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开放的作品读后感锦集

开放的作品读后感锦集

《开放的作品》是一本由[意]安伯托·艾柯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26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开放的作品》读后感(一):Eco关于当代艺术精神的探讨

本书是意大利哲学家、评论家、符号学家、小说家艾柯发表于1962年的系列当代艺术评论的文集,围绕着现代绘画、音乐、文学等作品等开放性、不确定性、模糊性进行了探讨,系统联系了开放性的语义学、热力学、信息学及精神分析等方面的根源,揭示了当代创作的求新精神。

ECO

这位作家以前介绍过他的《玫瑰的名字》。据说有个非常庞大的私人图书馆。

共由7篇文章组成,其中《禅和西方》、《开放性、信息与交流》等文章较有意思。

书中提到的很多迄今仍很有名的艺术家和作品:John Cage、乔伊斯(《尤利西斯》)、布莱希特、Pollock、Mallarme、Beckett、Ionesco、kerouac。

我曾学过一段意大利语,所以对意大利的哲学有兴趣,但本书更是一本探讨现代艺术的哲学含义之作,不是纯哲学书,不少地方仍然较为抽象。翻译尚可,但很多要放在当时社会的艺术环境中才能更好的理解。

封闭是固定的,开放更自由,信息量更大。有的电影结尾也是开放性的,不过少受欢迎,因为大多数人都喜欢被安排。您更喜欢肖斯塔科维奇2号圆舞曲,还是John Cage的毫无节奏感、旋律感的当代音乐?

《开放的作品》读后感(二):开放的时代与开放的作品

最早接触艾柯是以前混迹的cnnirvana论坛的一个朋友发的一封邮件。邮件里对这位意大利作者的赞美没有丝毫吝惜。直到后来《玫瑰的名字》新版高调首发,与记忆库里的艾柯终于联系起来,兴奋的等待首发之日就第一时间购入。恩,只是购入,阅读又是很久以后的一个故事了。其实在我没有阅读艾柯之前,每当有人要我推荐书,他的书总在我的书单里《玫瑰之名》《波多里诺》《傅科摆》,这三本上译社出的小说是曾经最容易买到的艾柯。我对艾柯的推崇大抵出于对艾柯身上那些关键词的认同—博学,全才,后现代,过度诠释,学霸,符号学,恶趣味……

从某种角度讲,艾柯在他的作品之前,自己已经成为一部开放的作品。

《开放的作品》是艾柯1962年写成的,据小百科科普,他正是凭此书一跃成为后现代主义思潮的主将。这种说法在艾柯自己写的《开放的作品》的序言里有一定体现。他写了此书之后,经常有人写信骂他,但也有不少人支持他,骂他的人说他蔑视经典,言之无物,是文学界的毒瘤。(话说文人骂街也同样不讲道理)而顶他的人中其实大多都很想追求这种开放的作品。正所谓求而不得才是最好的,当初刻意追求的开放恰恰求之不得。50年后我们的身边却出现了不少的“开放的作品”

什么是开放的作品,我一直认为开放并不是一种创作手法,恰恰极端个人的经验形成的作品,在受众二度审美后更容易成为另一个作品。开放的作品是一个幻影,它不存在于文本,它存在于受众的个人经验。他的主题可以是作者,可以是读者,也可以是二者之间通过作品建立的联系。

我们所在的时代,繁华迷乱,太多的娱乐方式,快餐式的审美,碎片化的阅读填充了生活的每个角落。在这种割裂破碎的时代,作品已然不是单纯的创作品,而是糅合了各种要素的个人体验。人们通过作品看到的,更多的是自己的体验与感受。而这恰恰就是所谓开放的作品,作品本身只是一个载体,然后通过载体再度发展出个人体验,二者结合才是一个完整的作品。

60年前艾柯竖起了开放作品的旗帜,60年后我们不自觉的活在这个开放的年代。经典一再被解构,与其说是过度诠释,不如说是各取所需。社交媒体泛滥的今天,每个人都有强烈的自我表现的欲望,而我们都在“时代”这部开放的作品中,同时我们也在写就着作为开放的作品的我们自己。

《开放的作品》读后感(三):读者的自我修养

安伯托•艾柯这个名字之于中文系学生,有一种微妙的感觉。从小说《玫瑰的名字》再到《傅科摆》,几乎是半懂不懂地去滴滴答答地阅读,赞其功力了得,叹己才疏学浅。打开这本《开放的作品》,作为一本学术书籍,更不用奢望它是一本好读的书。但作为自我挑战与读者修养提升,这无疑是一本值得一读的书。

