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看看这世界》读后感锦集

《看看这世界》读后感锦集

《看看这世界》是一本由王小妮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32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看看这世界》读后感(一):这世界走过,留下的,是一串串诗性记忆

读完这本书,记忆最深的是无数的细节,作为诗人的王小妮向来以敏锐洞察日常世界的诗意细节著称,这本旅行随笔,也和她的诗歌一样,仿佛她是一位冷静细腻的诗意采集者,将她在某个三年里周游国内十二个省市和九个国家采撷的诗意细节娓娓道来。尤喜欢她的叙述态度,敏锐却丝毫不紧张,细腻却又不琐碎,松弛、体贴、富有亲和力,同时又有知性的思考,深刻的洞察,这些,似乎构成了王小妮看世界的方式,也是她向我们讲述的样子。

这半年书让我想到一句感慨:这世界走过,留下的,是一串串诗性记忆。

摘录几段诗意细节:

有一次,我在斯图加特火车站刚下车,放下箱子想休息一下,发现有男士站在大约两三米外,一直看我,并不走开,后来才明白,他是在观察我是否需要和许可他过来帮忙,我不主动求助,他不会贸然走近。

东京火车站的复杂是有名的,一次问路,有陌生女士主动过来帮忙,其实,她也不认得我要找的入口。上上下下陪我走了很多路,问了很多人,终于找到了,她谦和地鞠躬告辞,好像一直是在接受我的帮助。

有个德国小镇上,有间无人看管的自助书店,几排书架沿房屋外墙搭建,是露天的,有大屋檐遮雨。任何人都可以来这看书,可以选中架上的书,把它带走,按定价把钱币投进书架旁的木盒子里。听说书店主人是个荷兰人。他偶尔会坐火车来小镇,整理书籍,收取书款。

德国东北部有个原属于东德的小镇斯特拉尔松德,它几乎是座被废弃的空城,火车经过那里,除了我们,既没有上客人,也没有下客人。无人的街上,卖屋告示随风飘荡,一直走到镇中心,落满暗红色叶子的橡树下,有两个老人,用诧异的眼神盯住我们,背景是灰暗失修的老教堂。年轻力壮的都跑到西部去讨生活,被半遗弃的镇子在当时的东德很多。

在凡尔赛宫一家露天酒吧,上了的咖啡却没拿牛奶,服务生过来时,在餐巾纸上画一头牛给他看,服务生是高个儿,俯下身专心看图,居然没看懂,只好给牛添上乳房,他还是很抱歉地笑,表示没懂,巴黎人也太没想象力了,最后画出三滴正下落的奶,他才恍然大悟,欢快奔跑着去取奶。这个巴黎小伙子太笨了。

《看看这世界》读后感(二):【柒书坊】以诗人的视角看世界

被界内誉为“海明威的中国姐妹”的诗人王小妮,在游历了国内十二个省市和域外九个国家之后,推出了一部旅行随笔集《看看这世界》。近几年,游记类散文在市面上出得太多太滥,但真正意义上有内容、有深度、有思考的作品却不多,而像王小妮这样内容言之有物,富含真情实感之作更是少见。她以敏锐的观察力和细腻的笔调为我们细数了诸多旅途见闻,分享了私人心灵的感悟。

去年读过王小妮《1966年》,被其冷峻的视角和平静的叙述所触动,她极其善于捕捉细节,刻画出了普通市民在荒诞年代里的真实,让我读到了不一样的历史片段和时代苍凉。手头的这本新作,一如既往,笔触平和简洁,娓娓地描述他乡的风土人情,内容包罗万象。王小妮巧妙地把历史、政治、风景、人生、故事诸元素捏合一体,带领读者看看这世界,感受世间的美好与诗意。

王小妮认为,“细节才是最生动有趣和富有力量的”,书中呈现了一个个在平凡世界中转瞬即逝的片段,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有一次,作者在构造复杂的东京火车站内问路,一位陌生的日籍女士主动上前帮忙。尽管她也不知道该往哪里走,却不辞辛劳,上上下下陪作者走了很多路,问了许多人,最终找到了入口,随后“鞠躬告辞”。王小妮感叹道,这位女士谦和得“好像一直是在接受我的帮助”。从中我们看到了日本普通人的和善与敦厚,反观我们自己,虽号称“礼仪之邦”,却大大不如。事实上,生活中最多这类琐细小事,不断地填充我们的心灵空隙,渐渐地润物无声地影响甚至塑造着我们。

