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沿途漫步的镜子》的读后感大全

《沿途漫步的镜子》的读后感大全

《沿途漫步的镜子》是一本由边芹著作,东方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元,页数:28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沿途漫步的镜子》读后感(一):书是带有作者独特韵味的信物

书名“沿途漫步的镜子”取自司汤达的原话:小说是一面沿途漫步的镜子。当然本书不是小说,而是一本观察法国文化的随笔集。边芹在法国这块深邃土地上漫步的足迹,恐怕为多数人所不及。她笔下的大思想家不再是被美化和高尚的,而是像多数平凡之人一样,带着些许平凡之罪。在我看来,边芹很乐意充当镜子的角色,她所看到和体悟的,比对中西之后再呈现的话语,希望能给读者带去不再是被简单灌输的那些知识。

《沿途漫步的镜子》读后感(二):不一样的游记

这绝不是一本普通的游记,也不是轻松的游记,是人文的旅行和心灵的飘荡。以往我喜欢坐火车时看书,但这本书是唯一在嘈杂环境下看不下去的书。因为它需要你去思考,去寻找共鸣,才能理解作者的意思。但是当你在安静的环境下读下去的时候,就不再想出来了,而且追随着作者的思路,一路走下去,看到一个又一个精彩的画面。

她从旅法追本溯源的角度去追寻一个个曾经的辉煌,曾经的时代精髓,在一个个废弃的遗址,一次次的失落没有打消她的执着。带给我们深层次的感知。很多东西我们知道的一知半解,真的需要这样的书籍来加以指引,而不是那些一带而过的杜撰和野史。

她穿梭在历史与现实之间,给我们还原一个个鲜为人知的历史事件,读懂法国,读懂历史。用象征和隐喻的手法,给我展现一个个神秘的人物。本身就是一种神秘。

上篇是行走的文字。主要介绍法国和与之相关的历史人物。下篇左岸碎语,写的一些感悟小文。不得不佩服作者的功力,非常人能比拟的。发自内心的由衷的敬佩!有时间还要重新读过,体味作者文字的魅力和深层的内涵。

《沿途漫步的镜子》读后感(三):巴黎是一个节日

近来法国被恐怖袭击,难民问题搞得都忘了这是个浪漫优雅的国度,在前段欧洲杯如火如荼的日子里,来看这本书,仿如一场约会,跟随作者的脚步每日去拜访一位名仕或文豪,想像着一场午夜巴黎般的盛筵。

这是本集游记,人文,典故,历史于一身的闲庭信步的书。文笔看过好的,词句好到能瞬时摄人心魄,作者却朴实无华,没有天花滥坠华丽溢美的词藻,简约的文字描述反而有着稳重朴实的质感,有着绚美的表面事物无法比拟的内质力量,齐整工稳,质朴简白。

拥有无数璀璨光芒的文学豪客的法国,时光穿越般去追寻他们曾经的住所,走过的街道,那些已经或即将消失的,甚至已完全被抹去痕迹的地方,不管是探访,追寻,崇敬都是相当值得并有意义的事,对于没有去过法国,可能去了也只是到此一游点到为止的人而言,这些饱有人文历史记忆的地方或许大概都不可能去得到,能通过这本书了解,熟知,透过作者的眼见在脑海中去感受和想像,是唯一能如此近距离接触的契机,所以能记录下来,并介绍给初次了解巴黎的人,有助于他们后面更深入探究巴黎这个迷人城市是相当有意的事。

巴黎,有诗,有画,有喷泉,有雕塑,有各种交汇的文化,建筑,壮丽的外表下,也曾历经沧桑,有隐隐抹去的伤痛,有不为人知的忧郁和惆怅,它华美,绚烂,流光溢彩,浪漫迷人,优雅迷失,有极端的两极分化,强烈的自由与刻板的固执,是那般引人追溯,令人留恋。

如有机会去到巴黎,路过某条街道小巷时,恍惚间记得有本书里提到过某位文豪或文豪的情人在此驻足,留下了属于他们的小故事,从而造就了传世名作的诞生,隐约触摸到时空的巨变是多么的有趣。

像作者的开篇:寻找海明威,通过探寻海明威在巴黎曾租住过的公寓,引出了那块在后续篇幅被n次提及的拉丁区,让人向往的瓦万街和布雷亚街交会的三角地的小喷泉,孔特斯卡普广场,德斯卡尔街,穆夫塔尔街,这些最迷人眼的拉丁区,仿佛在眼前铺成开了一副巴黎风俗画。还有魏尔伦,卢梭,伏尔泰,来过法国留学的巴金,昙花一现的兰波,为世人留下拿破仑加冕礼巨幅画像的大卫。这些或多或少在这片土地上留下重要印迹的人物,他们并不被世人在意的的故事,他们对家园的情怀,对情人的爱恋,被时代席卷背负的无奈,如同沿途的镜子,折射出胶片般的时空影像。

