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中国与中国人影像(增订版)读后感精选

中国与中国人影像(增订版)读后感精选

《中国与中国人影像(增订版)》是一本由[英]约翰·汤姆逊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理想国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79.00元,页数:62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与中国人影像(增订版)》读后感(一):我们从这本书里能看到今天的中国是从哪里走来

最喜欢看这类老照片配讲解的书,特别是先看照片,自己先猜一下是关于什么的或会发生哪类故事,然后再看讲解,有猜中时的洋洋自得也有未猜中时的渴求揭幕的急切心情;当然,最吸引我的还是照片中隐藏着的那些千奇百怪的故事,虽都是普通人的故事,但张张都有不平庸的故事。所以,2月5日在精典书店时看到时就很喜欢,虽看定价时稍微犹豫了一下(79元),还是狠心买下了,花了3个晚上,津津有味地看完了这本600页的书。

书中几乎每张照片配了一篇讲解文字,但还是有3、4篇左右没有配照片,很是遗憾,让我的想像没有生根的地方,不知是遗失了还是照片效果不好。其实不应称书中的每篇文章为讲解文字,实际上作者的许多思想和感悟也表达在这些简短的文字中,且不乏多处优美的景物或人物描写,因此,比一般的讲解文字更有感情和生动,应该算散文吧。该书作者被称为摄影家、地理学家和旅行家,此书为其在1870年前后在中国拍摄的照片及文字整理,但从书中内容来看,其知识较渊博,自然科学几乎都懂一些,兴趣也很广泛,所以从各行各业、以百科全书样的画卷展示了当时的中国社会百态,而且冒着被中国人追打掷石(当时的中国人认为像机是怪物会吸魂)的危险拍下了这些珍贵的照片,难得的是从字里行间时时透露出他对中国以后必将走上发展道路的美好预测,“对准的是一个变化的中国,而不是被反复定格、在所有镜头前千篇一律的中国”,“以更接近现代人认知的视角记录了一个伟大文明在变革前夕所处的状态”,对当时的中国人也进行了比较公正和理性的描述、评价,而且,我觉得这些评价中居然有好多处能验证前段时间看另外一本书中作者对中国人特点的描述,确实应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句老话。虽然作者当时是做为一名在鸦片战争后胜了中国的英帝国的子民,在中国时并未有那种高高在上、自认为来自于更高级文明的那种傲慢,对中国普通民众多数时候是怀着平等之心的,更有很多中肯的建议和评论感暖人心。

这里面的照片题材相当广泛,涉及街道、船只、渔家女、香港港口、摆闲话的老妇、民居外观及内部装饰、兵工厂、普通戏子、街边理发师和乞丐、刑具、女人的发型、新娘新郎的装束、轿子、瀑布、田野、寺庙、僧人、福建会馆、普陀寺、纺车、囚犯、中国自己造的大炮、锯木头、李鸿章、圆明园、天坛等各类,主要描述了香港、广州、福州、厦门、台湾、上海、北京、九江、南京、长江等地所见抽闻,可惜溯长江只到了夔州,未到重庆。

..........

撰文 刘萍 2017年2月8日

详见http://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073014370128197&mod=zwenzhang

《中国与中国人影像(增订版)》读后感(二):The Life of a Human female

英国人在判断事情的时候,是有非常强烈的主观意识的。这是他们的民族特性,他们以此自豪,并且能够尽可能欣赏别人的主观意识。这在所有英国人与其他文化接触的作品中都有充分的体现。而且他们的这一判断标准,相较于中国100多年以来剧变而言,几乎没有改变。而许多人现在的价值观,实际与英国的比较接近。所以,如果我当时同作者一起,面对这些对于这些照片背后的事件的评价,也会大致相同。所以,看书感觉就是自己去了一次清朝旅行。

比如书中写了一个满族姑娘的婚礼。刨去繁琐并且不一定贴切的礼节描写。他用简短的笔墨勾画了这个姑娘的一生。作者这样写道:

