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白公主》读后感100字

《白公主》读后感100字

《白公主》是一本由[英]菲利帕·格里高利著作,重庆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80元,页数:45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白公主》读后感(一):大乱战

玫瑰战争系列图书

对这段历史还是挺感兴趣的

不是很喜欢女性视角的描述

政治是残酷的,对于“那个男孩儿”也许不会像书中说的那么宽容

可惜没有正面战场的描写

有其他文学作品讲述玫瑰战争历史,写的比较清楚的,欢迎推荐一下

《白公主》读后感(二):得到的是权力,失去的是什么?

题名叫做《白公主》,其实是借女主的视角,表述其在王宫的处境,及亨利七世的关系,借此反映出亨利七世继位后,和约克王室后人继续斗争的艰难情形,并映射出亨利七世复杂晦暗的内心。

他是被上帝眷顾的尊贵的国王,但也是可怜的在王位上惶恐不安的人。他拼命想稳固自己拥有的王位,但在他杀死约克王子的那一刻,却也发现其实他杀死了自己。他用一生去实现上帝的使命,渴望着安定,追问自己活着的意义,想用权力去弥补动荡不安的童年阴影,他追求幸福,可是他失败了。纵然他付出了一切,最终稳坐在了王位之上,却仍没有得到自己想得到的。

这是一个悲剧的人物;是一个悲伤的故事。它在表述的时候,有了对王权斗争和人生意义的深刻反思和追问。为什么贵为国王,深受上帝眷顾,他却仍然得不到幸福?到底什么才是幸福?

王室之间不断的相互倾轧,无休止的斗争,得到的是权力,失去的是什么呢?残酷的历史血淋淋的再现。

相比之下,伊丽莎白是个幸运的人。虽然她住过阴暗的牢狱,婚姻生活也算不上非常幸福,可是她有一对骄傲、耀眼、恩爱的父母,并同样爱着她,成功地保护并抚育着她,为她筹措了光明的未来。除了父母同胞的爱护以外,更可贵的,是她还得到了丈夫的爱护,还成功为他诞下了继承人。相比之下,她是单纯的、幼稚的,不够善解人意的,斤斤于丧失初恋的痛苦里,对丈夫缺乏同情和理解。她不够优秀,然而她的视角足够表达亨利七世的不幸和困境。

弱点还是在于虽然历史满分,文学内涵足够,但是叙述得太过详细,缺乏层次,显得有些堆砌和臃肿、啰嗦,降低了阅读体验。

不是格里高利最好的作品,但算是优秀的。

《白公主》读后感(三):权利、欲望和血统

《白公主》一书,从1485年约克公主伊丽莎白前往伦敦与都铎国王亨利联姻时开始,写到了1499年亨利七世下令处死了约克的最后两位继承人理查德和泰迪为止。

这本书里的每一个人物都充满了悲剧色彩,读完之后令人唏嘘。真正的历史也许不是如此,但同样交织着谎言、背叛和悲伤。

在这将近15年的时光里,书中的亨利七世一直是个充满猜疑、担惊受怕的懦弱形象。因为他是英格兰王位的簒夺者,继任英格兰国王的合理性远在理查德和泰迪之下。理查德是英王爱德华四世的小儿子,伊丽莎白的弟弟;泰迪是爱德华四世的弟弟乔治的儿子。而亨利·都铎,仅仅只有母系一方有王室血统,来自金雀花的兰卡斯特家族。

在他母亲玛格丽特·博福特和叔叔加斯帕·都铎的帮助下,他在博斯沃思战役中击败了理查德三世——爱德华四世和乔治的弟弟,伦敦塔里的两位爱德华四世的继承人生死不明,亨利继而登上了英格兰的王位。可是王位之战远远没有结束:他确实打败了约克家族,娶了约克王朝的长公主伊丽莎白为妻,但英格兰人民对约克公主的爱戴远超与对他的爱戴;在海外,不断有自称是约克的继承人的男孩受到其他国家的拥护,甚至是来自亨利信任的人的拥护;他操纵的间谍网布满整个国家,连自己的妻子和宠臣也受到监视;他起兵征战,带领着千万人马,表面上为了收回英国的领土,其实是去法国震慑那个可能会威胁自己王位的小男孩……

亨利讨厌约克家族的魅力,他的民众拥护他仅仅是因为伊丽莎白站在他的身边,在约克王子出现在大众视野里时大部分人都携带着亨利给他们的奖赏投奔了这位王子,在理查德达到亨利的宫殿中成为他的“囚犯”时理查德还是举止翩翩、像个真正的王室成员,甚至是理查德被处死后还是有人明目张胆地纪念他。

亨利争夺英格兰王位的一生也并不是他个人决定的,他生下来就被自己受权利驱使的母亲当成了征服英格兰的工具。他没受过正统的皇室教育,童年时在颠沛流离中度过,母亲也不在身边,陪伴自己的只有叔叔加斯帕·都铎。他没有权利选择自己的人生,被迫问鼎英格兰王位,被迫娶了约克的伊丽莎白公主。他不是皇室成员,他仅仅是一个王位的簒夺者。尽管有了三个儿子和两个女儿,王位更加稳固,但他还是担惊受怕,只能在背叛和谎言中度过了一生。

