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断点:互联网进化启示录经典读后感有感

断点:互联网进化启示录经典读后感有感

《断点:互联网进化启示录》是一本由[美]杰夫·斯蒂贝尔著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49.00,页数:22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断点:互联网进化启示录》读后感(一):这本书给我的一些启示

当初读这本书的时候以为是一本介绍互联网的书籍,后来激发我读下的原因是“断点”这个概念很好的刻画了当前的股市,虽然书中介绍的是种群的增长到抑制增长发生断点并且类比互联网的发展,但是我想到的却是股市和庞氏骗局,以及反身型原理。书中提到的鹿群的增长其实是个正反馈的过程,种群的迅速增长没有资源的增长做保证,断点是无法避免的。然后本书给我了一个启示就是提到原来大家都认为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会达到断点,然而回过头来看并没有,其中的原因就是Modem的传输速率的提高,即创造了新的环境,使其突破原来的断点。结合当前政府救市,可以看出跟本文描述的曲线是及其类似的。

《断点:互联网进化启示录》读后感(二):脑的信息与互联网

人类通过网络超越了自我思维,达到断点的网络要比该网络中的个体聪明得多。对目前自然界已知的群居动物来说都是如此,对技术网络来说也是。毕竟技术网络(互联网、万维网)都只是进一步连接网络的工具。 把我们的大脑想象成一张纸,刚开始时几乎是空白的,纸上是在大脑形成过程中汇聚到信息,就像在纸上印出的布莱叶盲文,这些就是用于储存和处理信息的神经元。 大脑的智慧并不来源于信息元素,而是来源于信息的物理连接方式。设想一下:将这张纸揉成一团,最初在纸的两端各有一个点,当你揉搓这张纸时,这两个点就会拉近距离。如果你反复揉搓它,那么每个点和其他点的距离都会变得很接近。我们的大脑就是以这种方式折叠到头骨中的,而它独特的力量就来源于连接不同信息来快速交流的能力。 现代互联网用电话线和计算机连接这种看似简单、实则强大的结合让我们能够存储、处理和传送信息。 互联网上的所有信息都被挤压成类似于大脑的纸模型——模式将在这里建立,多个草稿将在这里存在和灭亡。最终的结果将是智能的出现。

《断点:互联网进化启示录》读后感(三):阅后碎记

作者是创业投资人,也是脑神经学者。比较有意思的是和退役后的科比合伙开了一家叫Bryant-Stibel的VC公司,投过中国的VIPKID,当然这是和本书无关的题外话。整本书象是一本笔记本,拉拉杂杂哪都写一点引用一些观点和研究发现,但不深入,叙述结构也不是那么明晰。全书精炼一点的话,100页左右应该可以了,毕竟没有太多原创的需要咀嚼消化的论述,更象一份信息介绍文案。

其中最多提及的就是Deborah Gordon对蚁群研究的发现了,以此得出的蚁群群体性智慧和大脑神经元在协同作用下的效果相似性,还有规模扩张的临界控制,以及个体决策判断。有趣的点:蚂蚁可以分辨出约400种气味,远多于蜜蜂(200+)和果蝇(<100);蚂蚁可能的觅食决策树:如果在接下来的30秒钟3次遇到具有气味A的蚂蚁,就外出觅食,否则就待在巢里(P56)。

另外也提到Suzana Herculano-Houzel的一个重要理论贡献,即掌握烹饪后人类可以摄入足够的能量来支持更大的脑容量/更多的神经元。这个可以去看看Suzana的TED演讲。不过即使如此,大脑还是会自觉地节省能耗,比如大脑自觉放弃计算和反复推测所需的能量消耗而选择错误或低质量的推测模式(书中举了面对棒球的挥棒预测动作),对应此种节省原理有人开发出了神经网格(Neurogrid)芯片。过去2万年人脑体积见笑了约一个棒球那么大(P170),原因还是基于能耗的自然选择结果。

整个互联网的能耗也很高,写本书的时候占全球能耗的2%(P43),并且还不断扩大。谷歌一家每年耗电2.6亿瓦特,相当于20万户美国家庭所用的电量。对此,目前已经出现了服务器群组、云、CDN等优化减耗应用。

Giacomo Rizzolatti在镜像神经元的发现(P157)应该是“感同身受”现象的科学注解。另外心意相通的“灵异”现象似乎也可以用脑电波的传送与接收解释。BrainGate(作者的公司)成功用意念操纵机械手臂拿起一块巧克力的例子就是未来应用层面的一个重要趋向(P176)。