经历了初版至今近半个世纪,无数评论家为这本书费尽唾沫和笔墨,他们自然是比我段数了得的读者,但亦众说纷纭,难以尽解。也许当这本书在谈论作品开放性的时候,谈论本身也成为了开放的意义。对于本书的主题,我比较认同埃米利奥•加罗尼的看法:“这本书以不同寻常的方法谈论美学,将关于艺术的论述向关于其他学科的论述开放,使用了一种‘语言—交流’的方法。”

正是基于这样的学术讨论方法,随着啃书的深入,艾柯的形象愈发高大。他用实际行动与语言向我们昭示:一个不想当学霸的读书人不是好读者。《开放的作品》虽是以讨论文学为主,但涵盖了文史哲、数理化各学科的知识与内容,若读者毫无综合知识基础,将会遭遇一些小小的尴尬,艾柯太旁征博引,我们却连类别都辨别不清。

在正式开篇的第一章,艾柯便引证了巴洛克风格、象征主义、“运动中的作品”等艺术概念,提出了作品创作本身存在的“开放性”。作品在读者的面前不再是已完成与封闭的作品,而是仿佛一座城堡打开了无数扇任意门,无论打开哪一扇,都能通向不一样的房间,甚至在无门可走时,读者还能通过自己的高超能力,凿开一扇天窗,欣赏到不一样的风景。拿最广为人知的《圣经》而言,“不仅可以从文字上去阅读,而且可以从另外3个意义上去阅读,即寓意、道义和神秘解释。” 在读《开放的作品》时,脑海里回想起最近正在读的《小于一》,布罗茨基的一些诗论与艾柯可谓异曲同工,在讲到茨维塔耶娃的诗歌《新年快乐》时,布罗茨基如是说:“只有一个词‘年’的使用,是原意上的使用;这行诗里的其他所有词都负载——超负载——着各种联想和比喻性的意义。”但艾柯同时又指出,作品的开放性,究其本质并非无轨电车,作者并没有在完成作品后“死去”,读者的发挥到底仍是戴着镣铐跳舞:“‘开放性’并不意味着交流的‘不确定性’,并不意味着‘无限的’可能形式,并不意味着欣赏的完全自由;这里只有一定的欣赏可能,这是预先严格确定严格限定的自由,以便使读者的理解反应永远不摆脱作者的控制。”读者和作者通过一种微妙的联结进行互动,“每一次阅读都使作品按照一种前景、一种口味、一种个人的演绎再生一次。”唯有如此,才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万个林妹妹,读者的参与感通过阅读与思考最终与作品的固定形式融合在一起,成为作品的另一部分,运动着、变化着,历久弥新。

在书的后几章节,艾柯的论述范围则更为宽广,文学与艺术理论再也束缚不住他奔腾的思路。先是格式塔心理学常规理论的讨论,再到信息学理论的引入,在一本文学论著中频频出现指数对数公式方程,让数学捉急的文科生默默留下了冷汗,而且那些描述科学公式的语言本身也变得烧脑,诸如“一个信息所传达的信息量是明确地确定信息可能引起的可能性的数量的二进制的对数”的句子不读上几遍实在云里雾里。更有甚者,“熵”这样的天体物理概念,只有在科幻小说中略有耳闻,到了艾柯这里,同样毫不客气地用来解释信息的传递与损耗,让人着实钦佩。同样,艾柯的作品关注范围也不仅限于文学,而是宽泛的文艺作品,包含了绘画、音乐,其丰富性足见作者的博学。可见要读懂学霸作者的书,读者的修养提升必不可少。

在《开放的作品》中,有一点值得一提。除了文学理论与范式的讨论分析,亦对生活提出了颇有新意的看法,艾柯揭示了读者的心态。我们认为生活更像《三个火枪手》,有情节、有逻辑,而生活本身却并非是这样的模样,反而更接近被我们认为艰涩难懂的《尤利西斯》。生活本身的模糊性和多义性铸就了作品的开放性,只有读懂了生活,我们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好读者。

本文节选刊登于4.10《南方教育时报》

《开放的作品》读后感(四):我们从《开放的作品》中学习什么?