这个姑娘过着几乎与世隔绝的一生。出门有小轿子,大部分时间住在自己的院子里。几乎不用也不能见到外人。婚姻大事由父母来决定,衣服有朝廷颁布的固定的样式。

用同样平实的语气写她的侍女。末了添一句,她比她的主人有更多的自由,她可以自由到集市去购买一些物品。

而得益于广大的晋江阅读量(有过身为嫡、庶、重生、穿越等身份经历过男权、女权、平权、αβγ社会形态各个阶层的姑娘,身处无数的战斗场景。常常在女权宅斗鸡毛蒜皮事情搞得鸡飞狗跳的场景中,我觉得已经荒谬透顶的时候,故事的主角、作者、很多评论的观众,都身处其间乐在其中并且为女主在一次次讲话、争头饰的战役中获胜而感到由衷的撒花鼓掌),对于当时生活的规则和身处其中的感受我估计比作者更清楚。但那毕竟是故事。

而这本书的描述在照片的映衬下,那个长得漂亮又气质的姑娘,就真的这么过了一生。她周围应该会有许多加诸于身的荣耀。这些都通过相夫教子的技能,并且教会女儿这一技能来实现。但是这些都加起来,展现我面前的时候,对比着她那可以随时上街买东西的侍女,对比作者提到的当时被流行趋势束缚如何穿衣的英国女士,对比作者,她的人生,是难以摆脱其中的苍白的。但是如果她是个晋江人物,生活本身可选的话,她却又不一定会选择不一样的人生。推己及人,这样丰富的种类的人生,如果可选的话,我比较倾向选择作者的生活。

回到现实,在我看书的同时,我身边发生着许多以前的观念的痕迹。这样提供了一个奇妙的视角,为周围常令我怒不可遏的事情发生后,为什么还有人如此认为理所当然——我奇怪为什么我的观念会与我身边的人,甚至亲人发生如此大的差异。这本书用了一些零散的片段,描绘了一个完整的晚清中国社会。如同英国人自己读Geoffrey Chaucer的小说一样,能够看到自己国家过去人的生活常态,如此,我对现在生活的了解,又多了一层体验。

《中国与中国人影像(增订版)》读后感(三):借老照片看看150年前的广州 |《中国与中国人影像》约翰汤姆逊(二)

上一期看完了香港的老照片,这次整理了一些广州的老照片,看看这个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城市,在清朝末期是怎样的景象。

广州位于珠江的北岸,距离出海口约九十英里,各型船舶在任何季节都可以轻松地到达。省城与省内其他地区的交通,主要依靠珠江的三条支流以及一个运河网。每天都有汽船往返于广州和香港之间,铺设至香港的水线电报,让曾经万里之遥的西方世界在一日之间便可以通讯往返。

作者的这个观点,不敢苟同。我认为这大概是因为广州没有成为过历史的政治中心,远离统治中心,没有国家财政的支持,想要建成很具规模的建筑有点困难;即便最为久远和规模还过得去的南越王墓和南越王宫,也是广州作为南越国国都时期兴建。广州的城墙大约有六英里长、三十英尺高,地基为花岗石;从东到西的内城墙将被围起的城市分割为旧城和新城,通过旧城有四个城门,通往新城的则有十二个。广州现时的总人口据估计为一百万。作为省城和商都,广州当时的经济远远发达过香港,但是由于广州的闭关锁国以及香港的贸易发展,后来香港的经济远远好于广州。在介绍广州时,作者提到了他是如何看待中国闭关锁国的政策:

最令我觉得作者厉害的地方,是他对中国的未来做出了预测,而这些预测也基本成真:当时日本开始摒弃闭关锁国政策,与西方国家建立起友好关系。作者提到,中国人将会为日本所发生的变化而感到不安,因为这几乎可以被确定就是中国将要走的路;在本世纪结束之前,这个“天朝上国”应该已经被带入了更高程度的文明。后来的发展也证明了作者的先见之明,李鸿章大约是最初感受到不安的那批人,他所带领的洋务运动,也确实把中国在技术上更加靠近西方世界。

