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此生是我吗读后感摘抄

此生是我吗读后感摘抄

《此生是我吗》是一本由刘苇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页数:22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此生是我吗》读后感(一):书名很文艺,跟刘苇本人好搭哦

回首过往,你会用怎样的词来描述呢?身边人又是如何形容你的呢?

印象中的刘苇过着简单、诗意的人生,而阅读、电影、写作成就了他。在我眼里,这是幸福的人才有的生活,细细想来,也真是一种奢望。

在他担任《相伴到黎明》节目的时候,听他推荐书,那种对作家、对优秀文学作品信手拈来的感觉,着实透着一股安逸劲儿。

在他的文字里,也会看到自己曾经的影子,对他的人生有一丝丝羡慕与嫉妒。

这本书看来也是他的人生大作吧!一周年了,好怀念有他在《相伴到黎明》的日子。

哪里能买到书啊?好像都木有地方卖诶

《此生是我吗》读后感(二):空濛的灵魂

第一部分是影介,每一部提到的电影都是作为心理电影对待。单是阅读电影的名字,也可以感受到这是一份略显沉重的单子,他始终注视着爱与死,并且不被它们诱惑。因此而拥有空濛的灵魂。简洁中有深思。对意象的解析即是证据。

第二部分是书介。一片清新深远的世界。他审视他人的内心,也是通过这种方式谛听自己的心曲。

第三部分则是生活随笔。

我看到总是有一些人,踏上孤独的寻找永恒的道路。毫不畏惧这条道路上的严酷性与神秘性。如果可以的话,在他们出发前我总是要劝阻他们,感到不认可。我这样做是不是错了?我不是一个享乐主义,因为吃过一些苦,就直觉地避免再吃苦。避免烦恼。但真理总是会自己显现出来的,树的命运我们是不得抗拒的。

这个时代容不下什么呢?我想末世感是容不下的。他的心灵也像自己所关注的影片中的人物心理一样,在出走,寻找。是追寻,也是迷失。因此他是背向时代的。也难怪他会问出这样的问题:此生是我吗?

他穿梭在自己的精神净土与世间凡俗事物之间,也许有点无奈,但一定保持了自己的从容优雅。他从不曾显露出孤独的情绪。因为在不断追问和思索的过程中,他得以把自己的心灯捻亮。

也许未来,我们会有越来越多文人式的平凡人。这是他们自己的福。

《此生是我吗》读后感(三):给刘先生的情书

刘老师,又到你的生日。

我在书店闲逛,遇见你的书,又一次,真巧。

这篇文章是去年此时写的,送给你。

我只是你众多朋友中的一个,也许像序言里说的,自以为对你而言也是重要而可贵的。

没办法,喜欢写作的人总是有一些隐蔽的多情。

谢谢你,给过我们的温暖,理解和善意。

我始终记得,那年我准备来北京,不知道前面有什么等待着我。在淮海中路,过马路,回头,与你告别,你在对面向我挥手。

*

昨天是刘老师的生日。我问,死去的人也能用生日吗?朋友说,用诞辰吧。不过只有伟人才能用诞辰。不对,我说,普通人也可以用诞辰。

以前每一年,我都会给刘老师发短信,祝他生日快乐。去年用的是微博私信。快接近黄昏的时候,我发过去,说还好没有把你的生日忘了。他回,谢谢啦,我自己却忘了。怎么可能,我说,难道今天到现在为止都没有人祝你生日快乐吗?没有啊,他回,失败吧。

他应该是在开玩笑。因为刘老师身上没有这种失败感。刚刚和他认识的时候,我倒是被失败感浸透了。大概是四五年前吧,我大学毕业,在一家小公司工作了一年,受不了了,辞职回家。哪儿都不去什么都不干,每天就在家看书写字又过一年。不知道自己将来能做什么。和家里人说,家里人烦,其实也是无奈,他们只想知道我到底怎么了,哪天才能从这种莫名其妙的停滞里恢复过来,继续工作。我觉得没有人可以说话。不是那种虚假的,出于惯性说一些可有可无的话,而是触到核心。但是除了吃饭,穿衣,干活,睡觉,生活着的人不关心什么是核心。

那个时期可能是我长大以后,度过的最孤独最偏执的日子。虽然现在回想起来,有一段充分的时间用来看书,把最初学习写作时那种不自觉的,喷涌而出的杂质倾吐干净是很有必要的。但是真的太孤独了。每天爸妈上班去了,我就坐在客厅里,搬一把椅子,搁在书桌前。翻开前一天没读完的书,非常认真地,一边读一边做笔记。那个时候,我的同学们正在各大公司上班,为自己积累前程。那一年还发生了汶川地震。几天以后,我的一个朋友打来电话,告诉我他们公司正在默哀。我也从座位上站起来,一个人,望着灰蒙蒙的窗外。

