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英格兰史2·都铎王朝》读后感精选

《英格兰史2·都铎王朝》读后感精选

《英格兰史2·都铎王朝》是一本由[英] 彼得·阿克罗伊德著作,译林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88.00元,页数:47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英格兰史2·都铎王朝》读后感(一):宗教改革的艰难历程

英格兰在金雀花王朝时期,宗教和王权的关系是“君权神授”,占统治地位的宗教是罗马的天主教。自1485年至1603年的都铎王朝时期,是天主教和新教的纷争时期。为使英格兰脱离罗马教廷的控制,亨利八世推行宗教改革,在一百多年的时间里,随着王位的更迭,天主教和新教不断纷争。宗教改革不是单纯的宗教事件,而是一个政治事件,关乎王朝的利益,没有群众斗争和人文主义原则作基础。 不同时期推行的新教内容各不相同,新教内容、仪式等完全有当权者制定,在民众中依靠当权者强力推动。大多数支持国王政策的人都是出于实际考虑,为了自己谋求利益。多数普通民众的信仰随波逐流,即便内心信仰天主教,表面也得接受新教,慢慢的,新教就在民众中推行下去。在强权政治的推动下,两者的关系由“君权神授”到“教权与王权分裂”到“王权至上”,英格兰逐步成为一个新教国家。 宗教改革和权利争夺息息相关,每一次权利争夺都有宗教的参与。英格兰、苏格兰、法兰西、罗马、西班牙等国的皇室成员之间血缘关系、姻缘关系也和权利争夺有着紧密的联系。读后,对西方宗教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对西方国家皇室之间的关系渊源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英格兰史2·都铎王朝》读后感(二):《都铎王朝:宗教改革与权力之争》读后感

1949年生于伦敦东阿克顿的英国著名作家彼得·阿克罗伊德(1949- )是英国文坛全能、高产的作家之一,至今已经出版的作品有《莎士比亚传》《牛顿传》《狄更斯传》等近60种,涉猎历史作品、传记、小说等不同体裁。他一生获得了许多殊荣,包括毛姆文学奖、惠特布雷德传记奖和英国皇家文学学会的威廉·海涅曼奖等英语世界的重要奖项。 在60岁的时候,阿克罗伊德立下宏愿,要以一己之力为英格兰立传,他说自己最崇拜的历史学者是爱德华·吉本和托马斯·巴宾顿·麦考莱,称他们“是伟大的作家,同时也是伟大的学者,他们展现出丰富的想象力和超群的智力”。阿克罗伊德的文学野心指向的是一部民族的史诗,并直言“我将尽我所能,奋起直追”。从2011年的《帝国基业》到2021年的《革故鼎新》,阿克罗伊德兑现了自己的诺言,将英格兰的历史分成6卷,写成了一部关于人类精神的人间戏剧和宏伟画卷。 “英格兰史六部曲”包含《帝国基业》《都铎王朝》《叛乱年代》《革命世纪》《君临天下》《革故鼎新》六卷。它以恢弘的笔触书写出这个传奇国家所经历的历史进程:这个曾经封闭的岛国,如何借助宗教改革、议会制度、技术与思想的革命,以及贸易与殖民扩张,一步步成为一个领土遍布全球的日不落帝国;以及在帝国衰微的今天,它又如何重新在战后的新秩序中定位自己,并且继续影响着世界。 这次看完的是第二卷《都铎王朝》(王喆译,译林出版社2022年9月第一版)。这卷涵盖了从亨利七世到伊丽莎白一世的、主要由都铎家族统治英格兰的历史时期。其间诸多激荡人心的权谋斗争,令都铎王朝波澜壮阔的一生跃然于纸上。 1485年,利用在位英王理查三世的民望低迷,伯爵亨利·都铎在法国援助下成功登陆英格兰,在波斯沃平原之役(Battle of Bosworth Field)打败理查三世,并杀死理查三世,夺取王位,建立都铎王朝,史称亨利七世。 在经历了百年战争(Hundred Years'War)和玫瑰战争(Wars of the Roses)的动荡之后,英国人普遍渴望和平,希望国家统一,亨利七世巧妙地利用了这种情绪,通过迎娶理查三世的侄女,平息了对其继位合法性的争论,更以这场敌对家族之间的联姻结束了蔷薇战争,并以兰开斯特王朝和约克王室结后的后代,开创一个新的王朝,并将兰开斯特的红玫瑰和约克的白玫瑰合并组成都铎王朝的王徽,红白“都铎玫瑰”。 都铎王朝(Tudor dynasty;1485-1603年),从亨利七世1485年入主英格兰、威尔士和爱尔兰直到1603年伊丽莎白一世去世为止,历经118年,共经历了五代君主。虽然历史不是很长,但因处于英国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时期,而被认为是英国君主专制历史上的黄金时期,同时又被称为现代宪政体制的发源地。王朝的统治者亨利七世、亨利八世、伊丽莎白一世通过议会,宗教等方面的改革建立和巩固强大了王权,而强大的王权又保证了强大的民族国家的形成。15、16世纪,英国社会经济、政治等各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决定了都铎君主政体的特殊性。它既有别于绝对君主专制,又不同于后来的君主立宪制,君权与议会达到了协调一致共同维系着英国政治机器的运作。这一时期是英国王权最盛之时,但国王的权力仍是受到议会法律限制的。经历了都铎王朝之后,英国的中世纪色彩日渐淡薄。英国已经完全走出了旧时代,向着现代民族国家大踏步地前进。 都铎王朝虽然历时不长,但犹如我国的秦朝与隋朝,在历史上却有着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