1684年,东印度公司在广州求得了一小块土地,获准在此修建一个商馆,前提是所有的商人和贸易活动都严格地限定在这个区域内。图一中,被最贫困人群居住的破烂窝棚包围着的带围墙的建筑,就是昔日商馆的所在;如今是美国租界,这座建筑为旗昌洋行和史密斯阿契洋行名下的公司所有,他们是中国资格最老的两家美国洋行。旗昌洋行的旧址,位于现在广州沙面大街48号,与现今坐落在沙面大大小小外国风格的建筑相比,当年的沙面显得略为冷清,但是也反映出后来国门打开程度超乎想象,广州对外贸易的发展速度可见一斑。

图二上的方形塔楼,是遍布中国南方的典型当铺样式。相对于其他房屋,它显得高高在上,可以作为散布于广东平原上的一个个村庄的地标。通过看钱庄当铺的多少就大约知道当时一个地方的经济发展程度,这种方式就跟现在看一个城市高楼大厦的数量一样。这座塔楼位于广州旧商馆的旁边,可惜已经找不到现今对应的位置了。书中记录了当年当铺的利息——总额十两银子以下的月息为百分之三,年终最后一个月的月息优惠到百分之二;超过十两银子的借款收取百分之二的月息。以这种利息借钱,估计很难再还了,但是也侧面反映了当时市场上资金的短缺程度,如果不是很难借钱,怎么会忍受那么高的利息呢。

图三是药房街,或者中国人所称的浆栏街,应该就是今天所在的浆栏路,它是当时广州最有代表性的街道之一。作者详细介绍了街道的设计是如何适应广州湿热天气的:两边店铺的屋顶几乎要碰到一起,房子这样设计是为了避免阳光的暴晒;街道上方架在两边房顶之间用竹子搭建的遮阳篷是为了隔热,阳光和空气可以自由通过,而炎热则被挡在外面。然而,在下雨时,雨水会不停从屋顶上朝行人倾泻下来,行人都狼狈不堪。

除了街景之外,作者拍了一些寺庙的照片,可见当年广州城的繁华可以支撑这些寺庙的香火旺盛。从另外一个侧面也反映出当时世道不济,很多人选择信佛求得心灵安慰。

英国领事馆所在的位置原是广州将军衙门的后院,图片中那道破损的山墙,是大约两个世纪以前一位满族征服者的女婿的宅邸的一部分。后面的塔叫做“花塔”,它是中国南方最古老的塔之一,据说建于公元537年梁武帝时期。这里说到的广州将军府坐落在今天的迎宾馆,现在的将军东路将军西路也是在当年将军府的范围之内。图中的花塔就是坐落在将军府附近的六榕寺。这座千年古刹,与光孝、华林、海幢寺并称广州佛教四大丛林。其历史地位与光孝寺齐名,素有“光孝以树传,净慧以塔显”,净慧是六榕寺的别称。遗憾的是作者在这里没有把光孝寺的照片呈现出来,不然也是一个很好的素材。

图中是位于广州西郊的华林寺,最早由来于印度,于公元520年登陆广州的菩提达摩创建。后来这座寺院1755年在乾隆皇帝的资助下重建。照片中的罗汉堂是寺院中最具吸引力的景观,殿内陈列着五百尊镀金的罗汉塑像,从相貌上来看,他们呈现多个不同东方民族的特征。

河南寺(Honam Temple),也就是今天的海幢寺。它是中国南方最大的佛教寺院之一,坐落在珠江的南岸,位于现今同福中路和南华中路之间,始建于南汉时期(公元907年~971年)。途中是寺内的一个内院,门的另一边是寺院的大殿,里面安放着三尊鎏金的佛像。佛像前的条案上燃着香,青烟缭绕,空气里弥漫着浓重的气味。作者细腻的文笔,把海幢寺内的细节描绘得生动有趣,不知道今天的海幢寺中弥漫的是不是当年的气味。

茶叶和鸦片是当年中国与西方世界进行贸易的主要物品之一。在汉口和长江沿岸没有开放通商前,所有来自洞庭湖地区的茶叶都运到广州出口,而作者到访广州时,从广州运出的茶叶绝大多数产自于广东本省。作者在广州考察了茶叶产业,这些图片帮助我们了解这个历史悠久的产业在清朝时的盛况。