觉得自己是一只彻底失去集体的怪兽。后来在聊天里,刘老师很多次跟我说,人的一生,要尽力摆脱集体大生产对自己的消磨。我深有体会。但这种体会是复杂的,它不是光有好的一面,让人从那种无意识的劳动和损耗中解脱出来,也会在漫长的生活里,像一根针那样扎着你,带给你尖锐和危险的刺痛。你时时刻刻感觉到自己被孤立了,不是被哪个具体的人或者群体,而是那种安全的,舒适的,被大多数人认同和接纳的境况离你而去,不再像一层薄膜那样裹覆着你,给你保护。

现在,我更清楚那样的感觉是什么,也知道人要从常规的生活里挣扎出来,差不多是一个怎样的过程。但是当时,因为没有人说话,没有人指引,我只会非常固执地和一些东西对立,听到周围的声音,甚至自己的声音一点点消失。在那一长段时间里,我几乎不和人交流,只求助于书本和自己的内心。但是这两样东西太脆弱,有的时候又太虚无。还能像一根绳索那样给我一点点外力的,是一个叫做“子夜书社”的电台节目,每个星期天凌晨开始,播三个钟头,主持人和嘉宾一起聊书聊电影。刘老师就是那三个嘉宾里的一个。

我现在还能回想起他们聚坐聊天的氛围。虽然没有亲眼见过,离开上海以后,不听那个节目也已经两三年。但是在我的想象里,它一直像一块黑暗中闪闪发光的小石头,有磁力的,密度很大,把一些相似的人吸引到一起。从本质上说,这些人不属于这个时代,或者说,不满足于用这个时代糟糕的价值标准填满生活。他们相信,在肉眼可见的世界以外,还会有一个真正的世界,那里或许不存在时间,过去与未来平行,一切都是永恒。那里的人也不重视房子车子,这些微小到无足轻重,转瞬即逝的东西,而看重灵魂和精神的高度。

直到今天,我身上都留着节目投下的影子。看到《黑塞画传》,我会说,啊,刘老师的节目里介绍过的,我记得是有一年的春节。说到托马斯•曼,我又说,书社花好长时间读过《魔山》。再有谁讲到陀思妥耶夫斯基差一点被行刑前的场面,我会想到第一次听到,是做无业游民的那一年在马路上走,耳朵里塞着MP3,风大扬沙。不知道为什么,那个时候,作为一个收音机前最普通的听众,我预感自己有一天会和他们认识。

后来就真的认识了。我给书社写了两封信。第一封取名“给刘先生的情书”,开玩笑的。因为在一次节目里,刘老师读以赛亚•伯林的《浪漫主义的根源》,他普通话不标准,是那种典型的上海发音,前两天微博上还有人调侃,说正在看他推荐过的《爱,死于冬季》,其实根本是“始于冬季”。所以他很少朗诵。但那一次,不知道哪里来的勇气,他用磕磕绊绊的普通话饱含激情,念了一长段书。我确实被打动了。不是被他这个人,一个五十多岁,热爱读书的中年人。而是被某种现实生活里难以寻觅的光芒。我戏仿以前看过的,萨冈写给萨特的情书,其实是一位年轻作家对前辈作家的尊重和敬仰,也给刘老师写了一封,发到他们的公共邮箱,署名“一位听众”。在年末节目总结的时候,主持人把这件事拿出来取笑他,说刘先生今年收到一封情书哟。其实我写过就算,在和刘老师认识以后的几年里,从没有想过要告诉他,那封信是我写的。

还有一封是工作邮件。那年开春,我忽然醒过来,觉得一个人面壁太久了,我需要透透气,重新接触活生生的人。于是去了一家小杂志社,做的是那种不需要花钱买,直接给你寄到家里的DM杂志。其实那个时候,我的失败感还是很严重。每次跟人约采访,都说没听说过我们杂志,在电话里问好几遍。也不知道读者是谁,有没有人读,做完一期就像石沉大海。我对自己说,别管那么多,认真把内容做好,总会有价值。不去想如果整个方向是错的,越努力是不是越可笑。

我请刘老师帮我写阅读专栏。其他版面,没有采访资源,就到处参加活动,结束后冲到台上,请那些导演,作家,艺术家接受我的访问。每一次文章写完,把杂志装进袋子寄给他们的时候,我都会感觉愧疚。如果我们的杂志更牛逼就好了,我想,不要随手翻几页就有错别字浮上来,内容和排版再专业一点,我就不会觉得对他们托付给我的信任有所辜负,哪怕只是瞬间。

