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天人五衰读后感精选

天人五衰读后感精选

《天人五衰》是一本由(日) 三岛由纪夫著作,九州出版社出版的312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2015-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天人五衰》读后感(一):三岛式困境

没想到在套装里随意取读的一册,竟是三岛的尾声。一是书稿结尾标注的昭和四十五年十一月二十五日便是三岛兵变失败切腹之日。二是此书为丰饶之海这一超长篇系列小说的最终篇。丰饶之海,是 “月之海”的意思,存在于月球上的巨大坑洞,虽名为“丰饶”,其实是匮乏。书中大量探讨矛盾和倒错的概念,譬如生与死,存在与虚无,理性与癫狂。主人公安永透的年轻漂亮可以与《潮骚》中彰显阳刚之美的新治作为对照,三岛用一句“对人来说,真正的美只存在于肉体。”盖棺定论。同时在他看来肉体的本质在于消亡,肉体被置于时间之中是为了证明衰亡,证明毁灭。基于此,便不难理解“天人五衰”这样具备宿命意味的书名以及早有预谋的三岛兵变事件了。可惜看的是林少华译本,很多长句几乎是直译,不太易读。猜想原文里想表现的应该是像阿透在30倍望远镜里放大后所见的世界。但联想到“以确认自己漂亮为目的的器官偏偏最为漂亮”这个隐喻,由于译本不够“美”而导致“美”无法被肯定又成了一种三岛式的困境。

《天人五衰》读后感(二):無標題

歷時四個月,我終於讀完了三島由紀夫的《豐饒之海》,在這期間我曾反復考慮,松枝清顯、飯沼勳、月光公主、安永透的同與不同;安永透究竟是不是天人云云。

在《天人五衰》中,慶子怒斥安永透,「松枝清顯被戀情俘獲,飯沼勳被使命俘獲,金讓被肉體俘獲,你究竟被什麼俘獲了?被自以為與眾不同的毫無根據的認識,對吧?」我想,如果說世間果真存在純粹,那麼無疑是隨時可以赴死的美。松枝清顯因愛殉情,飯沼勳以切腹自盡達成畢生信仰,而阿透呢?「阿透氣得雙手發抖,眼睛怔怔盯住火爐旁掛著的捅火棍。自己現在很容易佯裝準備捅奄奄一息的火苗而伸出手去,至此不會引起懷疑。往下只消高高舉起即可。阿透已實實在在地感覺出鐵棍攥在手心的重量,真真切切地看到鮮血濺在路易式金光椅和爐架祥雲掛軸上的情景。但他終未伸手。」曾幾何時我認為他或許缺少的正是毅然赴死的決心與命運,這是他與清顯、勳的本質不同。然而,當八十一歲的本多繁邦再次隻身造訪月修寺,卻給我當頭一棒,「這位松枝清顯先生,是怎樣的一個人?」,如狂風巨浪被憑空竪起的高墻猛然壓扁,就連掙扎的呻吟都不知去向,這讓我的思考顯得尤為荒謬可笑,所謂真相不過是兇暴的幻象,它欺騙和懲罰了不存在的存在。

本多繁邦,一個幾乎不曾做夢的凡人,竟編織了一場橫跨半個世紀之久的南柯一夢,從而復原了這個原本只應沈默的虛無之境。

《天人五衰》读后感(三):投身入海

【藏书阁打卡】世界的本源是海,万物诞生于海。或者说,世界就是"海",不管是佛教说的"苦海"/"黑海",叔本华说的"意志之海",还是三岛由纪夫说的"丰饶之海"解脱痛苦的终极方法,是解除"自我意志",你以为你是你,而最后你不是你,你是一个无,意味着,"投身入海"。

第一次读三岛由纪夫的作品:《丰饶之海》,虽然我对三岛由纪夫有偏见的喜恶,但他写的文章实在好!书中处处充满着浓厚的日本的古典氛围,浪漫清冷,优雅唯美,纯粹的武士道精神。文笔上晶莹剔透,简单的文字却也有晦涩的感觉,让人只能慢慢品读,急不得。大量的比喻、隐喻表现出作者的功力,深刻精准。情感上更是纤细入微,在极其有限的话语中,将更多的情感寄予静谧无言之中。从有限的人物对话中透露出作者的佛学哲学观让我折服,是一般人不会思考的境界。在人物上,能够将主要人物各个都塑造的如此鲜活也是很不容易的,聪子极其亮眼,就连饭沼、本多以及蓼科、都那么生动。

第一部《春雪》主人公清显一个人的毛病而生生制造、衍生一出出悲剧,矫情又颓靡,自负纠结,懦弱幼稚,甚至到最后也没能让人同情起来。而聪子的隐忍决绝、清冷孤傲实在更加让我心痛。不觉得这故事有多纯爱,但三岛由纪夫的文笔足够精彩,他的能力足够强大。他文笔纤细,哀伤即使在四月的赏花节也是冷清清的,鹅黄,嫩绿,水粉的初春色也失去了原有的鲜亮。

个人更喜欢《奔马》、《天人五衰》两部。《奔马》的文武之辨,明显三岛自身的欲求代入男主角的意图过于露骨,除了满屏他的军国主义思想也是清显和本多羁绊的开端。

《天人五衰》,是一点都不含糊的结尾,类似小情节电影,对我来说这是很完美的结局:也许正是这种自认的“完美”,给了三岛由纪夫在1970年11月25日交完稿件之后切腹自杀的选择。而我看的这套书,装帧真的深的我心,日式风满满。

