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同情感与他者读后感精选

同情感与他者读后感精选

《同情感与他者》是一本由[德]马克思•舍勒 / 刘小枫 主编著作,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29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同情感与他者》读后感(一):原著很好,价格很贵

可能是舍勒本身著述的晦涩,反正译文读着很多地方很别扭,尽管大体意思还可以把握。还有就是,相对于刊本较小、行间较疏来说,价格显得太贵啦,不就是加了一个硬书皮嘛。而且还是旧翻译,15万字,48元!

虽然作了新的校订,但似乎也产生了新的小错误:

P13第二段第九行,“行业之客体”,应该为“行为之客体”;

P104第五行,“个人经历史有在集中表现为”,好像应为“只有”吧;

——————————————————————————

原先说的翻译凑合只要指前两篇文章的,其实每篇翻译质量相差挺大的,除了前两篇,尤其是第二篇外,总体上翻译挺好。

《同情现象的差异》翻译凑合,大体可以把握,也许是校者的功劳

《论他者的我》翻译很多不通,反正我很多地方都读不懂

林克翻译的中间三篇,很不错!

《德行的复苏》翻译极佳!赞!

《同情感与他者》读后感(二):一点笔记

舍勒是个浪漫主义者,或者倾慕中世纪的天主教徒,所谓纯粹哲学的思辨过程中,很多时候都推崇天主教,受苦的意义,被钉十字架的耶稣,天主教的恭顺和敬畏,懊悔的背后是忏悔,某些地方对天主教有非议,比如上帝创世说打破了希腊人和印度人都有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宇宙同一感。要知道,海德格尔是推崇古希腊的。

舍勒对现代资产阶级完全不待见,他门对自然的宰制的态度,对家庭关系的功利的理解,对死亡和痛苦的回避等。近代资产阶级文化到底是怎样突破了教士文化以及古希腊的英雄文化而赢得了胜利的?这些怨恨的人,怎么就成了主人?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心性上的事件呢?还没有读到,但是很好奇。也许《资本主义的未来》讲的就是这个。

很多人都只是有传感,而不是同情,他们希望钻入热闹的环境里,参加party,也感受那种快乐的氛围,刺激自己麻木的灵魂,实际上,他们并没有互相感受到对方的快乐,没有进行人与人之间的沟通。那些煽情的画面也是如此,我们不过是有传感,根本就没有真正与对方的情绪产生共契。

舍勒谈的更多的是个人的懊悔,还没有展开集体的忏悔。这种从现象学的角度,从个人意识的忏悔到集体的共同忏悔的机制如何,是二战后欧洲人面对的现实,而在舍勒这里已经开了一个头了。

舍勒举的例子很有趣。他会说人长得丑,但是懂得羞涩,人家也会误以为你心里藏着什么美,一下子就有了魅力。

我们这个时代应该无法理解牺牲吧,因为这是一个分工的时代,集体完全分离的时代,人跟国家,跟集体无法有认同感,自然与人文分化,天人不再合一,人们怎么感受到一种整全的感觉?民族主义的情绪也许会给我们带来一种虚妄的同一感,但那会诞生受难的英雄,还是疯狂的野兽呢?

看到这些对恨啊,懊悔啊,同情啊,受苦啊,恭顺啊等等的现象学正本清源的分析,算是搞清楚了各种意识的不同。那么我好奇的是,为什么人们的意识会走向迷途,会犯错误,而不是像舍勒说的那样正常思考?甚至除了舍勒,都没有几个人是那样认为的,那么社会就不对吗?真理总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那么哲学不过就是乌托邦,更现实的需要也许是处理这个复杂世界的政治哲学和社会哲学。

《同情感与他者》读后感(三):情感的启示

《同情感与他者》是一本具有相当难度的书,但在其晦涩和复杂的语言中,所散发出来的光芒能够澄清某些被混淆许久的重要问题,以及,能够将人引往重生之路。

关于情感的阐述是整本书的基础。

对于某些哲学家而言,情感的产生代表人是受到外物的奴役的,这里体现情感是一种受到物-人因果律支配才发生的状态。但舍勒认为,情感自身具备含义:“ 个体的情感生命,其实是自然的启示和征兆的一个非常精微的体系,个体正是在其中呈露自身。”“情感的这种纯粹的自律行为是纯粹的知觉感觉,纯粹的爱恨,纯粹的奋斗和意志。”区别于康德的理性的逻辑主体,舍勒的位格概念将情感囊括于其中:“位格能够将全部不同特性的人类行为(爱、记忆、思考、意愿、认识、判断、感受等)统摄入一个整体。”“位格是实现不同种类行为的唯一基础”,在每一个行动中都贯穿着一个作为整体的位格。

情感主要分为以下几个层次(有的哲学家,如斯宾诺莎尼采边沁等产生的对于情感的意见主要是因为未能够区分情感的不同层次):

