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当苏格拉底遇上孔子读后感摘抄

当苏格拉底遇上孔子读后感摘抄

《当苏格拉底遇上孔子》是一本由[希腊]赫里斯托斯·卡夫德拉尼斯著作,花城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80,页数:26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当苏格拉底遇上孔子》读后感(一):跨越时空,达成共识。

在翻开这本书的时候,头脑中闪现了前段时间看过的一本《孤独之间》,两者在选材上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孤独选取的是相同社会环境下的两个艺术家,比较他们的性格特点,行事风格,他们的作品和成就,在比较的过程中展现文艺复兴背景下人们向上的精神状态和蓬勃发展的艺术创作。 而本书则将眼光放到人类思想发展史上的一段高光时期,在这段时期,文明发展的进程在先进思想的带动下大为增速,作为有着古老文明并生生不息至今的华夏文明,诞生了孔子孟子等诸多思想家,他们勇敢的提出自己新的学说,并身体力行的去践行自己的理论,广收门徒,去传播自己的思想,让文明之花开遍华夏大地。同一时期的古希腊也同样诞生了像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毕达哥拉斯这样的智者先贤,他们同样对时局和人们的思想有着独特的想法和观点,并在社会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论学说,开立了大大小小的学派,使人们在迷茫中得到智慧的指引,为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

作者深耕东西方古代思想领域研究多年,拥有丰富的学识和海量的阅读积累,从书中不难看出,作者对列举出的20位智者先贤的人生经历了如指掌,对他们思想体系的建立和形成的过程也是知之甚详,再加上对当时社会环境的描述,使人物形象生动立体起来,使读者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置身于那个欣欣向荣的时代,亲耳聆听哲人们慷慨激昂的演讲,深深地为他们精彩的学说所折服。

在作者对中西方智者的对比当中我们不难看出,处在相似环境中的他们做出的选择和产生出的想法虽然表达方法不同,但还原成现代文其表述的内容实质上有着惊人的相似,这也许就是早期的上帝视角吧,他们都拥有者开阔的思维和灵活的思考方式以及宏观的视野,再加上勇于创新勇于实践的执行力,使他们跨越时空达成了共识。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古人的思想固然有时代的局限性,但如果结合当时的大环境,我们便能通晓它的先进性和能够达到的效果,在作者细致的描绘中我们或多或少能看到现代社会的影子,有句话说,历史总是相似的,我们现在遇到的问题和面临的选择放到历史的维度上去找,肯定能找到相类似的情况,我们可以借鉴古人的智慧试着去处理现代人的困境,这何尝不是一种对传统思想的传承呢?

《当苏格拉底遇上孔子》读后感(二):思想家们的时空对话

希腊与中国是都有着五千年的灿烂文明,语言也是如此,也正因为语言,才让各位大家的思想有记录可查考, 感受中西方文化带来的思想的大同,旁观者的我们,现在看他们的观点,依旧很超前,也有很强的适用性…

本书围绕特定的历史时期(公园前6-3世纪)跨越地理阻隔,穿过文化差异,分析比较他们的思想,他们的哲学。作者用东西方特有的语言特点解释各自的观点和坚持的理论,用他们的思想来论述证实,语言的差异,文化的不同,但是思想追求的“理”“道”,皆为学术上的高水平理论

从来没有这么深层次的接触过中国的思想家,即使作者用了对比的手法来描述,对于这块不那么熟的我来说,只能说分开去讨论他们的思想,初次这么系统认识,被震撼到了…各位思想家们的超前,尤其还是在那个集权,各种发展无法与现代比较的公元前

当毕达哥斯拉遇上墨子,毕达哥拉斯恰好同墨子的观点大同小异,统治者之上,一神论者,人间的统治者,统治者之上有神的存在,审视,判断……两者都是把和谐,兼爱带给人间的斗士