“在旅行中启动和打开自己,因为一个生命必须是自由的,开放的,不断去关注、发现和用充足的新鲜感去注入的。” 王小妮如是说。

我把这句话看作是她写作此书的缘起,我们所处的地球,已有几百亿年的历史,它幅员辽阔,广袤无垠,饱含着无数我们不知道的神秘与惊奇,时时刻刻激发我们去探索未知之境,体验那无数微小细碎的神奇的自然元素。虽然大自然看上去沉默低调,却是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存在,在人类有限的认知外,自发地创造着世间的一切和其运行规律。所以,王小妮号召我们去亲眼看看这个大千世界,体味全球各地的风物和人情。她严正地说道,“中国人的真正人生,恰恰不该从课本开始。”我们应趁年轻,去远方,去发现其他土地上立体而鲜活人类生活,看看同样居住于地球的一隅,但因山川气候的不同,会有多么不相同的人生际遇。

在墨尔本旅行时,王小妮发觉澳大利亚乡村的黄昏很特别,天空奇异地明亮,呈现某种金属的质感。天空的晶莹剔透让她顿生安详松弛之感,使她明白了一个真理,人类应该居住在乡村,因为自然而然的生活方式更接近和符合人类族群的自然本性。而在维也纳大学“疯子院”里,王小妮重温弗洛伊德的求学足迹,又有另外一番发现。她开始思考“人为什么要对另外的人实施虐待”,人们常常不能容忍一个人和自己不一样,并把他或她视作异端。这种对人类问题的思考,尽管文字清淡,却情怀满满。

王小妮像一个生活的旁观者,以敏锐的诗人的视角,静静地看着社会众生的世象,像拍摄纪录片一样的真实、简朴地写作,启示我们如何把自己活成一个正常人。

《看看这世界》读后感(三):感受世界之美

知道王小妮是通过她的《上课记》,她以不带修饰的简单文字叙述了自己教学生涯中的简单生活,看似淡而无味,实则暗含对当前社会价值观、教育观的批判,也处处表露着她坚持自我的决心:“在今天,一个自认的好人总不能什么也不做,总不能继续束手待亡。那旧多数人都在侧目观望,认为我做的这些全无意义,渺小微弱,甚至是飞峨扑火。如果它完全是徒劳,也要让这徒劳发生。”

王小妮被誉为“海明威的中国姐妹”,《看看这世界》纪录了她在三年里周游国内十二个省市和九个国家的“看见”。分为“出门在外”“看看这世界”“到西部去”三部分。部分文字配有图片,让读者更近距离的感受作者的“看见”。

本书各章节没有上下衔接关系,均可单独阅读。通篇看似简单朴素,没有华丽的辞藻及尖锐的观点,却以她诗人特有的敏感和女性的细腻,向我们展示了她所看见所感受到的世界,展示了她所感受到的美好以及她内心深处的思考。

看见人之美,斯图加特火车站默默观察是否需要和许可他的帮助的绅士,谦和热心的陌生女士,德国中部小城明斯附近小镇中去世前留下自己的几幢房子希望其能成为向全世界各种族的艺术家思想者提供冥想的地方的不知名的居民,有中国血统因为不忍置寒风中等待餐位的人们于不顾而陪他们一起默默站立的澳洲人,在哈密尔顿小镇留下美丽壁画的捷克移民。作者并未细致刻画他们的形象,但是这些美好温暖的人,让这些旅途的经历印象更加深刻。

看见物之美,壮观耸立在宽阔麦田里的滑铁卢纪念碑,油光平滑的桃木织布机,涂满油彩的柏林墙,厨房里忠实陪伴主妇的收音机,二坛家枝干饱满的枣树,每一件都满载着别样的情感。

看见景之美,德国南部的黑森林,云团匆匆盛大而多变的巴黎天空,热闹的集市,布谷鸟和植物遍布的山峰,翡翠一样透明清亮的大宁河,置身其中才能真正感受到那种欢喜。

生活原本可以很有趣,但是大都市的快节奏往往让人们忘记了享受这种有趣,各种各样的借口成为人们平淡枯燥生活的借口。“忙,其实是我们最大的敌人,最可恶,又怎么都吓不跑赶不掉的一个恶鬼。”诗人淡淡的一句感叹,却是对现代生活看似温柔实则严厉的抨击。

作者毫不掩饰她对旧物对乡村的热爱,她认为有些不值钱的旧物有着独特的意义,它们所蕴含的故事与价值无关。生活在大城市的人们就像生活在重型的钢筋混凝土搅拌机中一样,挣扎压抑,只有空旷的原野才是真正的养眼,人是应该住在乡村的。这些看似背离潮流的喜好,恰恰表现了诗人热爱生活的情怀。

