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沿着塞纳河到翡冷翠》读后感1000字

《沿着塞纳河到翡冷翠》读后感1000字

《沿着塞纳河到翡冷翠》是一本由黄永玉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页数:35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沿着塞纳河到翡冷翠》读后感(一):有底气的趣致

1924年生人,有鬼才之称的黄永玉老先生90年代的作品。凭着插图去,也是值得一读的书,更何况透着幽默、机敏的金句一箩筐,彰显“我与我周旋久,宁做我”的作风。他用“被自己的蜜糖淹死的蜜蜂”来形容眼高手低以至最后被抛弃的艺术工作者,并以此来自谦自省。老人家自我调侃的书写语言结合他的坎坷经历,让人感慨。不论时事弄人,抑或命运不公,专注于自身的追求,无视琐碎的恶意,这才是修为吧。书里有个小故事说黄永玉在创作中遇到了困难,他的朋友追问作品进度的时候,他说:“太艰难了!”朋友回答:“艰难?六十七岁还觉得艰难?那我恭喜你了!”哦,想想我们有没有这种状态?有时候凡事得心应手不一定是能力高强,而只是自我放逐与懈怠了。如果从巴黎去佛罗伦萨,带上这本吧~

《沿着塞纳河到翡冷翠》读后感(二):和老爷子一起去远行

“任何一种环境或一个人。初次见面就预感到离别的隐痛时。你必定是爱上他了”。因为这句话,捧起了这本书,刚开始只是读了电子版,但是插画太美,随后又收藏了纸质版。

与这本书的缘分从"一个"开始,开头的那段文字让我对这本书念念不忘,随后我遇见了这个让我感受到离别的隐痛的人。其实认识的时候离分别还很远,但是奇怪,一想到即将来的分别,心中有些酸涩,和爱情无关,一个热情、开朗的女孩子打开了我对世界的新认识(我也是女的),觉得人生很难遇到这样的知己。再后来,是遇到一个可以有说不完的话的伙伴。大约是人长大才开始懂得分别的意义,于是我懂得了珍惜。

黄永玉行文之间像是个孩子,有对友人的思念,有对故人的怀念,有对生活的热爱,有对人生的思考,他支着画夹,从塞纳河畔,到翡冷翠的小山旁,他笔下的山山水水,花鸟鱼虫和男男女女,或色彩明丽,或线条分明,他将对生活的感悟,融入朴实无华的文字中,融入丰富的色彩中。

他对人生的思考,提到了常玉先生,常玉先生说,“我与我周旋久,宁做我”,读完 不止感动。对于人生,大概始终是一个和自我斗争的过程吧,始终不断的突破自我,又实现自我的历程,我不能放弃我,我最后成为我。

活到老爷子这个岁数,他心里是豁达的,他的内心是平静的,但不代表他是不生动的,他保持着对这个世界的初心,让我明白,一个这样拥有浪漫情怀的人,他的人生,比故事丰富,他的话语,比刀剑有力量。还未出发,心已远航

《沿着塞纳河到翡冷翠》读后感(三):写生,在别处

10月上旬情绪有些低落,朋友借用了黄永玉先生写的一句话来安慰我:“明确的爱,直接的厌恶,真诚的喜欢。站在太阳下的坦荡,大声无愧地称赞自己。”原来的情绪早已远去了,留下了更成熟的我,以及按图索骥,找到的这本书。

永玉以绘画为志业,来到巴黎、佛罗伦萨等地,自然会关注、书写这方面的内容。他把巴黎和意大利的艺术环境,比喻成了“装蜜糖的大缸”。诚然,历史上无数大师留下的壁画、雕塑,足以让每一位游客,包括画家叹为观止。如若只看不做,却会眼高手低,忘记了“来回奔忙的任务”。这比喻初听奇怪,理解之后,倒更懂得了作为画家需要修行的道理。

他笔下的乔托、达芬奇、爱伦堡,尤其有“人”的特质。写面对复杂时局的爱伦堡,他评价作家为“信念和正义藏在心头而混迹于五彩缤纷的尘寰”,实在是妙。同样,他介绍自己的画,也很有趣。《退休的快乐王子号》画的是一辆退休的公共汽车。草丛间,一辆老车上生出了枝枝蔓蔓,“老了,却穿戴得那么体面”。

众人眼中的艺术国度,也是永玉笔下的自在之地。大师的故居,曾经如何,现在也一切照旧。街道上的行人看到一位拿着画笔的老人,驻足观看、交流,甚至还拍下照片,隔天出现在了报纸上。一位看起来像美国人的波兰教授,还和两个年轻人来了一场不闹不相识的交流。艺术,成为了一种通行的语言。更有趣的是,一天、一周乃至更久的交集,也能成为一段异国友谊的回忆。

