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大象的退却读后感精选

大象的退却读后感精选

《大象的退却》是一本由[英]伊懋可著作,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元,页数:64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大象的退却》读后感(一):可以称之为一部中国环境史吗?

环境史课堂讨论,梅雪芹老师也参与到了课堂,这本书是由伊懋可之前的一些论文集组合到一起的,所以结构感觉很松散,诗词文言文超多,能看出来作者在很小心的使用此类文学色彩的文献资料,关于中国古代环境的文献并不在少数,作者本身是汉学家,因此独辟蹊径。

主旨想说明中国古代人的自然观与其环境实践间的不一致性。

《大象的退却》读后感(二):Topophilia of Chinese

中国环境史专题著作,十分宏大的主题,作者文献意识和材料搜集能力令人佩服,从上古诗经尚书到诗词歌赋再到地方志以及当代的地学论文,从梅雪芹老师的后记中也可以看出,翻译是个艰巨的任务。

作者从环境史的明星动物,象,入手来述说人类在中华大地的扩散,而更为敏感的是,汉人在边陲的扩张(“冒险家”字眼十分刺眼)。用力颇多的还有中华大地上的森林砍伐史和水利工程背后的社会控制。关于杭州湾的章节是作者原有论文改编而来,不过令我印象颇为深刻,一个外国人对我成长起来的土地竟然那么熟悉并给予了莫大关注。

贯穿中国环境史的是中国人对于土地的无尽欲望,中国人不断垦荒,将危害人畜的动物杀害赶走,将边疆地区圈为己有,将沿海滩涂地嘉兴改造为富饶的农业区,将山川河流改造为可以利用的水利资源,中国人摊大兵式的农业扩张没有导致农业的科技进步,反而出现了农业经济的“技术锁定”,从而在土地无法进一步增加之时,使农业劳动密度必须不断加大以增加产量供应人口,增加的人口则再次投入农业生产,这类似于黄宗智的内卷化概念。

作者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中国人对于土地的野蛮掠夺使得中国资源负担在19世纪极为沉重。

不过和不少西方中国研究著作一样,作者对于文本的利用方面有过度解释之嫌,比如猿猴的故事。我认为这是不妥的。

《大象的退却》读后感(三):短评...

书题为《大象的退却》,但真正揭示“书题”的却是副标题“一部中国环境史”,不过从内容实际指向来看,“中国环境史”前应该加上定语"brief";全书分为模式、特例、观念三部分,试图先构建几千年来中国环境演变的总体框架,再选取浙江嘉兴、贵州苗族原居地(主要是贵阳)和河北遵化三个典型代表(三地分别代表了中国不同类型的环境状况),最后则旨在探寻中国历史上的环境观念,来审视中国环境史的文化审视,从全书来看,作者野心十足而又相当审慎,从行文之流畅、视角之选取、材料之勾陈,无不见作者之苦功,环境史确是一门时间、空间、学科、理论跨度巨大的学科,但不得不说正是由于语言和文化跨度的原因,虽然作者已经很谨慎地下定论,但以诗为信史,对文字背后文化观念的过度阐释,都是值得警惕的,方志府志,诗歌散文,古代文字记录的边界在哪里,这是所有阅读古代材料的人不可忽视的问题。

另外,对本书的兴趣来自于“大象的退却”这个题目,但实际内容与我拿到书前的设想却大相径庭,大象退却的界限与中国农业社会发展的推进是此消彼长的关系,想来中国境内的其他不少动物也有此联系,那么通过各类动物在历朝文献记载中数量记录、提及次数等的变化来思考中国古代环境开发的历程和演变或许是不是会更吸引人,也更加有说服力呢?

《大象的退却》读后感(四):冒昧的一些想法

首先,纵观全书,虽然作者试图用大的脉络线索串联起不同部分间的叙事,但总体而言,相较于一本系统性的环境史著作,更像是一本论文集。当然,文献记载以来四千年,环境史的资料驳杂零散,难以耙梳整理,不能做过多苛求。只是书目以“一部中国环境史”如此宏观的题目作为副标题,总是让人升起对书目内容的磅礴期待。当然,作者大处着眼小处操作并表现梳理的写作方法,也让人获益良多。

