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我不许你老去》经典读后感有感

《我不许你老去》经典读后感有感

《我不许你老去》是一本由张园勤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80,页数:31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不许你老去》读后感(一):谁的岁月不曾老

世间最让人感伤的莫过于岁月。古有诗云: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在,桃花依旧笑春风。岁月无情却又处处留情。我想任何一个凡人都逃不过岁月带走自己的青春,然而同时也丰富了自己的人生。今有一书《我不许你老去》,作者是一名海派作家张园勤。看到海派能让我想起周立波,不出所料她的措辞不亚于周立波的经典犀利,但字里行间有透露着女性特有的细腻。颇有几分婉转唯美之感。让人读后回味无尽,细细品味又让人感慨万千。

作者以日志的形式展现在读者的面前。说是作者的随想录会更加贴切一些,作者所写莫过于生活中的琐碎小事,但在作者细腻的内心世界犹如湖水的涟漪。而我们却无暇品味这片刻的时光,也许是这物欲的社会让我们太贪婪,以至于感觉不到时光正在偷走我们的一切。回头望时,对天长泣,时间都去哪儿了?是啊!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生儿养女一辈子,满脑子都是孩子哭了笑了.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看看你眼睛就花了,柴米油盐半辈子,转眼就只剩下满脸的皱纹了.伴随着低沉的旋律耳边听到这几句话的时候,心中滋味甚是苦楚。

《我不许你老去》中写到自己父亲经过岁月的洗礼,日渐老去,心中那份父子之情难以释怀,但又对岁月的无情无能为力。只有化作心中无声的祈祷,我不许你老去。“不许”俩字承载了对父亲厚重的爱。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有时不禁感叹,人生苦短。珍惜分秒,享受你拥有的一切,释怀你失去的一切,让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化作春雨润透我们的心田。

《我不许你老去》读后感(二):上海女人的老实文字

上海是什么地方?民国的时候,它是东方小巴黎,现在,它依然是时尚之都,仍旧是繁华之地。在这个地界,我们看到了上海女人王安忆、程乃姗、毛尖、卫慧、棉棉等人风格各异的文字,从中可以看到上海的边边角角,看到上海的华美、辉煌、活力、前卫、动感等特质。

上海除了繁华,还有另一个特点,那便是它的人口众多,天南海北,汇成七十二家房客。上海有形形色色的人,上海亦有各式各样的写作者。一个叫张园勤的女写作者,正是其中的一员,她不同于王安忆等人,硬要说起来,她的文字的特点,在于老实。《我不许你老去》这本散文集,可以说是一部老实的作品。这在灯红酒绿,常常开风气之先的上海,似乎有些不搭调。或者说,这本书中的很多文章,读者视作出于一个小城青年写作者之手亦无不可。但是,它们硬是源自一个生长和生活在人潮汹涌、欲望生猛的大上海的人腕下,这多少有些意思。

当不少女性写作者用酒精、夜店、情色等话题文字吸引人眼球和进行自我渲泻的时候,张园勤却安逸地看着那些不起眼的、细碎的平常之物,所用的词藻,亦是平淡畅白,不张扬,不过度修饰,不作惊人语。她写办公室的蜘蛛,写看不见风景的阳台,写静谧的午后,写六月十八日的

失眠,写梅雨季,在这些之外,她记叙生平所遇的美食,点评看过的书和电影,虚构寄托了自己幻想和喜好的城市,诉说家人和朋友的故事,都是一幅云淡风清的样子,一幅缓缓道来的口吻,通篇难见虚妄和浮夸,总是以平静的语速来描画,以安然的眼光来扫描。让人看到一幅岁月静好,现世安稳的美好生活图景。这份沉潜的功力,或跟作者的性情有关,另一方面亦跟其修养爱好关联不小。这样文字,给人以安逸,写这样安逸文字的女子,很是惹人神往。她笔下猫、虫、月亮、小岛、太妃榛果、巧克力、蝈蝈、老房子等,是她过往的见证,亦是生命中的一个个看似不起眼却融入了生活的温情片断。

当然,作者安逸淡然的文字,不是心灵鸡汤式的故作悠闲,不是那些司空见惯的文摘体,自有关个人的视角和观点,她从宇航员离开地球后的感想写起:“太空是神奇的。随着身体的失重,许多东西会随之变轻、变淡,比如名和利。但另一些东西则会在心里变得更加清晰和珍贵,比如祖国和亲人。”她进而写到,人们若想要真正地感受生活和生命的意义,那便需尽可能地摆脱眼前的纷争和嚣扰的红尘,潇洒地活着。这样的眼界和思想,颇有浪漫和诗性情怀,很是让人耳目一新并为之赞叹。

文/申海,原载于《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我不许你老去》读后感(三):在爱的文字中感受温暖

一个人独自游荡在自己的世界,和周围的事物融为一体,是一件奇妙的,非常有趣的事情。当我闲暇时,常常闭着眼睛,感受着血液在周身流淌,用心去触摸世间的美好和新奇,这常能给我一种力量,支撑着我的世界。

