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民国先驱:清末革命党人秘史》读后感1000字

《民国先驱:清末革命党人秘史》读后感1000字

《民国先驱:清末革命党人秘史》是一本由张功臣著作,新华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2013-1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民国先驱:清末革命党人秘史》读后感(一):重整山河待后生

自列强以坚船利炮裹挟鸦片撞开中华大门之后,泱泱华夏土地一片风雨飘摇。诸多仁人志士卧薪尝胆,抛头颅洒热血,方才驱逐入侵者,迎来新时代。

只是,历史的帷幕落下后,同样是奉献青春,牺牲自我,却有太多的英雄湮没于黄土尘埃中,无人所知。就像谷子地在战争的硝烟退去后,望着满目无名墓碑,向天地发出的哀鸣——都是爹生娘养,好不容易拉扯大的孩子,怎么就没有名字了呢?怎么就没有名字了呢!

谈及民国时期,只有那么些人的名字好像无处不在:孙中山、袁世凯、段祺瑞。那些支撑起这些人站上台面的幕后英雄就像过眼云烟一般被一笔带过。再加上胜利的一方总是不屑于夸奖手下败将的功勋荣耀,所以那些名字就更在有意无意间被抹去了。

孙中山是中华民国的国父,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然而若不是有那位严父一般的兄长,也许国父也不过是小渔村里的叛逆青年。夏之时在成都市亲自领导并取得了龙泉驿起义的胜利,与张培爵等人建立蜀军政府,为辛亥革命的胜利作出了贡献,随后就消失在历史中,直到1987年,被误杀37后,方才平反昭雪,恢复革命元勋的荣誉。还有促成南北议和的朱芾煌,武昌起义的元勋蒋翊武,整顿广东治安的陈景华……太多太多隐于历史背后的名字被重新忆起,那些曾经站在风口浪尖的坚韧灵魂被重新仰望,在字里行间还原、充实这些原本活生生的面孔。

这是一本厚厚的列传,不浮夸不虚荣,沉重的笔法后面摇曳的是历史的余韵,悠长而肃穆。国破山河在的岁月中,就是这些原本同样普通的人以血肉之躯站在了侵略的最前线。如今的我们站在鲜血堆积起来的和平土地上,更应该铭记这些普通人的壮烈事,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平凡。这不是说教,只是被提及太多次却也因此被我们忽视的真理。

《民国先驱:清末革命党人秘史》读后感(二):那些掩藏在历史背后的人们

说起民国,那自然是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新旧交杂之间,在历史的风云变幻中,涌现出太多太多才华横溢,满腔热血,为了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振兴而奋斗的人物。

他们如同是天边闪耀的流星,在历史的天空上划过了一道深深的痕迹,却又极迅速地消失在夜色的黑幕中,再也寻不到踪迹。

历史静默无言,因为它知道,他们都曾经存在过,绚烂过,他们撒过热血,流过汗水,他们朗声大笑过,也为了这千疮百孔的国家和人民而痛哭流涕过。

然而,今日的我们,能够记起的名字,却只有那么少数的几个,邹容,章太炎,孙中山,黄兴,徐锡麟,秋瑾,宋教仁……

而对于这本书中的绝大部分人,绝大部分名字,对我而言,却是那么陌生——陈其美,陈炯明,马育航,邹鲁,冯自由,莫纪彭,刘梅卿,夏之时,吴禄贞,刘垣,刘星楠,陶骏保,朱卓文,程德全,蒋翊武,陈景华,陈之毅,韩恢……

这些名字,有的我只是在历史书上见过,却从未了解过,而有的,我甚至连听都没有听过,甚至,用搜狗输入法都无法直接将他们的名字打出来。我想,这些曾经为了中国的未来付出过巨大心血和努力的人,许多都已经被忘却了吧?