(1)在生命机体上延伸和定位的感觉(疼痛、性欲快感、搔痒感)。(不可传达)

(2)仅仅适用于生命机体之整体及其活力中枢的活力感(疲乏、健壮、强烈和衰弱的生命感、平静和紧张、恐惧、健康感和患病感);它们与悲哀、忧郁、欢乐不同,后者被体验为“拥有”身体的、灵魂的“我”的质,而前者仅通过(整个)肉体与“我”的相关性的中介作用才与“我”相关。(不可传达)

(3)心灵的感觉,它们直接与“我”相关,同时在功能上涉及所感知、观念和幻想的对象,周围的个体,外界的事物或通过观念活动促成的自己的自我之事物。(可传达,可以共感)

在这个层次上,情感对价值的把握才变为“意向性的”和认知性的;“同一种”情感可以被重新感觉(感觉记忆),它也可以以同情感的形式被“随感”或“共感”

由于这些更高级的情感一般遵循所想象的,独立于肉体状态的事件的意义一致性,同时把握其价值方面,故它们很难因感觉上体验的肉体状况的改变而发生变化

(4)纯精神的、形而上学—宗教性的情感、“获救感”,它们涉及作为不可分割的整体的精神位格之核心(福乐、绝望、庇护、良心痛苦、宁静、懊悔等)

以此为基础开展对不同情感的分析以及前人关于此情感的论述之批判。

首先是同情:

同情考察的是我与他者的情感关系。

直接的同感由于是两个人同时对于一个事件所产生的情感,并不存在二者的相互关系,可以不纳入此讨论。而真正的同感需要理解他人的感情。另外还有一种单纯的感情传感,对于情感发生缘由人们并不认知,只是单纯的感情状态传染。

最重要的是真正的一体感:他人的自我和我的自我被认同为一体。这种一体,不是个别感知内容之和,而是构成一个整体(尤其是宇宙同一感,必须将世界视作整体,“生命所穿透的总有机体”,才能够存在,当机械的自然科学产生时,机体学世界观受到冲击后,同一感真正的内涵丧失了。)

由于情感在不同的历史社会中具备不同的形态,在《历史的心性形态中的宇宙同一感》里,舍勒区分了不同社会形态中的同一感,如佛教、犹太教、希腊哲学等。

其次关于痛苦,大多数哲学家将其视作抑制生命的存在,因而是消极的无意义的,舍勒则认为,这些看待痛苦的角度实际上仍然停留在情感的前几个层次,并未认识到情感揭示出来的其所触及到位格的方面。因此在痛苦/受苦以及处理痛苦的各种方式之后,我们能够理解到更深层次的“痛苦的意义”,甚至于“痛苦的启示”。

实际上如果将痛苦视作无意义的,那么《圣经》中耶稣为人类赎罪而产生的痛苦就无法理解了:为什么耶稣必然要受苦呢?为什么人类必然要受苦呢?耶稣之苦折射出来的是人类之苦。苦难也被引入到神正论问题之中。陀氏诸多著作探讨此问题(也涉及到一种东正教对于痛苦的处理方式),《卡拉马佐夫兄弟》中的伊万以受苦来否定上帝的存在。

如何理解神子的痛苦,将决定如何把握一种深刻的关于人类命运的痛苦。

舍勒将高贵的痛苦和生成、爱欲死亡联系在一起:人类具备一种爱,即朝向更高级的生命超越自身的爱,这也是一切生成的动力。而这个更高者无疑和原本的自身产生冲突,必然要牺牲自身。在此可以说,“一切爱都是牺牲之爱”,牺牲同时与死亡以及痛苦相关联。

痛苦一旦被否定,生命自身也被否定。

然而这类痛苦也不能够异化成单纯的受苦癖(如所谓快乐的英雄主义),折磨自身的痛苦已被尼采批评,也不可似佛教将其视作通过断除本能即可消除的。基督教所采取的方式是:

痛苦是需要转化的,转化是一种发生在个体精神生命层次的、位格的转化

舍勒关于懊悔、恭顺、敬畏的论述都强调着这样一种转化。这些情感的理解,都必须深入到位格的层面。如懊悔对于罪的清除并非呈现在罪的表现(其在自然世界中被因果支配所产生的结果),相反,其将罪逐出人的位格中心。由于位格统帅着一切行为,这种转化也导致了人的行为的转化,并最终导向的是对未来的转化。不可将懊悔视作是完全关乎过去的(如斯宾诺莎)。

在对情感的深入理解中,价值,以及不可见的秩序从中缓缓展开。理性主义所不能做到的就是发现概念的清晰世界之外的,不可见的王国。

一切奥秘和有深度的东西,都在此涌现。

“唯有当我们感觉到,自己周围世界的可见、可感、可捉摸的东西,被一个由无数梯级组成、级级依次隐然的阶宇(它诱使我们去发现)环绕着,我们才能真实地生活。”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