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殷红的花朵读后感100字

殷红的花朵读后感100字

《殷红的花朵》是一本由[英] 约翰·高尔斯华绥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页数:217,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殷红的花朵》读后感(一):可怜的人儿

如果抱着看一本诗集或者散文的心情阅读这篇小说 还是挺不错的 毕竟是高尔斯华绥的作品 但从生活伦理上讲 主人公有些太过于浪漫多情了 是对也是错 他毫不掩饰自己的内心情感 放任追求自己的内心向往 值得敬佩 可在现实生活中 这注定会伤害到一些人 毕竟我们不能随心所欲的活 有时候我们坚信的一些东西 无疑是带有牵绊纠葛的 放任自己 就好比断了线的风筝 乍眼看去了无牵绊放空高飞 实则已被自己抛弃

《殷红的花朵》读后感(二):《殷红的花朵》阅毕掩卷

小说讲述马克·莱恩南一生三个不同年龄时期的三段“特殊”情感,展现了一个男人在情感上弱点的示范。小说将其三个年龄阶段分别用春、夏、秋作比喻,代表其不同阶段时的心境和状态。也正是因为当时的心境和状态,让这三段感情事出有因,并走向各种结局。学生时代,青涩懵懂,受到导师妻子的诱惑,产生了对女性本能的吸引。这样的感情比较稚嫩,且经受不住时间、距离和一些其他因素的考验,很快便不了了之。青年时代,对爱情过于火热追求,甚至有些鲁莽,不仅不顾及所爱之人是有夫之妇的身份,还打算一起私奔。直接导致了“奸情出人命”的惨痛结局。中年时代,在与妻子常年的平淡生活中,被一股来自青春的情感所吸引,内心的触动和对方的火热追求,让其煎熬挣扎,在理智与情欲中辗转数回合,终于斩断情丝,与妻子厮守并远离诱惑。小说人物情感真实,且富有良好的情感教育意义。

《殷红的花朵》读后感(三):烧死那朵花

这殷红的花朵,是情欲之花,然后被冠名“神圣的爱”,不觉美好只觉得无比讽刺。如果能采取什么措施来规避这男人日后的变节,怕是只有烧死了。

“放弃情人便是放弃本能,放弃妻子便是拥抱痛苦,均将迎来毁灭。”男主角的恬不知耻被写得淋漓尽致,左拥右抱的本能被冠以“爱情”的名头,似乎更容易被原谅些,如果再加上艺术家的自由秉性,好像就成为理所应当了。红玫瑰和白月光,他都想要,偷情是迫不得已的维稳手段,多可怜啊。

三段故事,男人和女人对待爱情的方式差异被展现得透彻,为爱情忐忑又不顾一切的女人,和什么都想拥有的男人,让人厌弃,却也格外真实。

全篇都被作者带着走,阅读感受优秀,但是整体故事还是略显单薄,毕竟围绕感情总是会让人觉得单调。

关于描写。文辞非常细腻,像一位年过不惑的男人,在夏日夜晚树荫恰好遮住花园边缘却为繁星留下落脚点的院子里,点一支烟,沉溺回忆冷静且丧地讲述自己的曾经。不带指引、不带偏颇,只是单纯的讲述自身与他人曾经的心思蠢动和种种结局。

很美很丧很让人生气,但是非常真实,男男女女细腻的忐忑,写得太好了。

《殷红的花朵》读后感(四):有种深爱叫不能——读《殷红的花朵》

文/吴情

最近看了英国大文豪约翰·高尔斯华绥的《殷红的花朵》一书,字数不多,二十多万。情感上虽说不到震撼,但还是有些微微的感动或触动。

全书分“春”、“夏”、“秋”三部分(注意,没有“冬”,表示生命完结和季节肃杀的“冬”)。故事的背景设置在十九世纪八十年代的英国,主要讲述的是男主人公马克•莱恩南经历了三段生活的感情波澜,以及在遭遇这些波澜时面临的两难选择。