听到我最近在读的书是《开放的作品》,朋友立刻发出讶异的反问:“你还读艾柯的书?!”这句话的弦外之音大约是“他的书太难读懂”或者“你还不够格”诸如此类。

不难理解,作为非专业人士,想要挑战学术巨擘的先锋之作,难免被嘲笑自不量力,但我的确是想尝试“从本书读懂艾柯”。即使达不到读懂的程度,至少也应该管中窥豹,略有所得。但是,该从何入手呢?难道真的需要先读一遍乔伊斯《尤利西斯》,再来重头摸索《开放的作品》的来龙去脉?恐怕没有敏锐的学术眼光和超人的阅读毅力,是万万难以做到的。

那么我们还是以虚心的态度,开放的精神来领略一下这本探讨西方现代艺术、文学的先锋之作吧。

《开放的作品》一书,并非是传统意义上的学术专著,它更像是一本学术争鸣专栏连载。在第一部分:《开放的作品》:时代和社会;第二版序;第一版序三个篇目中,艾柯详细介绍了有关《开放的作品》的由来,以及之后每一次出版的学术背景历史,以及有关问题的澄清与解释。

其实读《开放的作品》,读者首先面临的就是:如何去理解这样的一个“命题”的问题。关于这点,艾柯本人提到,最初他想用的书名是“当代艺术理论中的形式和不确定性”这个更为具体而明确的题目,不想被“对书名历来十分敏感的邦皮亚尼”建议改为“开放的作品”。这部作品出版后,引发了强烈凡响与争论,随之而来的,是艾柯持续多年的辩论和自卫。

在后来的作品《内容与形式》中,有了符号学经验的艾柯重写了《开放的作品》,将《伊甸园语言中美学信息的诞生》一文(见本书附录)补充进去,论证了他之前关于“一篇文章是一部使人享乐的机器(正如后来说明这是一种开放的经历一样)需要做出巨大的努力,问题在于将这架机器拆卸开来。”的观点。

仅仅是一个名称,便引发了如此巨大的反响,可见其中内涵之丰富,解读之深入。在接下来的七个部分,艾柯分别从“开放的作品的艺术理论”;“诗的语言分析”;“开放性、信息和交流”;“视觉艺术中的开放作品”;“电视经验和美学”;“禅和西方”;“关于关注现实的形式模式”等七个方面来阐述其关于作品开放性的观点及理论。

由于学术作品的特殊性,我很难截取其中某一个问题,就个人理解进行一番解读与论述。哪怕是其中某个片段,某几个字句,都已经能够让人揣摩咀嚼良久。而阅读期间引发的联想与思考,更是一种难以言明的愉悦体验。

例如,在第四部分“视觉艺术中的开放作品”中,艾柯指出“开放的艺术的职责就是一种认识论的隐喻:在现象的不连续性使统一的、确定的形象的可能性处于危机之中的世界中,开放的艺术启示一种看待生存的世界的方式,在看待它的同时接受它,将它同自己的感觉结合起来。一部开放的作品敢于直面这样的职责:给我们以不连续的形象,不是在叙述它,而是它就在那里。在将科学方法的抽象性同我们感觉的材料的生动性进行协调时,它显现出的是一种超凡的模式,这种模式使我们能够了解世界的新面貌。”

阅读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我不禁想起了草间弥生的作品,无论是画作《无限的网》,还是装置艺术《嗨,你好!》,以及《无限镜屋:水上的萤火虫》,都是可以让观众得以沉浸于其艺术世界、体验到前往苍茫宇宙感觉的作品,这大概就是具体的“开放的作品”,它有着“呼吁同作者一起创作作品”的特质,“每一次阅读都使作品按照一种前景、一种口味、一种个人的演绎再生一次。”

而我们的理论家生怕人们误解其研究意义,特别对自己的研究作出诸多设定,并不断加以修正。用艾柯的话说“这些文章不只是论述美学理论的文章(不是确定而是推断关于艺术和美学价值的一系列的定义),这是一些论述文化历史的文章——更确切地说是论述艺术理论的历史文章。它选择开放作品的艺术理论作为观点和通道(作为入门)来展示西方文化历史的一个时刻(它的现在)。……”

正因为艾柯从总体出发,历史地看待“开放的作品”这一问题,这本著作才成为了探讨西方现代艺术、文学,展示西方文化历史的先锋之作。而作为当代阅读者的我们,也得以从更加宏观、历史的视角来尝试探寻理论之奥妙,体会学术争鸣之真谛。而在这样的一个学习过程中,相信我们反观自身创作或研究的能力也会相应提升,达到一个新的境界。我想,大约这便是我们今天尝试读懂《开放的作品》的意义所在吧。