当赫拉克利特遇上老子,一个道(天地万物皆为整体),一个理(万物皆为一体),两个人都是谜语和喻言的大师

当普罗泰戈拉遇上商鞅,他与商鞅都认为性本恶,但是觉得这个恶可以通过教育道德改善,而商鞅借助了法来训化恶。

当希罗多德遇上司马迁,一个以实事求是记录历史,一个引用传说和神话…但都记录了在统治欲望下的膨胀的统治者的所表现的

当苏格拉底遇上孔子,道德,真理,公平,美德,正义,他们两个人哲学体系的实质内涵。苏格拉底的我知我无知,没人是坏人,认识自己

当修昔底德遇上韩非子,修昔底德撰写历史,而韩非子讲述历史…修昔底德,不看好人性,不信任公众,韩非子,本是一个口吃者,却对演说有很深的研究,成为了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同时修昔底德,本身作为演讲者,同时为演讲述说理论,而又批判听演说的人们…

当安提斯泰尼遇上庄子,皆是隐于市的隐士,追求灵魂美德知识,庄子,道家思想的极力倡导者。安提斯泰尼,犬儒派哲学的倡导者

当柏拉图遇上孟子,不得志的前途,致力于哲学理论研究,也因此两个人的思想记录都被完整保存了。两个人都追求道德和正义。

当色诺芬遇上孙子,都是军事家的他们,审时度势,他们用他们的实践证明了“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理论

当亚里士多德遇上荀子,荀子被称为中国的亚里士多德,两个人都提出了音乐的作用,相对于前人对音乐的避之不及的态度,这个转变确实是最大的,但他们同时把音乐的作用融合于他们的哲学思想,他的治国纪念中

中国哲学问题无法避开政治问题,也是属于实践哲学范畴,但是,西方哲学追求的自我认知,幸福,关注自身的感受也很收益匪浅

《当苏格拉底遇上孔子》读后感(三):当苏格拉底遇上孔子

中国和希腊同属历史发展从未间断的国家,在距今两千多年的春秋战国时期,互不通讯息的古希腊和中国几乎同时进入了文化大爆发时代,同时诞生了一大批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的思想家。

最近在读一本书《当苏格拉底遇上孔子——希腊与中国思想家的跨时空对话》——[希腊]赫里斯托斯·卡夫德拉尼斯 著。这本书将10位中国古代思想家与10位希腊古代思想家成双配对,毕达哥拉斯和墨子;赫拉克利特和老子;普罗泰戈拉和商鞅;希罗多德和司马迁;苏格拉底和孔子;修昔底德和韩非子;安提斯泰尼和庄子;柏拉图和孟子;色诺芬和孙子;亚里士多德和荀子。这本书多元思想的碰撞,让我大开眼界。

古希腊诞生了著名的思想家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他们是师生关系: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学生,又是亚里士多德的老师,他们都是古希腊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被称为“希腊三贤”。被后人广泛地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与此同时(或略早于古希腊),中国的儒家学派也诞生了三位伟大的思想家,包括被称为“至圣”的孔子、“亚圣”孟子,和“百家争鸣”的集大成者荀子,我们可以称之为“儒家三圣”。

✨苏格拉底“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的无知“,孔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两位大能的这两句话都表达了他们对知识学问态度有很多共通之处。孔子认为做人和做事要实事求是,不知道的要敢于说不知道。苏格拉底自己还有很多无知的地方,就算是伟大的先哲也有知识盲区。两位大能都有谦虚谨慎的态度,两位大能对待学问都承认有不足之处,有学无止境的精神,都追求个人品性的修养

✨孟子与柏拉图关于“理想国"的认识

孟子作为亚圣,主要发明了孔子的“仁”义,孟子认为“在王道统治国家的理想状态下,君主如圣人一般统治着国家,国家法制健全,政令畅通,赏罚分明,贤人辈出;赋税徭役适度,百姓丰衣足食,社会安定和谐,人民对于君主和国家发自内心地表示拥护。”和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把公民分成治国者、武士和劳动者三个等级,分别代表智慧、勇敢以及欲望三种品性。”说明二人都强调了等级性和统治者的高素质,他们都憧憬着一个和谐的社会。

虽在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历史背景下,但是思想家之间的思想对话,总是会有不经意间的巧合,也会有不同之处,求同存异,兼收并蓄更有利于我们的长久发展。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