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最后的都铎读后感1000字

最后的都铎读后感1000字

《最后的都铎》是一本由[英] 菲利帕·格里高利著作,重庆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18.8,页数:61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最后的都铎》读后感(一):格雷家族三姐妹跌宕起伏的一生

说起皇室生活,可能很多人都会心之向往。

在《最后的都铎》书里讲述的格雷家族,就是英格兰最重要的家族,住在用红砖砌成的宅邸,位于英格兰的中心,有300个家臣,侍奉一家的5个人,还有满是良驹的马厩,周围都是林子,外围则是农田和村庄,河流与湖泊。

爱德华国王还在位的时候,格雷家族过的就是这样奢华的贵族生活,然而,一朝天子一朝臣,爱德华国王早逝,新一任国王的继位,又会有什么样的故事呢?

在《最后的都铎》这本书里,以中世纪末期英国皇室女性为背景,用三段故事讲述英格兰贵族格雷家的三姐妹的一生。

作者是菲利帕·格里高利,她是英国畅销作家、资深记者和媒体制片人,她偏爱创作英国皇室背景的历史爱情小说,风格优美,多部作品被搬上电视及大银幕,获得几高的收视率与反响,被誉为“英国王室历史小说女王”。

1.简,权利斗争下的牺牲品

简·格雷的母亲是玛丽公主的女儿,玛丽公主是国王亨利八世最爱的妹妹,因为有皇室的血脉,简从小就享受着英国皇室贵族的生活,然而,一场盛世的婚礼,却因此葬送了她短暂的一生。

年仅16岁的简,正是花一样的年纪,虽然简的父亲很爱她,但是因为父亲的野心和家庭的利益,还是把女儿的婚姻,当作权利的踏板,挑选的丈夫人选必须是能给家族带来利益的。

父亲为简选中的丈夫人选,是没有实力又觊觎王位的达德利家族,随着爱德华国王的早逝,简被推上了英国女王的宝座。

但是他们的实力不够,根基不稳,简只短短的戴了9天的皇冠,就被推崇她上台的大臣们抛弃了,沦为权力斗争的牺牲品。

此后,简被囚禁在伦敦塔208天,就被秘密处决了,年仅16岁,就结束了她短暂而又悲惨的一生。

简又何其无辜,但是她的一生都在被命运左右,被那些野心勃勃的亲人们裹挟着前进。

2.觊瑟琳,为了所爱奋不顾身

简和父亲的死亡,并没有换来家人的自由,妹妹觊瑟琳同样因为有皇室的血统,而不能重回之前一家人住的庄园,必须要在女王姨妈的眼皮底下讨生活。

除了行动不自由之外,婚姻也同样不能随心所欲。

觊瑟琳跟一个贵族子弟奈德谈恋爱,但是女王不允许,两个人便偷偷地私订了终身,随后觊瑟琳又怀孕。

但是,他们的婚姻关系一曝光,等待他们的却是监禁的生活,连儿子都是在监禁的地方出生的。

而觊瑟琳虽然有王位的继承权,但是她没有很大的野心,她只想跟自己的丈夫和儿子生活在一起。

但是生在皇室,虽然享受着滔天的富贵,但是同样也是生不由己的。

随着二儿子的出生,原本平静的监禁生活再一次被打破,一家四口人再一次分离两地,连见面都成为不可能,这样的事实再一次把觊瑟琳打垮了,最后导致觊瑟琳才36岁就郁郁而终。

即使觊瑟琳夫妻两人一次次的强调,他们是因为爱情而结婚的,因为对方的魅力而相互吸引的,但是心怀恐惧,冷酷无情的女王却怀疑他们的动机,觉得他们在一起就是一场阴谋。

可怜的觊瑟琳直到生命的终点,都再也没有见到自己的丈夫和儿子。

3.玛丽,向往自由的生活

自私自利的女王,把所有能威胁到皇位的亲戚都控制了,格雷家族的三个女儿,一个被斩首,一个被监禁,最小的女儿玛丽,在女王的宫殿里做女待,服待女王。

若是玛丽能一直保持着在女王眼皮底下的日子,倒也风平浪静。但是,玛丽恋爱的,她爱上了宫殿里的人,她就想一直跟自己爱的人在一起。

玛丽以为自己在女王眼里,只是个无足轻重的人,她只是自己选择了一个伴侣而已,但是女王却不允许。因此,玛丽没有经过女王的同意,就私下跟心爱的人订下终身,偷偷摸摸地跟丈夫过着夫妻生活。

一朝东窗事发,玛丽跟丈夫又落下了被监禁在两地的下场。

玛丽从小就驼背,身材也矮小,她一直向往的就是寻常人的生活,但是对于有皇室血统的玛丽来说,这个小小的愿望都实现不了。

最终是玛丽的丈夫早逝,玛丽则是成了一个寡妇,可悲又可叹!