夏天,刘老师请我去参加他们的诗集发布会。是的,他是一个诗人。或者更准确地说,有一颗诗人的心。二十几岁的时候,刘老师也写小说,直到有一天读到孙甘露,发现自己绞尽脑汁表达不清楚的,早就被另一个同龄人用最优美的语言说尽了。因此他一生推崇孙甘露,也放弃小说,改写评论。而诗是灵魂里的东西。也许他觉得自己写不出好句子,有时贴在博客上,会在留言里自嘲。但这不妨碍他有诗人的眼光和心灵。那天发布的诗集里,没有刘老师自己写的,全是他欣赏的其他诗人,他给他们做编辑。我到得很早,坐在会场外的露天平台上,后来又进房间听他们读诗。刘老师跑过来和我说话,高高瘦瘦,到肩膀的长头发,额头光光戴个眼镜。你好啊,他说,我今天是主人,要招呼大家,所以如果冷落了你,别介意。

那天我觉得很快乐,是那种深刻的快乐,好像终于触碰到某种一直在寻找的东西。这种感觉很奇怪,快乐怎么能又感性又深刻。到现在,四年过去了,我仍然记得那个傍晚我穿的是什么衣服,几点钟在哪个站台等车。仔细想想,几乎每次和刘老师见面,我都记得自己穿了什么,因为心情是愉快的,记忆的每一个细节就变得清晰。而这种愉快又那么短暂,不会有日复一日的生活把它冲淡。

我和刘老师见面从不频繁,几个月一次,约着吃饭,饭后去喝咖啡。都是他先到,给我短信,叫我别着急,慢慢来。等我满头大汗赶过去,远远就看见他鹤立鸡群站在人堆里,穿一件西装,手里拿一本书或者别的什么,微微笑。吃饭都是他请我,趁我不注意把账结了,我和他抢,他就说,我是大人,你是小孩。有一次同桌的人里有法语翻译家马老师,还有其他我不熟悉的朋友,刘老师就指指身边的座位,说,你坐这里。怕我认生。吃到一半,他又悄悄跑去结账。马老师说,让他去,从没有见过这样的傻瓜,喜欢买单,那还不开心吗。

他请我吃饭,我就请他喝咖啡,他出大钱,我出小钱。喝咖啡的时候,刘老师坐定了,觉得心里安静,就从斜背的包里掏出烟斗。他博客的头像也是烟斗,马格利特画的,下面写着几个字:这不是一支烟斗。有一次刘老师给我寄书,拿在手上,有一股很香的香。也不是饭菜,也不是香水,想来想去都不能在嗅觉的坐标里定位,难受死了。跑去问刘老师,他终于想起来,书在装烟丝的包里放过。我想他会变成那种典型的上海老克勒,住洋房,坐汽车,戴礼帽,拄拐杖,叼烟斗,听音乐,讲究吃食,也爱喝咖啡。如果时间容许他变老。

绝无仅有的一次,我跟刘老师到南京去,同行的还有马老师和一个出版社的编辑,应该是为某本书做宣传。几个人说好,在火车站入口那三个大字下面等。上了火车,发现前一天买的票座位不在一块儿,刘老师让我跟人换。我不好意思,开不了口,那个时候,凡是无端端要求人的事情,我都做不来。刘老师让我坐好,自己走过去,笑嘻嘻和人说几句,很快就换到了座位。我也知道自己纠结。你的状态太紧张了,刘老师说,放轻松。

在南京先锋书店做讲座。桌子上铺开了一整个系列的书,几十本。讲座结束让读者过来挑喜欢的,免费带走。所有人蜂拥而上。我站在边上看着。刘老师抢了几本塞给我,里面有孙甘露的《今日无事》。我说没关系,这次带的书不多,先给他们吧,那个编辑说回去给我寄。刘老师说,哎,她一忙一转身就忘了说过什么了。后来确实是没收到。

第二天在湖边逛,聊着聊着,说到人的成长。刘老师说,有几次和以前的同学聚会,看有些人,几十年来就好像没长过。而他自己,早已经不是从前的那个人了,每过几年就更新一次。那时我不是完全理解这些话,后来经过了更多事情,有了更多的“每过几年”,我也终于体会到,自己和从前也不是同一个人了。我忘了那次有没有去鸡鸣寺,应该去了,因为走到半途刘老师忽然不见了,过一会儿又钻出来,说是去烧了个香,求菩萨保佑马老师身体健康。