第一卷是“春”卷,主要描写了主人公马克·莱恩南在牛津大学求学时,结识了文学导师哈罗尔德·斯道默年轻貌美的妻子安娜·斯道默,并对其产生了诱惑。他当时只是个懵懂的青年,对于爱情只有精神性的想象,而没有迫切的性需求;而安娜则大他十六岁,对他的喜爱中间多少掺杂了些许母性成分,但最后还是变成了情人间的爱,她不喜欢丈夫刻板严肃的性格,讨厌自己平静如水的死生活,她觉得,马克的介入,“是又冷又闷气房子里的一炉火”(这个比喻打动了我,不管他们俩结局如何,我觉得这种情感上的相互需要,便是爱情的实质)。这一部分写得很克制,接近传统中国人推崇的“发乎情,止乎礼”。这本书写于1912-1919年,当时的英国,唯美主义依然势力不减,高尔斯华绥的《殷红的花朵》,便是这种唯美主义的一个典范之一,其间,安娜和马克一行人多次阿尔卑斯山旅游,高尔斯华绥擅长的风景描写便出现了。当然,高尔斯华绥读过牛津大学,他在小说中对英国牛津大学高级知识分子的刻画也很有一观,几乎达到了入木三分的境界。

第二卷是“夏”卷,主要描写马克·莱恩南不能接受和教授夫人这种“不伦之爱”,离校出国,去远赴罗马和巴黎专攻艺术。六年之后,他学成回国,偶遇一味欣赏其艺术创造的议员夫人奥利芙,彼此之间年龄接近,又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很快便推为知己。但在日常生活中,慢慢由纯粹的友谊过度到爱情,一次,他们俩互诉衷肠,立下盟誓,决定私奔,但不幸的是他们私奔所乘的船沉没,奥利芙去世,马克挣扎着活了下来。热烈的爱慕之后,剩下的只是马克对奥利芙的回忆和追溯。这段故事打动了我,爱情,或许就是一种共鸣,就是你不说出来,我也知道你在想什么,但世事总不圆满,有情人不能成为眷属……

第三卷是“秋”卷,时间一下子跳到了二十多年后,此时的马克已经是一位著名的艺术家了,他的妻子是他的青梅竹马西尔维娅。酒会宴饮常伴,他遇到了一位早年的同学,见到了同学的私生女,可怜这女孩母亲早逝,父亲好酒色和赌马,终日与孤独为伴,马克有感于女孩的不幸遭遇,决定教授其画画。随着接触增多,女孩竟然逐渐对马克产生了“爱恋”,并展开了攻势,马克最初没放在心上,最后还是不免动摇,最后经过反复斗争,他带着妻子回到欧洲大陆,再不见女孩!这让我想起了纳博科夫的代表作《洛丽塔》,在这样的亦真亦幻的故事中,或许道德评判早就不必,真正重要的是每个人的幸福。是的,或许每个人一生中都会遭遇类似的情况,重要的并不在于结果,而在于我们做出了我们认为对的选择。

译者黄先生作注,说“殷红的花朵”指的是一种石竹。这种花,也是幸福,也是爱情,更是每个人生命的见证,只是很少有人的生命能够像那朵花一般灿烂绽开。值得一提的是,高尔斯华绥对叙述节奏的把握,对文字精工和细致的要求,堪称理性与感性的完美结合,这里面几乎见不到很做作的部分,故事的推进自然流畅,就像生活本身在运行。本书虽然是小说,却像诗一样精致完满,像一首悲伤的恋歌。

《殷红的花朵》读后感(五):无聊的花朵,无知的殷红

作为开年第一本读物,绝对是冲着书名好听,已然想不起当初买来时的缘由,可能还是因为书的名字和寓意比较有吸引力,但愿当初的我是这样想的。然而事实证明故事确实不如预期。