写在最后

《最后的都铎》这本书,上位者将格雷一族视作王位觊觎者,欲除之而后快。

本来和权势纷争无缘的三个人,在都铎王冠的重负下,以悲剧收场。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最后的都铎》读后感(二):哪朵玫瑰没有荆棘,盛开的都铎玫瑰

耳边有林忆莲在唱:那女孩早熟就像一朵玫瑰,她从不依赖谁,一早就体会,爱的凋匮和尖锐......

像旷野的玫瑰,用脆弱的花蕊,想迎接那旱季的雨水......

像旷野的玫瑰,用骄傲的花蕊,想摆脱那四季的支配......

想一想也对,她说,谁怕谁?

都铎玫瑰,英格兰传统徽记,源自都铎王朝

看英格兰到这朵鲜艳的都铎玫瑰时,我的脑海里立马涌现出这一首《铿锵玫瑰》。

在这个以男性统治世界的时代,纵使女性成为贵族甚至王后,身为宫殿中最尊贵的人物之一,也不会是绝对的赢家。

都铎王朝作为英国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王朝,始终是历史学家关注的热点之一。

《最后的都铎》聚焦中世纪末期英国王室女性,第一视角书写“她历史”,全方位展示“玫瑰战争”“都铎王朝”背后的纷争。

三段故事讲述英格兰贵族格雷家的三姐妹的一生,在背后贯穿整个故事的是都铎家族的玛丽一世与伊丽莎白一世的权势之争,命运与人性铺就了三姐妹截然不同的道路。

作者菲利帕·格里高利是英国作家、主持人、文学研究博士,被誉为“英国宫廷小说女王”。

她偏爱创作英国王室背景的历史爱情小说,风格优美,多部作品被搬上电视及大银幕,获得极高的收视率与反响。

她的故事以真实历史为基础,加入浪漫的爱情甚至幻想元素,每一部都以女性视角讲述英国古代宫廷女性的政治与爱情生活。

1553年春,简与妹妹凯瑟琳同时举行了婚礼,这本是格雷姐妹幸福的起点,命运却因爱德华国王的早夭而颠覆。

亨利八世再无子嗣,失去公主头衔的女儿们将格雷一族视作王位觊觎者,欲除之而后快。

虔诚的简一心侍奉上帝,浪漫的凯瑟琳只求与爱人共度此生,生来残疾的小妹玛丽则努力想要过上寻常人的生活。

本与权势纷争无缘的三人,在都铎王冠的重负之下,即将走上完全不同的道路…

她们可以是娇艳的曼陀罗,也可以是带刺的玫瑰,《最后的都铎》带我们一起重温这段华丽的悲剧序曲。

01素雅玫瑰:简.格雷

《最后的都铎》中作者菲利帕.格里高利第一个“玫瑰”写到简.格雷这个历史上著名的“九日女王”(也有说“十三日女王”)。

她出生于1537年,是亨利.格雷(后来的萨福克公爵)和弗朗西丝·布兰登(英王亨利八世的小妹妹玛丽的女儿)的长女。

她出生之时,也是简·西摩为亨利八世生下爱德华王子之时。

在2006年开始热播的Showtime制作的电视剧《都铎王朝》里,都铎时代的全部政治与历史,仅剩宫斗。

曾经有人说,“如果16世纪有八卦小报,亨利八世一定是每期的封面人物。”

亨利八世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欢迎爱德华的诞生,为了这个渴望已久的男性继承人,他已经不惜与第一位妻子(阿拉贡的凯瑟琳)离婚、将第二位妻子(安妮·博林)砍头。

亨利·格雷前往王宫致贺,临行前匆匆忙忙地给刚出生的女儿起名为简,以向王后简·西摩表示敬意。

简虽然出生皇室,按说和王位也没啥关系,但从小母亲就带她入宫走动,加上她也确实是个集可爱与聪慧于一身的萌娃,到了简9岁的时候,王后主动把她借到了身边抚养,亲自教她宫廷礼仪。

