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老兵口述抗战③》经典读后感有感

《老兵口述抗战③》经典读后感有感

《老兵口述抗战③》是一本由李幺傻著作,华文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页数:24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老兵口述抗战③》读后感(一):异域荡寇历史

通过阅读这些图书,可以更深刻地了解抗战年代那些为了世界和平、为了让人民过上幸福安定的生活而不惜牺牲个人生命的伟大战士们。了解那些年代的历史,而让我们更加珍惜现在拥有的这些安稳和平的日子。

在这本书里,都是真实的人物,真实的故事。正因为这样,而更加打动我们。当人长大了,都希望看到真实、客观的历史记录,让我们真真切切地去了解,去参透。不想谈政治,但是那些特殊历史背景下的政治,还是需要知道的,如果不知道历史背景,就无法理解那些战争,无法做出客观的判断。

起因是日本侵华,国际援华物资要通过滇缅公路进入中国,而可恶的日军入侵缅甸,企图切断滇缅公路。书中有一章节讲述了中国的妇孺老幼付出了巨大的牺牲,用了三年时间修筑了这条公路。为什么只有妇孺老幼,因为那些壮年男子都去了战场保家卫国。中国的远征军进入缅甸,协同英、缅军对日作战,在艰苦的环境中作战,中国的军人是英勇的、能吃苦耐劳。老兵口中讲述的这些故事真实而感人。中缅交界的地形大家都知道是非常恶劣的,而英勇的中国军人坚强地在绝境中求生,并反击日寇。他们曾在水流湍急的山谷中步行,在黑暗的深山密林中摸索,摆脱追兵,并且带着重伤员突围,经历了许多的险境,……

书以老兵的视角带入,为我们全景还原了中国远征军异域荡寇、力保中国血脉交通线的真相和细节,我们要向中国的抗战军人致敬,他们是我们民族的英雄,为了和平、为了保家卫国,浴血奋战。值得阅读的客观历史记实。

文/ashley

《老兵口述抗战③》读后感(二):敬礼,老兵!

中国远征军在印缅战场上的功劳是不可磨灭的,我们是不可忽视的,所以这本《老兵口述抗战③:远征缅甸》确实难能可贵,本身对于老兵的采访便是非常地困难,我们的头脑中都会有一个问题,“中国军队为什么要出国去打仗?”这也是作者寻找抗战老兵,走到西南山区的原因,那些浸泡在血水中的往事,重新被激荡起来,激励着我们珍惜这和平的年代。当然中国远征军为了保家卫国,守护边疆,也付出了很多鲜血和生命,我们知道1942年3月,中国远征军出国作战,但是由于指挥脱节、情报不畅等原因,如“一将无能,累死三军”,远征军全面失利,以至于不得不撤出缅甸战场,几个月后,大部分都是回到国内,大多回到云南等地,少部分撤往印度。这个时候的远征军是历尽艰辛的,上层指挥不力,士兵就要无辜地付出生命,他们被日军追赶、屠戮,真的非常可怕,也令人愤怒,特别是对于地形和丛林战的不熟悉,导致伤亡惨重。此外对于环境的不熟悉,也是遭受了很多天灾和伤病。后来兵分两路,一路是孙立人撤往印度后,重新改编的新一军,从缅甸打到国内,与卫立煌临到的二次远征军回合。

大反攻的部分是精彩的,也是值得我们欣喜的,中国远征军把握了机会,经过训练和严密指挥之后,新一军的攻势是势如破竹,特别是新38师,战斗力真的是爆满。书里面看到一个情节就是重组后的军队来到两年前远征军倒下的躯体,已是累累白骨,令人怒发冲冠,真的是“此恨不雪,枉为炎黄后裔。”这部书告诉我们的便是不能忘掉历史,对于法西斯和不人道的战争都势必抗争到底,中国远征军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书中的回忆和描述是精彩的,还经常写道个人身上去,如孙立人、吴作勇等,性格鲜明,另外军队的历史情节也写得详细,让人身临其境,对于战役,如腾冲之战、松山之战 、龙陵之战等,都写得很有画面感,这些胜利也是来之不易的,远征军的精神是向上的、不屈不挠的,这正是为何作者费劲心血写成这部书的原因。我们都是炎黄子孙,我们热爱着这片土地和祖国!

