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大家风貌读后感1000字

大家风貌读后感1000字

《大家风貌》是一本由潘耀明著作,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80,页数:41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大家风貌》读后感(一):他们是时代酿造出来的美酒

——评《大家风貌》

我喜欢读书,可是我读的书并不多,我对于文坛盛事了解的也不多,而对于那些大家也只是知道一些罢了。

潘耀明的《大家风貌》又使我新认识了一些文化名人,而潘耀明的这本《大家风貌》读来让我真的是受益良多,仿佛可以用自己的心思去感受他们的身处环境。可是我自知才疏学浅,也只是一味的自己瞎感受罢了。这本无疑是一本解读当代文化名人的好读物。

他们是文坛的名人,在当代文学史上都是非常知名的,书中谈到的知名作家总共有47位,有些人不仅在文坛上很知名,在其他领域也是有相当的贡献,比如:沈从文先生在历史考古方面的卓越成就也是不凡的了。而书中谈到的这些作家,他们除了有惊人的文笔流传下来,他们身后的故事也是值得我们去细读和品味的。

我一直认为一个好的作者,除了有研读了很多书籍,也应该会有一些不平凡的经历,才可以写得出动人的文章,这只是我个人的看法。书中自然也介绍了这些大家背后的一些故事,正是因为这样的故事,这样的经历,让我们这些读者读来也很是受到吸引。

书中也记录了很多他们的文章语句,同样的语句,在我们的表达出来的时候,只是干瘪瘪的几句话,毫无感情和美感。而用他们的妙笔却可以唤醒一代人,也可以读来让人身临其境。比如巴金的文字,“……我可以利用的时间就只有五六年了,逝去的每一小时是追不回来的,在我的脑子里已经成形的作品,不能让它成为泡影,我必须在这一段时间里写出他们。”这是巴金表达对于未来充满勇毅和决心,我不知道如果是我们会怎么样去表达和书写?

他们不仅为后人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字,他们也是时代酿造出来的美酒,值得我们一品再品。

2015年10月07日

《大家风貌》读后感(二):舒婷和顾城是什么关系

朦胧派诗人,以舒婷、北岛、杨炼、芒克、顾城等人为代表,他们在20世纪70年代末崛起,是“”后期一群自我意识开始觉醒的青年。在北京,他们办了一份地下刊物——《今天》,北岛任主编,他们将它作为发表诗作的主要刊物,利用诗歌的形式对现实进行反思,追求诗歌独立的审美价值。

那时候北岛、舒婷、杨炼等人先后获得认可,活跃在国际诗坛上,只有顾城,受到的关注并不多,甚至连出版诗的机会都很少。在后来舒婷忆顾城的文章里,我们可以看到,舒婷“觉得顾城其实很可怜的。真是很可怜。”;“他的稿费非常少。都是五块七块三块的。”;“顾城一辈子都穷。一向为了这个钱犯愁。”;“他一直没过过好日子,一直都愁钱哪”。顾城的生活条件,一直都不是很好。在网上看到很多人在问舒婷和顾城是什么关系,我想应该是“战友”,是朋友。他们当初在同一战壕并肩作战过,在之后的日子里,也保持着那份情谊。

在舒婷已经非常出名的情况之下,她并没有抛下曾经的的战友,与顾城联合,共同出版了《舒婷、顾城抒情诗选》(1982年,福建人民出版社)。这本诗集,所有的诗都没有标出两个人的名字,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只能通过对两位诗人诗作风格的熟悉,独自去辨别。看似是让读者参与互动,实则是对顾城的一种保护。可以说,舒婷对顾城,是非常重情谊的。

之所以聊起顾城,是因为最近翻了潘耀明的新书《大家风貌》,里面提到了朦胧诗人顾城之死的话题,让我再一次有感而发。这本书我觉得很棒的一点便是,作者不局限于单篇作品的解读,而是着眼于作家的整个创作历程,及作品特点。通过它,会对中国文坛的大师们,有比较客观、深入的了解,并且文章选择的视角很好。比如,谈到沈从文先生时,重点不在于他的文学成就,而是梳理了他在历史文物考古方面的卓越贡献。

给四星推荐一下。

PS:书评均为原创,未经本人授权,禁止转载!

