得似乎过于轻松,整部书几乎都是由各种各样的段子组成,他历数自己一路上遇到的所有伟大音乐家:“闪电苗条”、“苗条吉他”、“嚎狼”、“闪电”霍普金斯、马迪•沃特斯、比比•金、约翰•李•胡克、厄尔•胡克、威利•迪克森、小沃尔特……并且将他们最为闪亮、真实的一面呈现出来。他认为马迪•沃特斯是所有人的水源和父亲,用三角洲的阳光温暖了一整座冰冷的城;认为桑·豪斯是传奇中的传奇,他那翻飞自如的手指和深沉醇美的嗓音代表着布鲁斯的最高境界;而在他讲起自己挑唆小沃尔特、小威尔斯、桑尼男孩等人进行口琴对战时,情绪激动万分,认为那是“这个星球上最慑人心魄的口琴对决”。

在蓝调风靡的时代里,切斯唱片大行其道,跟切斯旗下的马迪•沃特斯、“嚎狼”、比比•金等人相比,巴迪·盖伊大概只能算是学徒级别的二线乐手,为了糊口,白天里他不得不没精打采地开拖车,而在晚上,他则生龙活虎地穿梭于各个阴暗的酒吧之间,成为所谓的“布鲁斯下士”,勉强维持生计,他在舞台上虽然也能令人冲动、振奋,却始终得不到一纸好合约,也没有更好的录音机会。不可否认,当时他已经足够优秀,但在那个英雄辈出的年代里,他的光芒却被更光鲜耀眼的传奇人物所覆盖,从而只得韬光养晦,磨练心性与技巧,却由此发展出一套独有的演奏哲学与技巧。他的电声布鲁斯吉他演奏如雷鸣闪电般,瞬间连通天与地,进而搅动整个宇宙,他手里的吉他始终燃烧着,那些犀利炽烈的音符如同毒蛇喷出的火焰,他是花衣魔笛手,时刻引领着观众们奔向光荣。

巴迪·盖伊的演奏启发了吉米•亨德里克斯、埃里克•克莱普顿、吉米•佩奇等多位大师,对于这种长在他骨子里的音乐,他自有非凡见解,无论是后来摩城唱片的入侵或者欧洲乐迷的非议,巴迪·盖伊的理念都不为所动,他说道:“乐迷是一伙头脑不清的混蛋。他们想听纯粹的布鲁斯,可纯粹的布鲁斯实际上并不存在。布鲁斯是一锅秋葵汤,随便什么都可以朝锅里扔。布鲁斯不是纯种狗,而是杂种狗。在我看来,杂种狗更美。”

之所以这么说,也许因为他自己从小便是一条“杂种狗”,他从认识的每个人身上汲取营养:从自己的母亲那里学会勤奋与宽容,从“苗条吉他”那里习得夸张的表演方式,从爱人那里学会伪装与承受,从合作伙伴小威尔斯那里习得如何拒绝与切断血脉。马迪•沃特斯对他说过:“我们得铭记布鲁斯。这个世界也许会忘记它,但我们不能。我们都欠布鲁斯一条命,没有它,我们还在闻骡屎的臭味。”巴迪·盖伊始终记着这句话,他的演奏也是他最后的救赎,作为一位“布鲁士下士”,他的燃烧往往太过充分,以至于每次在舞台上,人们都觉得他已经做好了把这条命还回去的准备。

在《布鲁斯往事》里,巴迪·盖伊还提及不少自己的家庭,恩爱的父母是他毕生的榜样,虽然他的几段感情经历都算不上顺利,但他对于温馨的家庭生活、对于爱情和信任始终有一种强烈而真挚的向往,这方面他显然比较传统,将家庭视为一切的根基。

布鲁斯诞生在冲积平原上,扎根于真实的生活里,以底层人民的经验、智慧和技能为根本,但又摒弃了其中的模糊与混乱;它的生命力无比顽强,粗糙且真实,并且足够漂亮,那些直接、生猛、纯粹的感情表达,令这片生活在低洼之地的人们无比着迷。巴迪·盖伊曾是其中一员,他用两根弦的吉他学歌,听着电台模仿着前辈,之后告别家人深入风暴中心,再将整个生命义无反顾地奉献给这片在棉花田上腾空而起的信仰。他目睹过布鲁斯的极盛与衰微,如今已视之若平常,他自豪而坚定为后辈布道:“布鲁斯像野草,深深地扎根在土地里,疯狂蔓延,飞速生长,没有什么能够阻挡。有那么一两年,你以为布鲁斯已死,以为它已被其他类型的音乐淹没。但有一天你打开窗,会看到整个后院都布满了布鲁斯,还有你邻居家的后院,整个街坊,整个街道,全都是布鲁斯,漫山遍野的布鲁斯。”

漫山遍野早已开满细密而坚韧的布鲁斯之花,但巴迪·盖伊似乎仍愿意充当最初的传承人。他有过积极而鲜明的开拓,加大电流和音量,煽动火焰,掀翻世界,还为布鲁斯音乐专门打造出一间无与伦比的俱乐部。而回到家里之后,他只想坐在门廊上静静地演奏,弹些老歌给自己的妻子和儿女听,与壁炉前的嬉闹之声融在一起,那些老歌所讲述的故事陈旧而乏味,但所有人都听不厌,那是劳作结束之后的片刻休憩,也是节日来临之时的欢乐福音,那是布鲁斯,蓝色的、不断重生的布鲁斯,他可以一直唱下去,直到太阳躲到金色的玉米地和白色的棉花田后面,而星星燃起灯火,那是漫天的星星,漫天的布鲁斯。

媒体稿件,原载于《新京报》书评周刊。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