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自我养育(原生家庭决定不了什么,每个人都需要对自我进行二次养育。用你

《自我养育(原生家庭决定不了什么,每个人都需要对自我进行二次养育。用你一直希望被爱的方式爱自己。)》是一本由陈永康 著 / 白马时光 出品著作,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80元,页数:24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自我养育(原生家庭决定不了什么,每个人都需要对自我进行二次养育。用你一直希望被爱的方式爱自己。)》读后感(一):用你一直希望的方式爱自己

看到自己的内心

挖掘自己的力量

你值得被爱

用你一直希望的方式被深深的爱着

原生家庭

是每一个灵魂来到地球上,需要学习的功课

你对爱与被爱、对爱的需求、对自己的认识……皆从家庭中习得,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内心的孩子”,看到自己本来的样子,也可以看到“内心的父母”,看到自己将来想成为的样子!

随着长大,我们渐渐用所感受到的,从父母那里学习到如何成为父母,不断的用那个标准去要求自己、自我纠正、这样做是不对的”、“怎么可以这样说话”、“ 你应该...”……有很多时候你越不想成为你父母的样子,你就越像他们,很多时候我们内心的父母并没有长大!

我们变得也去命令、规劝、责备、要求孩子,甚至忽视掉他的感受与体验。很遗憾我们没有成为我们期待的样子!

再长大些,你发现你对世界的感受被套用了,充满了不安,我们爱父母,爱着内心的父母,亦如当初他们那样要求我们,但是请你擦亮眼睛看看内心的孩子吧!

接受父母,接受孩子原本的样貌!

改变父母很难,改变孩子也很难

那就不去改变,去也接受真 实的你自己吧!

重视自己的内心,认清“内心的孩子”,也认清“内心的父母”,也成为你自己的父母!

请记得无论发生什么,你都是你自己

请你记得重要的是自己

然后才是家人

做自己!爱自己!用你一直希望被爱的方式爱自己!

《自我养育(原生家庭决定不了什么,每个人都需要对自我进行二次养育。用你一直希望被爱的方式爱自己。)》读后感(二):《自我养育》:学会用期待被爱的方式爱自己

你是不是经常“一点就着”,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事后又追悔不已?你是不是不容易相信别人,对所有人都自觉保持一定的戒心?你是不是也经常对自己所做的事情感到焦虑不已?

相信这是很多人的现状:一边无限地憧憬未来,一边又不断在内心自我否定和自我摧毁,于是常常处在焦虑不安的状态之中,完全没有幸福可言。那你有没有想过自己为什么会这样呢?

《自我养育》这本书告诉我们,我们每一个人的内心都有一个孩子,这个小孩停留在童年的时候积聚的消极情绪中,存储我们记忆之中和情感上的痛苦,就像一个真正的孩子那样。

所以回到本文开头的问题,我们的这些行为其实都是内心的小孩在替我们做出选择。我为什么发脾气,因为我很软弱,我要让人们知道我很坚强,不是一个好欺负的人;我为什么不能信任别人?是因为我怕任何人一旦了解了我,就不会再爱我了;我为什么会焦虑?因为我永远都不够好,我可能做不到……这些我们从小养成并相信的错误认知,在潜意识里一直影响着我们。

不要小看它的力量,即使成年以后,它依然影响着我们的标准、选择和意识。

回想一下,上次有人对你说了一些很过分的话,这让你感到生气或者难过。这个时候你可以问问自己:为什么我会这么生气?你之所以会这么生气,是因为你潜意识里觉得他的话有一部分是对的。你也许会说:“我没有觉得他是对的,他明明就错了呀!”如果你完全认为他是错的,那你就不会有这么大的反应,你之所以会生气,还是因为你内心的一部分(内心的孩子)相信对方是对的。

再回想一下:当你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你最亲近的家人说你一无是处或者懒惰的时候,你是什么感觉?当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我们不明白父母为什么那样对待我们,只是一味地接受了这样的指责,如果没有人帮助我们处理情绪,我们就无法学会应对和管理这些情绪。于是我们会忘却童年时受到的伤害,只是把这些未解的情绪带进了成年。当我们又一次面临这些情绪的时候,首先会在潜意识里觉得对方是对的,就像童年的时候一样,然后才会把相关的情绪带出来。

写到这里,我想起了那句大家耳熟能详的话:“幸运的人一生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可见原生家庭对一个人一生的影响之大。

