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新的一天经典读后感有感

新的一天经典读后感有感

《新的一天》是一本由许立志 著 / 秦晓宇 编选著作,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页数:239,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新的一天》读后感(一):“新的一天”后

谁能写出这一纸满满的绝望

掉落 掷地有声

一颗锈迹斑斑的螺丝钉

穿透

城市的钢筋水泥

开始自己的新生活

从什么时候

我们的生活还没有死亡来得亲切

重力 垂直

并非压碎你的苦难

只是

一层层消也消不掉的负荷

挤出血

碾碎骨

刺透心

曾经在这个世界上

有个人

用诗人之死

同文字告别

《新的一天》读后感(二):许立志

从许立志的诗中,我读到了一种气象,不断的向内探索他所工作的地方和他内心的冲突。只不过他并没有完成生命的救赎,着实可惜。但是我们首先要审视诗人所生活的时代的处境以及更多有梦想的年轻人,给他们向上的通道,这是作为人类所要思考的。

同时作为我们人来说,都有困境,可能是这个时代的,也可能是个人的,我们要积极寻求一种有效的和当下这个社会建立链接的渠道,而不是以死寻求解脱,我们要超拔出我们作为人所具备的品质,相信苦难是暂时的,终将可以刺破黑暗的囚笼。

《新的一天》读后感(三):大城市的繁华,与我无关

买的盗版,是B站的某up看到了一个作者生平介绍,入手的。 许的诗作给人直接一种直接了当的冲击感,尤其是在最后一年的作品出现了很多我读下来直接感觉到诗人死亡即解脱的想法。

这让我想起了《独自走向生命尽头》,人有自生权,是否也应有自死权?文章最后一段是这样的:“怀自杀意愿者的处境很糟,而自杀者的处境则更为恶劣。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的所在所谓,不应当否定他们对生命的参与,特别是不要在他们面前为我们自己描画一个光辉的形象。让自己彻头彻尾地暴露在别人面前,是件很可悲的事情。所以,我们就应放轻姿态,以自由无拘、平静、平常的方式谈论他们。”

《新的一天》读后感(四):见不到大海的人

4.5 读起来很快,一个划水的早晨就读完了。2013年以前还有很多戏谑的口吻,得以窥见至少当时还没有放弃希望。2013年开始的写作,也就是诗集的后半段,越来越频繁的出现死亡的意象。甚至给我一种他的死亡的迫近同时也是他的诗歌成熟的迫近的错觉。或许不是错觉,但我必须这么说:许立志的自杀把他的诗歌带到了新的高度。

有一句,诗人啊/你这大山的囚徒/一辈子也别想看到大海。读他的诗可以明显看出他非常崇拜海子,海子自称大海的儿子,还要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可能早在这之前,许立志就已经开始盘算着自杀了。

读《新的一天》,就是目击一个人诗人自杀的全部过程。诗歌是无用的,但至少诗歌托举起了他不断下坠的命运。想起北岛说的,诗歌之光,照亮突然醒来的人。许立志的诗,就是照亮他自己,也照亮了我们的那一束光。

《新的一天》读后感(五):中国工厂——抑郁症的温床

读完让我想起之前南京自杀少女走饭的微博,当时曾经逐条的读完过她的文字,像诗,而且很独特的具有一种冷幽默,貌似一个性格很好的少女。但他们之间的共同点除了诗的才气,还有对死的描述很平静,毫不避讳,而且会描写很多预想的死亡细节。好像那是挥之不去、反复深思熟虑的念头。这样的文字像自杀的征兆,如果被提前发现,也许可以早期干预。不过话说回来,谁会真的去干预呢?又要如何去干预一个人的生活呢?

我曾经在妈妈的单位亲眼目睹过一位与我同龄工人自杀坠楼的现场,后来又在中国南方的工厂驻留观察,中国工厂确实是抑郁症的温床。工人在工厂中都好像异化成被吓坏了的小动物,他们疲惫,沉默,交流障碍。眼神中充满对陌生人的不信任,在我驻留的一个月时间,我不曾和一位工人真正意义的交流过,他们盯着我却又躲着我,这甚至让我被那层浮在工厂上方不可信任的迷雾吓坏了。在工厂的后期简直度日如年。

在这个号称工人政权的国家,工人正在过着比死亡更可怕的生活。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