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恶的美学历程读后感摘抄

恶的美学历程读后感摘抄

《恶的美学历程》是一本由[德] 彼得-安德雷•阿尔特(Peter-André Alt)著作,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98.00元,页数:54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恶的美学历程》读后感(一):探索性恶的美学浪漫解读

探索性恶的美学浪漫解读

《新的美学原则在崛起》,一篇文章中有这样经典的句子“权威和传统曾经是我们思想和艺术成就的丰碑,但是它的不可侵犯性却成了思想解放和艺术革新的障碍。它是过去历史条件造成的,当这些条件为新条件代替的死后,它的保守性狭隘性就显示出来了,没有对权威和传统挑战甚至亵渎的勇气,思想解放就是一句奢侈性的空话。”

开始这样的探索性叙述,《恶的美学历程:一种浪漫主义解读》一种新的恶的美学在飘扬。善的美学与恶的美学曾经是我们心灵和肉体共同追求的伦理价值标准,但是正是善恶的不可调和性却成了关于美的解读的误区。它是我们对于善恶解读方式不同而造成的,恶的美学通过放纵、逾越、挑战的写法展示一个道德问题,将恶至于美的状态下进行考量。彼得.安德雷.阿尔特,这个柏林自由大学教授给我们一种浪漫的解读。没有对善的美学的解读甚至崇拜的膜拜,恶的美学的浪漫的解读就是一个空想而已。

《恶的美学历程:一种浪漫主义解读》运用大量的名著解读,从神话、心理学、哲学、考古学文学以及色情文学等等方面阐释恶的美学。恶的美学成为了一种价值判断,让我们窥视当今存在的恶的现象。这是本书一大贡献,也是本人阅读本书一点浅薄的体会。

《恶的美学历程》读后感(二):化恶为美

《恶的美学历程》,初看到这个题目时,不禁纳闷,恶如何能称之为美?

阅罢此书,方知这里的“美学”应该作“认识”一意来理解。此书追本溯源,研究了“恶”在不同时期不同作品中人们对其的不同认识。文中从宗教、心理学、哲学等领域,主要是文学领域中大量寻找恶的踪迹及其表现形式,以逻辑推理和哲学思辨的方式,对“恶”的概念和艺术形式进行探索。如此厚重的一本书,来阐述这样一种理论的由来、发展和意义,不得不说很有分量,光在书中出现的文学作品就多达近千部,让我不禁对作者的研究精神肃然起敬。

本书以圣经故事路西法的坠落为起点,引出了恶的起源;再以蛇引诱夏娃吃禁果为例,探讨原罪是如何展现于传说和故事之中;逐步揭露出恶的本源是善的缺失。中世纪以后,启蒙试图将恶的概念去妖魔化,尤其以歌德的《浮士德》对魔鬼角色梅菲斯特的矛盾描写,以及刘易斯的《僧人》和霍夫曼的《魔鬼的万灵药》,批判性的指出魔鬼形象只是恶的拟人化,从而开始将恶引向心理学层面。于是乎,精神分析大师及心理学家弗洛伊德,从形而上的角度对恶做出超心理学的解构。18世纪,理想主义诗学完成了恶在文学形式中的心理学转换,而道德内省则为恶的治愈提供了可能性。当恶以重复的形式、放荡的旋律、单调和唯美主义,在文学中突显其特性时,恶似乎成了艺术的装饰品,通过吸血鬼、杀人犯、精神分裂者和性别换位者等角色,化作了作品中的不同变体。在哲学方面,叔本华的意志学说和尼采的思想,让人们对恶的价值进行重新评估,而色情和暴力文学让恶重新回到了虚构的庇护之下,逐步脱离了道德评判,回归于理性准则范畴。尽管恶的道德概念在奥斯维辛集中营事件中遭遇到了巨大的挑战,无法摆脱道义伦理的价值影响,但这恰恰好体现出恶的自相矛盾的客体独立性,最终需要发挥人们的主观能动性加以识别。