作者用她切实的感受鼓励我们走出去,去认识,去感知这个世界。在行进的过程中“启动和打开自己”,用眼用心去体会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了解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感受不同地域的历史沉淀,在这种渐渐感知的过程中灵魂会得到自由。不走出去,永远不可能真切的了解这个世界,“只有最贴近,和人相关的细节才涌出来,帮助我们辨析自己。”否则也许会像外国人走进放满70年代陈旧物品的小店中认为那便是中国一样,无法真正地了解那个未知的世界。

世界之美,需要我们走出去,才能更好的体会。

《看看这世界》读后感(四):走一走,停一停

不同颜色的格子,拼成不同景物的精美封面吸引了我,再看书的名字为《看看这世界》正和这拼图完全吻合。这就是作者王小妮的新作,一部游记随笔散文。

曾读她的《1966》,因她“诗意”的语言,让我喜欢她的作品。这部《看看这世界》也没有让我失望,她用朴实又简洁的语言,记录着她旅行中的点点滴滴。本书分为三个部分,“出门在外”,“看看这世界”,“到西部去”。“出门在外”篇章中,作者记录的事情比较多而杂,国外国内都有;“看看这世界”,集中展示了国外的一些故事,包括墨尔本,美国,欧洲等地;“到西部去”,作者回到国内,去体会中国的乡村,走过了陕北,贵州等地。从整体的内容上看,作者突出写到了各国各地的乡村小镇,正如书中扉页的一句话:“在世界的边边角角,拾起散落的诗意。”

翻开书,彩色的风景画映入眼帘,在这三十幅彩图中展示了各国小镇乡村的风土民情,这里能看到不仅有德国南部小镇菲森的河,韦斯特兰的海滩;比利时的滑铁卢小镇;还有中国新疆的喀什老城,贵州的寺庙等等。每一幅图让人觉得真实、心情平静,在欣赏的过程中,可能因为画中朴实的人们而把自己烦躁的心沉静下来,去想一想她们的故事。

书中的第一篇写了《英雄》,开始提到了“艾弗森”,这三个字立刻吸引了我的眼球。艾弗森是美国篮球的一个代表人物之一,在少年的心中他是英雄。当时的作者正在德国的滑铁卢小镇上,因她看到了孩子们心中的英雄,所以她想起了更多中国的英雄、想起了那些纪念碑。这也许正是作者想看看世界的目的吧,每到旅行的一处,停下来,思考、回顾、感受、体会。在小镇乡村之间,才能去掉浮夸,去掉烦躁,静静地感受宁静、民情、生活。

在《集市》中,作者展示了中国与欧洲小镇集市的不同。中国的集市,因近年来的城市规划,使之越来越少,但是在偏远的乡间,还是能看到天然的原本的味道,集市的人很多,很多东西都拿到集市去买,变成了商品。欧洲城市在周末才会有很多的农贸集市,琳琅满目的商品都是来自自家产的。读到这里,不禁想起家乡的早市,原来早市很多,但是由于影响市容,很多早市都取缔了,现在只剩下一个。早市每天都会有,很多人,尤其是周末,早市上的人不光是为了买货,很多人也是来凑个热闹,周末卖货的人也特别多,海鲜、蔬菜、水果,衣服、书籍、鞋子等等应有尽有,而且非常便宜,每每去逛,都会收获颇多……

在第二部分的“看看这世界”中,同样写了小镇,作者在墨尔本旅行期间,去了距离城市一小时的乡间,她望见了车窗外的田野,觉得世界突然变得舒朗辽远,天空奇异地呈现黄昏的金色。感受一下,觉得无比的美好,她说,“人应该住在乡村”。美国的小镇哈密尔顿属于纽约州,离纽约很远,很小,但是非常兴旺,有教堂、超市、书店等等,除此之外,它还有一座并不大的博物馆,展示了小镇的历史。这个小镇是靠大学生来维护的,使得它一直兴旺、有文化气息。反观中国大部分的乡村,没有学校、没有图书馆,没有教堂,所以乡村的儿童文化水平要低于城市,而且很多儿童很晚才会上学。

书中的最后一部分回到了中国的西部,中国西部的少数民族很多,作者讲述了陕北、贵州以及巫山的经历。一张张黑白色的照片,照片上的每一个人物,都是着乡村生活的一面镜子。看那跪着卖馕的人,觉得心疼。面馕要放进红的炉膛里,做馕的人为了守着火炉,原地跪着,转馕、取馕、卖馕一律都要跪着。每一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也许这是他生存的一种方式吧。