历史永远都只能由胜利者去书写,我们熟悉的大多是传统历史书里的那些人物,对于革命,更加清楚的也是和红军有关系的那些人物,而这些人,有的,是同盟会的旧部,有的还同袁世凯关系密切,他们的立场和对于如今这个国家的创建,或许,并没有起到正面作用。

于是,在官方史书有限的篇幅中,我们很难能够寻觅到他们的踪迹。

可是这些人,明明白白曾经在那段动乱的年代里存在过,斗争过,他们或许不是完人,或许革命立场不够坚定,或许形象不够完全正面,可是,我总是觉得,这样一批充满热血和激情的人,值得被记住,值得被人再次重视。

这本书所说的这些人,大都不被人熟知,我想,作者的态度是足够端正与值得敬佩的,不追求热点,只追寻他所探求到的真相。

这样的史书,值得被人阅读。那些掩藏在历史背后的这些人,也值得被更多人挖掘和解读。

我期待更多,不掺杂政治和党派立场的纯粹的历史书可以出现。

《民国先驱:清末革命党人秘史》读后感(三):民国热似乎仍未消退

民国热似乎仍未消退,无论是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抑或时人日常生活衣食住行,均不乏关注。但是那些在革命中匆匆而过的平凡身影,关注的人仍不算多。而张功臣的新著《民国先驱:清末革命党人秘史》就是一部关注籍籍无名之辈的作品。

张功臣是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博士。他的博士论文经过重写、修订成《外国记者与近代中国》,书写中国新闻史中关注者寥寥的领域。而四年前他出版了《民国报人——新闻史上的隐秘一页》,书写了不少在官修新闻史里也只是一笔带过的人物,陈布雷、潘公展和成舍我、陈彬龢稍为有名,但何海鸣、金雄白、陈纪滢等人则名声寂寥,但正是这些人构成了真实的新闻史。通过对这些隐秘往事的书写,宏大的时代背景也渐渐向我们展现。

而《民国先驱》也延续同样的笔法,通过对无名者的书写,勾勒出其所处的时代百态。这些人当中,不乏革命英雄(或枭雄)身旁那些如影随形、但却已被遗忘的人。就如孙中山的长兄孙眉,一开始甚至反对弟弟信仰基督教,后来却倾尽身家支持革命,数十年间的思潮迭变,政局与命运的相互交缠,在孙眉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而张功臣运用了孙眉年谱、《孙中山全集》中的书信、胡汉民、居正等人的自传或日记材料,小说笔法之下有坚实史料,读来令人酣畅。同样,作者聚焦黄兴的断指、陈独秀的书生气质与陈炯明形影不离的马思聪之父马育航,亦在这些名人身畔的阴影处,发掘出隐秘却可足以窥见时代的微言大义。而作者还以同情又带调侃的笔法书写了邹鲁的情事,在众篇什中稍显轻松,令人莞尔,却仍能看见时代的影子。

而本书的大量笔墨,则留给了那些更为籍籍无名的人。如夏之时、刘星楠、朱卓文、陈景华……这些名字我们都已十分陌生,但正如作者所言,“这些今人眼里的陌生名字,在并不遥远的一百年前,出没与报纸集会通电,作为街巷百姓的谈资,也曾风云一时。他们是缔造民国的中流砥柱,并且被视为社会精英,每人都有一段辉煌史”。作者的尝试不仅让他们重新从沉寂的旧报章抑或史料的边缘发掘出来,更是以“温情与敬意”贴近人物的内心,还原那个时代平凡革命党人的所思、所想。

而值得一提的是,精于书写新闻史的隐秘另面的张功臣,在这本书中仍留了一席之地给报人们。如在书写江浙联军总参谋陶骏保时,他也插入了一段《申报》董事长史量才的发家史,而在书写贬低宋教仁的刘星楠时,又勾勒了当时于右任的《民立报》报馆。笔墨虽不多,却展现出作者对此的熟悉,与《民国报人》一起读,更觉趣味盎然。尽管琐碎,却趣味不减。

作者是一个有心人。他潜心于零碎的史料中,逐步发掘一个又一个喑哑的声音,并让其重现形体。这些声音属于革命隐秘的一面,它们与一百年前风声雨声读书声交融汇合,在作者的笔下变成了崭新的乐章,有些怀旧气息,也足够激昂动人。

《民国先驱:清末革命党人秘史》读后感(四):江山如故,斯人犹存

清末至今,短短不过百年之事。然而彼时那些叱咤风云的人物,大抵已被今日来回穿梭的车水马龙湮没无声,似乎已被终日劳碌的人们所忘怀。流年转瞬逝去,他们依然存在,就在老街旁那便利店旁边,就在今日潮流之地的马路对面。他们的血肉渐衰,与斑驳的建筑合为一体,任由人们去谈论那泛黄的故事,静静地矗立着,默然倾听。当一座城市在记忆中面目全非,尤其让人扼腕叹息。