那几年的谈话里,我们很少说到生活。有三年多,我都不知道刘老师家住哪里,有没有结婚,生过几个孩子。后来才了解到一点点他生活的切片,但仍然不是重心。有时候他也会关心我的工作和感情,但都用那种豁达的语气,说你们这个年龄正是多事的时候,等过了三十多岁,一切会安定下来。他多次说到不要忤逆命运,要顺流而行,凡事就会很顺利了。我那时很犟,问顺利有什么用,难道人活在世界上,不是为了追求和抵抗,仅仅是为了顺应生活吗?刘老师说,别那么累。让我想起有一次书社讲埃梅的短篇小说,其中有一篇《最后一名》,写一个傻愣愣的人参加自行车比赛,每年都去,每年都是最后一名。直到孩子长大成人,自己的眼睛也快瞎了,还是没有丧失信心,临死前最后一句话是:我会赶上去的。有人赞赏他的精神,轮到刘老师,他说,放弃吧,既然知道自己没有天赋。

又一年后,我决定换工作。刘老师告诉我,有一个杂志社在招聘,让我去试试。他大概觉得我很厉害,就用非常肯定的语气说,你不要应聘编辑哦,过去跟他们说,直接做主编。我大笑。后来我离开上海,搬去北京,工作的楼层里有一家文学杂志。刘老师又说,你去敲主编的门,就说以后要在他们那里发表文章。我又笑。其实凭我的性格,根本做不出这样的事,在工作上更无野心。好在我志不在此,我这样安慰自己,听上去也像没有竞争力的托辞。

听说我也写小说,刘老师让我寄给他看。我发了一篇几年前的,他回信说非常好。我想他大概是客气。又拿给另一个朋友看,朋友说非常不好,语速太快,密度太大,看得他像被子弹砰砰砰射。气得我把稿子撕了扔进垃圾桶。刘老师说帮我问问有什么杂志可以发表,我说算了,以前写的都不好,以后重写。过大半年又写两篇,这一次刘老师不客气了。他说,你太清楚自己要写什么了,像站在终点往回写,故事在没开始的时候其实已经结束了,这样的小说是一潭死水。我不服气,把小说寄到台湾参加文学奖,得奖了。接到通知的时候我很高兴,除了家里人,第一个就告诉他。不是要气气他,而是在这件我唯一看重又没什么信心的事情上第一次得到肯定,我想和他分享。他也高兴,问我有没有成就感。我也不知道啊,我说,你是说那种膨胀的感觉吗,好像没有太多。还是会有一点点,他说,微微的新异感。你现在状态不错,跟以前不一样了。

去年十一,我最后一次见他,约在复兴中路的露天咖啡馆。我不记路,如果你第二天问我前一天在哪里喝的咖啡,也许我已经忘了。但是后来有一次,我从朋友家回来,坐一辆陌生的车,经过复兴中路时忽然一个大转,把一排阳光里的咖啡馆洒到我面前,我才想起来,这不是我和刘老师见面的地方吗?可是那个时候他已经不在了。

那天我穿了一件布满星云的衣服,胸怀宇宙地坐在那里。他像往常一样,瘦瘦的,和周围空气有点格格不入地来了,手上提了两瓶果酱。他说附近正在办法国食品节。那可能是他最向往的国家,有他热爱的法国电影。我们说起即将到来的台湾之行。他也要去台湾,比我早一星期,只因为有一天读书时忽然发现,书里印着的那些中国古画都收藏在台北故宫,不甘心,要去看一看。我问他,觉得自己这两年有什么变化。他移开目光,想了想,像开玩笑那样轻轻地又有点疲惫地说,老了。

刘老师出书不多。他自己写的,只有两本,都是评论,书评,影评,诗评。不知道是不是他发自内心最渴望写出的文本。其中一本叫《四月的奥德赛》,国营书店的营业员不知道奥德赛是何许人物,不知道他曾经失去身份,寒风赤日地在孤岛与孤岛之间漂游了多久,只看看名字,就随便归类到外国文学的书架上,让刘老师很生气。他就是这样,有的时候洞悉一切,有的时候又好像与生活隔着什么,对这种最寻常的庸俗感到陌生。和书名一样,他患病离开也是在四月,我知道的时候已经过去了十天。

我的朋友说,你看,刘老师是多好的一个人,就连生病也不告诉别人,所以他留给你的永远是最好的印象。我去翻子夜书社的微博,发现他在病重不能做节目的时候对听众说,他正四处云游,要在深山住一段时间,去除尘闹,还会回来。他一定会回来的,我的朋友又说,他这辈子想做一个好作家,这个念头因为孙甘露打消了,你以为他就不想了?艺术家都想获得神助,他还会回来的,下辈子再写。

那天的感觉,其实很大程度上接近一个不可能的词语:平静。我觉得平静,虽然在哭,但不痛苦。我只是接受了,说,哦,是这样,然后流下眼泪。也觉得感激,在有限的生命里,在这一辈子,让我认识刘老师,虽然只有那么十几次的见面,但是已经很满足了。就像他以前说,他有很多朋友是年轻漂亮的女孩子,有人笑他是花花公子。但他看她们,就像天边的云,或者天上的星星,只要远远地遥望就觉得很美好了。