三个故事分别用“春夏秋”比喻,原本是个不错的设定,可惜中规中矩玩得不太漂亮,内容也不太有意思,总之,多少还是有些失望的。尤其是翻译的蹩脚和超越年龄性别的矫情。

安娜•斯道默和丈夫的学生——年仅18岁的马克•莱恩南搅合在一起,产生了暗中自不明朗的爱情。一开始莱恩南和斯道默夫妇在一起旅行时,对年长16岁的斯道默夫人的沉默魅力备受吸引,仅仅因为对方和丈夫等人一同爬山没有带上他,就倍感失落,觉得自己是被扔下抛弃的可怜虫。安娜•斯道默也从一开始理智地意识到不该如此,到后来的沉迷其中不能自拔,再到最后心碎离开,情绪经历了从云端到地下的痛苦折磨。她在意识到自己的情不自禁之后的主动勾引,和磨磨唧唧以为只言片语就代表了莱恩南对西尔维娅的青睐、对自己的背叛,让我深深地厌恶这个女人。或许故事的塑造不成功就在于一切开始得莫名其妙,结束得就更古怪离奇。人物的性格不饱满,人物的目的也不明确,更没有为了得到什么而“不得不怎样”的心理挣扎过程。我对这种用烂了的第三者角度直接用语言诉说的烘托毫无兴趣。这不是个好文字的表述者应有的水平,更不是作者应该追求的自我素质的体现。至少这个时间段我是喜欢西尔维娅的,比她将来嫁给莱恩南后的性格要好上太多。这时候的她还可以用孩子气掩饰掉骨子里的唯唯诺诺、可悲可怜。朦胧的爱情用春天来形容也不算为过。

夏天预示着炽烈的热度和难以磨灭的记忆,我最喜欢的形容Summertime Sadness,真是非常适合用来作为逝去的夏天的总结。奥莉芙作为一个可怕丈夫魔掌中陷落的柔软女人,能够走上即将和情人私奔的道路,实属勇敢。我不太能理解的地方在于,为什么奥莉芙答应了莱恩南的请求,同意了和他离开,共同生活,也如期到了约定地点,那为什么不就趁着这个约定时间一同划船离开丈夫的河边别墅,远走高飞,还非要约会之后再回家?难道就不懂得危险么?越早离开不是越安全么?这么一点常识两个成年人都不懂得,也是活该被克拉米埃撞翻船体。但是可怜的奥莉芙竟然死了,也是够戏剧性的安排,应该让两个人都死了比较好,或者莱恩南死掉,奥莉芙还活着,这样才更有看头不是?于是夏天就这样说走就走,从不停留。

娜艾尔就是个臭不要脸的小娘们儿,奥利夫到底喜欢她什么从一开始就不明确,也是够莫名其妙。莱恩南被小蹄子勾引得欲火焚身也是很可笑。47岁的老同志了,作为卓莫尔的老同学,究竟为的是什么啊?一直都很讨厌那个小妮子的一举一动,故有成年人的做派和故作姿态,又无法摆脱未成年的窘迫和任意恣睢,实在不是个省油的灯。也实在不懂莱恩南为什么会因为她而影响到和西尔维娅的婚姻生活。毫无必要且毫无意义。经历过前两段无疾而终的爱情,我以为莱恩南会变得老成,会学会事情不要强求,人生没有那么多顺心事都让你赶上,而很可能你赶上的都是不顺心的事。然而老不休的莱恩南并没有吃一堑长一智,反而更加迷恋小姑娘的性感漂亮青春蓬勃,忽略身边青梅竹马的漂亮妻子西尔维娅,可怜西尔维娅一直保持着苗条身段和光鲜容貌。所以说,漂亮是抵不过时间的消磨的。唯有智慧,远比美丽走得长远也更为持久。秋天是个收获的季节,但莱恩南仍然一无所有,守着感情已经不在的老婆了了此生。不情愿,却不得不。

短短一本《殷红的花朵》看完,学到的内容实在有限,甚至在行文构成上也没有太多收获,如果能看到别人讲故事的缺陷,至少也算一点点成长,意识到就意味着将来自己尽可能不在同样的地方犯错误,犯如此低级又无聊的错误,写出让人看不下去的文字。殊不知,这才是最大的暴殄天物。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