是这样吗?合上书本的这一刻,让我回想起以往在各个城市中慢慢行走,抚摸着已长上苔藓的墙砖,仿佛它们也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读历史,就似一头扎入深海,见到了辉煌与残忍,见到了美丽与叹息,再回到海面深呼吸的过程。

若无清末时的那些志士仁人,或许难以想象今日中国之发展。在中华民族的革命史册上,在民国与清末的时代碰撞中,造就了一个个的英雄,其梦想与奋斗,其慰藉与辛酸,其奉献与牺牲,其事甫逾不过百年,人间不过三代,今人怕是已难以想象彼时彼人之心境罢。

在近代中国历史的夜空中,这些革命家与理想主义者,不枉为漫漫黑夜中那闪耀的群星。这其中,很多人都只身扑倒于袁世凯当国时的黑色年月,只有少数人全身而退。即便如此,我们从泛黄脆弱的纸册里,也难以辨别那些模糊的面孔。你还认得几个呢?孙中山、陈其美、冯自由、徐锡麒……

读此书,并非是求得更详细、完整的正史,而是为每一段正史加了注脚。作者不求齐全,但求其新,为每一位曾有血有肉的人物增加了注脚。如孙文与其兄孙眉因顺天下大势,而不惜毁家纡难的故事,可见其虽有矛盾,然手足之情深;又如中央早期领导人陈独秀,纵横文坛、政界,名噪一时,从1915年于上海创办《新青年》、后续创爱国会、《俗话报》等,究竟是书生,仍可见其性情也;再者,令我惊叹者如其貌不扬的邹鲁,其为花蝶蜜蜂缠绕一生,浪漫或是凄凉,唯亲历者自知。作者对老辈人的恩怨情仇,只是穷极精力,以笔记之,令我去感受白纸黑字的况味。

读此书,不仅是要沉浸于历史中去,更要跳出历史,要回望当下正在发生的历史。当今社会传统与种种现象,非一旦一夕之事,而是其来自有,源远流长。再读民国,其时已远,影响犹存。今日我之所遇,前人同样遭遇。今日我之所择,前人同样决定。沧海化桑田,江山仍如故。读此书,论古思今,今日之困惑,在浩瀚史海中犹存答案。

读史如亲历,读史如交谈。民国那一个个的先驱虽已逝去,精神却影响着代代后人。这些陈年旧事,不应该只是明日黄花,不应该只是淡漠的梦,若从中得到启示与警醒,方能体会此书的默默温情与敬意。

喵呜

2015年5月20日

《民国先驱:清末革命党人秘史》读后感(五):同一场革命,不同的人生

近年来民国史研究逐渐成为显学,辛亥首义作为民国的肇始,事件本身及牵涉其中的人物,已有不少著作予以关注。本人已读过的同主题书籍,要么以编年体形式,对革命的来由、过程及后果进行事实性的描述,要么以历史、政治、社会等现代学科方法对其进行剖析归纳,而少见有研究专注于革命者的个体命运。张功臣先生的这本《民国先驱——清末革命党人秘史》恰恰填补了本人知识面上的这一空白。

少时读史,常常满足于了解历史事件的概览,对历史当事人的价值立场进行简单预设:进步的一方必是一致革命且终身正义,保守的一方必是反动愚昧而螳臂当车。对人本身复杂和多面性的忽视,使读史者收获的仅是几张看似明晰、实则刻板僵硬的历史面孔,历史与现实逐渐疏远而难于理解,更毋论获得读史明鉴、以史通今的益处了。张先生的“秘史”,并不拘泥于重述今人熟知的那些轶事掌故,而是利用在故纸堆中挖掘到的新资料,以分述民国先驱的历史生平为脉络,着力钩沉那些看似细枝末节、也确鲜为人知的史实,尽量丰满和还原革命元勋的形象,使读者有更大可能接近真实的历史现场,真正认识理解历史人物。从本书中,可以得知孙眉为革命捐款达70万美金之巨,陈其美竟与霍元甲共创办精武学校,陈独秀也有试制炸弹、学习暗杀的激昂青春等近乎湮灭的历史细节,至于《申报》大佬史量才,第一桶金竟是来自于青楼女子沈秋水挟来的不义之财,而这钱财又是革命元勋陶骏保被杀后所留,曲折离奇程度更是近乎野史。但切莫以为是张先生在书中满嘴跑火车,细阅可知,其考据做到论证严密、言必有据,引必有出,让人不得不相信真实历史有时比穿越剧还精彩。