《英格兰史2·都铎王朝》读后感(三):《英格兰史2:都铎王朝》读后感

1949年生于伦敦东阿克顿的英国著名作家彼得·阿克罗伊德(1949- )是英国文坛全能、高产的作家之一,至今已经出版的作品有《莎士比亚传》《牛顿传》《狄更斯传》等近60种,涉猎历史作品、传记、小说等不同体裁。他一生获得了许多殊荣,包括毛姆文学奖、惠特布雷德传记奖和英国皇家文学学会的威廉·海涅曼奖等英语世界的重要奖项。 在60岁的时候,阿克罗伊德立下宏愿,要以一己之力为英格兰立传,他说自己最崇拜的历史学者是爱德华·吉本和托马斯·巴宾顿·麦考莱,称他们“是伟大的作家,同时也是伟大的学者,他们展现出丰富的想象力和超群的智力”。阿克罗伊德的文学野心指向的是一部民族的史诗,并直言“我将尽我所能,奋起直追”。从2011年的《帝国基业》到2021年的《革故鼎新》,阿克罗伊德兑现了自己的诺言,将英格兰的历史分成6卷,写成了一部关于人类精神的人间戏剧和宏伟画卷。 “英格兰史六部曲”包含《帝国基业》《都铎王朝》《叛乱年代》《革命世纪》《君临天下》《革故鼎新》六卷。它以恢弘的笔触书写出这个传奇国家所经历的历史进程:这个曾经封闭的岛国,如何借助宗教改革、议会制度、技术与思想的革命,以及贸易与殖民扩张,一步步成为一个领土遍布全球的日不落帝国;以及在帝国衰微的今天,它又如何重新在战后的新秩序中定位自己,并且继续影响着世界。 这次看完的是第二卷《都铎王朝》(王喆译,译林出版社2022年9月第一版)。这卷涵盖了从亨利七世到伊丽莎白一世的、主要由都铎家族统治英格兰的历史时期。其间诸多激荡人心的权谋斗争,令都铎王朝波澜壮阔的一生跃然于纸上。 1485年,利用在位英王理查三世的民望低迷,伯爵亨利·都铎在法国援助下成功登陆英格兰,在波斯沃平原之役(Battle of Bosworth Field)打败理查三世,并杀死理查三世,夺取王位,建立都铎王朝,史称亨利七世。 在经历了百年战争(Hundred Years'War)和玫瑰战争(Wars of the Roses)的动荡之后,英国人普遍渴望和平,希望国家统一,亨利七世巧妙地利用了这种情绪,通过迎娶理查三世的侄女,平息了对其继位合法性的争论,更以这场敌对家族之间的联姻结束了蔷薇战争,并以兰开斯特王朝和约克王室结后的后代,开创一个新的王朝,并将兰开斯特的红玫瑰和约克的白玫瑰合并组成都铎王朝的王徽,红白“都铎玫瑰”。 都铎王朝(Tudor dynasty;1485-1603年),从亨利七世1485年入主英格兰、威尔士和爱尔兰直到1603年伊丽莎白一世去世为止,历经118年,共经历了五代君主。虽然历史不是很长,但因处于英国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时期,而被认为是英国君主专制历史上的黄金时期,同时又被称为现代宪政体制的发源地。王朝的统治者亨利七世、亨利八世、伊丽莎白一世通过议会,宗教等方面的改革建立和巩固强大了王权,而强大的王权又保证了强大的民族国家的形成。15、16世纪,英国社会经济、政治等各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决定了都铎君主政体的特殊性。它既有别于绝对君主专制,又不同于后来的君主立宪制,君权与议会达到了协调一致共同维系着英国政治机器的运作。这一时期是英国王权最盛之时,但国王的权力仍是受到议会法律限制的。经历了都铎王朝之后,英国的中世纪色彩日渐淡薄。英国已经完全走出了旧时代,向着现代民族国家大踏步地前进。 都铎王朝虽然历时不长,但犹如我国的秦朝与隋朝,在历史上却有着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