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先天后天》读后感摘抄

《先天后天》读后感摘抄

《先天后天》是一本由[英]马特·里德利(Matt Ridley)著作,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9.00元,页数:28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先天后天》读后感(一):基因的表达互相之间影响开闭 是个复杂的网络

让我认知大受颠覆的一本书,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基因的力量远比想象的更加强大。以前认为,基因相当于本性,后天环境完全可以逆转或者有着强大的作用去改变。但现在却告诉我,基因、环境与所造就的人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在第四维度——时间上所烹饪出来的。基因会让你偏好它所渴望的环境,借由环境来影响启动子,进而决定基因表达的开闭,也就是说,它无时无刻不在表达,无时无刻在塑造自己。基因不是在我们一出生就决定了所有,它虽然偏好某些环境但也一定要真的有这种环境它才能顺利表达,塑造它想造就的我们所以我们意识到这一点便可以寻求改变,有意识的规避某些环境,从而影响基因表达跳脱因果循环使果变为因。再者关于遗传度,原来性格智力的遗传度都蛮高的,说一个人性格好其实也只是在说他生的好,智力对人的影响也会随着年龄作用占比较高,所以往往有年少读书不好的孩子反而有一番作为,因为年少的成绩多归功于教育环境。此外还有一个脑洞,基因的表达是在第四维度,那么更高纬度的空间里,人类不能存在了吧,毕竟,基因的表达会停滞在食材最初始或是最终状态不会再改变…一个月之前读的书了很多记不清了有机会一定重读

《先天后天》读后感(二):为什么乌托邦没法实现

在Matt Ridley就的生物学科普著作中,《先天、后天》显得比较低调,不如《红色皇后》以及《基因组:人种自传》那么盛名显著。其实,看过Ridley的著作会知道,以上三本书都有一定的联系,《先天、后天》倒像是在《基因组:人种自传》的基础上,从人类的视角,扩展和引申出的新作品。当然,即使没读过《人种自传》,也不妨碍本书的阅读,Matt Ridley的独特之处在于,哪怕是最复杂晦涩的科学理论,他也能够以一种符合直觉以及有趣的方式娓娓道来。

和很多作品一样,书的题目就是整本书的主要内容。事实上,无论是哲学、医学、心理学还是文学,都有一些先天和后天的题材。我们或多或少会知道,基因、环境是塑造出独一无二的人类个体的最主要因素,基因决定跟人潜能,环境决定潜能的发展。但谁才是决定性的因素,巴普洛夫、达尔文、莫尼、戴蒙德等为此争吵了数百年。Matt Ridley的这本书,意图为以上的纷争做一个了结。他的结论是:基因并非提供一幅静止不变的蓝图,而对环境做出动态回应,“基因不再是扯动你行为之线的木偶主人, 先天总是“经由”(via)后天起作用”。

书中的精彩之处,在于他列举出大量的实验例子,我对刺鱼的印象比较深刻:在繁殖季节,雄性刺鱼会腹部发红从而吸引雌性。于是有人制作出刺鱼模型来观察它的反应,无论鱼模型有多么粗糙,只有一个丰满的腹部,雄性刺鱼就非常兴奋而跳起求爱舞。但是如果模型的腹部发红,那么就会引发雄性刺鱼的攻击性行为。对此,Ridley解释说,本能不是自发的,天生机制的释放,却需要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前提下进行。

换成人类也一样,并不是每种本能都从一开始就得以呈现,特别是一些学习、思维、工作、运动等高级能力,都是成长到在一定年龄,遇到一定环境后才得到发展。作者用智力来说明这个问题,通过考察基因与智力的联系,他说“基因影响的是你的求知欲望,而不是能力。它们不会让你聪明,只会让你更喜欢学习。因为喜欢了,因而会花更多的时间来学习,于是你更聪明。”于是,他得出:先天、后天真实的情况是,人类个体发育既不是完全由先天(基因)决定的,也不是完全由后天(经验)决定的,只能是先天和后天的协同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Ridley是一个信奉自由经济的原教旨主义者,但他关于先天、后天的辩证,却容易带来一个和自己信仰相违背的问题,即乌托邦化。显而易见的,在“先天基础,后天触发”的链条中,如果我们在期间动了手脚,试图建立一种完全理性的,不让恶劣人性触发的社会制度,是否就能克服人性缺陷,从而实现社会大同的良性循环呢?“乌托邦”的理想基础大概如此。