By江焕明

《老兵口述抗战③》读后感(三):想要致敬,想要缅怀——《老兵口述抗战3:远征缅甸》

四、五年前,我对历史还是漠不关心的,历史在我的脑袋里那就是上学读书时熬成的一锅浆糊。直到几年前的一次党员活动,去旅顺参观了日俄监狱旧址及万忠墓之后,我噩梦了两天,然后开始对抗日战争全史感兴趣,之后又延伸到了一战二战史及后来的《全球通史》。

这次有机会看到这本《老兵口述抗战3:远征缅甸》实属幸运,我对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的历史还不是很明晰,有过印象的是去年在电视上播过,将当年葬在外的战士骨灰请回了国内的烈士陵园里安放祭奠,隐约记得那时看过关于这段历史的纪录片。

后来,因为对历史,尤其是对抗战史充满了兴趣,才看了《我的抗战》的纪录片,又比较着看完了《抗日战争正面战场》和《一寸河山一寸血》。终于开始慢慢地厘清我脑内的大团乱麻以及对历史的各种认知错误。

为了能清楚阅读这本《老兵口述抗战3:远征缅甸》,开读前还特意先百度了它大体的历史轨迹,然后才开始读的第一章“风雨滇缅路”。本书除此章外还有“苦难野人山”、“缅北战场”和“滇西战场”。

战争,从来都是残酷的,没有亲身经历过,看再多听再多也只是表面,谁能真正了解那种刺入骨髓的殇。

本书我最想读的就是老兵口述,通过作者能听到他们对当年那些战争的残酷回忆,才让人对今日的生活更感珍惜。感恩、铭记那些为今日和平生活献出了生命的英雄们的同时也时刻警醒着,警惕那些蠢蠢欲动、妄想更改历史的人其用心到底是什么。

其实那些战争离我们并没有走多远,但让人难过的是,那些为我们献出生命的英雄们,他们曾经与这个国家一起亲历的殇痛,却渐渐地被不曾经历过的当代年轻人漠视了。

和平而没有战乱的生活不要过得那么理所应当,之前看过关于抗战的老兵晚年生活困难的报道,才知道原来这些九死一生存活下来的老兵,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被善待了,这是让我最感揪心和无所适从的地方。

在这里说“公平”是不是有点可笑了。虽然战争只是历史的一部分,但也正因为曾经有过这样一段沉重而难以忘却的部分,才让这个国家变得越来越强大,如果不能回报生命,至少致敬和缅怀吧。

《老兵口述抗战③》读后感(四):老兵口述抗战

书的背面可以看到美国著名军事家麦克阿瑟的一句名言“老兵永远不死,他们只是渐渐隐去”,其实当时麦克阿瑟以此为题对西点的青年学弟们训话,是希望他们能够继承先辈的光荣传统。虽然老兵们隐退了,但他们的精神将传承在年轻人身上。而本书更是期望通过重现先辈们的事迹,使那些昔日的关荣传统能被年轻人所继承,并代代相传。本书作者李幺傻,曾从事过公务员、记者等职,在全国多家媒体工作过,发表文学和新闻作品数百万字,出版有《暗访十年》等文学作品八部,现供职于南方某著名报业集团。通过十几年内先后采访了40多名抗战老兵和亲历者,以老兵的讲述和回忆,串起当时战争的进程,而书中也是以这种方式展示的。