《沿途漫步的镜子》读后感(四):镜子,镜子

这本书看似一本游记,但绝不是一本可以轻松阅读的游记。不像其他的一些游记,介绍一点美丽的景点,配上几张精美的摄影作品,再加点心得体会,就成了一篇游记,也不能说这样的游记一无是处,有时候作为心灵鸡汤,也不是不可以。但这本书所写的文章是有一定深度的,是作者在法国多年的一些游历的思考,作者一边行走,一边思考,一边记录,就构成了这本书。

关于这本书的作者边芹,老实说以前没有听说过这个名号,初看这本书文字,也不知道是“先生”还是“女士”,还以为是“先生”,后来才了解到是一位女士 ,还是一位长的蛮漂亮的女士,在法国多年,从事翻译和电影批评。这是一位比较低调的女作家,但会写一些专栏文章,跟读者分享她的思考,在一份我比较喜欢的上海的《文汇报》上有一个文学专栏 “左岸碎语”。

这本书的题目,初看可能有些突兀,有些诗意,这或许也是我们拿起这本书阅读的原因之一。书名来源于法国著名作家司汤达的一句话:“小说是一面沿途漫步的镜子。”什么意思呢?在我看来,大致是这样的意思:镜子既可以照到别人,也可以照到自己,但主要还是照自己。小说就像一面镜子,在这其中,我们可以在小说中既可以看到和了解别人,也可以看到和了解自己。从这样意义上来讲,作者是希望通过在法国的行走和思考,通过的法国文化的深入了解来观照中国文化。

作者在法国的游走,绝不是纯粹的欣赏欣赏自然风光,更着重的是人文。很多景点离开了人、离开了文化名人,实在是没有什么值得人关注的了。即使是刚装修的新房子远不如一间破旧的有文化名人光顾过或是居住过的房子,那样的房子是闪着人文之光的。

在这本书中,作者写到了先贤祠的两个死对头:伏尔泰和卢梭,两个的恩恩怨怨通过作者细腻的笔触展示出过,别有一番风味。魏尔伦和兰波这对难兄难弟的诗才,没有纪念牌的著作哲学家萨特等,这些都是作者关注的法国文化大家。作为中国人,作者是法国文化的的旁观者,她通过法国文化来观照中国文化,在法国寻找中国文人的踪迹,如巴金、在法国的华人墓等。

这是一面不错的镜子!

《沿途漫步的镜子》读后感(五):飘然而落,不沾一粒尘土

飘然而落,不沾一粒尘土

——读《沿途漫步的镜子》有感

司汤达说:“小说是一面沿途漫步的镜子。”是“镜子”自然能照到人,照出人的灵魂。旅法女作家边芹的《沿途漫步的镜子》,是一本宁静、恬淡、充满智慧的作品集。她分析生活,批判文化,语语精辟,字字珠玑,见解独特。有的文章,像瓦尔登湖的水一样纯洁透明;有的文章,像雅鲁藏布大峡谷一样峰峦叠嶂;有的文章,像……

洒落在路途上的灵魂,等待我们一一的找回。《沿途漫步的镜子》破译了边芹的心灵,也破译了我们的心灵。一种“蓝调音乐般打磨过的朴素”,像一面镜子照耀着我们的灵魂。或在闲散的漫步中,或在随意的等待中,信手所至的任一篇文章,一个不经意间就漾成了满纸的恬静与安逸,没有任何喜剧性的冲突,也没有任何悬念,散落在沿途中的灵魂被一一的拾在囊中。

作者在法国各地游走,用精致优雅的文字评述法国思想家伏尔泰、卢梭、马尔罗和萨特等人的思想。在“蒙莫郎西和一个人的影子”中,边芹写道,卢梭“藐视到手的东西,比如荣誉,留恋失去的东西……”于我们而言,这就是一面镜子。我们太多的人都在追名逐利,却故作清高。只在这一刻,“想到卢梭的独浆小舟,他的那些轻拂湖面的梦,别人是活在这个世界,他是在重造这个世界。”

我们常常觉得别人的历史要比我们自己的历史容易消化的多。但是,边芹认为,事实却并非如此。她在书中写道,“我想起蒙托瓦小火车站那个女馆员跟我说的话,‘德国人对我们的伤害,不如我们自己人对我们自己人的伤害。’这只是躲在历史一角的轻轻絮语。”她的话让我想起多年前读过的瞿秋白的《多余的话》。这两个人不管最终站到哪个阵营,命运是何其的相似。我想起瞿秋白说的那句话,“一出滑稽剧就此闭幕了!”瞿秋白以临终的坦白一度丢掉了烈士的名号,但最后一步挤进了文学的不朽,他们都是在历史的棋盘上站错位置的人。

作为一本文集,《沿途漫步的镜子》记录了作者边芹旅居法国多年的所见所闻与心灵感悟。“在地理的旅行之上,有时间的旅行,时间的旅行之上,还有人文的旅行,人文的旅行之上,便是心灵的游荡。”一如作者在“再版序”中所言,“再版给了我机会将旅法期间写的另外22篇作品收集到这本集子中,为这面‘漫步的镜子’扩大了视角。”其实,除此之外,《沿途漫步的镜子》的文学价值也尤为珍贵,因为这些文章几乎涵盖了最能代表边芹文笔的作品,这些文章,优美醇厚,有一种神秘的质感。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