通览全书,首先涌上心头的,当然是感动于民国先驱们的理想主义精神与爱国情怀。甲午以后,内忧外辱刺激下,一代志士仁人为民族解放和国民自由奔走呼号,毁家纾难,以至舍生取义,慷慨赴死,实为国史所罕见。同盟会的组织和纪律,与后世的革命党派相比,并算不得如何强大和严密,而革命者大都家境殷实生活无忧,放弃安逸而选择苦难,无非只是因为其胸中激荡着一种圣徒式的理想主义。不说冲锋陷阵、视死如归的黄兴、刘梅卿、韩恢等战将,吴禄贞、陶骏保等人和大名鼎鼎的徐锡麟一样,其实已在满清军队中谋得高职,却仍义无反顾地策动革命,胸怀确非常人能及。夏之时、陈之骥等人为进入体制内,耗费家财贿赂要员,竟然只是为了掌权之后推翻体制,其人生追求之高尚,不免让今人汗颜。虽然暴烈的革命在破坏旧世界后,未必能如愿造就一个新世界,但革命者的赤子之心,终归是值得肯定和敬仰的。

革命者造就的民国,并不是一个焕然一新的国家,按鲁迅的说法,只不过是新瓶装旧酒,普通百姓的境遇,也未必好过作为满清的臣民。而等待着革命者个人的,并不是天下初定,论功行赏,而是继续看不到头的暴力和战争。武昌首义的“三武”中,张振武、蒋翊武死于袁世凯、黎元洪的诛戳,而后者的死甚至和余下的“一武“孙武的密报有间接关系;江浙联军参谋长陶骏保死于陈其美之手,陈炯明处决赫赫有名的虎将刘梅卿等令人怆然的例子,俯拾即是。共和之火起于革命者对自由和平等的向往,但自由革命者的集合却往往陷于各自为政,自说自话的结果。用鲜血铸就的共和,最终却落入华丽转身的旧式官僚手中。理想在现实中的挫败,令神一般的孙中山先生,也不得不搞起了党员按手印,向其个人宣誓效忠的专权做法。二次革命时,为促动第八师讨袁,孙先生竟派亲信朱卓文,携款策动第八师下级军官杀掉上级。看来,孙先生也领会到了革命不能温良恭俭让,而应为了目的不择一切手段。到底要个人自由还是要民族解放,成了一个让革命者不知所措的单选题,并在以后的几十年中,继续成为中国革命的困惑和尴尬。

书中颇费心思地整理了所述人物的大致人生走向,从中不难看出,虽然大时代下,人命有时贱如蝼蚁,随时代的大潮浮沉,但革命者各自的命运却有不同,而这种命运,在某种程度上又和个人的性格特质有所联系。革命党人中慷慨激昂、嫉恶如仇者,如宋教仁、陶骏保、刘梅卿、陈景华等,心直口快,易于树敌,一般难以善终,不是死于敌人之暗枪,就是亡于同志之倾轧。而待人处事较温和、懂得隐忍妥协的,如徐锡麒、朱芾煌、邹鲁等,却大致均能颐养天年。至于圆滑世故、深谙官道的旧派官僚如黎元洪、程德全者,更是泼水不湿身,在百年难遇的大变局中都能左右逢源,进退裕如。激情是革命的引燃剂,但随着革命的进展,这种激情往往成为政治交易和利益争逐的绊脚石,所以最先被革命之火吞噬掉的,往往反而是团体中理想最单纯,信仰最坚定的那一批。由此,革命偏离最初的轨迹,似乎有着某种必然性。革命者个体的牺牲,也未必能得偿所愿,如李敖的感慨,“徐锡麟万万没有想到,孙中山接收了他鲜血换来的革命成果,蒋介石的子孙接收了他的子孙。”话虽刻薄,却也道出了世事苍凉的另一面。也许,只要是人类构建的社会,不管是革命还是平和年代,都不得不面对这种理想和现实之间的残酷反差吧。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