当时广东省内最出名的茶叶产地是台山,当地出产的“广州功夫茶”以及“长叶熏白毫”都是手工炒制的。茶叶加工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下面以红茶为例介绍一下茶叶的加工过程。茶叶在阳光下进行晾晒,稍微干燥后,放在一个大盘子里用手掌揉搓,或者装入麻袋用脚踩。图七的两个壮汉用脚踩制珠茶,看上去有趣的工作其实耗费巨大的体力。在喝茶的时候要是想想这个踩制过程,是不是觉得面前的清茶有股淡淡的香味。

踩制完成后的茶叶会被放到铁锅用小火焙炒,炒好的茶叶倒入一个个竹箕,由人工把碎断的茶梗和叶片挑选出来。图八所展示的就是这个步骤,这项工作一般是由妇女或者儿童来完成;接下来就会将茶叶过筛,分成不同的大小和等级。

茶叶制作完成后,新茶要按照品质分类,各种各样的茶叶样品被呈交给外国商人,通过品评茶叶的色泽、丰腴、制作、味道、香气以及总体外观和干湿度来对茶叶进行评级。图九是品评茶叶的地方——品茶室,房间的架子上放着成排的铁罐,大小和形状都一样,里面装着登记在册的往年出产的茶叶样品,用来为新茶作参考。品茶室内甚至连茶杯都是统一样式,它们是根据品茶的要求特别制作的。

图十展示的是出口茶叶称重的场景。文中提到,检验员需要对称重的操作万分警惕,因为掌枰的中国人会通过天平的绳索耍小花样。骗称伎俩流传千年,即便到了今天,尤其在海鲜市场买菜时,如何识别出骗称,也需要花很大心思。

阅读 | 思考 | 分享

《中国与中国人影像(增订版)》读后感(四):通过老照片看看150年前的香港《中国与中国人影像》约翰汤姆逊(一)

《中国与中国人影像》是由英国社会纪实摄影的先驱约翰汤姆逊发表的,是第一部通过照片介绍中国的著作。在1870年前后,汤姆逊带着摄像机,从香港出发,经过广州、台湾、汕头潮州、厦门、上海、沿着扬子江到长江三峡,最后到了天津和北京,一路“旅游”一路拍照,用镜头记录了那个距离今天150年的中国,留下很多珍贵的图片和资料,也让大家对晚清的了解有更加直观的认识。书不是很厚,但内容挺丰富,打算分几次把书中的内容分主题介绍之后再概况书的背景与意义。这次就说说最近的是非之地——香港,看看150年前的香港是怎样的。

图一是拍摄于怡和洋行在东角的驻地,正前方是黄泥涌又称跑马地的入口,这里以如画的山景、跑马场和欧洲人的墓地而闻名。左边的山丘是摩理臣山,山上建有华丽坚固的西洋住宅,居高临下,坐揽城市与海港壮丽的风景。图二是拍摄于1869年爱丁堡公爵访问香港期间,画面是皇家海军加拉提号停泊在毕打码头外,背景是九龙一侧的山脉。香港位于珠江口北面,是一群小岛中的一个。长约十英里,宽约四点五英里,岛上的维多利亚城位于岛的北面,背倚维多利亚峰(即太平山),面朝大陆上被称为九龙的一片属地。九龙的海岸与香港的北岸拱卫出世界上最优良的海港之一,这片长六英里、宽两英里的水域为最大型的船舶提供了安全的锚地。书中这样形容《南京条约》之前的香港——“香港只是一个蛮荒无趣的岛屿,如同现在它周边的那些小岛一样,岛上除了几个小渔村之外一无所有”。清朝闭关锁国,海岸线上这种渔村多得如天上繁星,为什么会选中香港这个小渔村呢。看看地图,再仔细想想,不得不佩服英国人的眼光。沿着中国的海岸线,从南到北,有海南、香港、厦门、上海、青岛、天津、大连等地方。英国的舰艇从印度洋穿越马六甲海峡到中国,当时印度、马来西亚等地已是英国的囊中之物,为了补给方便英国人把眼光放在中国南部区域,于是海南、香港、厦门、上海在候选之列。当时航运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船在运输中的越来越重要,江海连接处成为了重要的战略要地——利用海运优势把控海洋的军事和贸易优势,利用河运纵深的腹地提升市场和人口的覆盖程度。作为江海连接地,香港、厦门、上海,分别处于珠江、闽江以及长江的出海口附近。舟山岛原是英国人的第一选择,首先,舟山位于中国第一大江的出海口,并且江南一带经济发达,更有商业潜力。但是在1840年,英国首次占领舟山时,却发现此地港口水浅,难以停泊大船,不是天然的优良海港,难以成为海军基地,并且清政府反对英国人占领舟山的态度很坚决。相比之下,香港地处珠江口,拥有优良的海港,并且地处偏僻,在经济军事和政治的考虑下,英国人只好放弃舟山,退而求其次,选择了香港,然而估计当年的殖民者也没想到,这个小渔村在后来竟然成为了寸土寸金的国际大都会。

