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Party Man, Company Man》读后感锦集

《Party Man, Company Man》读后感锦集

《Party Man, Company Man》是一本由Joe Zhang著作,Enrich Professional Publishing出版的Paperback图书,本书定价:USD 21.00,页数:25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Party Man, Company Man》读后感(一):内幕的内幕的内幕

一直都很喜欢张老大的书,很有揭露内幕的味道,影子银行那本书的英文版就比中文版多了很多内容,希望这本也不会让我失望,给个赞先!

其实国有资本主义这个概念已经讨论过很久了,经济学人杂志曾经还特意为此出过专刊,不过都是几年前的事情了,现在中国的改革,包括贪腐 ,都针对着国有企业开展,所以张老大这本书出的倒是很有时效性,读了一大半了,很有意思,也很有诚意。

《Party Man, Company Man》读后感(二):可能是唯一一本张化桥不会在国内出版的书

爆内幕永远是张化桥的书的核心内容,这本书也一样,唯一不同的地方就在于,作为民企之父的张化桥爆了国企的内幕

“国有企业未来到底会如何发展真的没办法下结论,根源在于尾大不掉的机构导致即使高层被撤内部的机制也一时间难以改变,不过张化桥这本书确实好看,从来都是从自己的阅历入手,容易理解也不雷同。。。另外。。确实比影子银行那本书厚实了很多,就是除了淘宝哪都找不到卖的。。 ”

《Party Man, Company Man》读后感(三):红筹国企工作5年后的反思

这本书特殊性无需重复,国内不会出版,涉及内幕。

国企文化低调不善表达,本书是个不错的表达渠道。书评亦想分享给给刚进国企的海归。

在香港金融圈张化桥算是前辈,外资投行经验丰富,思维习惯西式,他的书对入行的年轻人很有用。虽然文笔如其他网友提到有些流水帐,但好处是相对客观,且在适当的时候给予自己看法。不过对于四五十岁的老国企来说,在这个圈子,求实的知识分子未必能触动利益,影响力并不大,对于张老师的文章要辩证看。

自己在美国留学后加入地方红筹国企上市公司,走过不少弯路。五年后反思三观,学会勤奋和内敛的自己再读张化桥的书,略有同感:

国企亦非微博、微信或者其他外资媒体看得那么不堪,甚至在国企工作后会发现,员工对自我要求很高,但职业生涯的上进心上确实被压抑,这点也影响其工资水平,并造成很大的脾气(本人自己在毕业后没去外资呆过,很难直接对比)。而如同这本书指出,国内对公务员文化的推崇及工作稳定性的向往使多数人才依然选择政府工作,且不讨论该理念是否正确,具备这样人力资本的政府机构本身素质不会像民间舆论得如此不堪,甚至内部舆论非常激烈。高手不一定在民间,但可能在你看不见的地方。

接上点说,香港国企管理机制看起来未有外资甚至是港资亮丽,但员工总体素质和理念不差(除了那么些混日子的和自作聪明的技术人员),总体来说,大家尊重规矩和集体利益。由于缺乏激励(和领导风格和担当有关),员工士气和企业责任感很一般。

潜规则多,言论权力大,实际权力集中,相信大家听过隔代提拔的情况,你的顶头上司不能直接提拔你或者开除你,从这点来说,他/她和普通员工在权力机制上没有区别。然而,他/她作为上司依然可以发表意见,人言可畏,如果做不到绝对自信,和上司的关系依然不可轻视。

做人重过做事,处事圆滑并要绝对自信:国企多数在各行业处于垄断地位,对外的竞争压力不大(仍然可能处于落后或被兼并,但不会破产),压力主要在对内。年轻人本身资源有限,在公司内部的形象重要,张化桥在国企的形象不会太好,他自己也知道为什么。国企里老一代关系户和暴发户在业务上会造成很多障碍,须耐心沟通。在这样的环境,更需要有对问题的坚持看法,但要避免冲突,这两点要同时做到才行。在冷暴力面前,坚持自己看法和分析逻辑,并能将对方带入讨论的人,才是真正的人才。

今天先写这些,来日再补。想说每个国家政府有各自问题,而中国的成长必定遭受偏见和非议,我们处理信息的时候需要意识到当中的缘由。另一方面,希望自己能够在国企这个环境中锻炼领导能力和人际关系能力,注重过程,不求结果,尽管很孤独,但人生原本就是这样。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