读完张园勤的《我不许你老去》,我感觉自己曾向往的自由静谧的世界就在她描绘的书中。她一个人在爱、食物、阅读,以及想象中驰骋于疆场,各种景象的融汇,给我们一个新鲜的视角,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女人的心思是缜密的,一根头发、一个眼神都能被细致地观察到,绽放出它们的奇光异彩。生活中,就是这样,看似很小的一件事,却能和我们的思维碰撞擦出火花。作者就是这样把生活中的事情给我们谱成了一曲华美的乐章,展示在众人面前,让更多的人听到,感悟到生活的意义。当我拨开琴弦的那一刻,我感受到一种女性的光辉熠熠发光,精细的语言、独特的视角,使我迫不及待地放下手头的工作,专心读了下去。

我曾想象作者会描述到的某个场景:一个人在下午茶的时光中,捧着一本书,独自坐在图书馆能晒到阳光的角落中,翻开书的扉页,周围飘着墨香。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她的随笔给我的是另一种温暖的感觉,就像春雪过后,忽然出现的一个温暖的怀抱,就这样,我会不知不觉,渐渐地走入到她的生活中,并没有为这突如其来的感觉感到不适。

三月的阳光,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新的气息,也正如张园勤的《我不许你老去》,要是能永久地停留,无疑是好的。河流有了流动的线条,大地有了盎然的生机,让我们的生活不过于单调。色彩的冲击总在我们眼前飘过,而我们已经习惯了春夏秋冬更替,年复一年地守着时间,等待它们的到来。可是读着张园勤的文字,不觉又使我眼前出现了那曾未见过的五彩世界,看似近在眼前,当用手去触摸时,又感觉不到,这种幻落的美不是人人能写出来的。

对于爱,我总无以言表,或许是由于性格的原因。但是,读完这本书,我仿佛从字里行间中感受到了作者内心对于爱的阐述,爱生活、爱他人、爱自己。

想象到的能力总能体现出一个人的天赋,奇特的想象有时会产生巨大的轰动。书中关于作者想象的文字,总能把我带入到她描绘的种种场景中去,翻滚的思绪中总能感觉到有一条神经牵引着我继续前行,我想这就是作者的思想吧。这种刺激而奇妙的感受使我享受到了读书的乐趣,不仅仅是感受到了自己的思绪,而是能无意识地和作者的思绪融为一体,这恐怕就是读书的一种境界吧。

生活从表面来看是日复一日的重复,但若细细品味,总会从中感受到不一样的趣味。一颗灵动的心,总是迫不及待地去探索未来的世界。无论怎样,生活不会欺骗我们,只有面朝大海,才能春暖花开。

文/杜峰,原载于《常州晚报》

《我不许你老去》读后感(四):怪你过分美丽

单看书名,就喜欢张园勤的这本《我不许你老去》。

不用多想,应该就是嘤嘤嗡嗡的小女子作品,但单是看到作者说,在小学的时候听到张洪量的《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我就知道这娃娃应该和我岁数相仿,要么在奔三,要么在急速去二。对不起,你们在听张洪量和莫文蔚唱的《电台情歌》时,我在小学的时候就已经分不清,到底谁是“对你爱不完”的郭富城,和“特别爱你”的洪量了。

初老症之一是,爱回忆。作者是不愿意回忆的,偏偏满纸都是旧时,旧时。躲在这座熟悉的城市里,看这座城市的伟大与渺小。上海,写字楼里并不是白领、洋人的天下,在背面,她看到了前台小姐为了节省午饭开支,花五块钱买个肉夹馍的辛酸。上海,大商场里并不是总是奢侈品,那些大牌背后各种物流车车载呼啸,扬起很大的灰尘。生活里那些细小的二三事,压力大时梦见最恨的数学考试交白卷,敏感挣扎被全世界遗忘的孤独,周末蒙头就睡的酣畅,阳台养花引来蜜蜂的喜,那只养了好几年却无声无息离去的黑猫,童年最爱的那只泰迪熊,给它吃消炎药打针按时喂饭的小熊。

这是关于城市的回忆。最喜欢的是她的《森女的幻想》。写法有点像卡尔维诺《看不见的城市》。

第一次知道卡尔维诺,还没喝过卡布奇诺。那是上初中,我所在的小县城,只有珍珠奶茶加很多的珍珠,还没有卡布奇诺,倒是遇见了卡尔维诺。当时风靡全球的《第一次的亲密接触》中,痞子蔡和轻舞飞扬对话:“你看卡尔维诺?”“谈不上喜欢,只是不讨厌。我喜欢的是卡布奇诺。”看不懂的对话,也没有掌握百度搜索的技能。