黑格尔认为,由于恶是“乏味的,无意义的”,因此不允许成为艺术的对象。然而随着书中对于恶的浪漫主义解读,我渐渐领悟到,恶在不同时期的文学作品中所被塑造产生的概念,更多的源于作者和读者对其的理解和道德评判,仅就恶而言,它正是文学作品中不可或缺的艺术客体,甚至,具有了可被审美的独特魅力。恶,不应该仅仅作为善或者美的对立面而存在,也是在自然规律中所无可避免的。正是恶,让人们正视现实,促成了人性的成长,展现了爱的理想,传递了美好的体验。

我确实不曾想到,《恶的美学历程》一书,竟真的化“恶”为美了。

文/卢育涛 2014.05.22

《恶的美学历程》读后感(三):看“恶”在西方文学创作中的发展与演变

初看这本书的时候是很稀奇的。“恶的美学”,恶怎么会美呢?听说过不少像“丑的很艺术”、“生活的美学”和“暴力美学”,类似这些甚至有些矛盾的说法,但是对“恶的美学”,还是有些想象不能——

但就像光与暗如影相随,善与恶也是如此的亲密不离。即便是在最早的文学形式,人们口耳相传的神话中,我们也是能够如此轻易的发现“恶”的身影。从人们口耳相传的神话传说,到了当代的先锋主义实验风格,即便时代的发展,只要是有人类存在,文学创作还在继续,恶的形象就没可能真正退出舞台。

显然,在这方面黑格尔的观点有失偏颇了。他不赞成“恶”成为艺术的对象,不愿意注意到这种艺术形象所能够拥有的艺术魅力和价值——这既是不客观的,也是不现实。但是从他那自相矛盾的话语,我们也是能够看出他的这种“不”,不过是出于一种感情上无法接受的掩耳盗铃罢了;从理智上而言,他是完全清楚的知道这种“恶”所拥有的魅力的。

说到底,没有“恶”的出现,又怎能凸显出“善”的存在——再没有比恶与善的冲突更能彰显出人性的了!所谓的艺术创作,无论是文学、戏剧还是音乐,不都是放大了人类的感情而来的吗?

这是一本文学理论性书籍,作者介绍的是西方文学史上的“恶”的创作和发展历程,更偏向于近现代。事实上,书中那些过于理论性的东西我是看得很费力的,倒是作者对那些文学作品中艺术形象的剖析还感觉不错。权当是扩展阅读面了。毕竟,书里引用的很多作品,都是受众比较小的纯文学性的产物。完全没有考虑过读者的感受,只是单方面的抒发甚而是宣泄作者的感情,很难想象,这样的书还能流行得起来……难怪小众。

虚伪的面具是“恶”,面具下那扭曲的人性是“恶”,甚而“恶”的本身竟在作者的笔下被巧妙的扭曲成了一种被迫害的象征,成为人们同情的对象。我们从本书中能够看到,“恶”正在从狭义变得宽泛,但归根究底还是没有脱离最初的那“七宗罪”。

显而易见,“恶的美学”源自于人类天性中对“逾越”的向往和冲动,始于自由主义的萌发。柯南·道尔笔下的莫里亚蒂教授就是这样的一个艺术形象,他有着令人悚然的另类魅力。对的,就像现在人明知道《哈利·波特》系列里那个伏地魔是反人类的,结果还有那么多哈迷同情他爱慕他什么的。

其实个人是很难理解这些人的想法的。话说,国外的那些给连环杀人犯建网站的崇拜者,不都认为自己崇拜的对象杀人杀的很艺术什么的嘛……假如真的给他在大晚上的迎头撞上他崇拜的对象,很难想象他会不顾死活的冲上去要签名,而不是转身就跑!