尝试为永玉在法国、意大利的生活,画一幅人物像。一个六十七岁的画家,背着画板架,挎着装有一大包绘画材料的牛皮包,选定一个点落座,一画就是几个小时。写生,这是与城市进行最真实的沟通方式之一。一街一角,一画一像,就是他沿着塞纳河到翡冷翠的痕迹。

《沿着塞纳河到翡冷翠》读后感(四):我知道这世界本如露水般短暂,然而,然而……

“我与我周旋久,宁作我!”——《世说新语·品藻》

上面这句话的典故是:桓温年轻的时候就与殷浩齐名,所以常常有竞争之心。桓温问殷浩:“你和我相比,谁强些?”殷浩回答说:“我已经和自己打交道很久了,宁愿作我!”

先赞一下本书顶级的插画,全是黄永玉先生自己的作品,正好映衬文字,仿佛这些插画是一张张PPT,作者对着PPT讲动人的故事。

黄永玉先生在《沿着塞纳河到翡冷翠》里引用了这个典故,认为”人生如戏台“:”人,在前台演戏,对付生熟朋友。利益所在,好恶交错,抢掠搏杀,用的都是学来的演技功夫;真正的自我是在后台。一个人独处,排除了忌讳,原形毕露。这种快乐六朝人最是懂得,‘我与我周旋久,宁作我’就是其中精髓。”

”宁作我“有什么特征?黄永玉先生列举了好友张五常的品质,说他“明确的爱, 直接的厌恶, 真诚的喜欢。 站在太阳 下 的 坦荡, 大声无愧地称赞自己。 他的周围、 这个世界,欣赏和鼓励他这么做,相信他的诚实。”张五常是经济学泰斗,但是他的经济理论却归纳得通俗易懂。他的理念是“做学问要从最简单的层面入手,然后一层层加上变化”。 治学和为人都是如此。

凡有血气,皆有争心。所以往往人到中年,感叹“时间都去哪了”,发现世界“本如露水般短暂”,在身体朝着财富之路奔跑时,灵魂远远落在后面。这时,才发现最愿意做的,才是真实的自己。 “宁作我”不是去征服,而是去忍耐和承受;不是人云亦云,而是做“逆行者”;不是为别人思想负责,而是为自己行为负责;不是把思想强加给别人,而是给别人选择的自由。

《沿着塞纳河到翡冷翠》读后感(五):人生得意须尽欢

《沿着塞纳河到翡冷翠》这本书是黄永玉老人67岁游历法国和意大利时写的,散文游记类。读罢此书由衷地感到舒服、开心。黄老身上有老一辈艺术家的情怀、有真正大师般的见识、也如老顽童一般,写的文章风趣、幽默、洒脱,有时也有些骄傲的得意。在如今黄老已经90多岁的时候,才读到这本书,想象着此时的黄老经历了更多,应该更加有趣吧!

这本书的版本外观也比较漂亮,书脊是用布料做的。书中配有许多黄老的画作、当地的摄影以及一些有趣的插图。书中关于塞纳河部分比较少,后半部大多数是与意大利和翡冷翠相关的内容。

黄老在整本书中,非常真挚的表达了对游览到的风景的欣赏、对文化的思考、对艺术大师们的敬仰,以及对朋友们的思念。读书中,有时被黄老的文化底蕴折服,有时会被他幽默的言语逗笑,更多时候被他通过随笔而表达的情感所感动。人生得意须尽欢,想想黄老人生的心态,真是羡慕!

讲两个故事:

黄老有一次来到达芬奇故居后院作画。九个小时大概的模样出来了,收工回家。在家里客厅重新把写生装在画架上,准备修改完善,没想到黄老竟兴致高昂的做起白日梦,由于对达芬奇憧憬不已,私自替达芬奇的后院痛痛快快来了一场奇花异草五彩缤纷的设计。临了,忽然从梦中醒来,"心情像挨了几个棍子,达芬奇的故居到哪里去了?真是见了鬼。" 带着一天一夜的劳累和羞愧的悔恨,重新画了一幅达芬奇故居的后院。以至于朋友打电话来问近期画画进展如何?他还在悔恨的说:太艰难了!

还有一次,黄老在翡冷翠街头作画。遇到一个老太太被一群人围在中间,脸色发绿,一动不动。黄老使出浑身解数,赤脚医生般真的将老太太救过来了。这令围观的意大利人们目瞪口呆,无数虔诚的眼神,夸奖黄老是神仙下凡。其实他的内心绝对是喜悦并且得意的,他在文章中说:"我不能和雷锋比,他风格高,做了好事一点都不说出来,只清清楚楚写在日记里。" 之后他回到住所对中国留学生吹的天花乱坠,还不忘写信给朋友也提到这一段。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