丰饶之海乃月之海,是月球上最大一个阴影空间的名字,名为丰饶,实则干枯。月球上被命名为海的地方,是地球上的海洋概念的赝品,也是对“丰饶”的讽刺虚相。最后全书那一场繁华也尽归虚无。

《天人五衰》读后感(四):“天人五衰”与无色界的难题纠缠

如果不是偶见佛教中对天人五衰相的描述,以及对欲界、色界、无色界的描述,是无法明白作者为何如此设置情节的。

仍然还是对人类的使命的追问,本多是属于欲界,充满饮食、情欲的人生,并度过欲界之劫,且获得世俗成功。

但在佛教中欲界是低层次的境界,于是本多视为转世的透,以及那个与之结婚的丑女则从某种程度上为作者想要表现的色界、无色界。

在天人五衰中,并不是解决天人衰老的问题,而是主要解决脱离欲界,上升至色界、无色界的过程。色界是无欲望,但是能够看得见世界的,那就是透的境界,即他是对这个世界保持绝对的冷漠,独立,清楚的认识这世界,但对之没有欲望。

透刺瞎了自己的双眼,则是试图走向更高的层次,即无色界。但是在这里作者的回答是否圆满呢?

透虽然刺瞎了自己的眼睛,将分辨不出丑女和美女的区别,将本多的色欲之美——中庭的月月红摧毁。这种消极的,自欺欺人的做法,不但不能够真正的上升至无色界,而是一种邪恶而笨拙的做法,因为美仍是美,丑还是丑,并非因为被毁灭,或者人不去看它则变质。

在佛教中,无色界,是超脱了色界的,没有欲望的,唯有心识,进入了极深的禅定。作者试图以这个患了精神病的女人来表现。她纵然无法改变色界,则试图改变心识来歪曲色界。于是她以丑为美,总以为自己是最美的。

美或者丑,存在于心,都是从心的观念出发的,因此是无定性的,如果真的有族群都是没有眼睛的。那么色界的变化又有何分别。因此,色界、欲界都是针对人的,而无色界则是针对心的。但窃以为,心的禅定,并不是扭曲,或者歪曲事实。在这里,这位丑女或者像一位病理学意义上的癔症患者,精神分裂症患者,这应该并不是佛教所称的无色界。

可以说,作者试图在这里找到通往无色界的路,但是都是失败的,扭曲的。在这里,也试图去理解作者自杀的缘由,源于对"本多“所代表的色界的日本,古老的腐朽的,五衰相的厌恶与失望。

但自杀便能够进入更高的境界吗?我想作者未必不知,但是自杀在少年时候自杀,至少可以避免“五衰相”。就算不能进入无色界,但是至少可以离开欲界,色界。

一部小说中纠缠着作者对各种命题的诘问和思考,从佛教的解释来看,作者情节设置就明晰了。但我想这也并不是他要追问的唯一的问题,而是其诸多问题交织的呈现。

《天人五衰》读后感(五):本多与三岛的幻灭

我不知道三岛由纪夫自杀和他书里面写的这种心境有没有关系,我觉得是有的。我这样想:他对他的人生能达到的最大成就感到灰心,对一切感到虚无,所以破釜沉舟义无反顾地投身于他认为真正伟大的事业。甚至在现在的我看来,他所作所为的这种象征意义,要远大于其本身的目的。

《天人五衰》是丰饶之海系列书的最后一部,男主角有一种发现世上天才的能力,这些天才因为实在太牛了,以至于造物主都嫉妒他们,所以他们在二十岁的时候都会死。男主已经发现几个了,前几个都死了,在这一部里面他又发现了一个,男二,并收他做养子。本书300页,前250页的内容如上。

后50页比较爽,图一图二是最爽的部分。男主的朋友找到男二,对他说了图一图二这些话。朋友的意思就是:你根本不是什么天才,你就是个自作聪明的普通人,你没什么了不起的,你二十岁不会死,你会幸福生活一辈子。然后男二受不了了,他接受不了自己是个普通人这个事实。于是他就喝药自杀了,结果没死成,双目失明继续活着。然后男二的戏份结束了。这是第一个幻灭的部分。

下面男主来出演第二个幻灭。男主垂垂老矣感觉自己快死了,他想在死前完成一个愿望,去一个寺庙里见一个人,女三。女三和那几个因为太牛逼了所以20岁必须死的人都有关系。结果好不容易见到女三了,男主特别快乐满足,但女三却说:我不认识你说的那个人。男主懵了,反复问,女三说对不起我真的不认识。那男主说:难道他们都不是真实存在的吗?女三说,这是你的心境决定的。(类似这意思)然后男主就幻灭了(心情,不是死了),全文结束。

我觉得是这样,第一个幻灭,意味着三岛对自己的能力有所怀疑了。在自己的评价体系里成为一个失败者,这种痛苦无人可承受。

第二个幻灭就更致命了,连自己的评价体系都开始质疑了。男主去寺庙的过程中,穿插了一些他自己的思想转变,大概就是:他觉得自己从前那样事事都要抓本质的方法是不对的、是无法真正认识世界的。所以他决定,这次去寺庙要转变一下,只看表象。这大概就是女三说不认识的原因吧。因为男主自己构建的体系已经崩塌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