是啊。我曾经梦见刘老师来北京看我,拖着一个小旅行箱。进了房间,屋顶好像特别高,白白的,他在下面站着。看到我一切都好,就说要走了,又拖着箱子出去。我在那条狭长深灰的小路上送他。读黑塞的时候,我也总是想到这样一条小路,黑塞给我的感觉和刘老师有点相像。如果要找一个词形容他在我生命里的角色,我会说有一天我从梦里醒来,突然浮现的那个词:保护者,或者,引路人。

生命太庞大了,它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谁能够说清楚呢。我只是知道,我们不是第一次认识,也不会是最后一次。虽然我希望自己不要有来世,觉得做人太苦,做一阵风一棵树一朵花也比做人好。但是如果一定要做人的话,我愿意再与刘老师相遇,再和他聊天说话做朋友。不过,如果时间是平行的,一切随时都在发生,说不定在另外一个地方,此时此刻,我们正在相逢。

《此生是我吗》读后感(四):给刘先生的情书

刘老师,又到你的生日。

我在书店闲逛,遇见你的书,又一次,真巧。

这篇文章是去年此时写的,送给你。

我只是你众多朋友中的一个,也许像序言里说的,自以为对你而言也是重要而可贵的。

没办法,喜欢写作的人总是有一些隐蔽的多情。

谢谢你,给过我们的温暖,理解和善意。

我始终记得,那年我准备来北京,不知道前面有什么等待着我。在淮海中路,过马路,回头,与你告别,你在对面向我挥手。

*

昨天是刘老师的生日。我问,死去的人也能用生日吗?朋友说,用诞辰吧。不过只有伟人才能用诞辰。不对,我说,普通人也可以用诞辰。

以前每一年,我都会给刘老师发短信,祝他生日快乐。去年用的是微博私信。快接近黄昏的时候,我发过去,说还好没有把你的生日忘了。他回,谢谢啦,我自己却忘了。怎么可能,我说,难道今天到现在为止都没有人祝你生日快乐吗?没有啊,他回,失败吧。

他应该是在开玩笑。因为刘老师身上没有这种失败感。刚刚和他认识的时候,我倒是被失败感浸透了。大概是四五年前吧,我大学毕业,在一家小公司工作了一年,受不了了,辞职回家。哪儿都不去什么都不干,每天就在家看书写字又过一年。不知道自己将来能做什么。和家里人说,家里人烦,其实也是无奈,他们只想知道我到底怎么了,哪天才能从这种莫名其妙的停滞里恢复过来,继续工作。我觉得没有人可以说话。不是那种虚假的,出于惯性说一些可有可无的话,而是触到核心。但是除了吃饭,穿衣,干活,睡觉,生活着的人不关心什么是核心。

那个时期可能是我长大以后,度过的最孤独最偏执的日子。虽然现在回想起来,有一段充分的时间用来看书,把最初学习写作时那种不自觉的,喷涌而出的杂质倾吐干净是很有必要的。但是真的太孤独了。每天爸妈上班去了,我就坐在客厅里,搬一把椅子,搁在书桌前。翻开前一天没读完的书,非常认真地,一边读一边做笔记。那个时候,我的同学们正在各大公司上班,为自己积累前程。那一年还发生了汶川地震。几天以后,我的一个朋友打来电话,告诉我他们公司正在默哀。我也从座位上站起来,一个人,望着灰蒙蒙的窗外。

觉得自己是一只彻底失去集体的怪兽。后来在聊天里,刘老师很多次跟我说,人的一生,要尽力摆脱集体大生产对自己的消磨。我深有体会。但这种体会是复杂的,它不是光有好的一面,让人从那种无意识的劳动和损耗中解脱出来,也会在漫长的生活里,像一根针那样扎着你,带给你尖锐和危险的刺痛。你时时刻刻感觉到自己被孤立了,不是被哪个具体的人或者群体,而是那种安全的,舒适的,被大多数人认同和接纳的境况离你而去,不再像一层薄膜那样裹覆着你,给你保护。

现在,我更清楚那样的感觉是什么,也知道人要从常规的生活里挣扎出来,差不多是一个怎样的过程。但是当时,因为没有人说话,没有人指引,我只会非常固执地和一些东西对立,听到周围的声音,甚至自己的声音一点点消失。在那一长段时间里,我几乎不和人交流,只求助于书本和自己的内心。但是这两样东西太脆弱,有的时候又太虚无。还能像一根绳索那样给我一点点外力的,是一个叫做“子夜书社”的电台节目,每个星期天凌晨开始,播三个钟头,主持人和嘉宾一起聊书聊电影。刘老师就是那三个嘉宾里的一个。