不久亨利八世去世,唯一的皇子爱德华继位。

在当时的英格兰皇室中,女性和男性一样拥有继承权,也就是说虽然简的排位非常靠后,但也是有资格继承王位的。

更何况她有一个野心勃勃的爹。

果然在体弱多病的爱德华国王去世后,因为政治和宗教原因,简.格雷被推上了英国国王的宝座。

但铺垫不够,根基不稳,不服气的人就大有人在。毕竟简只是爱德华国王的表外甥女,可国王的亲大姐,原本的王位第一继承人玛丽公主,还活得好好的呢。

这位公主也就是后来的“血腥玛丽”,她很快招兵买马杀了回来。

大臣们一看风向不对,立马将简废黜简被囚在伦敦塔208天后,被秘密处决,时年16岁。

02 “这世上没有炼狱”--简格雷

苏格拉底曾说过一句话,“对哲学家来说,死是最后的自我实现,是求之不得的事情,因为它打开了通向真正知识的大门”。

公元前399年,70岁的苏格拉底受到雅典法庭指控,经过陪审团两轮民主投票后,最终苏格拉底被判死刑。

与其说苏格拉底是被判死刑,不如说苏格拉底是自愿赴死。

在苏格拉底被判死刑前,他可以让妻儿来法庭痛哭以博取审判团同情,从而让自己免于一死;

或者苏格拉底在申辩时不毫不忌讳地指责审判团的不义,他也不至于被判死刑;

就算被判死刑后,他也完全可以通过朋友的帮助,逃到别的城邦去。但这三条活路,都被苏格拉底拒绝了。

他为什么会选择自愿赴死呢?仅仅因为他是个高尚的人吗?或者他是在逞强?苏格拉底自愿赴死的背后,其实是基于苏格拉底对死亡的独特认识和人生信仰。

苏格拉底因为有着自己坚定地信仰,面对死亡才如此坦然。信仰能够使一个人开启智慧,沉淀心灵,信仰为一个人前行注入巨大的动力。

在《教师》一书中描写简.格雷坐在窗下阅读柏拉图关于苏格拉底之死的描述。

作者感到奇怪,她为什么没有和父母一起出去打猎,她回答说:“我觉得他们在猎苑狩猎所得到的的乐趣与我读柏拉图所得到的的乐趣相比是微不足道的。”

简从孩提时代就开始学习,又在新教(亦称基督新教,当时的英格兰宗教以天主教为主)中长大。

十四五岁时,她的学识已闻名于外,欧洲大陆的一些宗教学者相当赞赏她的聪明和虔诚。

1553年8月,新女王玛丽一世进入伦敦,简的父亲为了活命而放弃新教的信仰,向玛丽一世求饶,但他还是被砍头了。

玛丽一世给了简一条生路:放弃新教信仰,但简拒绝了。

《最后的都铎》中作者菲利帕.格里高利用生动详细的语言描述了简对于信仰的坚定。

“我不会为愚蠢的错误而死,只会为信仰献上什么。我永远不会死,我赢得了永恒的生命。”

1554年2月12日,简·格雷的丈夫首先在伦敦塔外被处决。死前他曾要求再见妻子一面,玛丽一世准许了,简·格雷却拒绝了。

她说,见面会扰乱他们为死亡而准备好的神圣的宁静,只会使丈夫更加软弱而非坚强。

“我请求众人在我还活着的时候为我祈祷,因为我死后将直接进入天堂。这世上没有炼狱。”

我把头滴下来靠在上面,才发觉蒙眼的绑带已经被泪水打湿,它变得又潮湿又温热,紧紧贴在我闭着的双眼上。

我肯定一直在哭吧,但至少没人能看见,不论接下来发生什么,我都知道自己永远不会死。

随后,她在塔里被秘密处决。简·格雷平静地走向死亡。

写在最后:

说不尽的都铎,写不完的故事,既有讲不清的神秘宫廷,又有道不明的瑰丽史诗,伟大与血腥并存,总能激发无限的联想;盛世与阴谋共在,不断引致无尽的遐思。

纵观简.格雷的一生都在被命运左右,被那些野心勃勃的亲人们裹挟着前进。

她在被囚禁在伦敦塔中的时候仍然坚持读书写字。

她在虔诚的信仰中得到安宁,在给妹妹凯瑟琳的遗书中她写道:若你得知了我的死讯,愿你与我一样充满喜悦。

她的妹妹凯瑟琳会怎么度过她的一生呢?