第二,正如多篇书评指出的那样,《大象的退却》一书非常显著的特点便是文献材料引用的广泛,充分体现出作者的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素养兼备,学识广博并学术眼界开阔。从书目注释和参考文献就可以看到,作者的史料来源不仅仅限于传统经典的古籍书目,同时注重晚近代出土资料和传教士笔记。在大量应用地方志的基础上,也高度重视古人笔记杂谈和诗文中的环境史信息,如谢灵运《山居赋》、谢肇淛《五杂组》以及张应昌编纂的《清诗铎》等。以上三册古籍,想必作者在选取时候也是颇费功夫,从浩如烟海的杂著中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文本。在这里有一个小小的疑问,也是看到其他作者书评中有所提到的一点:因为对汉文理解能力的限制,作者选取的诗文是否表达的是论述所要证明之义?具有代表性的古籍能否成为例证此一时期大环境状况的经典个案。个人认为此项有待商榷。

第三,作者将森林破坏的其中一个原因归结为“天人感应”观念贯彻的不彻底性,并将中国的农业发展与西欧进行对比。“中国与西欧的比较虽然不是本书的重点,但这种以西欧为参照物的比较隐约时常存在,与其他比较研究的方法论突破相比,本书的比较研究尚有进一步发展的余地。以西欧为参照的背后隐藏着把西欧发展经验当成是普世标准的潜台词,不好说这就是欧洲中心论,但肯定不是平等对待非欧洲的历史。” 由于东西方定义不同,在分析上难免会产生让人难以理解的部分。“天人感应”作为儒家教义里的经典部分,也已经涉及儒家与宗教范畴交界的自然观念。

《大象的退却》读后感(五):何以至此?中国人与中国的环境发展史

今年年初的一则云南野象群离开自然栖息地,北上昆明的报道刷爆了网络,一本关于中国环境变迁的学术著作,也被频繁的提起,那就是由著名汉学家伊懋可的《大象的退却》,粗看题目很多人以为写的是关于大象在古代中国繁衍生息于中原地区,然后逐步退却到如今亚热带地区,其实本书还有一个副标题:一部中国环境史,伊懋可教授是在用大象作为引子来论述中国环境的变迁史。

说到环境变迁就不得不提到两大因素,一是大尺度的气候变化因素,有文字记载的中国三千年信史,很多文字都显示了气候变迁给社会带来的影响,在西周时期,气候还比较温暖,这时候也正是大象在中原的活跃时期,然后气候逐渐趋向寒冷,直到两晋时期达到冷期的极值,然后开始回暖到唐代有个小温期,在长安还可以种植橘树,然后开始趋冷直到明朝达到了峰值,到现在似乎一个温暖期正在来临。

促成大象退却的还有一个因素就是在于人类活动,在周代文化中森林并不具有某种文化上的特殊意义,相反的视为应该被主宰的对象,因此中原地区的森林因人类活动而逐渐消逝。其实森林在以农业为主的生产体系中,并不见得是一个良好的存在,而且森林因为暗藏了包括大象等伤人伤庄稼的野兽,被赋予了不好的文化印象。

战争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环境,作为国家战略的一部分要修筑军事堡垒,砍伐树木势在必行。同时作者也注意到维持农业水利灌溉系统,所付出的环境成本也是高昂的,表现在于中国古代对黄河的治理,以及对江南围湖造田的热衷,这些都带来了社会变动和自然灾害。

在分析完中国环境的一般模式后,作者带领我们分析了三个比较有意思的特例:一个是江南水乡嘉兴,二是关于贵州的开拓历史,三是关于遵化的长寿秘诀。作者都从环境与当地人的互动关系来分析,环境与人相互影响的历史脉络。比如对于嘉兴,作者认为是水稻种植是当地环境变动的动力,当地居民对水利的投入目的是稻米生产。在讲到遵化长寿之谜时,作者特别强调了遵化介于农牧相结合的饮食和生活方式,对本地方居民的健康影响。

最后作者分析了中国历史上对环境的观念发展历史,其实在儒家学派中经过汉代董仲舒的发挥,“天人感应”论处处都在皇帝要注重自己的言行,如果皇帝品性端正,勤政爱民那么上天就会有美好的气象物候来进行奖励,否则就会有自然灾害。儒家的这种传统观念,展现了古代中国思想非常注重实用性的一面。在儒家思想发展到极致的宋明时期,有些士大夫思想家也逐步发展出了山水保护的观念,这部分和中国古代文人的山水田园人文精神是分不开的,可见在中国文化中并没有纯粹的自然观念,自然必须与人的审美因素结合起来,才能进入中国文人的思维中来。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