我现在还能回想起他们聚坐聊天的氛围。虽然没有亲眼见过,离开上海以后,不听那个节目也已经两三年。但是在我的想象里,它一直像一块黑暗中闪闪发光的小石头,有磁力的,密度很大,把一些相似的人吸引到一起。从本质上说,这些人不属于这个时代,或者说,不满足于用这个时代糟糕的价值标准填满生活。他们相信,在肉眼可见的世界以外,还会有一个真正的世界,那里或许不存在时间,过去与未来平行,一切都是永恒。那里的人也不重视房子车子,这些微小到无足轻重,转瞬即逝的东西,而看重灵魂和精神的高度。

直到今天,我身上都留着节目投下的影子。看到《黑塞画传》,我会说,啊,刘老师的节目里介绍过的,我记得是有一年的春节。说到托马斯•曼,我又说,书社花好长时间读过《魔山》。再有谁讲到陀思妥耶夫斯基差一点被行刑前的场面,我会想到第一次听到,是做无业游民的那一年在马路上走,耳朵里塞着MP3,风大扬沙。不知道为什么,那个时候,作为一个收音机前最普通的听众,我预感自己有一天会和他们认识。

后来就真的认识了。我给书社写了两封信。第一封取名“给刘先生的情书”,开玩笑的。因为在一次节目里,刘老师读以赛亚•伯林的《浪漫主义的根源》,他普通话不标准,是那种典型的上海发音,前两天微博上还有人调侃,说正在看他推荐过的《爱,死于冬季》,其实根本是“始于冬季”。所以他很少朗诵。但那一次,不知道哪里来的勇气,他用磕磕绊绊的普通话饱含激情,念了一长段书。我确实被打动了。不是被他这个人,一个五十多岁,热爱读书的中年人。而是被某种现实生活里难以寻觅的光芒。我戏仿以前看过的,萨冈写给萨特的情书,其实是一位年轻作家对前辈作家的尊重和敬仰,也给刘老师写了一封,发到他们的公共邮箱,署名“一位听众”。在年末节目总结的时候,主持人把这件事拿出来取笑他,说刘先生今年收到一封情书哟。其实我写过就算,在和刘老师认识以后的几年里,从没有想过要告诉他,那封信是我写的。

还有一封是工作邮件。那年开春,我忽然醒过来,觉得一个人面壁太久了,我需要透透气,重新接触活生生的人。于是去了一家小杂志社,做的是那种不需要花钱买,直接给你寄到家里的DM杂志。其实那个时候,我的失败感还是很严重。每次跟人约采访,都说没听说过我们杂志,在电话里问好几遍。也不知道读者是谁,有没有人读,做完一期就像石沉大海。我对自己说,别管那么多,认真把内容做好,总会有价值。不去想如果整个方向是错的,越努力是不是越可笑。

我请刘老师帮我写阅读专栏。其他版面,没有采访资源,就到处参加活动,结束后冲到台上,请那些导演,作家,艺术家接受我的访问。每一次文章写完,把杂志装进袋子寄给他们的时候,我都会感觉愧疚。如果我们的杂志更牛逼就好了,我想,不要随手翻几页就有错别字浮上来,内容和排版再专业一点,我就不会觉得对他们托付给我的信任有所辜负,哪怕只是瞬间。

夏天,刘老师请我去参加他们的诗集发布会。是的,他是一个诗人。或者更准确地说,有一颗诗人的心。二十几岁的时候,刘老师也写小说,直到有一天读到孙甘露,发现自己绞尽脑汁表达不清楚的,早就被另一个同龄人用最优美的语言说尽了。因此他一生推崇孙甘露,也放弃小说,改写评论。而诗是灵魂里的东西。也许他觉得自己写不出好句子,有时贴在博客上,会在留言里自嘲。但这不妨碍他有诗人的眼光和心灵。那天发布的诗集里,没有刘老师自己写的,全是他欣赏的其他诗人,他给他们做编辑。我到得很早,坐在会场外的露天平台上,后来又进房间听他们读诗。刘老师跑过来和我说话,高高瘦瘦,到肩膀的长头发,额头光光戴个眼镜。你好啊,他说,我今天是主人,要招呼大家,所以如果冷落了你,别介意。

那天我觉得很快乐,是那种深刻的快乐,好像终于触碰到某种一直在寻找的东西。这种感觉很奇怪,快乐怎么能又感性又深刻。到现在,四年过去了,我仍然记得那个傍晚我穿的是什么衣服,几点钟在哪个站台等车。仔细想想,几乎每次和刘老师见面,我都记得自己穿了什么,因为心情是愉快的,记忆的每一个细节就变得清晰。而这种愉快又那么短暂,不会有日复一日的生活把它冲淡。