看这本书,只能是让人感叹,人是越变越坏的。越到了近现代,作者所那些引用的文学作品写的越直白,“很黄很暴力”。可能是创作环境更加的宽松了,对他们的限制更少了吧。当然,也不排除社会越发达,人性越复杂,他们手头的素材也就越多。反正,看看那些作家写的东西,真的很难令人相信他们的人格还是健全的,或许,他们本该去看看心理医生的。

虽然只是浅浅的翻阅一遍,但也可以看出本书作者的专业基础扎实,其阅读面的广泛,不由令人心折。至于文笔,毕竟是文学专业的,写的能有多差?当然,和这个专业性的内容比起来,翻译的如何都在其次了。这样的书,只要保证翻译的精准就好,可读性反倒显得不那么重要。

书是那种很厚实的砖头书,微微发黄的纸张不是特别厚实,但是光滑柔韧,质感绝佳。字距行距不会过于紧凑,字码也不小,版式看起来很清爽。至少,以这本书的艰涩内容,我一看半天居然没感觉眼睛累。

不管怎么说,这的确是一部高端大气上档次的著作,但是貌似不是太适合个人家庭收藏。私以为,这种厚厚的大部头,主要是图书馆购置收藏借阅用的。当然了,自己本身就是这个专业搞研究的,或者是那种‘不差钱’的,就无所谓了。

《恶的美学历程》读后感(四):恶的演变、发展、审美及伦理道德

什么是恶?恶从何而来?恶在文学上有哪些表现和发展?恶在历史各个时期又分别有哪些特点?恶有道德吗?恶为何又成为审美体验?恶如何形成恶的美学?这些问题,在彼得-安德雷•阿尔特的《恶的美学历程:一种浪漫主义解读》一书中找到答案:厚重的文字,深刻的内涵,紧凑结实的理论,让我们观者随着作者的脚步一步步迈入恶的“黑暗世界”。

一如书名《恶的美学历程:一种浪漫主义解读》,作者紧紧扣住恶的两大方面:恶的美学历程和浪漫主义。从恶的起源开始,渐次深入恶的演变、进化、分支、往复以及各时期观念的转变。作者对“恶”这一概念并没有写成“通史”的模样(事实上,从千百年文学史中文学作品的数量上来看,即便择其精要作恶的通史,也是一个不大可能的艰巨任务),也没有严格按照时间发展的顺序,如古希腊--罗马--中世纪--十四至十六世纪--十七世纪--十八世纪启蒙运动文学--十九世纪--二十世纪这样明显的时间轴。尽管作者在各篇章论述中,大体依据“恶”演化发展的前后进行分析,似乎也暗含这样的时间顺序,但因作者主要还是选取特点鲜明的文学作品中的“恶”反复深入细化分析恶的特性,但这样的时序几乎只是来源的辅助,不是重点,作者重点在欧州文学中的“恶”,特别是欧洲现代派文学中的“恶”的表现。这也是后几章节阐述的重点。因而此书,虽名为历程,看似是文化史,其实偏文学性。

作者后序中自言,原本只是想研究一下“现代魔鬼”这个角色的历史以及这个角色在1900年前后文学作品中的复兴。但在研究中发现,需要将魔鬼的现代历史放置到一个更为广阔的基础上,于是需要理顺恶的文学幻想以及这种幻想的美学塑造样式。于是此书诞生。沿着神话学的序幕结合相应的文学叙事结构的变化,我们仍可以看到“恶”的前世今生。

在“神话学中的序幕”解决两个问题:一,恶的起源;二,恶的分辩。路西法因野心、嫉妒和贪欲堕入地狱,形成原罪,也形成最早的善与恶的分辩。恶是从善中而来(苏美尔-阿卡德来源的创世史),还是一开始在创世之初便与善对立的存在(路西法神话)统一体的分裂。从善到恶,从叙事观点上看,也对应一条合乎逻辑的叙事结构。但问题是这样的恶,一开始就假定了其存在。这里引出恶的身份问题。

基督教的罪恶学说,恶的本源是缺失,是善的缺失。恶从灵魂到形体,再到独立存在。古典尼摩教把恶当作善的对手,恶在二元论世界中开始独立存在。对应时期戏剧(特别是悲剧)中的叙事是将原罪描述为人恶意行为的结果,其模式使事件冲突尖锐化。