打开《最后的都铎》,作者菲利帕.格里高利会给你讲述“荆棘玫瑰”凯瑟琳的故事如何从一封遗书开始。

《最后的都铎》读后感(三):哪朵玫瑰没有荆棘,盛开的都铎玫瑰

耳边有林忆莲在唱:那女孩早熟就像一朵玫瑰,她从不依赖谁,一早就体会,爱的凋匮和尖锐......

像旷野的玫瑰,用脆弱的花蕊,想迎接那旱季的雨水......

像旷野的玫瑰,用骄傲的花蕊,想摆脱那四季的支配......

想一想也对,她说,谁怕谁?

都铎玫瑰,英格兰传统徽记,源自都铎王朝

看英格兰到这朵鲜艳的都铎玫瑰时,我的脑海里立马涌现出这一首《铿锵玫瑰》。

在这个以男性统治世界的时代,纵使女性成为贵族甚至王后,身为宫殿中最尊贵的人物之一,也不会是绝对的赢家。

都铎王朝作为英国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王朝,始终是历史学家关注的热点之一。

《最后的都铎》聚焦中世纪末期英国王室女性,第一视角书写“她历史”,全方位展示“玫瑰战争”“都铎王朝”背后的纷争。

三段故事讲述英格兰贵族格雷家的三姐妹的一生,在背后贯穿整个故事的是都铎家族的玛丽一世与伊丽莎白一世的权势之争,命运与人性铺就了三姐妹截然不同的道路。

作者菲利帕·格里高利是英国作家、主持人、文学研究博士,被誉为“英国宫廷小说女王”。

她偏爱创作英国王室背景的历史爱情小说,风格优美,多部作品被搬上电视及大银幕,获得极高的收视率与反响。

她的故事以真实历史为基础,加入浪漫的爱情甚至幻想元素,每一部都以女性视角讲述英国古代宫廷女性的政治与爱情生活。

1553年春,简与妹妹凯瑟琳同时举行了婚礼,这本是格雷姐妹幸福的起点,命运却因爱德华国王的早夭而颠覆。

亨利八世再无子嗣,失去公主头衔的女儿们将格雷一族视作王位觊觎者,欲除之而后快。

虔诚的简一心侍奉上帝,浪漫的凯瑟琳只求与爱人共度此生,生来残疾的小妹玛丽则努力想要过上寻常人的生活。

本与权势纷争无缘的三人,在都铎王冠的重负之下,即将走上完全不同的道路…

她们可以是娇艳的曼陀罗,也可以是带刺的玫瑰,《最后的都铎》带我们一起重温这段华丽的悲剧序曲。

01素雅玫瑰:简.格雷

《最后的都铎》中作者菲利帕.格里高利第一个“玫瑰”写到简.格雷这个历史上著名的“九日女王”(也有说“十三日女王”)。

她出生于1537年,是亨利.格雷(后来的萨福克公爵)和弗朗西丝·布兰登(英王亨利八世的小妹妹玛丽的女儿)的长女。

她出生之时,也是简·西摩为亨利八世生下爱德华王子之时。

在2006年开始热播的Showtime制作的电视剧《都铎王朝》里,都铎时代的全部政治与历史,仅剩宫斗。

曾经有人说,“如果16世纪有八卦小报,亨利八世一定是每期的封面人物。”

亨利八世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欢迎爱德华的诞生,为了这个渴望已久的男性继承人,他已经不惜与第一位妻子(阿拉贡的凯瑟琳)离婚、将第二位妻子(安妮·博林)砍头。

亨利·格雷前往王宫致贺,临行前匆匆忙忙地给刚出生的女儿起名为简,以向王后简·西摩表示敬意。

简虽然出生皇室,按说和王位也没啥关系,但从小母亲就带她入宫走动,加上她也确实是个集可爱与聪慧于一身的萌娃,到了简9岁的时候,王后主动把她借到了身边抚养,亲自教她宫廷礼仪。

