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心事如山》读后感精选

《心事如山》读后感精选

《心事如山》是一本由[英]罗伯特·麦克法伦著作,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29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心事如山》读后感(一):一言难尽的翻译

在还剩三分之一处弃了书,翻译里的低级错误一箩筐,尼采、卢梭、比利牛斯山这种常识性名词都可以出错(并且没被校对出来),让人很难相信非factual部分的文字能如实表达原意,也就很难沉下心来看下去。而且平心而论,翻译准确度不提,这一本的译者的文字功底明显不及同系列的《古道》和《荒野之境》。

书的主旨一如副标题,“恋山史”。包括作者自己在内的被高山吸引的古往今来的人们,一面清楚地知晓下一秒钟可能就葬身冰崖雪沟,一面控制不住地继续朝上攀爬。冰川默默保存下一部分倔强的尸体。

总之,还是因为“山在那儿”吧。

《心事如山》读后感(二):想象不及身体力行

读这本书的起因很简单,近来看了很多关于国人境内野外探险不幸罹难的新闻,对于写新闻的记者的偏见不以为然,想找本书看看关于这方面的。读这本书之前去了趟青藏高原,于是乎对高山有了点感性认识。至少对于书中提到的高原反应,以及高原特产的丁香、红嘴山鸦等动植物有种亲切感,因为已亲身遇见或经历过。

人类对于未知世界既恐惧又好奇。猎奇让人类不断地探索周边一切的事物。相较而言,国人属于非常本分,不勤于探险,可能受祖先崇拜束缚较大。但是很多事物并非坐在书斋里就可以体会出来。比如高原反应这种事情,你看一百遍1080P的纪录片,也不及亲身到达高山体会一次,了解那种感受。随着科技越来越先进,在书斋里可以看到的东西越来越多了,可是人的认知能力却越来越差了。很多人连分辨自己的感受也无法分辨清楚,不知道自己在难过还是高兴,在越来越远离野外生存的舒适环境下,人们也抛弃了自己本该拥有的技能。

常呆都市里生活的人应该经常地回到大自然中去,我们身体携带的基因渴望着把我们带回到那片林子里去,重新贴近自然,抛却所有的烦恼。

《心事如山》读后感(三):明知道无法获得同样的体验,仍然想要再读一遍。

在10年代中期,户外生意曾如火如荼,蓬勃发展的轻奢自由行,带动了野奢营地、房车旅行,露天音乐节等。人们穿梭在城市与山林之间,每一日都是水沁过的珍珠,波光熠熠。 2022年中,露营、户外,重新回到大众的视野。 说来有趣的是,这种轻中产式的生活方式潮流,还是由小红书策划带动起来的,人们越居家,越想念山野。越少的耐心,点一颗红心,一粒星星,就变得简单。身在盒中,意识得到自由。 放下手机,喧嚣的音乐,墨绿色的图,点燃一簇火苗,环顾四壁,饥渴重来。这时候,适合重拾这本《心事如山》。 尽管看短评,大家都在诟病翻译不到位,作为一本“入门书”,囫囵吞枣也足够了。比《古道》和《荒野之境》更容易读进去。麦克法伦从他小时候的故事讲起,在祖父家读登山书、父母带他去地质公园买石头,这些童年故事都很亲切,仿佛和他一起在睡不着的夜晚,去祖父书房探险;在极热的夏天出门旅行,父母开着车,在前座聊天,自己不得不忍受脊背出的细汗。土黄色、墨绿色的风景从窗外滑过,正愣神,父亲停了车,让他在小摊上选择一块石头作为旅行的纪念。 于是后面他总去爬山,也变得顺理成章,那些极富盛名的山,和它们的第一批攀登者的故事,出现在书中,也显得理所当然。 我的最爱之一,《黑暗的左手》中,伊斯特拉凡带着我逃亡,穿越冬星冰封的大陆时,那阳光90°直射,看不到任何影子,巨大的冰沟、极白的冰峰,直到走到它的边缘,才能被看见。在那里行走,没有任何的参照物,天地都是白色的,一切纷扰都消弭不见,松动人走在这路上的信念。这种心跳加速的阅读体验,在《心事如山》中得到了呼应,在地图之外,作为地球上“头一批”的人类攀登者,走在山上,他们看到什么,在想什么,身体受到怎样的挑战,麦克法伦以把攀登者的信件和记录资料结合,重现了百年前人类行走的时光。每读完一章,都像抵达了一个珠峰大本营。兴奋、疲惫、回味,明知道再也无法得到同样的体验,仍然想要再来一遍。 因为这本书的提及,也重看了一遍《纳尼亚传奇》。麦克法伦给出了它很高的评价,“想象中的世界和真实生活是那样接近,不同寻常之物,躲在一排旧大衣后面,隐匿在日常生活的角落。你只需要知道在哪里去寻找,并且有这样的好奇心。” 高山上的世界如此玄妙,因为人类很难在上面驻足;但那里的生活也可以很普通,一如我们适应城市。任何事物总会因稀有而珍贵。抛开我不知道的错误,书的翻译很美,书评不足以写出百分之一。

《心事如山》读后感(四):登高壮观天地间

罗伯特•麦克法伦的《心事如山——恋山史》,并不是一部简单意义上的西方登山史,而是一部揭示人类与高山微妙复杂、爱恨交织关系的情感史。作者将登山史上的那些往昔传奇与自己的亲身历险相结合,并把相关的历史、地理、地质、宗教、文学、艺术知识巧妙地穿插其中,雄辩滔滔,文采斐然,令人信服地展示了那些高耸荒蛮的高山是如何一步步进入西方人的生活与情感世界,吸引着一代代登山家不避艰难、亲历其险,甚至为之献身的三百年宏伟的历程。