读完了《看看这世界》,一直再想,有一天我也要走一走,停一停,看看这个世界,体会一下生活、品味一下不同的味道。

《看看这世界》读后感(五):跟着王小妮去看世界

文/夏丽柠

1955年,王小妮出生在东北吉林。那是个冬天大雪铺地,夏天烈日灼人的地方。30岁时,她在中国地图上由北向南拉了条斜线,便由长白山抵达了亚龙湾。如此遥远的迁徙,当然不是她人生里唯一的或者最后的旅程。身兼诗人、作家和教师,生命经验对于她的宝贵,促使“一直在路上”成为她的人生宝藏。

“我坐在理性的清晨。我看见在我以外,是人的河水”。王小妮在《活着》这首诗里这样写道。她眼里的“活着”与海子的《活在珍贵的人间》神似,都需要去触碰人性的温度。于是,她走进人群中,从德国、美国、澳大利亚到英国、荷兰和比利时; 从陕北、贵州和巫峡到美丽的新疆,乐不思疲。《看看这世界》,与其说是王小妮的旅行随笔,不如说是她的人生地图,地图上最美的风景是人。

王小妮在前言里写道,“中国人的真正人生,恰恰不该从课本开始。”那些写在书里重于课本的文字或是照片,都是超越记忆的现实。有些事情可以忘,有些却终生难忘。

“所谓我,究竟为何物?”村上春树在短篇小说《独立器官》里反思。然而,在本书里,王小妮路遇的每个人都是一个“我”,这些“我”组成了人类,在人群里,她仿佛又看见了自己。

本书可以分为“遇见外国”和“深入边陲”两部分。前者是有关王小妮在国外旅居或是旅行的片断,第一章“出门在外”和第二章“看看这世界”都可归类于此。那么,第三章“到西部去”自然要与后者琴瑟和鸣。总之,王小妮是个不甘寂寞的旅人。她旅行的所遇所感就像一个个跳动的音符,读了每篇文章的题目,我们就有了“知觉”。

尽管王小妮用“英雄”、“穷人”、“森林”这样的名词当题目,可是我们却仿佛看到隐藏在文字深处的人在动。开篇的《英雄》,自然不是张艺谋的“英雄”,而是比利时附近的滑铁卢小镇里刻在墓碑上的英雄。伟大的拿破仑啊,金戈铁马的一生,最终也逃不过失败。可是为他的“失败”陪葬的是战役之后战场上留下的两万两千具尸体。战争是场灾难,看看墓碑都觉得疼。悲天悯人,也是旅行中情愫的一部分。

独在异乡为异客。在国外旅行,最有趣的是遇见那些久居国外的华人。可王小妮有双睿智的诗人眼睛,看到的世界与众不同。在《法庭旁听》里,她目光所及之处是“四个因贩毒被庭审的华裔新加坡人”。一位律师说有一个案子,白人和华人同时犯罪,“白人沉默无声,华人总想澄清,结果判华人有罪,白人无罪”。这是多么生动的事实,令人不由想起加缪的《异乡人》,“一个心灵上永远的异乡人,一个与既定社会格格不入的局外人。”仔细想想,在异乡的日子,无论如何也算不上好过。

当了那么多年教授的王小妮,是发自内心热爱教育的吧?否则,怎么会写出连续两本《上课记》!所到之处都不忘关注教育。读罢介绍国外教育的《大学里的教师们》和《听课》之后,读者不禁会哑然失笑。不管怎么诟病国内教育,夸赞国外教育如日中天,可当王小妮问老外问什么学中文?他们一致回答:为了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原来,人类“自由自私”的灵魂都是一样的,不分国籍和肤色。我觉得这样的见识只有通过王小妮的笔,我们才能够得到。

如果读过王小妮的短篇小说集《1966》,我们会认定她是一位辞藻华丽,思维纵横的作者。可在本书里,她却一反诗人的格调,返璞归真地回归词语和叙事的本源。语言少了华贵,多了平易近人。就像《在夜里看秦腔》里的陕西人说,“秦腔啊,实在不怕吵,你就去听吧。”我们以为稀罕的东西,拥有者只觉平凡。比如,诗人的语言。

摊开这本书,就像跟着王小妮去看世界。合上这本书,我们却仍然沉浸在那个世界里欲罢不能。虽然她带领我们趟过了人的河水,我们自己却坠入了人的海洋。世界一直都在那里,只等我们纵身一跃!

转载请豆邮联系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