那是不是如果原生家庭对我们的影响就没有办法消除了呢?当然不是,因为除了我们内心这个积聚伤害的孩子,我们的内心其实还存在一个父母。这是一种很像我们父母的潜在人格,内心的孩子背负了童年的创伤,内心的父母则负责保护和养育你内心的那个孩子。

毫无疑问,我们内心的这个父母也是受我们父母影响的。因为从很小的时候起,我们就从父母那里直接或者间接地学会了如何保护自己免受危险或者伤害,如何管理自己,如何在世界中自处。

从这一层面上来说,我们内心的父母其实就是我们父母的一面镜子。如果我们的父母懂得自爱,并且帮助我们应对了童年时遇到的挑战,那么我们很有可能已经学会了如何照顾自己;如果父母不懂得爱自己,或者当你遇到挑战时没能在你身边,长大后的你很可能就不知道如何保护自己,因为没有人为你树立积极的榜样。

然而我们也不得不意识到:我们从父母那里寻求指引,但他们教给我们的东西并不总是有益的,很多时候只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规则和习俗罢了。比如我们哭的时候,他们并没有接纳我们的感受,也没有教我们管理自己的情绪,而是告诉我们不要哭、不要生气。所以我们学会了通过压抑或者否认自己内心的情感来保护自己。

成年之后,我们长高了,长大了,有保护自己不受伤害了,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内心有所改变,很多人的内心依然还是童年时的这些标准,所以和别人的关系就像曾经的我们和父母的关系一样,内心的父母看着自己内心的孩子反复受到伤害,却无动于衷,最终痛苦的依然是我们。

现实生活中,父母和孩子的关系是复杂的,就像我们中的一些人可能会对父母有一些怨恨,可能会因为他们的控制和挑剔而沮丧;但是我们也同样还会因为这些感觉而内疚,因为是父母抚养我们长大的,我们爱他们。

这种复杂性也同样存在于我们内心的孩子和内心的父母之间。内心的孩子会因为被迫做一些他不想做或者做不到的事情而愤怒或者沮丧,他会责怪内心的父母忽视自己的情绪屈从于他人的需求或者社会期待,这就导致内心的父母虽然坚持规则却又无比内疚,甚至导致自我责备。

因此,仅仅治愈内心那个只顾自己欲望而莽撞行事的孩子是不够的的,内心的父母也必须做出改变。他们需要学会保护和养育内在的孩子,照顾他的需求。这就要求我们在做出决定之前,去看见双方、倾听双方的声音,从而洞察到自己内心真实的需求,做出正确的决定。

我们经常会注意到这样的一个现象:当我们意识到我们的父母给我们在某些方面造成了伤害,就在内心告诫自己一定不要犯同样的错误去伤害自己的孩子,可惜的是,我们最终还是不自觉地变成了父母的样子。

要知道,在这个世界上,就像我们不能选择自己的出身一样,总有一些事情是我们无法选择的,总会有人批评我们、反对我们,总有一些人让我们感觉被冒犯、被拒绝,让我们受伤,在这样的时刻,我们需要平静下来,消除内心的孩子被触发的痛苦。事实上,每一次痛苦地时刻出现的时候,都是我们练习爱自己的机会,是进一步释放内心孩子的痛苦和恐惧的机会;也是让我们内心的父母逐步长大、更加包容的机会。

最重要的关系,永远是我们和自己的关系。因为只有我们不断滋养自己内心的孩子和父母,让他们不断长大,才会不断挖掘出源源不断向上生长的力量,去爱、去支持自己,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

最后,我之所以推荐大家读一读这本书,是因为不管过去发生了什么,我们都可以用自己期待父母爱自己的方式去爱自己,养育自己内心的小孩和父母,我们的人生可以更幸福。

《自我养育(原生家庭决定不了什么,每个人都需要对自我进行二次养育。用你一直希望被爱的方式爱自己。)》读后感(三):原生家庭给予的创伤,还能愈合吗?