克尔凯郭尔从心理分析的角度,研究人的内心,将恶的神话演变为被禁锢在人心灵现实的存在----这样的观点也和当下许多魔自心出的观点一致。克尔凯郭尔这种关于恶的谱系史的心理学解释,结束了神话中恶来自想象的上帝权力之说,而在谢林处,则展示了一个天生自然的造物主,论证的是善恶同一。从克尔凯郭尔、谢林到弗洛伊德,在对恶的分析上,引入心理分析、人的自我意识、天生自然的上帝、以及上帝也无进进入的领域----进一步确认“恶”的存在和身份。

到了中世纪时期的魔鬼神话,是一个反基督教反世界的存在。此时的魔鬼融合了文学作品中各种恶的肉身:路西法的反抗、魔鬼的可怕、潘的淫欲、洛基的暴力、罗马神话中的畸形足、日耳曼传说中的角和巴比伦文化中的雄雌同体等。这是“恶”的造型从心理分析到生理的存在过程。与此对应的文学叙事上,魔鬼神话的文学,以讽刺为核心,并以此虚构的手法让魔鬼在人的心灵中生活。在去妖魔化的同时,又暗示叙述的魔幻性。这一时期的魔鬼更有些喋喋不休的自我辩解意味,喜欢自我揭露、自我驳斥,又以事实释放滑稽诙谐效果。----这其实也是恶与理性的一次结盟,开始理性地思考恶。

中世纪时期的文学,以魔鬼为主角诞生了许多新形式,比如,德国文学中的魔鬼戏剧、英国的哥特小说、恐怖小说、病态心理小说等等。在歌德代表作《浮士德》中的梅菲斯特,自我阐释并进一步人化。这个魔鬼身上,也寄予了魔鬼形象中体现出的各种人类的意识观点、恐惧、愿望等情感刺激。使魔鬼形象从神话到人化,渐渐有了更多审美的意义。刘易斯的《僧人》则提供了自1800年之后,哥特小说或阴谋小说中魔鬼的变形----现代魔鬼的形象。福柯认为新魔鬼是公众理想的对立物,人们所觉察的恶,不是撒旦魔鬼本身的恶,而是他们破坏结果的恶。现代魔鬼这种变形其实是人类的伪装,也展示出非道德、背离道德的疯狂。对应的叙事结构则体现在乱伦、精神错乱、疯狂、自我分裂、窥阴癖、性欲与情欲的色情领域的展示。比如霍夫曼《魔鬼的万灵药》。这一时期的恶的内涵在扩大,恶也有了恶的转化、恶的躯体、恶的隐身、恶的心理结构等探讨。

沿着文学作品中对“恶”的发掘和深入,随着魔鬼形象从存在到形态,到心理,到躯体,到理性,到似人化,再到分裂变形,以及重塑与再创造,关于“恶”也渐渐形成心理学和艺术的审美多重表现,从妖魔化到去妖魔化,从魔幻到诗意。富有诗意的魔鬼神话学对20世纪幻想通俗文学具有强大影响。魔鬼的无处不在,无穷无尽的变戏法式绝招,在文学的叙事结构中都可形成没有尽头的系列作品。

到了文学新时期时,魔鬼的失落便以其理性思考成为这一时期的象征。魔鬼存在与不存在,在心理还是生理的辩论之声一直不绝,伴随文学形式的发展。但在反基督教传统的魔鬼神话,以及反思反对迷信的理智之思考中,对魔鬼的探讨仍慢慢诞生了一种独特的黑暗文学:黑暗诗学。这是继1900年以后的心理分析,除了神话、童话之外,巫术、秘术、秘密宗教仪式等模式的演绎。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转变了中世纪晚期及近代早期的祛邪术中的魔鬼形象,提出心理疾病,病理学上的解释----将恶脱离于神话叙事,将之转为纯理论的思维模式中。荣格则提供了魔鬼形象中的能量说。