不久亨利八世去世,唯一的皇子爱德华继位。

在当时的英格兰皇室中,女性和男性一样拥有继承权,也就是说虽然简的排位非常靠后,但也是有资格继承王位的。

更何况她有一个野心勃勃的爹。

果然在体弱多病的爱德华国王去世后,因为政治和宗教原因,简.格雷被推上了英国国王的宝座。

但铺垫不够,根基不稳,不服气的人就大有人在。毕竟简只是爱德华国王的表外甥女,可国王的亲大姐,原本的王位第一继承人玛丽公主,还活得好好的呢。

这位公主也就是后来的“血腥玛丽”,她很快招兵买马杀了回来。

大臣们一看风向不对,立马将简废黜简被囚在伦敦塔208天后,被秘密处决,时年16岁。

02 “这世上没有炼狱”--简格雷

苏格拉底曾说过一句话,“对哲学家来说,死是最后的自我实现,是求之不得的事情,因为它打开了通向真正知识的大门”。

公元前399年,70岁的苏格拉底受到雅典法庭指控,经过陪审团两轮民主投票后,最终苏格拉底被判死刑。

与其说苏格拉底是被判死刑,不如说苏格拉底是自愿赴死。

在苏格拉底被判死刑前,他可以让妻儿来法庭痛哭以博取审判团同情,从而让自己免于一死;

或者苏格拉底在申辩时不毫不忌讳地指责审判团的不义,他也不至于被判死刑;

就算被判死刑后,他也完全可以通过朋友的帮助,逃到别的城邦去。但这三条活路,都被苏格拉底拒绝了。

他为什么会选择自愿赴死呢?仅仅因为他是个高尚的人吗?或者他是在逞强?苏格拉底自愿赴死的背后,其实是基于苏格拉底对死亡的独特认识和人生信仰。

苏格拉底因为有着自己坚定地信仰,面对死亡才如此坦然。信仰能够使一个人开启智慧,沉淀心灵,信仰为一个人前行注入巨大的动力。

在《教师》一书中描写简.格雷坐在窗下阅读柏拉图关于苏格拉底之死的描述。

作者感到奇怪,她为什么没有和父母一起出去打猎,她回答说:“我觉得他们在猎苑狩猎所得到的的乐趣与我读柏拉图所得到的的乐趣相比是微不足道的。”

简从孩提时代就开始学习,又在新教(亦称基督新教,当时的英格兰宗教以天主教为主)中长大。

十四五岁时,她的学识已闻名于外,欧洲大陆的一些宗教学者相当赞赏她的聪明和虔诚。

1553年8月,新女王玛丽一世进入伦敦,简的父亲为了活命而放弃新教的信仰,向玛丽一世求饶,但他还是被砍头了。

玛丽一世给了简一条生路:放弃新教信仰,但简拒绝了。

《最后的都铎》中作者菲利帕.格里高利用生动详细的语言描述了简对于信仰的坚定。

“我不会为愚蠢的错误而死,只会为信仰献上什么。我永远不会死,我赢得了永恒的生命。”

1554年2月12日,简·格雷的丈夫首先在伦敦塔外被处决。死前他曾要求再见妻子一面,玛丽一世准许了,简·格雷却拒绝了。

她说,见面会扰乱他们为死亡而准备好的神圣的宁静,只会使丈夫更加软弱而非坚强。

“我请求众人在我还活着的时候为我祈祷,因为我死后将直接进入天堂。这世上没有炼狱。”

“我把头滴下来靠在上面,才发觉蒙眼的绑带已经被泪水打湿,它变得又潮湿又温热,紧紧贴在我闭着的双眼上。”

“我肯定一直在哭吧,但至少没人能看见,不论接下来发生什么,我都知道自己永远不会死。”

随后,她在塔里被秘密处决。简·格雷平静地走向死亡。

写在最后:

说不尽的都铎,写不完的故事,既有讲不清的神秘宫廷,又有道不明的瑰丽史诗,伟大与血腥并存,总能激发无限的联想;盛世与阴谋共在,不断引致无尽的遐思。

纵观简.格雷的一生都在被命运左右,被那些野心勃勃的亲人们裹挟着前进。

她在被囚禁在伦敦塔中的时候仍然坚持读书写字。

她在虔诚的信仰中得到安宁,在给妹妹凯瑟琳的遗书中她写道:若你得知了我的死讯,愿你与我一样充满喜悦。

她的妹妹凯瑟琳会怎么度过她的一生呢?