文/夏小忧

有句话大家应该都听过,那就是:“养儿方知父母恩”,意思是说,只有当自己有了孩子,才能体会到为人父母的不容易。

的确,要把一个襁褓中的小婴儿养育成人,其中的艰辛自不必多说。但说到“养儿方知父母恩”,却不是所有人都认同。甚至有人表示,有了孩子后,突然意识到自己从未被父母好好爱过。

某书上有网友说,一直不明白,为什么没办法像别人那样和妈妈亲近。她记得小时候,有一年生日,刚好有亲戚结婚,妈妈过去帮忙,根本没顾上她。

到了晚上,她委屈地提醒妈妈,说今天是自己的生日,妈妈却给了她一个耳光,并指责她不懂事,自己忙了一天累死了。她号啕大哭,妈妈便强行把她拉走,说在外面丢人现眼。

那条帖子下面,很多网友表示感同身受,并讲述了自己的“同款”经历,有说父母从不和自己交心的,有说父母重男轻女很严重的,有说父母经常对自己恶言相向的……

还有人留言说,以前以为或许父母就是那样的,直到自己有了孩子,才明白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因为同样作为父母,自己根本不舍得对自己的孩子冷漠。

不得不说,幸福的“原生家庭”还真是可遇不可求啊。

不曾被父母无条件爱过的孩子当然是不幸的,但我们更要明白:“原生家庭”决定不了什么,成年后的我们有能力对自己进行“二次养育”。

千万别灰心,那些父母给不了的,我们可以自己给。

新加坡心理学家陈永康在《自我养育》一书中说,与其等待父母改变,不如趁早进行自我养育,学会用你一直希望被爱的方式爱自己,毕竟在所有的关系中,最重要的是我们和自己的关系。

一旦处理好和自己的关系,对“原生家庭”的执念就会瓦解,那时候,我们不再是渴求父母满意的孩子,不再需要从他们那里寻求爱和认可,他们的言行举止自然也不会再影响我们。

也唯有这样,我们才能告别“原生家庭”之殇,蜕变为内心丰盈、人格独立的个体,才有能力为自己的孩子创造幸福的、健康的“原生家庭”。

那么,我们该怎么对自己进行“二次养育”呢?可以从以下三点着手:

承认父母并不爱自己,或是起码不那么爱自己,难吗?很难。

父母是把我们带到这个世界的人,我们和他们血脉相连,所以我们打心底认为,父母一定是这世间最爱我们的人,任何人不爱我们都可以理解,唯独父母不爱我们,就太扎心了。

曾经听朋友倾诉,她刚生完孩子那年,得了轻微的产后抑郁,所有人都觉得导火索是婆媳矛盾。但她跟我说,婆婆再不体谅,也是有心理准备的,亲妈的不在乎才最让人心寒。

还没出院前,朋友和另一半商议找个月嫂,妈妈听了连忙阻止,说:“花这冤枉钱干吗,孩子只愁生不愁长,月子里的娃稍微难带点,但我和你婆婆都在,放心吧”,朋友听完只好作罢。

没想到出院后不久,因为看不惯婆婆做事磨蹭,朋友妈妈突然对朋友说:“我回去了,本来带孩子就是奶奶的事,我在这帮忙岂不是便宜她了”,虽然朋友极力劝阻,但还是无济于事。

妈妈回去后,婆婆的态度更加敷衍了,不但三餐不及时,营养也跟不上。有一次朋友不过说了句:“妈,你明天弄点汤吧”,婆婆就炸了,哭闹着跟儿子告状,说自己伺候不了。

最让朋友崩溃的是婆婆的那句:“亲妈都不管她,我一个做婆婆的能对她这样不错了。”

确实,后来她找妈妈帮忙,得到的都是无情的拒绝,理由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给女儿带孩子就是便宜婆家,自己还要赚钱给儿子娶媳妇呢,哪个女人不是这么过来的……

独自熬过了最煎熬的日子,朋友无不感慨地说:女人生孩子就是一面照妖镜,可以看到丈夫有没有担当,婆婆有没有同理心,也能看到自己的父母爱不爱自己。

比起其他人,父母总能伤我们最深,这是因为在内心深处我们太爱他们,也太渴望他们的爱。

《自我养育》里说,责怪父母是最没有意义的,因为他们根本不会承认,与其耗费精力和他们纠缠,不如承认“父母可能永远不会用我们期望的方式爱我们”,接受“他们就是这样的”,永远也不会改变。

放下对父母的期待,其实也是放过自己。

每个人对爱的理解都不同,表达方式也不尽相同,有的父母觉得,不缺衣少食就是爱孩子;也有父母认为,爱孩子要满足物质和精神两方面。

作者在书中分享了三个家庭、三对父母,他们同样爱自己的孩子,但因为对“爱”的理解不同,所以是完全不一样的父母。

第一个是亚当一家,这对父母的爱简单粗暴。爸爸经常把亚当从路边拽走,打骂道:“跟你说过多少次啦?在马路附近跑来跑去多危险,被车撞了怎么办?你想死吗?”