作者在第三章“通过内省的移置”从文学的角度以黑格尔、施莱格尔、罗森克兰茨、席勒、让保尔、克莱斯勒、波德莱尔等人的理论或作品深入探索“恶”的形式、恶的现实性、恶的力量、恶的修辞表现、恶的智慧、恶的手段、恶的美学范围、恶与美学联盟、恶的生活准则、恶的行动、恶的动机、恶与善的共同性、恶的相对性、恶的心理学、恶的不透明性、恶的感官层面、恶的空间、恶的模式、恶的美学形式以及恶的进化等。第四章“重复作为恶在文学中的显现形式”则更为具体细致于地狱神话、仪式、惩罚等恶的表现上,其中有一些新观点,是从启蒙的道德到感官到哲学的新解释。也挖掘出恶的实施,恶的内在规则、纵欲中的恶和恶的媒介(弥撒)、恶的逻辑等。在文学叙事结构上,不光是戏剧,也翻新出许多新花样,构建出许多新的形式结构。比如王尔德如同音乐模式的重复结构,莎乐美中一场重复八次之多的场景,《道林.格雷的画像》中黑色浪漫主义幻想反映出的极端唯美主义以及被道德化。在这些对恶的深入研讨之中,恶从假想世界已渐渐化为唯美的艺术。

第五章“逾越方面的美学兴致”和第六章“荒淫放纵中的瞬间拍摄”深入现代文学中“恶”的美学表现、恶的限定、恶的越界、恶的模式(增强、重复和逾越)、恶的审美体验、恶的自我意识的发展以及恶的变种、恶的肯定质疑、发展与延伸,包括战争描写在内的恶的描述。依据文学作品中理念的分析阐述,恶的形式丰富,内涵深入,领域扩大。

进入第七章中则阐释不道德文学的道德涵义。当恶从神坛走下,为各种类型的恶的美学(重复、违反道德界限和荒淫放荡的内容,以及颠倒、超越和分裂的模式)所呈现,恶的思想、行为及影响存在于各种文学形式的世界里。当现代派将恶分解为多种形式的美学变种,这时恶的宗教、哲学及伦理学上的意义在淡化。恶便从庸常的丑恶、难看的贪欲、变态晋升为审美自省的对象。此时,恶的作品产生的影响作用,也在于“破坏道德准则和制造道德准则的机制之间的张力中。它的特点产生于一种关系,它存在于对伦理和法律的兴致都被文学纲领性否定或者被掩盖的地方”,此时,“文学把自己变成一种把恶的内心世界摆放到我们面前的媒介,和哲学反省相比,它更广泛,区分更细致。”于是,在本书结尾,作者总结说,对现代文学作品,从道德角度评价时,总不那么恰当。因为受道德观念的规则和法律的约束的读者无法摆脱世俗的判断,也不能用恶的文学幻想力把我们引入的黑暗世界里那些被禁止的东西同世俗标准作斗争,这是一个矛盾的存在。甚至可以想象,曾经的王尔德尝试过斗争,结果失败了。后几章节的内容精炼而细致,比前几章易读许多。

阅读这样的作品,大致对魔鬼神话学的历程有了些了解,甚至可以将各路文学作品从“善”与“恶”两方面上而不是道德上进行批判----这对我们观察文学作品是一个相当新颖的角度。

但从作者行文来讲,虽然着重探索“恶”的起源、发展、性质、演变,并辅以文学作品及其叙事结构的详细分析,也注意到对“恶”这一主题内涵上前后反复批判,但作为读者,仍然觉得主题式的书写,只见细节,而难以把握全貌。在除了注重文学观念及叙事变化的同时,若是能让读者看到不同时期、不同流派之间对“恶”对魔鬼撒旦观念的演进,相信对“恶”的理解也不再拘泥于文本之中。也就是说,若是对“恶”有一个较为清晰的文化史概念,再从文学作品中深入了解“恶”的特性要素,读者会更清晰恶是如何成为恶的美学,而不至于如坠雾里。另外,作品中大量引述了许多文学作品及其专业的术语,若是附录里,对这些作品及术语进行一些简要的归纳说明,对想进一步深入的读者也是一种帮助。

PS:花了许多天终于看完的大部头,阅读过程有时比较艰难,特别是前两章的内容,因为不太适应行文用词造句,颇感头痛,建议重新修订时,将前两章的翻译好好重整一次。但坚持读下来,进入第三章之后,慢慢顺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