综观整本书,这类结论让Ridley十分警惕。对于“乌托邦”推导出的精英统治,他认为,这并不是走向天堂,而是打开了潘多拉盒子。“乌托邦梦想所得出的唯一教训就是:所有的乌托邦都是地域”。

Ridley承认,虽然不断强调环境的作用,但基因——本能依然是个体发育的基础,或者基因体现和制约了人性的发展。爱情是人类最珍贵的精神财富,体现了人类独特的合作、无私和奉献精神。但即便如此,爱情依然出自于人类繁殖的本能。考察世界26种不同的文化,Ridley发现,从男女的择偶差异上看,男人更看着女性年龄以及外貌,女性更看重男人地位、财富,这在不同风俗、不同国家随处可见。这表明,择偶的偏好不是文化影响,而是基因的共性约束,“如果世界上没有女人,那么所有的金钱都失去了意义”。近代生物学则证明了,面对择偶选择,无论人们如何自圆其说,归根结底是为了提高后代成活率以及质量,从这一点,人类和动物在性质上是相同的。

此外,人类的所有行为,都可以看见隐藏在背后本能的阴影。对此,Ridley说道“即使独特如人类,但我们所做的一切在某种程度上说,都归因于本能——生存、冒险和爱。”但他接着解释:“正是当我们超越这些本能,我们才让自己成为独一无二的人类。差异在于程度,而非类型”

正是如此,认为通过剥离环境,而让全人类都具有高尚道德,以实现完美社会,终究是结局黯淡,因为人性一开始就不是为了完美人格而塑造的。按Ridley来说,基因决定了人的本质,环境并不是僵化的实物,而是人们在基因作用下,主动挑选的一系列独特影响的结果。脱离了本能需要,所有的道德情操都是空中阁楼。乌托邦的失败,缺乏的正是以基因为主导的人性基础。

正如书中所言,“如果人们的专长不能再财富、性和权利等方面带来回报,那么所谓的精英统治就没有什么意义”。有时候,本性就是这么坦诚或者赤裸裸。但人们却更善于表达,善于思考,善于获得情感上的认同,从而把不那么光彩的本能升华为梦想或者价值。人和动物的主要区别就是,同样是表达需求,动物会强硬地直奔主题,而我们,却懂得如何委婉一点。

《先天后天》读后感(三):基因、经验和什么使我们成为人

by喜马讲书 20190124

《先天后天: 基因、经验和什么使我们成为人》作者马特·里德利是英国牛津大学的动物学博士,同时他还是一位畅销书作家,他的著作曾入围多项文学奖。《自私的基因》一书的作者——理查德·道金斯评价他为“一位杰出的作家,而且越来越优秀”;《经济学人》杂志对这本书的评价是:它为先天后天的战争“提供了一种绝佳的观点”。

第一部分,人类怎样区别于动物?

我们都知道,人与动物是不同的。即使是类似的物种,例如黑猩猩,这种差异也是十分明显的:从后天上看,人类会使用工具,会学习前人的经验,会进行社交;或者从先天上说,我们和大猩猩在基因上就是不同的。

但事实并不是这样,科学家发现,猩猩们同样会使用工具捕食,会向母亲学习技能,甚至进行有预谋的犯罪。换句话说,动物可以在后天上十分接近人。

如果诉诸先天基因,答案也不如我们想象的那样。人类和黑猩猩的基因相似度高达98.76%,这样的结果让人困惑,人与动物差异究竟在哪?

原来,关键的差异不在于基因,而在于基因后天的排列组合时机,而控制这些时机的是 “启动子”。于是我们发现:基因这种先天的区别,需要通过后天才能产生影响,所以才引出了我们第二部分的问题。

第二部分,先天和后天究竟什么决定了人?