在他杀了约克家族仅剩的两位继承人之后,亨利独自一人躲在王宫里,不处理政务,也不愿意接待王后,甚至偷偷找来算命师只求他们能告诉自己可以长命百岁。小说的最后,他趴在伊丽莎白王后的怀里哭泣,希望她可以原谅自己杀害她的亲人,希望自己可以从理查德这个和自己有相同命运的约克男孩的阴影里走出来,希望自己为争夺和保卫英格兰王位所付出的一切都变得有意义。

可是都铎家族还是受到了英格兰两位约克王后的诅咒。亨利七世的大儿子亚瑟继承不了他父亲的王位,亨利八世娶了六任妻子也只得到了一个很快去世的儿子。伊丽莎白一世是都铎王朝的最后一位君主,尽管在她统治时期英国的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但她的继任者不再是都铎家族的人。

尽管书里是以伊丽莎白公主的视角来写,通过她的“叙述”,更能让人明白亨利七世在取得博斯沃斯战役后为了稳固自己的王位而过上的充满猜忌、处处小心的生活。玫瑰战争结束了,亨利七世是最后的赢家,可他似乎并没有赢家该有的样子。

他这一生过得幸福吗?

可能这并不是一个可以去问君王的问题吧。想要戴上和戴稳王冠,这些都是必须要付出的代价。

《白公主》读后感(四):学院派的平庸

短评不够,

不难,

目前阅读了12%,目前eliza怀孕。 刚开始以为这书会很好看,

前2章感觉很不错,尤其第一章,文字还是有点穿透力的,我拿起来第一眼就想看下去了。关于母亲的教导,我也会觉得很有兴趣,看看他们到底怎么面对家庭一次又一次变动,又怎么和仇人联盟的,但是看到第六第七章,感觉进展缓慢,言语罗嗦重复的厉害,关于henry杀richard,杀王子反反复复的提,这个就叫我有点厌烦了,关键是主人公并没有扩展出任何性格, 这是第一人称的小说,反正我没看见主人公有啥深刻的想法和见解,一味的玛丽苏,我爱richard,我鄙视henry,我身不由己。面前她是弱智,她妹妹面前她是女王。 在她面前是慈母,在henry面前是老鸨,在姑妈面前是八卦姑婆。总之人物形象不怎么样,感觉很悬浮,不能扎根到实地的感觉。人物非常刻板化,没有足够的复杂性。要知道很多第一人称的小说是非常有迷惑性或是非常复杂的,而这本小说的整个过程更像是描述作者对历史的猜想。 这一方面我想到了马伯庸,也是为了写出对三国一段历史的猜想而不惜写本小说,小说所有的亮点都是解释历史,比如说解释了亨利进入伦敦后发生的大瘟疫,亨利为什么迟迟不取伊丽莎白,以及塔中王子的下落。但是格局实在是太小啦,因为主人公是个没有野心没有魄力的约克公主,所以她的视角里的人物实在是不够有趣。有趣的人她都见不到。 以至于所有的情节似乎就是家长里短,有人说这是婆婆和媳妇的故事,真是此言不虚。同样是比较描写玫瑰战争的马丁的权力游戏,我不得不承认,马丁也是罗嗦得让人奔溃,描写事无巨细。马丁有趣的是画卷够大,内容够丰富,够充实,更不要说四处埋梗,而且实打实的写出了一些有性格的人物。 说实话,小说读下来,还是中古古典小说写人最牛,红楼梦好多人都没写几笔,但是一个个让人印象深刻。水浒里连个路人也有点意思。大段的意识流和心理描写都没写出一个活生生的人,我也是服了

此书还有一个最大的优点是,只要英文4级,我猜这原版书非常容易读,我上次感觉阅读这么顺畅的英语书大概就是饥饿游戏了,连哈利波特都比这书难。 要是看莎士比亚的亨利六世,那更是让我想拿头撞墙,单词查了转眼就忘光。根本搞不清谁是谁。

而这本书非常容易看得懂,更不要说她大量的重复,经常忘我怀疑自己的存在,怎么这一段又讲一遍,我穿越了吗?对于一个异国读者,这书非常友好

-----------

好了,又读了10% 我读不下去了, 太的玛丽苏了, 缺乏实际的剧情填充。 说作者是历史学教授,我真的是一头能撞在墙上。

如此无能的henry, 就能夺权 回国了? 我tmd是一直在找反差啊,结果就是一个怂包妈宝,这种程度的henry能以私生子身份,夺取了约克王权,我还就不信了。 还有henry, 这么古板强势控制欲的寡妇能做成什么事情? 能历经多少王权更迭,还能把儿子送上王位? 何况一直念咒一样说他儿子能当国王, 前几位国王还在呢,这不是死罪? 女主的妈根本就是个婊子啊, 容许henry强奸女儿, 直到怀孕再嫁人。女儿的情绪不重要,当女王才重要。 女主也是玛丽苏,跟国王上床还给国王脸色看, 国王竟然能容忍,还幻想她会爱上自己。 我了个去,我看不下去,看不下去啦。 ntmd不会写宫斗就别写, 不会写感情就别写,你有一点点专业素养吗? 除了女猪脚一家都跟婊子一样,其他人都是怂包恶人, 这怎么看! 你英文写得再简单,大概是给十一二岁的人看的,连这个都tmd不够格。 删了,删了,我再也不想看到这作者的任何书