我和刘老师见面从不频繁,几个月一次,约着吃饭,饭后去喝咖啡。都是他先到,给我短信,叫我别着急,慢慢来。等我满头大汗赶过去,远远就看见他鹤立鸡群站在人堆里,穿一件西装,手里拿一本书或者别的什么,微微笑。吃饭都是他请我,趁我不注意把账结了,我和他抢,他就说,我是大人,你是小孩。有一次同桌的人里有法语翻译家马老师,还有其他我不熟悉的朋友,刘老师就指指身边的座位,说,你坐这里。怕我认生。吃到一半,他又悄悄跑去结账。马老师说,让他去,从没有见过这样的傻瓜,喜欢买单,那还不开心吗。

他请我吃饭,我就请他喝咖啡,他出大钱,我出小钱。喝咖啡的时候,刘老师坐定了,觉得心里安静,就从斜背的包里掏出烟斗。他博客的头像也是烟斗,马格利特画的,下面写着几个字:这不是一支烟斗。有一次刘老师给我寄书,拿在手上,有一股很香的香。也不是饭菜,也不是香水,想来想去都不能在嗅觉的坐标里定位,难受死了。跑去问刘老师,他终于想起来,书在装烟丝的包里放过。我想他会变成那种典型的上海老克勒,住洋房,坐汽车,戴礼帽,拄拐杖,叼烟斗,听音乐,讲究吃食,也爱喝咖啡。如果时间容许他变老。

绝无仅有的一次,我跟刘老师到南京去,同行的还有马老师和一个出版社的编辑,应该是为某本书做宣传。几个人说好,在火车站入口那三个大字下面等。上了火车,发现前一天买的票座位不在一块儿,刘老师让我跟人换。我不好意思,开不了口,那个时候,凡是无端端要求人的事情,我都做不来。刘老师让我坐好,自己走过去,笑嘻嘻和人说几句,很快就换到了座位。我也知道自己纠结。你的状态太紧张了,刘老师说,放轻松。

在南京先锋书店做讲座。桌子上铺开了一整个系列的书,几十本。讲座结束让读者过来挑喜欢的,免费带走。所有人蜂拥而上。我站在边上看着。刘老师抢了几本塞给我,里面有孙甘露的《今日无事》。我说没关系,这次带的书不多,先给他们吧,那个编辑说回去给我寄。刘老师说,哎,她一忙一转身就忘了说过什么了。后来确实是没收到。

第二天在湖边逛,聊着聊着,说到人的成长。刘老师说,有几次和以前的同学聚会,看有些人,几十年来就好像没长过。而他自己,早已经不是从前的那个人了,每过几年就更新一次。那时我不是完全理解这些话,后来经过了更多事情,有了更多的“每过几年”,我也终于体会到,自己和从前也不是同一个人了。我忘了那次有没有去鸡鸣寺,应该去了,因为走到半途刘老师忽然不见了,过一会儿又钻出来,说是去烧了个香,求菩萨保佑马老师身体健康。

那几年的谈话里,我们很少说到生活。有三年多,我都不知道刘老师家住哪里,有没有结婚,生过几个孩子。后来才了解到一点点他生活的切片,但仍然不是重心。有时候他也会关心我的工作和感情,但都用那种豁达的语气,说你们这个年龄正是多事的时候,等过了三十多岁,一切会安定下来。他多次说到不要忤逆命运,要顺流而行,凡事就会很顺利了。我那时很犟,问顺利有什么用,难道人活在世界上,不是为了追求和抵抗,仅仅是为了顺应生活吗?刘老师说,别那么累。让我想起有一次书社讲埃梅的短篇小说,其中有一篇《最后一名》,写一个傻愣愣的人参加自行车比赛,每年都去,每年都是最后一名。直到孩子长大成人,自己的眼睛也快瞎了,还是没有丧失信心,临死前最后一句话是:我会赶上去的。有人赞赏他的精神,轮到刘老师,他说,放弃吧,既然知道自己没有天赋。

又一年后,我决定换工作。刘老师告诉我,有一个杂志社在招聘,让我去试试。他大概觉得我很厉害,就用非常肯定的语气说,你不要应聘编辑哦,过去跟他们说,直接做主编。我大笑。后来我离开上海,搬去北京,工作的楼层里有一家文学杂志。刘老师又说,你去敲主编的门,就说以后要在他们那里发表文章。我又笑。其实凭我的性格,根本做不出这样的事,在工作上更无野心。好在我志不在此,我这样安慰自己,听上去也像没有竞争力的托辞。