先天的重要性。无名指的长短重要吗?无名指长度是在先天决定的,无名指比食指更长的男人,肌肉更容易发达,而无名指过短的男人,则更容易患上心脏病和不育症。

精神病是后天造成的吗?我们常常以为一个人患上精神疾病,是由于后天压力过大,但是研究告诉我们,精神疾病最大的病因是遗传。

后天的重要性。通过后天训练,巴甫洛夫发现,只要每次喂狗时都摇铃铛,当积累到一定时间后,狗只要听到了铃铛响,哪怕并没有东西可吃,它依然会像见到食物那样流口水。

而一个先天正常的孩子,本来很喜欢小白鼠,但是在科学家后天的 “训练”下,只要孩子一接触小白鼠,就会听到噪音,于是后来孩子不但变得害怕小白鼠,甚至看到任何白色的、毛茸茸的物体,都会害怕。

这些反射证实了后天培养的可能性。所以,生物可以通过后天学习改变行为模式,不是所有事情都早早地由先天决定好的。

后天能够影响的方面很多,但也绝非万能,事实上,后天依然有很多局限。

首先,后天的改变,依然逃不出先天的预设。有一个有趣的现象,通过后天训练,猴子可以学会害怕蛇,但却无论如何不能让猴子学会害怕花朵。因为猴子的先天,没有害怕花朵的基因。

其次,某些后天的行为习惯,和先天一样,一旦形成就不能更改。生物存在 “关键期”,一旦错过了,就无法亡羊补牢。所以一只出壳不久的小鹅,会把它看到的第一个移动的东西作为妈妈,这被叫做 “印刻效应”。 “关键期”就好像系纽扣一样,第一个扣子系错了,后面你不论怎么系,也都系不对了。

第三部分,先天和后天如何互相影响?

其实更多时候,我们很难区分究竟是先天还是后天在起作用,甚至有时候还会将它们的重要性弄反。

拿教育来说,通常我们觉得,学校教育体现的是后天培养对人的影响,其实学校的学生都有相似的背景,学校提供的也是相似的教育。如此一来,学校就将环境影响造成的差异降到了最小,却在不知不觉中将先天的差异提到最大化。

不难看出后天的影响有时候会放大先天的因素,而且先天的因素往往也要通过后天才能产生作用。

例如所谓“胖子基因”。在富足社会,“胖子基因”更容易让你发胖,而在贫困社会,有钱才是发胖的基础。

既然先天后天是如此纠缠不清,我们究竟该如何看待先天与后天呢?

首先,对于先天,我们应该把它看作是赋能者。基因会给予我们能力,而不是带来限制。

其次,对于后天,做你能做的部分。虽说后天逃不出先天的预设,有些后天条件也无法更改,但是我们依然有自己能够决定的部分。

最后,不要忘了后天和先天的相互作用。人们争论时,常常认为基因代表先天,环境代表后天,二者泾渭分明,互不侵犯。事实上,二者水乳交融,于是“先天与后天谁重要”其实就成了一个伪命题。基因既是结果,也是原因。

让我们用作者打的一个比方来做总结:如同尼罗河是成千上万条河流的汇总,没有哪一条可以确切称之为源头;人性的形成同样也并非只有一种因素,先天和后天共同促成了人性的形成。

《先天后天》读后感(四):机器人读微机原理的感觉

先天后天这本书人让我整个人的思路不是一点半点的受到冲击,一开始我觉得像这样的问题就像争论一些有争议的政治问题一样人不会脱离自己的名族和立场去看待,所以简直想想就觉得理不清楚。

真的往下看下去时,心里产生了一种奇怪的想法,欸?这不是有一种机器人读《微机原理》的感觉么,作者并非是通过搬出一些大家,然后用他们的结论拼凑出一本书的观点,而是基于他们所做的实验,然后遵守经验主义的原则,严谨的分析和批判性的判断这样的实验能够得到的确定是信息,就这样剥丝抽茧的,终于让我们清楚的看到了更加内部的内容。正标题所说,是什么让我们成为人而不是其他的生物呢?对这个问题我始终抱有好奇,坦白的说我想要的是改变自己,那么首先就需要了解自己。计算机的发展历程是一个正向,而这本书解读的先天后天以及其他是我们成为人则更像是逆向的过程,逆向工程就算是在信息安全行业也是充满乐趣的。

在整本书中我看到了在先天后天之争中涌现出来的各种观点和学派,他们有的提出是基于对事物的好奇和观察,有的是基于设计精密的实验,有的会从生活中获取灵感,又有的验证修正前人的猜想,更多的来自于意外的发现(其实很多实验坐下来结果往往会推翻之前的猜测)。先天后天也开始涉及到遗传学,心理学,生物学,社会学,行为学等多个领域。书中更有一些精辟的总结,甚至涉及到了哲学,给人比较大的启示,比如相似和差异如影随形。