打开《最后的都铎》,作者菲利帕.格里高利会给你讲述“荆棘玫瑰”凯瑟琳的故事如何从一封遗书开始。

《最后的都铎》读后感(四):哪朵玫瑰没有荆棘,盛开的都铎玫瑰

耳机里林忆莲在唱:那女孩早熟就像一朵玫瑰,她从不依赖谁,一早就体会,爱的凋匮和尖锐......

像旷野的玫瑰,用脆弱的花蕊,想迎接那旱季的雨水......

像旷野的玫瑰,用骄傲的花蕊,想摆脱那四季的支配......

想一想也对,她说,谁怕谁?

都铎玫瑰,英格兰永恒的象征

看到这朵鲜艳的都铎玫瑰时,我的脑海里立马涌现出这一首《铿锵玫瑰》。

在这个以男性统治世界的时代,纵使女性成为贵族甚至王后,身为宫殿中最尊贵的人物之一,也不会是绝对的赢家。

1553年春,简与妹妹凯瑟琳同时举行了婚礼,这本是格雷姐妹幸福的起点,命运却因爱德华国王的早夭而颠覆。

亨利八世再无子嗣,失去公主头衔的女儿们将格雷一族视作王位觊觎者,欲除之而后快。

虔诚的简一心侍奉上帝,浪漫的凯瑟琳只求与爱人共度此生,生来残疾的小妹玛丽则努力想要过上寻常人的生活。

本与权势纷争无缘的三人,在都铎王冠的重负之下,即将走上完全不同的道路…

她们可以是娇艳的曼陀罗,也可以是带刺的玫瑰,《最后的都铎》带我们一起重温这段华丽的悲剧序曲。

《最后的都铎》书写了英格兰贵族格雷家的三姐妹。 年长的女儿简·格雷即英国历史首位被废黜、在位时间短(“九日女王”)的女王。

三段故事讲述三位年轻女性的一生,在背后贯穿整个故事的是都铎家族的玛丽一世与伊丽莎白一世的权势之争,命运与人性铺就了三姐妹截然不同的道路。

作者菲利帕·格里高利是英国作家、主持人、文学研究博士,被誉为“英国宫廷小说女王”。

她偏爱创作英国王室背景的历史爱情小说,风格优美,多部作品被搬上电视及大银幕,获得极高的收视率与反响。

她的故事以真实历史为基础,加入浪漫的爱情甚至幻想元素,每一部都以女性视角讲述英国古代宫廷女性的政治与爱情生活。

这本书聚焦中世纪末期英国王室女性,第一视角书写“她历史”,全方位展示“玫瑰战争”“都铎王朝”背后的纷争。

01素雅玫瑰:简.格雷

都铎王朝作为英国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王朝,始终是英国史家关注的热点之一。

《最后的都铎》中作者菲利帕·格里高利第一个“玫瑰”写到简.格雷这个历史上有名的“九日女王”(也有说“十三日女王”)。

她出生于1537年,是亨利.格雷(后来的萨福克公爵)和弗朗西丝·布兰登(英王亨利八世的小妹妹玛丽的女儿)的长女。

她出生之时,也是简·西摩为亨利八世生下爱德华王子之时。

在2006年开始热播的Showtime制作的电视剧《都铎王朝》里,都铎时代的全部政治与历史,仅剩宫斗。

曾经有人说,“如果16世纪有八卦小报,亨利八世一定是每期的封面人物。”

亨利八世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欢迎爱德华的诞生,为了这个渴望已久的男性继承人,他已经不惜与第一位妻子(阿拉贡的凯瑟琳)离婚、将第二位妻子(安妮·博林)砍头。

亨利·格雷前往王宫致贺,临行前匆匆忙忙地给刚出生的女儿起名为简,以向王后简·西摩表示敬意。

简虽然出生皇室,按说和王位也没啥关系,但从小母亲就带她入宫走动,加上她也确实是个集可爱与聪慧于一身的萌娃,到了简9岁的时候,王后主动把她借到了身边抚养,亲自教她宫廷礼仪。