老兵口述抗战第三册远征缅甸,是指1942年到1944年期间中国军队援助缅甸进行抗日战争的这段故事。1941年12月,日军在偷袭珍珠港成功,并且同时分兵进犯东南亚各国。在12月15日,日军已占领了缅甸最南端的城镇高东等地和三个机场。紧接着日军轰炸仰光等地,当时缅甸形势岌岌可危,同时也切断了中国与外界联系的唯一通路。因此在 1942年3月,我国派遣10万远征军奔赴缅甸。远征缅甸是我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唯一的一次派遣军队出国作战,也是中国自甲午战争以后第一次援助他国作战。因此很有纪念意义,然而中国远征军进入缅甸后,情况并不乐观,由于指挥脱节、情报不畅等原因,加之日军偷袭腊戍成功,切断了我方后路,照成我国远征军的全面失利,不得不撤出缅甸。大部分远征军残余部队回到国内,归路被截断的少部分被迫撤往印度,在这一个半月前出征时浩浩荡荡的10万之众,仅残剩4万多人,那6万人多数不是在战斗中死伤,而是在溃败中被俘虏、被炸死、被饿死和被传染病夺去生命,而缅甸也全境沦陷,可以说是相当悲惨。1943年11月 ,中、美、英三国再次会晤,重组远征军,中国缅甸远征军兵分两路,在印缅战场展开反攻,缅北战场的新一军连战连捷,在滇西反攻的远征军也相继取得腾冲、松山、龙陵战役的胜利。最终,两支中国远征军胜利会师。至此,缅北战役取得了胜利,接着挥师南下光复腊戍,重新开通了滇缅公路。

通过本书我们可以深入的了解到缅甸远征军这段基本被忽略的中国军队历史,看到当年中缅同胞共同抗战的情谊。

《老兵口述抗战③》读后感(五):评《老兵口述抗战之远征缅甸》

远征缅甸,第一次听到这个词句还是在初中化学课间老师闲聊说起,当时对这个未在历史课本中出现的词汇极其陌生,后来当我慢慢长大,通过网络渐渐了解到那段残酷的历史,那些辉煌的战绩。

时值抗战胜利70周年,这本书的出现很能给我们带来对历史的震撼、深思。

之前读过李幺傻的《暗访十年》对其内容中包罗万象的社会规则唏嘘不已,发人深省。算是对这位作者的写作特点有了一个初步掌握。

拿到这本书,首先是选题角度的不同,以往的战争题材书籍都是以战斗全景做宏观描述,只有一个时间、数字上的概念,而读者往往难以通过身临其境的方式融入其中。这本书则是继承他打捞现实的特点,以通过老兵视角口述的真实经历作为开题角度。

本书共分为四个章节:风雨滇缅路、苦难野人山、缅北战场、滇西战场

与以往单纯阐述历史的作品相比,这本书内容从战役的表现形式上就与众不同,每个章节开篇前都会有两位老兵讲述当时的经历,而远征军戴安澜、孙立人、史迪威、卫立煌这些赫赫有名的将领仿佛就在眼前指挥训话。

这部作品还加以第三人称的形式融入并抒发了很多个人感情:如在讲述远征缅甸起因的时候,说:在14年的抗战中,在抗战后方,中国最悲壮的事件是什么?是修筑滇缅路。最伟大的事件是什么?是修筑滇缅路。最壮烈的牺牲是什么?是修筑滇缅路。最巨大的贡献是什么?是修筑滇缅路。滇缅铁路和滇缅公路,中国人世世代代都要记住!

让我最有感触的章节是苦难野人山,远征军在缅北抗战的失利使这支当时举国最精锐豪华之师不得不败走缅甸,孙立人、杜聿明两位将军在退往印度还是从野人山退回国这个迫在眉睫的问题闹得不欢而散、矛盾重重,孙认为退往印度为妥,而杜聿明则认为回国为上。事实证明杜聿明是错的,而在撤退前炸桥、销毁装备等细节这本书也有独到之处:引入工兵24营军需长李国屏当时的电文和日军56师团炮兵联队士兵高桥武人的日记描述经过,一方面让读者身临其境感受到当时战况之惨烈,另一方面对远征军士兵对装备不舍的无奈唏嘘不已。

这也正是本书最高明和最反映历史知识储备能力之处,包括义正词严的《答田岛书》这样当时历史出现过的真实文案、穆旦《祭胡康河上的白骨》这样来自后人感伤史诗的诗篇。

在野人山的处境作者更是以活下来的远征军老兵口述讲述艰辛,瘟疫、蚂蝗、蚊虫、野人这些听上去恐怖的名字历历在目,看着一个个战友为了不拖累队伍而牺牲,远征军老兵满含眼泪,读到这里,我也几度哽咽。

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消失。战争将每个中国人都打成了亲人,“疑今者,察之古;不知来者,视之往。”我们永远不会忘记那段流血流泪的历史,不会忘记那些为国捐躯的将士。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