《大家风貌》读后感(三):大家风貌,何以还原?

读潘耀明的《大家风貌》,就像前不久逛上海书展,一口气参加了数场名家见面会,音容笑貌,颇为鲜活。无论是大家评点还是文坛札记部分,潘先生旁征博引,将搜集到的史料与故事有机整合,一气呵成地呈现于读者面前。

为一个时间上未与当今读者拉开距离的现代作家做小传,特别是所评介之作家当时可能仍在世,缺乏岁月的沉淀与择选,若要做出盖棺定论之评价,的确颇为挑战。同样由于时间的相近,读者自身获得相关史料传闻的可能性亦大大提升,如要针对并非白纸的读者写出新意,绝非一桩易事。然而,在大家评点部分,潘耀明迎难而上,试图为作家献上一份文字的“素描画像”,而他在有限篇幅中展现出的张弛有度,点到为止可谓可圈可点。虽然无法绕开每位大家的主要生平成就与作品,而潘耀明有意识地选择在这部分形成公众常识的内容极度精简,一带而过,而将笔墨重点倾注于他们对于公众相对陌生的一面,或是适当抖上几个大家生活中的生动小细节。叶圣陶的童话,俞平伯的昆曲,卞之琳的小说,都让我们得以认识大家才华的另一种表达方式,同样极为精彩。在写到沈从文一篇时,潘先生则列举了他记忆超群的独门绝技:写完卡片后逼迫自己将内容背出,随后将卡片丢弃。一代大师令我们羡慕的记忆力,虽有天赋,亦多出自于日积月累的苦练之上。诸如此类生动的小细节,拉近了大家与平常百姓之间的距离,读来更为亲切生趣。

在文坛札记部分,潘先生所刻画大家的角度,则更为自由。相比小传追求的全面严谨,札记多选取大家生活治学之一个横截面片段,所有精髓皆在瞬间,像一张张凝固了的生活照,表情到位,姿态相宜。札记中所写大家,多为潘先生的老友,他们交往的契机给予了潘先生第一手素材,也让他的文字情感更饱满。在写到顾城时,潘耀明的笔下充满了属于朋友间的悲悯,他回忆起那段两人交往的细节:“月前,他在给我的信末还画了一小帧《岛爷》图,相信‘岛爷’乃顾城自喻,有一种踌躇满足感,但在图画旁,顾城题了一句‘二踢脚升天’,竟一语成谶,令人唏嘘!”这样的场景还原,让人读来历历在目,如鲠在喉。

《大家风貌》是一场跨越了几十年积淀的相聚,潘耀明在《当代中国作家风貌》的基础上进行修订,让陈年美酒再度焕发出了沁人的芬芳。

《大家风貌》读后感(四):大家风貌大家读

大家风貌大家读

——读《大家风貌》

文/王者归来

“大家”是个多义词,它在古代还可以读作“大姑”,是古代女子的尊称,也常常代有学问的妇女,或者婆婆。《太平广记》里有句话:“大家见之,即不忘息妇。”意思是婆婆初次见了儿媳妇之后,印象深刻,一直忘不了。

“大家风貌”乃是大作家、大师之称,“大家读”自然是我们、你们、他们大家一起读。潘耀明是真正的大家,作为香港知名作家、编辑家、出版家,潘耀明是明报出版社、明窗出版社及《明报月刊》总编辑兼总经理,在香港文化界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潘耀明在书本的开篇晒了一张金庸题给他的书影:“耀明吾兄,请指教:昔日明报共挥汗,今成好友诚难解。”然后落款是弟金庸。在另一张书影里,题的则是:“耀明好友,赐教:明报共事十余年,耀明两字不虚言。”落款同样是是弟金庸。