全书的叙述方式很好,我感觉深入浅出又不失严谨。但是我更感兴趣的是它的内容给我带来的启示,所以对脉络就不再详细梳理。我来整理一下它对我的启示。

序言中抛出一些诗一样的结论,不过当时我并没有记住,只是觉得那些句子很美,背下来可以很工科生的装逼。

第一章中,由达尔文提出的人和动物的相似和笛卡尔的划分法——即人和动物的差异引起了大家的恐惧和思考,人和动物如何划分,之前人的观念里面动物和本能是捆在一起的,而人则和心智毫无疑问是天生一对。然后在相似和差异这两者中,人的本能和动物的心智这两个仿佛禁忌的词汇开始被世人所重视。之后人类发现自己的确不同于动物,但是程度却没有自己想象的那么大,我在中学生物课中读到所有生物的DNA都是一样的的时候没有想到这其中还带着这么大的社会影响和哲学意义——这一刻,人类走下神坛,其意义相当于哥白尼将地球归入太阳系以内,视其只是一颗普通行星而已。这个时候我真的想吐槽我们的教科书,你说你的确浑身都是干货,但是你不做熟,色香味都差劲,你还想我们心甘情愿的吃,吃完了再消化掉,你这不做梦的么。话说回来,相似和差异如影随形这句话可以指导我很多,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其实记忆力真的很重要,我的记忆力反正不像这世上逆天的一小撮人,但是我感觉,记东西就像一棵树,先长出枝干才长一树叶子,由一个大标题(中心)分出枝干,这个划分的过程就是通过相似和差异的比较来记忆的,记得有相似就有差异会让我在之后的生活中考虑问题时更全面,也避免绝对化。

第一章中还有一个观点刷新了我的认知——基因组不是构造身体的一副蓝图(说实话我之前就是这么认为的),而是像慢慢烹饪出身体这一盘佳肴。基因(外显子)本身有多种版本,而然基因的表达则由启动子决定,影响启动子的是环境。这样一来,后天开始通过先天得以表达。这时的后天和先天已经不是对立关系了。

(说到这里,我觉得外国人写书好像倾向于一开始的几章不仅将事情,而且是讲方法,黑天鹅中我已经不记得那人讲了多少页的经验主义到底是什么,我为什么要用经验主义来论述等等,托他的福,之后接触这本书时听到经验主义不再是一片茫然。话又说回来,这里书中提到隐喻,怎么说呢,用来表述事物以求被人理解或者找灵感方面,隐喻真不赖呢)

第二章的是讲本能,实验告诉我们本能存在但是不是不可改变的,甚至于一些本能没有合适的环境都没有得到表达。而且更重要的是,本能行为和习得行为的界限并不是那么分明,往往有的时候,原因和结果是循环的,人们总喜欢做他们认为是擅长的事情,也擅长做他们喜欢的事情。也就是说,我偏向于和哪种人玩,之后的社会活动会因为的偏好而具有某种特质,但是我现在知道了这件事情,我会试着做自己之前可能绝对不会做的事情,也试着接触之前并不会去接触的人,也就是说我可以有所作为,在面对我自身本能的局限时。至于心智的分立,算是一种了解自己,是说心智形成的基础依托于大脑中不同的部位,有了这样的认识,之后这方面的研究再深入些,人也许就会去试着干扰这些过程了,想到机器人要试着黑自己的操作系统就觉得这事有禁忌的美感,我敢说人类肯定会去做的,就像潘多拉的魔盒肯定会打开一样,好奇心真是,书中很多实验在二战集中营里进行的,之后的科学家还不是一边骂人家不人道一边忙不迭的积累珍贵的实验数据,还有一些实验,设计的简直不人道,欸我都不想说什么。所以我觉得,道德和好奇中,好奇可能更接近于人类的本能。