图三的钟楼是罗灵思先生在1861年设计的,是香港最有名的装饰。连接钟楼和码头的街道两边矗立着一些最早的殖民地建筑,照片右边的建筑最近被亨特洋行进驻,左边一排宫殿式的建筑是颠地洋行在贸易最繁荣的时候修建的。画面里这一部分是它的西翼,左边靠近钟楼的部分是香港大酒店,按照伦敦大型饭店的模式建造。图四是拍摄于阅兵场前,展现了海傍主要的商业建筑。海傍是一条几英里长的街道,在鲤鱼门与通往筲箕湾的道路相连。途中左边朝向水面的建筑属于汇丰银行及有利银行,中间那一排大楼由颠地洋行修建。前面的照片,都提到了一些洋行和银行,从他们的兴衰,可以看到香港的变迁,这里就八一下里面的商业大咖怡和洋行和汇丰银行。

怡和洋行曾经前称叫渣甸洋行,在1832年7月1日由两位苏格兰裔的英国人在广州创立,是著名的老牌英资洋行,当时香港的四大洋行之一,也是远东最大的英资财团,怡和洋行对香港早年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有“未有香港,先有怡和”之称,也是首家在上海开设的欧洲公司。在鸦片战争期间,怡和洋行以鸦片与茶叶贸易为主,1872年以后怡和洋行放弃对华鸦片贸易,之后怡和的投资业务逐渐多元化,除了贸易外,还在中国大陆及香港投资兴建铁路、船坞、各式工厂、矿务;经船务、银行等各行业。从怡和洋行的大事记,可以看到这一公司的发展历程。

今天说起怡和洋行,可能很多人并不知道它是做什么的,但是它所拥有的产业和业务却与香港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几乎无所不在。例如7-Eleven便利店、美心集团、宜家、星巴克、惠康超市、万宁、仁孚汽车、文华东方酒店等等,这些业务为香港人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时,也为怡和洋行带来源源不断的利润,至今怡和洋行在世界500强榜单中占有一席之地。

与怡和洋行类似,汇丰也是由苏格兰人发起成立的,于1864年联合了当时比较有名气的各大洋行在香港组建,资本500万港元。汇丰银行HSBC(The hongkong and shanghai banking corporation)包括了香港与上海两个地方,可见它是在成立之初就是为了在香港和中国市场占有一席之地。早期的汇丰银行主营业务主要以提供贸易融资为主,黄金买卖、外汇业务和商人银行服务业务为辅。并且为清政府提供大量的金融服务,其中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第一宗国债(1874年年息8厘的福州贷款)就是由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所经办的,左宗棠收复新疆所筹措的款项,也有汇丰的帮助。在1876-1902年间Thomas jackson三次出任汇丰银行总经理不仅成功度过了1880年代的金融危机并且带领汇丰成为亚洲出色的金融机构。在战争时期,汇丰的命运与中国的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经历过一段艰难时期,新中国成立时,与怡和洋行一样,也曾撤离中国大陆一段时间。然而汇丰在香港的地位依然不可动摇,汇丰作为香港三大发钞银行之一,也是香港最大的注册银行。后来,香港作为亚洲四小龙之一,经济腾飞,大陆逐步开放市场,全球贸易进一步深化,汇丰也逐步发展成跨国大企业,在银行业中的影响也相当巨大。中信出版社曾出版一本《汇丰帝国》,介绍了汇丰百年发展的历史,有兴趣的话可以看看,应该会比《货币战争》之类的更加真实靠谱。书中提到,在英国的治理下,香港人口从1841年的7450增加到1865年的12万5千。结合洋行和银行的发展历史可见,在清朝末期,洋行和银行借助英国的力量,在中国市场上通过贸易和金融服务获取巨额的利润,当然这些溢价的利润带着不平等的气味。新中国成立后,香港借助地理和身份的优势,成为中国大陆与世界交流的通道,地位越加显赫。在改革开放进行时,这些先知先觉的资本也借自身优势提早布局,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几十年中获取了可观的利润。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这些资本也越来越依赖中国大陆庞大的市场,反而香港市场在他们的布局里的重要性逐步降低,这也是近年香港发展的现状和困境。