《开放的作品》读后感(五):开放的作品

开放的作品

由中信出版社出版的《艾柯三部曲》系列新书包含了《误读》《带着鲑鱼去旅行》《开放的作品》三本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开放的作品》是安伯托•艾柯学术著作中最重要的一部。学术性较强,非专业人士读起来还是有一些难度。但是无可否认的是,此书值得你花时间去研究,也经得起时间的推敲。

本版既包括了艾柯写的《开放的作品》:时代和社会,也包括了他在第一版和第二版写的序言,而且还有详尽的评论概述,提到了这本书在发行之初被猛烈抨击和受欢迎的有关事件。封面设计的简单明了,绿色腰封上注明:从本书读懂艾柯,探讨西方现代艺术、文学的先锋之作。精装硬面,很值得收藏。

1962年6月《开放的作品》辅一出版,就引发了一场激烈的争论,这场争论波及了60年代意大利的整个文化界。这本被埃米利奥•加罗尼、雷纳托•巴里利、乔瓦尼•乌尔巴尼等当时著名评论家争论不休的作品,“反对的正是克罗齐的传统,这种传统仍然在滋育着人们不注意的意大利理想主义的评论界和哲学界的立场。”就作品本身而言,主要讨论的是什么才是“开放的作品”,开放的作品是以怎样的方式呈现出来的。

作者并没有只从理论说话,而是从音乐、建筑、绘画、电影、小说等各个方面,挑选大家耳熟能详、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以具体的文艺作品为实例,循序渐进,逐条引导,从而说明自己的文艺理论。比如小说,作者艾柯以乔伊斯和卡夫卡为案例,这两个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经典作家,简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卡夫卡的作品就是一种非常‘开放的’作品:诉讼、城堡、等待、刑法、疾病、变态、酷刑,所有的这些都不是只从它们的字面意义来理解的意象。”明确指出乔伊斯的作品是“开放性作品的最高典范”。在音乐上 ,选取了巴赫的部分古典作品,建筑上,从风靡一时的巴洛克风格入手,尤其是马拉美的《书》极具代表性。在通俗的意义上讲,就像我们上手工课一样,如同老师在课上一边讲述做手工的步骤,一边拿出具体的材料进行组装,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相得益彰。虽然,这个比喻有点糙,但是我觉得这也是理解入手的一个方面。

通篇读下来,个人认为,开放的作品并非一种现实存在的写作手段。关于这种说法,艾柯本人在书中就有以自己的亲身体验写成的案例。在《开放的作品》大肆流行的时候,有人拿着自己的作品问是不是属于开放的作品的范畴,艾柯也说,开放的作品不是写出来的。它不是写出来的,是一种意象,这种意象的形成是作者也可能是读者,在作品被受众解读之后,从而形成的一种个人的理解和体验。而这种由于被二次创作或者演绎的幻象,才是开放的作品。因为正是“每一次阅读都使作品按照一种前景、一种口味、一种个人的演绎再生一次。”所以人们通过作品看到的更多的是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就如同读小说那种“身临其境,感同身受”一般,这才是我所能认同的开放的作品。

在阅读的过程中,因为自身基础有限,甚至出现了卡壳。在P63页出现的《信息学理论》看的有点云里雾里,涉及了挺多非我所能的信息和符号,理解起来更加吃力。最感兴趣的还是《禅和西方》,因为曾经一度对佛学非常感兴趣,所以有关于禅的理解方面的资料,一直是阅读的重点。比较认同“在一系列的生活事实的变化中感受享乐,而不是只把它当做冷冰冰的方法原则。”

“十二音体系音乐、乔伊斯、试验文学、非形象绘画、运动艺术、电视直播的时间结构、新小说派以及安东尼奥尼和戈达尔之后的电影、信息理论在美学上的运用,由这一系列的不同观点诞生了一种对当代艺术的观点以及对它提出的认知模式的观点,将之作为"认识论的隐喻"提出来,这将独立地进展为对世界的定义,很像新的科学方法确立的定义。”这是我百科出来的有关《开放的作品》的主要内容。内容总结的很全面,对理解本书也很有帮助。在此贴上。也许大家看我写的看不明白,这个也许能看明白。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