其实,说到对高山的认识,中国人要比西方早得多。本书也承认了这一点,麦克法伦认为:“在浪漫主义给西方对于高山和荒野的认识发动革命的七百年之前,中国和日本的艺术家们已经在歌颂野外景观的精神特点了。”他进而引用北宋著名画家郭熙在《林泉高致集》中的一段话——“尘嚣缰锁,此人情所常厌也,烟霞仙圣,此人情所常愿而不得见也”,来说明中国人心目中山川景物对人的性情涵养的重要性。不过,远溯两千多年前的孔老夫子名言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以及李白的名句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更能说明中国人很早就学会了欣赏山水,形成了基于儒家文化传统的山水观——雄伟的高山能让仁厚之人宁静平和,也能让人远离尘俗,忘却烦忧,变得心胸开阔。

然而,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西方人对于高山心存畏惧,敬而远之。麦克法伦告诉我们,三个世纪之前,假如有人冒着生命危险去攀登一座高山,会被等同于精神错乱。但是,到了十八世纪,欧洲人对于高山的认识逐渐改变,这其中有多方面的原因。从宗教的角度,攀登隐含了向上渴望天堂的寓意,被认为是接近上帝的某种基本方式;而且自然神论认定世上所有的一切是上帝给予人类的具象,“消除了高山在审美方面让人感到不愉快的感觉,它迫使有文化的欧洲人进入对有形世界的特定体验”。从人对自己的认识角度而言,经历了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洗礼的欧洲已经走出中世纪的蒙昧状态,人的意识觉醒并且不断深化。法国科学家加斯腾—巴彻拉德就认为,对于高度的渴望,是人的普遍本能。他告诉我们:“一个人,在他青年时期,起步期和成熟期,都想要从地球上升起。跳跃是喜悦的基本形式。”登山不仅跨越的是山坡上的真实地形,而且还有奋斗和成就的形而上意义。作者甚至认为:“真正在十八世纪后半叶提升了心灵教养的,是高度。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触到高度带来的愉悦——还有危险——把顶点作为他本身目标的概念开始形成。”另一方面,地理学知识的普及和地质学的兴起,拓宽了人们的视野。它们有意无意倡导了健康的户外运动,并暗示了一种亲近高山、亲近自然的浪漫情怀。麦克法伦指出,十九世纪二十年代,随着地质学在欧美的广泛传播,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高山提供了一个世界,它彷佛就是地球的档案,是一本了不起的石头书。于是,高山探险成了阅读地球这部神秘而博大的“石头书”的最佳途径。

从十八世纪七十年代开始的高山探险的黄金时代,英国人无疑是先驱者和主力军。这与工业革命给大英帝国带来的繁荣和富足密不可分,就像当今中国经济的崛起使人们的生活变得富裕,因而有条件纷纷走出国门看世界,道理是一样的。维多利亚时代的人们不再满足于富裕安逸却默守陈规的生活,而是越来越渴望冒险,因此,去攀登阿尔卑斯山,乃至去世界各地征服人迹未至的高山,成了许多英国人心向往之的选择。况且,城市中充斥着污染和犯罪,而高山是清净和自由的所在,是浪漫主义者渴望的心灵家园,那就难怪“引无数英雄竟折腰”了。

本书的后半部分,作者用了相当的篇幅,浓墨重彩地叙述了喜马拉雅山之所以成为西方人精神图腾的缘由,以及著名探险家乔治•马洛里三次攀登珠穆朗玛峰的传奇故事。按照地质学的观点,印度板块与西藏板块的冲撞形成了喜马拉雅山脉。而十九世纪不列颠帝国向北扩张与沙皇俄国东进战略的冲撞则成就了西方想象中的喜马拉雅。1913年,当英国军官约翰•努埃尔非法进入西藏,终于打开入藏之门,也意味着喜马拉雅山的神秘面纱从此徐徐揭开。喜马拉雅成了西方人想象中的伊甸园、亚洲心脏的最高圣殿、远离西方工业文明污染的神人合一的世外桃源。而马洛里百折不饶三次攀登珠穆朗玛峰却最终被暴风雪吞没、探险期间对妻子的思念,以及75年后的1999年,马洛里的尸体在珠峰北面被发现,他那古希腊英雄雕像般坚毅的面容经媒体曝光后引起的轰动,使得他从英国的民族英雄变成了一个不朽的神话,也成了西方主流价值观的象征。

“根本上来说,也是最重要的,高山加剧了我们的新奇感。高山的真正恩赐不是它们提供了一种挑战或一场竞赛,成为被人类征服或支配的事物(虽然这是很多人追求过的),而是提供了某种更温和而且强有力得多的事物:它们使我们愿意相信奇迹——无论是水在冰块下形成的黑暗的漩涡,还是在巨石和树木的背后处苔藓柔软如皮毛的感觉。身处高山重新激起我们对有形世界最简单事物的惊奇”。麦克法伦的这段话阐明了人与高山关系的本质。作为剑桥大学的院士,他凭借2003年出版的《心事如山——恋山史》获得了“卫报首作奖”、“泰晤士报年度最佳青年作家奖”和“萨默赛特•毛姆奖”;第二部作品《荒野之境》获得或被提名有将近十个奖项,由BBC制作成纪录片;《古道》2012年出版,不断出现在各种“年度好书”的推介中,获得“塞缪尔•约翰逊奖”提名。2013年他应邀担任布克奖评委会主席,成为布克奖史上最年轻的评委会主席。

麦克法伦将这三本书称为“松散的三部曲”。如果你读过了《心事如山——恋山史》,那么就会对他的另两本书《荒野之境》、《古道》充满期待。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