在英国人想着如何做买卖,如何赚大钱的同时,中国人在香港过着怎样的生活呢,约翰汤姆逊也有一些记录,先来看图。

尽管清政府已经无力反抗英国对香港的占领,然而香港人也曾经做出自己的努力。书中记录了一件发生在1857年的事件,中国的面点师傅在面包里加入砒霜,图谋毒害整个外国社区。幸好毒药的剂量不大,并且警方及时采取行动,才没有造成严重事故。这些面包师无疑是受了地方势力的收买,如果真是这样,我们相信真正的肇事者未必能被绳之以法。想想今天在香港发生的事情,幕后的肇事者又在哪里呢?作者又写到,在那段时期,又有恶性的热病大肆蔓延,大量外国人殒命于此,应该说,作为曾经欧洲人的坟墓,这个小岛公正地获得了它应得的尊敬。那今天香港是否获得了它应有的尊重呢?只好呵呵一笑。尽管书中宣扬在英国统治时期,香港这座小岛产生了惊人的变化,楼房增多了,道路变宽了,空气也更甜了,但是从作者所描述的普通人来看,他们的生活依然艰辛。在图七的这条街,街道两边的店铺主要是本地人在经营,他们为住在附近军营里的士兵及他们的家属服务。然而为了谋生,这些店铺从日出到深夜都在营业,连作者都感叹中国人这种持之以恒的勤奋。对于图六的僧人,作者这样描述他,这位僧人是成千上万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在中国寺院里讨生活的人之一。观音庙门前的台阶上聚集着大量令人厌恶的乞丐,一群半死不活又嚎个不停的野狗在垃圾堆和乞丐们扔下的东西里面找吃的。可见,尽管香港整体经济在提升,然而底层百姓的生活并不一定得到很好的改善。即便到了今天,如何提高经济和如何改善民生,在香港貌似不是同一件事情,降低民众的怨气,需要好好地把精力放在改善民生上,而不仅仅看GDP增加了多少。图八的学童,大约是殖民地时代的特殊产物。在1870年代,英国人在香港各个片区设立了让本地男孩入学读书的官办学校。学童接受常规的英语教育,以便将来能成为合用的译员、买办、会计或者店员。这些受过教育的中国人在行政和商业机构中担任的职务是欧洲人难以胜任的,他们占有语言上的优势,对那些外国人永远也搞不清楚的习俗又有着先天的了解。大约这是香港普通民众通过读书改变命运的一种体现,通过成为这些大洋行,大银行的员工,赚取高薪,分享社会发展成果。西方的教育制度,加上勤奋的东方学生,造就了一批能提供优质学位的大学,同时这些毕业生可以很好地服务香港社会,这样一来,年轻人看到了改变命运的希望,也自然会把精力放在学习和努力上了,而不是无休止的抱怨。现在香港很多大学都在国内扩大招生,本来这是为香港引进更优质生源,提供更多人才,保证后续发展的有效举措,然而这变相增加了本地学生就业的难度,各省份的尖子涌进香港这个弹丸之地跟本地考生进行竞争,长久下来,谁优谁劣,自然容易猜到结果。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