Elkhonon Goldberg关于大脑通过学习逐渐形成联想、记忆、情感和预测能力的机制研究,也为人工智能提供了一个模拟方向,加上概括性的词网(WordNet)技术,对于机器联想和预测能力的实现也有所启迪,不过无论是Netflix还是Amazon,他们照此原理而探索的个性化推荐功能还能称得上成功。

《断点:互联网进化启示录》读后感(四):互联网与自然界的普世法则——断点

《断点》一书本身是在描述互联网与自然界的一个共同法则,就是最大限度法则,在书中使用了“断点”这个概念。

这个概念本身并不复杂,就是无论在什么样的体系中,都存在一个极致点,就是该体系所处环境所能接受最大限度的点。超过这个点之后,则环境不能给予原有的支撑。

本书就围绕着这个极致点——“断点”展开了讨论。讨论了这样几个问题,什么样的体系具有“断点”?“断点”具有什么样的意义?以及达到“断点”会怎么样?

1)什么样的体系均有断点?

按照作者的理解,所有的体系均有断点。但作者对于为什么存在断点给与了很有启发的解释,我们不难想象自然界中有生物具有断点,因为实物资源环境是有限的。但是对于大脑以及互联网为什么会有断点呢?对于大脑而言,人类的大脑神经元是经历先增长然后衰竭的过程,注意这里的衰竭并不是年老之后的被动衰竭,而是在青年时期的主动衰竭。通过神经元的衰竭,减少了神经元的链接数量,从某种程度上是一种淘汰过程,从而使得成年人的大脑系统更加高效。

对于互联网而言也是一样,早先任何互联网的用户数量都是越多越好,搜索引擎的搜索结果也是越多越好,但是当我们的链接数超过了人类可以处理的范围时,多出来的链接是没有意义的,甚至是副作用的,因为他降低了我们找到真正找到想要结果的效率。

2)断点具有什么样的意义?

其实断点本身的意义是极值,即一个体系按照原有发展趋势所能发展到的最大程度。换言之,是在不改变体系内部结构情况下发展的终点。“断点”的存在给予了一个提示,就是任何单一结构体系的发展都会存在瓶颈。作者结合了“维基百科”的案例,当维基百科采取众包的方式短时间内超过《大英百科全书》的时候,他的“断点”也到来了,因为简单的词条已经编辑完毕,维基百科已经很难再按照原有的速率进行增长了。另一个生物界的例子是蚂蚁,就是如果当蚂蚁群体的数量超过1-1.5万,则该蚂蚁群体就不再进行扩张,而是选在另建蚁群,这是由蚂蚁的交流方式决定的。例如蚂蚁根据这样的规则运转:’如果我在接下来的30秒钟3次遇到具有气味A的蚂蚁,那么我就出去觅食;否则,我就留来这里。’而当蚂蚁种群继续扩大时,蚂蚁无法处理更为复杂的信息。

断点的启示意义对于一个企业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就是你的内部结构决定了你的“断点”,如果超越断点之后依然不深层次的去改变你的内部结构,那么“断点”很可能成为很多企业的终点。

3)“断点”后会怎样?

体系是如何面对断点的?有两种策略,一种是主动避免断点的到来,例如蚂蚁,自行控制体系的规模;另一种是改变体系本身,最明显的例子出现在互联网。过去我们无论干什么都是需要浏览器,查天气、查影讯、看新闻等等。但是现在我们不再依赖浏览器了,我们使用的App。移动应用程序就是互联网达到断点之后所给出的答案,App目的更明确,指向性更强,避免了断点所带来的信息过剩。互联网从浏览器的普适性到App的专项性,是互联网面对断点所给出的解决措施。其实从某种意义上也是在主动控制体系内的规模,以便实现高效、精准的服务。

所以综上所述,作者描述了环境资源有限条件下的体系的发展脉络(同样适用于任何互联网企业):

在初期阶段,应该不惜一切代价来谋求增长。原因很简单:如果你不占用环境中的所有承载能力,就会有其他人占用。然和迅速到达接近“断点”的位置,这时候应该做的是提升内在的质量,应该减慢增长速度,偶尔还需要强制性地减慢,具体而言可能是细化体系、区分提供不同的服务以及开始针对差异化服务谋求收益。当达到最后阶段的平衡时,才会开始真正盈利。

对于企业而言,为了能在增长阶段生存下去,你必须拥有市场。这就意味着必须将利润、营收机会和其他会消耗资源的东西放在一边。我们的目标是消耗掉所有的资源,这样不仅可以让你的技术增长,还可以防止竞争对手的出现。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