后来,才在卡尔维诺的《看不见的城市》中找到另一种精神上的根基。

《森女的幻想》中,城市的名字都是作者虚构的,城市里的人与物,都是未曾谋面过的,她的飞马星空,让我向往城市的美好。怆思派论特中,有透明的鱼、透明的蠕虫、透明的深海浮游生物,是一座透明的城市。犯人们不用劳教,改造的过程是进手术室,将犯人们自身携带的邪恶字眼,经历清洗、剔出、重新植入,经过一个月的休养才能下地走动。最爱隽姆兰登,那是一座一发工资,整座城市都会被铺天盖地的礼物所淹没,人们做梦都在想怎么花出去这笔钱。在司蓝博,古松上蹿动的松鼠,入口即化的美味浆果,让人流连。如果接二连三的一口气读完所有的梦中的城市,我突然有进入电影《盗梦空间》中梦中有梦的错觉,分不清是梦,还是梦中的梦。但这些城市背后的密码,折射的是人性的善与恶,岁月神偷也偷不走心中的爱与信仰。

把平凡的日子收拾得这般雅致,是不是怪你过分美丽?我不许你老去,说出了多少文青,伪文青的心声。留不住的时光,只能用精神上的臆想,让生活再过分美丽点。

原载于/《海南日报》

原作者/丸子

《我不许你老去》读后感(五):如果生活是全然的劳累,那么人将仰望而问,我们仍然愿意存在吗?

仿佛是一场诗意铺满心旌的悠悠旅途,让我且听风吟,踽踽独行,在一座城市的旮旯,邂逅一段“我不许你老去”的青春变奏。

这首变奏曲的谱写者便是张勤园。她为人师表,不仅操一口熟练的英语,亦勤于创作。作为“海派作家”专栏作者的她,平日工作繁忙,琐事颇多。然而,这一切丝毫不打扰她悠闲的生活姿态。工作之余,吟诵诗曲半首,畅饮美酒几瓢,约三两知己,或高谈阔论,或欣然出游,岂不乐哉?

有人说,脚步到达不了的地方,眼睛可以到达,眼睛到达不了的地方,心灵可以到达。那么,张勤园这本《我不许你老去》,这七个章节的变奏曲,便是她用心灵到达“朝圣之地”的完美演绎。《非感官碎片》在纷呈的油墨中起舞,逃亡的脚步在午夜中进行。欲裂的头皮庶几撕开,不安的心辗转反侧,讲述着孤独与无助。在破晓的黎明即将到来之际,许下未来新时刻的希望,期待将生活折射成斑斓的蝴蝶。接着是《孩童的黄昏》,它犹如低回婉转的小调,泛黄、怀旧、淡雅、木然、平静再合适不过了,同时它也带着点小王子式的忧伤。明净的岁月固然安好,但是伤老猫、悼小熊的情殇却隐隐作祟。那幼童的黄昏,夜半的粽香,夏日的边缘,分明在夜深人静的街角温婉徘徊,用一场梦的时间,期许着重逢。再谈《森女的幻想》,这奇特的一节,不禁让我想起了村上春树的一番话———“人生就像是一片森林。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也许我们从来不曾去过,但它一直在那里,总会在那里,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即使是你最心爱的人,心中都有一片你无法到达的森林”。为了寻找心中的那片森林,森女用幻想开启旅途。森林里的生物或许都是透明的,透明的眼睛,透明的皮肤,甚至可以看见猫肚子中老鼠的蠢蠢欲动……然而,旅途却不是为了让我们看清别人,而是让我们看清自己。至于那诱人的《食色中的行路》:温情的太妃榛果,腥香的生鱼片,淡淡的葡萄暗流,土黄的栗子,忠厚的面疙瘩,爽口的笋一品,浓情的巧克力,馨香的荠菜马兰,酸饬的草莓梅子……在食色的路上,一切都是美好的入侵呀!

在《在伪文艺生活》里看不破红尘,在《看不破红尘》的道路上过一种伪文艺的生活。我想,这是一个感性生活者的生活态度,更是理性思想者的深刻洞见。也许张勤园在《我不许你老去》这本书中,最想告诉我们的便是这样一个道理——— 尘世是唯一的天堂。

然而,毋庸置疑的是,在现实生活中,却有越来越多的人在尘世中迷失方向,迷失自我,为凡尘琐事所困,为凡尘名利所惑。人们似乎在很久以前就被卷入了这个忙碌的漩涡,像陀螺一样无限制循环地自我周转,却转不出一点清闲和幸福的水花,唯有晕头转向。尘世似乎成了一个最真实的“地狱”。

但是伟大的诗人荷尔德林在《轻柔的湛蓝》中告诉我们:“如果生活是全然的劳累,那么人将仰望而问,我们仍然愿意存在吗?是的,即使充满劳绩,人是需要诗意地栖居在此大地上的。”选择诗意地栖居,是我们行走在尘世山一程、水一程路途上的全部成本,是我们应付全世界的最佳生存方式。相信即使生活的重压一天沉似一天,我们的生存空间被繁忙、浮华逼仄得越来越狭窄,那么只要保持像张勤园那样一颗诗意的心,时光便永远不允许我们老去。

文/张淑惠,原载于《新商报》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