《白公主》读后感(五):都铎王朝前期伪科普

我觉得最大的槽点就是菲利帕对都铎王朝的黑料实在有捕风捉影的意味,哪怕是只有一点怀疑的,也把它当成真的写,然后很多读者就信了。

亨利.都铎在八月赢得决战,十月登基加冕,一月才娶约克的伊丽莎白,但他们的长子亚瑟.都铎出生在九月末,于是这就被菲利帕解读为:亨利.都铎听到伊丽莎白和理查的绯闻,所以等到一月才娶她,以免孩子的血统存疑。在发现伊丽莎白没有怀上理查的孩子后,强行和伊丽莎白发生关系,一定要她怀上都铎继承人才娶她。不得不说这一段时间扣得真好,听上去合情合理。(突然觉得亨7深谋远虑,如果他早点儿娶伊丽莎白,亚瑟早点儿出生,那在《白公主》里亚瑟就会是理查的儿子了)

亨7在一月娶伊丽莎白,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在一月才获得罗马教皇的特许令。如果没有这个特许令,他们的婚姻会因为近亲结婚被判定为illegal(虽然觉得这儿亨7是为了强调他的王室血统)。西班牙的天主教双王在长女出生之后很长一段时间才得到特许令。虽然不排除亨7和伊丽莎白婚前就有关系的可能性,但我倾向于认为亨利一定会娶也一定要娶伊丽莎白,而不是书中所说的“还有你妹妹塞西莉”。不说当时约克公主里伊丽莎白的年纪和亨7最为接近,在中世纪欧洲,如果是为了王权结婚,娶长女和娶次女还是有差别的。当时葡萄牙国王向天主教双王提出娶他们已经寡居的长女,天主教双王提出想用未婚的三女代替,结果葡萄牙国王死活不同意。在都铎王朝之前英国没有真正实行统治的女王,玛丽一世和伊丽莎白一世能登基是因为她们老爹修了宪。长女的男性继承人的继承权要高于次女男性继承人的继承权,如果亨7娶了塞西莉,伊丽莎白只能去做修女。如果她有男性后嗣,亨7的王权会受到挑战。

还有很扯的一点就是《白公主》里伊丽莎白回想起理查也想将他们的孩子命名为亚瑟。这其实不太可能,理查的长子叫爱德华,他的私生子被命名为John。亚瑟这个名字,在历代金雀花的名字里其实很扎眼。我觉得这源自亨利.都铎的父系,也是他的威尔士血统。亚瑟王最早是出现在威尔士传说里的,他拔出了石中剑因此被认定为是英王。亨利.都铎估计是想强调自己儿子“天选之子”的身份。在约克的伊丽莎白临产的时候安排她长途跋涉到温切斯特去待产,也是为了暗合亚瑟王的传说。但这一行为很可能导致了伊丽莎白早产,以致于后来的亚瑟体质虚弱,还未登基就病死。不止是亚瑟,他的妹妹伊丽莎白(只活了三岁),也有早产的可能性。

亨7的妈妈塑造得还是不错的,只不过也太神经质了点。在历史上玛格丽特.博福特很有可能是个强势的女人,通过她在亨利七世登基之后将自己的签名改成“国王的母亲”就可以看出来。亨利七世和他母亲的关系非常好(虽然两个人可能有十几年没见,亨7流亡十几年的时候玛格丽特在英国忙着结婚),但在英国宫廷中,王后的地位始终要比国王的母亲要高。所以书里那种伊丽莎白处处受婆婆气的桥段......算了吧。还有伊丽莎白的母亲,白王后伊丽莎白.伍德维尔,她可能资助了对都铎王朝的叛乱,这也导致了她被赶出王宫。而她资助叛乱的原因一方面可能是塔中王子生死不明的传闻,另一方面可能是利益分配的不满,就算亨利都铎登上了王位,伍德维尔家族也没有获得以前的势力。所以白王后根本不是纯洁善良的白莲花。

还有,且不说亨利和伊丽莎白有没有爱情,菲利帕告诉我们情妇一大堆的爱德华对伊丽莎白.伍德维尔是真爱,好女孩(玛丽苏)都爱理查,历史记载上一个情妇也没有的亨7是个rapist,血腥玛丽其实人还不错,伊丽莎白一世是个心机girl。 我能说我不相信吗?

诚然,很多时候大家对历史人物的印象已经沦为窠臼,进行一点创新,乃至一点颠覆未尝不是好事。但是能不能在写这种颠覆的历史文学之前加上一些诸如:纯属个人推断,之类的话?我不反对历史文学,我反对的是写了历史文学然后言之凿凿地(或者很多fans言之凿凿地)说这是历史。没有人能够重现历史,历史具有多种可能。

玫瑰战争伪科普之一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