第三章,对偶就是一种隐喻,双胞胎,尤其是同卵双胞胎,左旋和右旋的指纹头漩左手右手倾向,好像暗示先天后天就想是一对双生儿。通过这一章我发现,遗传真的是比我想象中更有力度,而环境则也不是我想象中那样的线性影响一个人的。收获最大的是心智方面的描述,“孩子的心智经验来源于旁人,而成年人则自己发起智力上的挑战。环境不是一种僵化的产物,而是由本人主动挑选的一系列独特的影响因素。一个人所拥有的一套固定基因,将预先设定他倾向于经历某种环境。”我之前一直觉得先天是把自己弄好,然后后天来进行调整,这就是所谓的先天后天共同影响人,现在才知道我那样的想法是错误的,先天起作用于让你倾向于选择怎样的后天环境,从而环境影响启动子,不同的启动子开启表达不同的外显子,不同的外显子表现出性状,之后某种程度的影响到人的行为心理等。也就是说如果自己屡屡被花言巧语的人欺骗,那么很有可能问题出自自身,这时候不要觉得这些都是天意和命中注定,想想怎么去靠自己的理智去试着打破之前形成的循环,而且不要觉得自己是在和自己的天性抗争,要记得,首先天性是不断调整变化的,其次是,因果往往相会循环,所以打破循环去追求更好的生活是可以做到的。

第四章通过阐述精神分裂症的认知历程来讲述先天后天如何相互作用。但是我最感兴趣的是“悬崖效应”:“精神分裂症可能是进化中的一种悬崖效应的一个例证。不同基因的突变分别都是有益的,可它们如果全发生在一个人的体内或者演化过快的话,这时他们组合到一起便会导致灾难。”这让我想到一部动画片《荆棘城堡》,全世界患上一种叫“美杜莎”的疾病,但是其实这是一种进化,之前也有听说癌症其实是某种过激的进化,因为很多癌细胞是自身细胞所分化成的,而且癌细胞具有强的生命力繁殖力似乎可以不断分裂,对营养强取豪夺,如果人自身的细胞都具有一些这样的特性就相当于人体由一种特殊的干细胞组成,很有可能长生长寿。也就是说,也许有的事情看起来是坏事,也许是好事,虽然你神经很脆弱情绪很跌宕,但是搞不好你很有才华,才华往往迸发于激素起伏的落差中。

第五章中的认知发展:“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既不仅是学习,也不仅是发育成熟,而是两者的结合,是正在发展的心智都世界的积极参与。”基因是具有时间性的,是会改变的。外部的经验是可能经由神经系统导致有机体内的生物变化。同时还收获了动物行为学的四个基本问题:“是什么机制导致了这个行为?这个行为是如何在个体中发展的?这个行为如何演化?这个行为的功能和存在的价值是什么?”如果把这些问题用来看待人类,可能就是人类行为学的四个基本问题。有助于之后自己看一些人事,可以作为出发点和突破口。

我觉得第五章里最实用的一个收获(说实话我刚用过)就是:“(小鼠鼻子里的P2神经元)新神经元会定期替换旧的神经元,每个神经元的存活期只有90天。新的神经元在大脑中生长,并准确抵达前任所在的位置。”这是怎么做到的呢,不造,但是干掉所有的P2细胞的情况下新生的继承者们还是可以重新找回正确的路,所以“这也许解释了为何气味可以唤起回忆。嗅觉神经元一直忠诚于大脑中相应的位点,即使儿童时期的神经元早已消失,成年时期的替代者们依然在大脑中沿用完全一样的线路。”筒子们,香水就是这么用的啊,快去制造难忘的回忆去吧~

第六章成长岁月我收获的非常直白:“生物学是一门充满例外而非规则的科学。”

(欸我突然想到我这么有偏向性的选择一些信息大概也是出于本能,所以我还有个改变的方案就是试着把自己往不爱改变上去改变么?想想真可怕。不过我又想了一下,这本书没准是写书人带着某种本能的偏向去写的呢,好纠结,再看关于作者的介绍我发现他实在是个比较平和幸福又成功的人,大概他的偏向会让人平和幸福呢,不过谁知道呢)

第七章功利的我最感兴趣了,分析的学习和经验。有人提出“主动学习式学习并非是在刺激和奖励持续一起出现时发生的,而是发现在预期的巧合和实际发生的事情不相符的时候。”也就是心智发生了“预测误差”,即在某种刺激后期待回报却没有实现,那么心智就必须更改之前的期待:它必须学习。“无论是愉悦的还是痛苦的,意外比预测所含的信息更多。”这句话在物理层面上讲的通,在更宏观的角度上也可以,比如我最近看的修真文,一般主角就是绝处逢生,完了出事之后意外得到某某继承,算了扯远了。然后条件反射和习惯部分的阐述让我想到,其实把一些有利于自身的事情养成习惯是很有必要的,这样根本不费力,就像在修真小说里将的,把经脉拓宽灵气吸收的就更多了,默默中已经在加速前进了。还有“先备学习”让我想到,也许基因是一种把信息从过去传递到现在的载物呢,果然接下来作者果然说了:“基因的本质就是:信息系统中的各个部分,收集来自过去 世界的各种事实,通过自然选择将其融入对未来的设计中。”最后是就是提到一个叫感知机的东西,模仿人类多巴胺系统原理,我觉得,用隐喻的方法学习计算机体系与人体似乎会有不错的收获,真的很多相似的概念,比如之前说到的心智分立,其实和微机操作里的模块超不多,还有大脑的通用属性和可变属性,类比为寄存器里的特定变量和可变变量都是说到通的。