听说我也写小说,刘老师让我寄给他看。我发了一篇几年前的,他回信说非常好。我想他大概是客气。又拿给另一个朋友看,朋友说非常不好,语速太快,密度太大,看得他像被子弹砰砰砰射。气得我把稿子撕了扔进垃圾桶。刘老师说帮我问问有什么杂志可以发表,我说算了,以前写的都不好,以后重写。过大半年又写两篇,这一次刘老师不客气了。他说,你太清楚自己要写什么了,像站在终点往回写,故事在没开始的时候其实已经结束了,这样的小说是一潭死水。我不服气,把小说寄到台湾参加文学奖,得奖了。接到通知的时候我很高兴,除了家里人,第一个就告诉他。不是要气气他,而是在这件我唯一看重又没什么信心的事情上第一次得到肯定,我想和他分享。他也高兴,问我有没有成就感。我也不知道啊,我说,你是说那种膨胀的感觉吗,好像没有太多。还是会有一点点,他说,微微的新异感。你现在状态不错,跟以前不一样了。

去年十一,我最后一次见他,约在复兴中路的露天咖啡馆。我不记路,如果你第二天问我前一天在哪里喝的咖啡,也许我已经忘了。但是后来有一次,我从朋友家回来,坐一辆陌生的车,经过复兴中路时忽然一个大转,把一排阳光里的咖啡馆洒到我面前,我才想起来,这不是我和刘老师见面的地方吗?可是那个时候他已经不在了。

那天我穿了一件布满星云的衣服,胸怀宇宙地坐在那里。他像往常一样,瘦瘦的,和周围空气有点格格不入地来了,手上提了两瓶果酱。他说附近正在办法国食品节。那可能是他最向往的国家,有他热爱的法国电影。我们说起即将到来的台湾之行。他也要去台湾,比我早一星期,只因为有一天读书时忽然发现,书里印着的那些中国古画都收藏在台北故宫,不甘心,要去看一看。我问他,觉得自己这两年有什么变化。他移开目光,想了想,像开玩笑那样轻轻地又有点疲惫地说,老了。

刘老师出书不多。他自己写的,只有两本,都是评论,书评,影评,诗评。不知道是不是他发自内心最渴望写出的文本。其中一本叫《四月的奥德赛》,国营书店的营业员不知道奥德赛是何许人物,不知道他曾经失去身份,寒风赤日地在孤岛与孤岛之间漂游了多久,只看看名字,就随便归类到外国文学的书架上,让刘老师很生气。他就是这样,有的时候洞悉一切,有的时候又好像与生活隔着什么,对这种最寻常的庸俗感到陌生。和书名一样,他患病离开也是在四月,我知道的时候已经过去了十天。

我的朋友说,你看,刘老师是多好的一个人,就连生病也不告诉别人,所以他留给你的永远是最好的印象。我去翻子夜书社的微博,发现他在病重不能做节目的时候对听众说,他正四处云游,要在深山住一段时间,去除尘闹,还会回来。他一定会回来的,我的朋友又说,他这辈子想做一个好作家,这个念头因为孙甘露打消了,你以为他就不想了?艺术家都想获得神助,他还会回来的,下辈子再写。

那天的感觉,其实很大程度上接近一个不可能的词语:平静。我觉得平静,虽然在哭,但不痛苦。我只是接受了,说,哦,是这样,然后流下眼泪。也觉得感激,在有限的生命里,在这一辈子,让我认识刘老师,虽然只有那么十几次的见面,但是已经很满足了。就像他以前说,他有很多朋友是年轻漂亮的女孩子,有人笑他是花花公子。但他看她们,就像天边的云,或者天上的星星,只要远远地遥望就觉得很美好了。

是啊。我曾经梦见刘老师来北京看我,拖着一个小旅行箱。进了房间,屋顶好像特别高,白白的,他在下面站着。看到我一切都好,就说要走了,又拖着箱子出去。我在那条狭长深灰的小路上送他。读黑塞的时候,我也总是想到这样一条小路,黑塞给我的感觉和刘老师有点相像。如果要找一个词形容他在我生命里的角色,我会说有一天我从梦里醒来,突然浮现的那个词:保护者,或者,引路人。

生命太庞大了,它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谁能够说清楚呢。我只是知道,我们不是第一次认识,也不会是最后一次。虽然我希望自己不要有来世,觉得做人太苦,做一阵风一棵树一朵花也比做人好。但是如果一定要做人的话,我愿意再与刘老师相遇,再和他聊天说话做朋友。不过,如果时间是平行的,一切随时都在发生,说不定在另外一个地方,此时此刻,我们正在相逢。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