潘耀明写大家,有着作为作家、编辑家、出版家得天独厚的优势。全书分两部分,第一辑《大家评点》,每一个熟悉的名字都如雷贯耳,每一篇力透纸背的文章都重逾千钧,每一次思想火花的碰撞都石破天惊。巴金,叶圣陶,俞平伯,沈从文,丁玲,卞之琳……在《数不尽风浪险的丁玲》一篇中,作者先是综叙述了丁玲“多灾多难的经历”,继而描写了一个“胸悬模板坚持写作”的丁玲,在“数不尽的风浪险”里,作者借读书界人士之口说,“读书界均认为最能够代表1949年以前中国进步妇女的作家,除了秋瑾,就是丁玲了”,而在“早期笔下一大群大胆女性”与“《莎菲女士的日记》的风波”之后,丁玲迎来了“在创作上的突破”,却又陷入“一本书主义”,但,恰如作者所说,“丁玲,有着顽强不屈的性格,过去的打击,并没有使他趔趄,畏葸,她豪壮地说,她还要写,至少写5年,那时她已足80岁。”

第二辑,《文坛札记》,开篇便是一篇举足轻重的《我与金庸》,作者不仅详细介绍了自己与金庸的相遇、相知,以及不为人知的一些文坛掌故,更在一系列言行之中向我们展示了一个真正的大家风貌,金庸的识人之明,金庸的字条管理的特色与效果,尤其是金庸《明报》选稿的五字真言:“短,趣,近,快,图”,其实更是我们平时写作时需要注意的。

大家风貌,大家读,大家才能成大家。

《大家风貌》读后感(五):他们是中国文学史的推动者

文/文小妖

《大家风貌》稿子大多完成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对于那个信息不算发达的时代,这些记录巴金、叶圣陶、俞平伯等大家的文章无疑是当时的“百度百科”,整体的还原了当代大家的一些风貌。

记得木心先生曾说过,“美术史,是几个艺术家的传记。文学史,就是几个文学家的作品。”如是,当年的巴金、沈从文、姚雪垠、萧军、丁玲等作家诗人曾代表着一个时代,他们的作品深深地影响了一个时代的年轻人。潘耀明梳理了当时访问当代作家的部分,以一种“返璞归真”的形式,把这些大家呈现在读者面前,加深读者对那个时代文学史的了解。

书中谈到的作家有47位,每阅读一章,就仿佛与其中一位大家进行交谈。比如巴金先生的《灭亡》是如何诞生的;叶圣陶怎样续写《皇帝的新衣》;沈从文怎样不遗余力地扶掖后辈;金庸在沉默的半小时里写下的聘书……这些小细节在潘耀明的书中都得到一一还原,让读者感觉到那些用文字说话的作家多了一份亲切。

每一部优秀文学作品的形成,背后都隐藏着巨大的艰辛。诚如潘耀明所说,“文学作品是作家的儿子,它的诞生就像产妇生孩子一样。一篇成功的作品,必然是作家的血肉孕育的生命。”姚雪垠的《李自成》、沈从文的《中古古代服饰研究》、吴祖光的《闯江湖》……这些作品的完成谓为坎坷。

“十年文化浩劫”对于文学界来说犹如一场灾难,黑白是非左不过当局的一句话,很多作家没能逃过这场浩劫,更多时候,他们选择了默默隐忍,酝酿着下一部恢弘的作品。于他们而言,写作是一种信仰,正是这信仰支撑着,他们那一代人,无论是做学问还是写作,都把自己的生命投入进去,和我自生命融为一体。他们所做的每一件事,都会使他们自身的生命不断获得新生和升华,从中体会到自我生命的意义、价值和欢乐。待到浩劫过去,他们把自己的思想融入到文字里,笔耕不缀,继续用作品推动了文学史的发展。

正是这群可爱的大家们,让我们深深了解到曾经有那样一个时代,曾经有那么一批人物,他们那样的活着,那样地思考着。他们用文字守护着曾经的那份执着,让人为之动容。

潘耀明把十年断层的当代中国作家研究的碎片重新拾起,一点点梳理记录,尽心尽力还原,对于那个没有网络,影印机也不普遍的年代来说,实属不易。这本《大家风貌》正是作者对那些大家献上的最崇高的敬意。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