第八章讲文化和基因。提到“普遍的人性由不同的传统折射到分立的文化里。一个人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归因于先天本性,但在同样的程度上也归因为其同胞的风俗习惯。他似乎从所在的群体中汲取了一些东西。”我觉得这个设想挺好的。然后这里有个涉及到哲学方面的话惊到我:“对康拉德来说,进步是一种妄想。人类本性从未进步,只是注定在每一代人中重复与祖先同样的特性和状况。有一种普遍的人类本性,重新体验祖先们经历过的胜利与灾难。”我隐隐觉得他说的有道理,为什么我们遇到问题可能会去学习书上的经验,因为抛开我们的外在时代特征(无论是工业时代还是互联网),我们遇到的问题本质上还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借鉴历史,连上下五千年都借鉴,所以这算进步了么。还有一个很实用的收获要分享,人说话(组织语法)时活跃的大脑区域和进行手势时活跃的区域是一块地方,然后人要是中风说不了话也是那里,所以我想我还是没事学学手语什么的,锻炼一下,希望那个区域强韧一些不要让我中风了(就当我是脑洞吧忽略掉就好),然后左右手都动起来,对大脑的左右脑均衡发展有好处的样子,这个我没什么脑洞,就平时用左手负责刷牙(一定买软毛刷子切记)。

同时也对第八章中对人和动物出现差距的解释也觉得比较合理,“人类的文化使记忆外化。它们使人类从社会环境中习得更多的东西,远远超过他们的期待。然后人类和动物的程度差异由于文化的荆轮效应扩大为难以逾越的鸿沟……文化和真正的基因进化齐头并进,展开协同演化……人类一旦有了符号交流,文化的积累荆轮就开始转动;更多的文化需要容量更大的大脑;容量更大的大脑允许更多的文化出现。”天那我要学外语。

第九章的内容和它的标题一样是基因的七种定义,最为新奇的一个定义就是“基因像是一个从环境中汲取信息的设备。”之后总结了一下,解释了一开始提出的,事实恰好与我之前认为的相反,先天是可变的:“由于它们的启动子会对外界指令做出启动和关闭的回应,基因无法在行动过程中固定下来。相反,它们是用来从环境中汲取信息的设备。每一分每一秒,大脑中所表达的基因模式都在改变,通常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对外部事件作出回应。基因是经验机制。”隐喻是可怕的,我从这段话中理解基因大概是有点儿像细胞膜,有某种选择机制来汲取环境,那么想要汲取到好的东西来滋养内部,可以有两种思路,一是把细胞放置在一个富含所需的营养物质的地方(好的环境),二是提高自己的吸收率(我倾向于这是一种心智模式的调整)

第十章里我同样收获了很实用的东西和一些脑洞。首先面试中会涉及到遗传歧视。“即便面试官不在意种族、性别、残疾和外貌,只是以能力区分求职者,她仍然是子啊歧视。除非她只是以资历和北京来判断,否则她便是在寻求内在的天赋而非习得的才能。”

然后脑洞技术关于法律的,一个坏的基因不是一个判决,它还需要一个坏的环境。但是问题是“既然科学已确定了基因与环境之间的联系,无知就不再是道德上的中立态度”。也就是说,将来的世界可能会出现基因辩护,犯错的不是哈姆雷特,是哈姆雷特的疯狂,要知道,哈姆雷特的疯狂也是哈姆雷特的敌人,是不是有点儿晕了。而且既然有这样的牵动犯罪率的基因,那么会不会让大家都去做个检查什么的,到底哪个更好一些呢。总结的寓意也很好:“社会政策必须适应一个人人有别的世界。”我觉得以后的学法律的孩子们有点儿挑战。

最后的最后,真是本好书。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