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抚顺故事集》经典读后感有感

《抚顺故事集》经典读后感有感

《抚顺故事集》是一本由赵松著作,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页数:24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抚顺故事集》读后感(一):是小说模仿生活,还是生活模仿小说

我不知道这算小说还是随笔。版权页上标明,既是小说又是随笔。

我当小说。

赵松随笔式的、回忆性地写的二十五个人和地方,因为“我”的在场而被雕刻成立,也因为“我”的退场而更巍然屹立,但他们又都指向那个“我”。我(赵松)以“我”经历的他们写我(赵松)。众人合一,真假莫辨,而又能假作真时。见多了太像小说的小说,我偏爱这种贴着生活写的小说,不酸,不空,不飘,不滑。

最近到处搜了读的、郭楠的《理查德》《岛屿俱乐部》《强奸》,也是这样。

这样的小说其实也就像是生活本身,当你置身其中时并不觉得如何,而当你抽身而出或时过境迁再回头检点之际,却发现那些细密流淌的年月日时秒之中,又无处不在暗涌着惊涛骇浪。是小说模仿生活,还是生活模仿小说?

《抚顺故事集》读后感(二):小城是所有小城人的源泉

所有小城都慢,慢得像被水库拦住的河,散步的时候感觉不到流动。

昨天在小城,和一块成长起来的人吃饭。找了三家餐馆,三家都歇业了。于是随便坐了一家,拿出五粮春。

吃饭是次要的,喝醉了的阿洲郑重其事的宣布他即将调去某权势部门。喝醉了的我们表示赞赏。

饭馆的食客都在干杯。到处店铺都在歇业。所有人都在考公务员。神智和小城一样,缓慢衰落。

小城的姑娘要走掉了。收拾了三大包。去拍照啦,她说。

也许明天就走了吧。想来我还是喜欢那个听风的房间。

她睡着的时候我听着风看了很久的不动的老钟,想给它上上电池,挂到房间里。这样听风的时候就有伴奏了。

早上,姑娘在落地窗的小店点一碗牛胸骨熬的汤面,坐公交上看老人和小孩。

慢也有慢的好处。慢把焦虑和希望一起包裹起来,冻住了。慢让人宁静。

在大城的移民社区。从窗户望出去,一长街五颜六色的劣质招牌。天南海北的各地饮食和口音,但是做出的快餐都是一个味道。

早上,我和阿强找免费的小黄车刷码骑去地铁口,在地铁上和年轻人们挤来挤去。

地铁超快,1个小时把人从城北运到城南。

我们吃馄饨和小面。

我吃了一口问阿强。你吃的下去吗?阿强不说话。

大城把慢变成垃圾。

《抚顺故事集》读后感(三):音频书已经做完

http://www.ximalaya.com/swf/album/orange.swf?id=356868

上面那个链接是尝试读完这本书做成的音频书。如今只剩最后一章,因为作者答应,这一章由他自己朗读完成。

整本书都是由地点+人物构成,普遍比较短,很生活化,也很个人化。书中的人物据说都是真人,当然读着也觉得像真人。然而是真实的人,就会有所隐瞒有所保留,这几乎是人和人相处的最本能的方式。所以,作者认识了那些人希望作者所认识的自己。无论多么亲近的人,最终留下的只是一个印象。作者就写了这些印象,当然,也是有保留地写。所以,(请注意这个绕舌的句子)读者通过认识作者希望读者认识的那些有保留的人物,进而认识了一个有所保留的作者。

我觉得这本书难能可贵的地方就在于丝毫不掩饰这种保留。与其一边道貌岸然地宣称自己忠于事实,一边避重就轻地构建虚幻世界,不如就让人和人之间的隔膜真实地呈现出来。这是读完这本书最大的收获。

其实,我不太了解作者。我们吃过饭,没有睡过觉;我们看过戏,没有旅过游;我们喝过茶,没有借过钱;我们聊过天,没有谈过心。这也许是一种遗憾,也许又是一种彼此的保护。像金姐对作者的保护,像若对对作者的爱慕。正是这种不太了解,让我读这本书时始终保持着高昂的情绪,因为一种可能对他更有所了解的幻觉带来了良好的期盼。