亚当的妈妈则是控制欲很强,试图插手亚当的每件事,总问亚当跟谁一起玩,还替亚当规划了职业道路,在她看来,这些事亚当自己搞不定。

亚当说,他知道父母本意是为他好,但依旧留下了很深的心理阴影。

第二个是贝蒂一家,这对父母使用的方法温柔且有力量。

有一次,贝蒂朝马路上跑,爸爸及时拦住了她。爸爸虽然害怕,但却没有朝孩子发火,而是蹲下身跟她解释:

“我的小公主,你这样乱跑,司机叔叔很可能来不及刹车,那样就会撞到你,让你摔倒,前天你摔了一跤,还记得很疼吧?被撞的话比这疼多了,你不想受伤吧?那下次可要小心了。”

贝蒂的妈妈也是一样,虽然很关心贝蒂的学习,但却给足贝蒂空间,坚信她会自己完成地很好。只在发现贝蒂遇到困难,或是贝蒂主动求助时伸出援手。

贝蒂妈妈坚信,犯错也是学习的一部分。贝蒂长成了自信独立的模样。

第三个是卡尔一家,这对父母坚信爱就是给孩子自由,所以对卡尔完全不设限,卡尔可以看电视到半夜,成绩再差也不会被责备。长大后卡尔完全没有规矩,也没有一技之长。

如果可以选择,相信大家都会选择第二对父母。但很可惜,我们并没有选择父母的权利,要不怎么说投胎是门技术活呢。遇到不会爱的父母,身为孩子的我们根本束手无策。

但成年后的我们,其实是有很多选择的,最好的选择就是读懂父母的语言,看清父母的局限性,接受人和人的差异,消除怨恨,治愈“内心的孩子”,走出童年阴影,完成自我蜕变。

想要彻底走出“原生家庭”给予的伤痛,光是不再对父母抱有不切实际的期待,读懂他们爱的语言还不够,我们还要成为自己的父母,好好安抚“内心的孩子”。

“内心的父母”和“内心的孩子”是心理学上两个相对的概念,它们是两种“潜隐人格”。

“内心的孩子”指的是我们从童年起就背负着的、没能解决的伤害,一直存在于我们的记忆深处。“内心的父母”则像是我们父母的潜隐人格,他们无时无刻都在赞扬或批评我们,就像小时候那样。

作者拿自己举例,他毕业后曾经从事过一段时间的会计工作,原因也没什么新奇的,就是父母觉得这个工作稳定又体面,但听从父母的建议、做了一段时间会计后,作者发现自己很厌烦这份工作,迫切想要转行。

这时候,他“内心的孩子”和“内心的父母”就出现了分歧。

“内心的孩子”认为会计工作太枯燥,而且短时间内要处理大量的信息和数据,压力特别大,一天都不想干了。“内心的父母”却觉得这工作挺好,认为年轻人身在福中不知福、眼高手低。

每当他想听从“内心的孩子”建议,“内心的父母”就会跳出来指责他;但向“内心的父母”妥协后,“内心的孩子”又感到万分委屈,打不起精神好好工作。

这样是绝对不行的。

作者认为:“尽管他们的意图是好的,但如果听从他们的建议,我就会不快乐。”“父母的快乐不该由我们负责,这是他们自己的课题。”

虽然也曾受困于“内心的父母”,但作者终于还是成功摆脱父母的责备,辞去了会计工作,成了作家、心理学专家、正念教师,活成了自己渴望、而并非父母期待的模样。

他说,想要变得跟他一样,最重要的就是成为自己的父母,做任何事之前先询问“内心的孩子”有何感受,理解并满足他的需求,对他释放同理心、耐心和爱心。

当“内心的小孩”得到足够多的爱和理解时,我们的内心就会充满力量。最重要的是,疗愈“内心孩子”会让我们停止埋怨,避免把经历过的痛苦传递给我们的孩子。

甩锅给“原生家庭”纵然简单,但却会反噬我们,不如对自己进行“二次养育”,重塑自己,放过自己。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