不久亨利八世去世,唯一的皇子爱德华继位。

在当时的英格兰皇室中,女性和男性一样拥有继承权,也就是说虽然简的排位非常靠后,但也是有资格继承王位的。

更何况她有一个野心勃勃的爹。

果然在体弱多病的爱德华国王去世后,因为政治和宗教原因,简.格雷被推上了英国国王的宝座。

但铺垫不够,根基不稳,不服气的人就大有人在。毕竟简只是爱德华国王的表外甥女,可国王的亲大姐,原本的王位第一继承人玛丽公主,还活得好好的呢。

这位公主也就是后来的“血腥玛丽”很快招兵买马杀了回来。

大臣们一看风向不对,立马将简废黜,简被囚在伦敦塔208天后,被秘密处决,时年16岁。

02 “这世上没有炼狱”简格雷

苏格拉底曾说过一句话,“对哲学家来说,死是最后的自我实现,是求之不得的事情,因为它打开了通向真正知识的大门”。

公元前399年,70岁的苏格拉底受到雅典法庭指控,经过陪审团两轮民主投票后,最终苏格拉底被判死刑。

与其说苏格拉底是被判死刑,不如说苏格拉底是自愿赴死。

在苏格拉底被判死刑前,他可以让妻儿来法庭痛哭以博取审判团同情,从而让自己免于一死;

或者苏格拉底在申辩时不毫不忌讳地指责审判团的不义,他也不至于被判死刑;

就算被判死刑后,他也完全可以通过朋友的帮助,逃到别的城邦去。但这三条活路,都被苏格拉底拒绝了。

他为什么会选择自愿赴死呢?仅仅因为他是个高尚的人吗?或者他是在逞强?苏格拉底自愿赴死的背后,其实是基于苏格拉底对死亡的独特认识和人生信仰。

苏格拉底因为有着自己坚定地信仰,面对死亡才如此坦然。信仰能够使一个人开启智慧,沉淀心灵,信仰为一个人前行注入巨大的动力。

在《教师》一书中描写简.格雷坐在窗下阅读柏拉图关于苏格拉底之死的描述。

作者感到奇怪,她为什么没有和父母一起出去打猎,她回答说:“我觉得他们在猎苑狩猎所得到的的乐趣与我读柏拉图所得到的的乐趣相比是微不足道的。”

简从孩提时代就开始学习,又在新教中长大。(亦称基督新教,当时的英格兰宗教以天主教为主)十四五岁时,她的学识已闻名于外,欧洲大陆的一些宗教学者相当赞赏她的聪明和虔诚。

1553年8月,新女王玛丽一世进入伦敦,简的父亲为了活命而放弃新教的信仰,向玛丽一世求饶,但他还是被砍头了。

玛丽一世给了简一条生路:放弃新教信仰,但简拒绝了。

《最后的都铎》中作者菲利帕·格里高用生动详细的语言描述了简对于信仰的坚定。

“我不会为愚蠢的错误而死,只会为信仰献上什么。我永远不会死,我赢得了永恒的生命。”

1554年2月12日,简·格雷的丈夫首先在伦敦塔外被处决。死前他曾要求再见妻子一面,玛丽一世准许了,简·格雷却拒绝了。

她说,见面会扰乱他们为死亡而准备好的神圣的宁静,只会使丈夫更加软弱而非坚强。

“我请求众人在我还活着的时候为我祈祷,因为我死后将直接进入天堂。这世上没有炼狱。”

“我把头滴下来靠在上面,才发觉蒙眼的绑带已经被泪水打湿,它变得又潮湿又温热,紧紧贴在我闭着的双眼上。”

“”我肯定一直在哭吧,但至少没人能看见,不论接下来发生什么,我都知道自己永远不会死。”

随后,她在塔里被秘密处决。简·格雷平静地走向死亡。

写在最后:

说不尽的都铎,写不完的故事,既有讲不清的神秘宫廷,又有道不明的瑰丽史诗,伟大与血腥并存,总能激发无限的联想;盛世与阴谋共在,不断引致无尽的遐思。

纵观简.格雷的一生都在被命运左右,被那些野心勃勃的亲人们裹挟着前进。

她在被囚禁在伦敦塔中的时候仍然坚持读书写字。

她在虔诚的信仰中得到安宁,也会在给妹妹凯瑟琳的遗书中写道:若你得知了我的死讯,愿你与我一样充满喜悦。

她的妹妹凯瑟琳会怎么度过她的一生呢?

《最后的都铎》菲利帕·格里高给你讲述荆棘玫瑰凯瑟琳的故事如何从一封遗书开启。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