因此,我更有理由期待最后那块拱顶石的落下。也许这块石头会真的让我更了解他希望我了解的他一点儿。

《抚顺故事集》读后感(四):不能不读的故事

《抚顺故事集》有25篇故事。 读完之后, 感觉篇篇都是杰作, 近乎完美。

对赵松的文字, 一向来都很欣赏。 但不是每个人都能欣赏他的不华丽, 不张扬, 不大起大落看起来不文采飞扬的文字的。 这样看起来安静的朴实的文字, 其实需要更多的才能, 更多的训练, 自我克制和控制能力才能达到的。 而赵松的写作秘密在这本故事集里, 你可以找到一些踪迹.《金姐》里有这样一段:"反复描述一块玻璃上的厚而不失美妙纹路的霜花。 每天都会更换一块玻璃去描述. 不同的图案里面会有不同的可能。" 而在《书记》里, "书记"对"我"进行的公文写作训练: 简练, 简练, 再简练, 要把那些可有可无的字句统统消灭。 要中性, 只有中性才能客观. "我"学会了有意去克服自我意识。

赵松的每个故事, 结构, 布局都非常讲究。 尤其是结尾, 精彩极了。 对人,事的观察所呈现的智慧, 让很多地方读来, 都有一种莫逆于心的感觉。 像《金姐》里, "只有五哥爱护她. 他现在也还是很穷。 好人都很穷。" 《路超》里11岁的赵松非常幸运地得到同龄人路超的帮助。 这样的事是我常常祈盼会发生在我的两个儿子身上的, 当我无法和他们沟通, 很绝望的时候。

书的装帧和设计很好。 开本的大小, 拿在手里很舒服. 字体大而疏朗, 益眼。 这本书的排版, 有个让我特别欣喜的地方。 书里有10个故事, 是以地标或山河命名的。 它们更短小, 用不同的字体排出。 我也更喜欢这10篇。 比较遗憾的是, 封面的包纸很容易有磨痕。

真是难得的, 很久未有的阅读体验, 非常享受。拙于文字的我, 硬写出这篇评论, 是想更多人能读到这么好的文字。 可识不可夸, 你还是得自己读读。

《抚顺故事集》读后感(五):“黑镜”里的人与事

这个冬天,东北与东北人,似乎走进了黑镜。 观众怒着骂着鄙视着,同时又有些畏惧。 可是,除了经济下滑本山失势天佑呼麦以及大金链子小烧烤和穿白貂的扒蒜小妹,他们还知道些什么? 老林场老煤矿老油田老兵工企业,曾经都是宠儿,又次第陷落在灰头土脸的日子里。 白山黑水,却依旧奉献着占全国近一半的商品粮。 而且,讽刺的是,所谓东北人,尤其东北汉族人,多半属于“闯关东”的后代——据估计,宣统三年(1911年),东北人口1841万人,其中约1000万人是由山东、河北、河南先后自发涌入的流民。 呵呵,丧钟为谁而鸣? 半吊子的无政府主义者+面目可疑的世界主义者,原本不该啰嗦这些。 说回书吧。 2017年,我喜欢上了三位生于东北的作者——哈尔滨的贾行家,沈阳的双雪涛,抚顺的赵松。 他们,有的擅写随笔,有的擅写小说,有的擅写地理人物志书,由于都见证过国企破产下岗潮并或多或少受到影响,字里行间有种微妙的共通的气息。 他们的文字偏冷,但不至于裹挟西伯利亚寒流,暖空气常发力。 他们笔下的故乡,不是厚重的不是轻薄的,不是时髦的不是乡野的,不是清透的不是黏腻的,倒有点儿“废土流”,过去仿佛不远,未来好像看不见。 他们对东北的“传销”(毕竟,追忆怅惘反省甚至仇恨,皆因爱),真正做到了:生是你的人,死是你的鬼,半路逃跑也会受制于你的紧箍咒。 相较于贾行家的《尘土》和双雪涛的《平原上的摩西》、《飞行家》,赵松的《抚顺故事集》,出版最早,我却最近才看到。 书中,绝大部分人物是白描式的,讲故事的技法非常朴素,我喜欢。 后面的《若对》和《马丁之痛》,一个写法新,一个故事新,情感吞噬力都比较强,我却觉得如同罗丹砍掉的巴尔扎克像的双手。 在这本书里,除了15个人物,赵松还穿插着写了抚顺的10个具体地点,我更喜欢。它们如同我记忆深处的某些标识,既能铺就“回家”的路,又能筑起一个个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小时空。 P.S. 说赵松擅写地理人物志书,是我的“狭隘”。实际上,他在文体尝试方面兴致很高。 归根结底,至少目前的我,不过是钟意他的《抚顺故事集》这本书而已。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