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幻觉》读后感100字

《幻觉》读后感100字

《幻觉》是一本由[英]奥利弗·萨克斯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2,页数:32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幻觉》读后感(一):这是本值得收藏的书

刚买到这本书,读了一下,感觉很不错。

这本书比较全面的论述了几种类型的病症和正常人可能在生活中经历的幻觉体验。这不是那种枯燥的专业书,没有很多统计资料,表格,详尽的分析和相关的脑部区域的详细探讨,而是介绍了很多实例,通俗易懂,内容丰富,可以为很多平时出现幻觉的人提供一些比较合理的解释,这种类型的书还是很少的,所以显得珍贵。比如睡前出现幻象是一种很普遍的经历,这些都证明幻觉其实是人人都可能会经历的一种过程,是脑本身功能的一种表现。

对很多经历过幻觉的人,这既是一种奇妙体验,同时又担心自己是不是不正常了。

几天以后,我读完了,修改了这篇评论。继续写了下面的一些论述。

幻觉极为常见,每当晚上看了震撼的视觉大片以后躺在床上,那些场景依然在眼前晃动,虽然很模糊,却能明确感觉到它们的存在。发明家尼古拉特斯拉在自传中叙述了他经历的幻觉,那是一种类似于偏头痛的幻觉,有强烈的闪光,同时图象就会出现。当他意识到能控制幻觉后,它就变成了强大的内视能力,使得脑子里的想象变成视觉般清晰的东西,甚至比视觉图象还要清晰。据说他的这种强大的能力帮助他完成了诸多发明,因为对他来说,一切都可以在脑中构建并且看到,任何细节都不会漏掉。这让普通人望尘莫及。

但世界上肯定还有这类人,能将想象的东西挪到眼前出现,但已经不是幻觉了,而是可以控制的图象。一些自闭症人可以做到,他们的右脑发达,左脑受损。历史上的很多天才都有幻觉经历,甚至有很多人主动寻找出现幻觉的方法,比如吸鸦片,因为幻觉带来的奇幻景像是平时无法体验的。

关于幻觉的产生,有人认为和冥想以及禅定,催眠等有类似之处。

不过目前好像还没有明确的把整个脑子功能参悟透彻的人,相信未来还会有更多这样能给读者带来惊喜的书出现。

《幻觉》读后感(二):幻觉

以为是一本奇幻色彩的小说样式的书。不曾想是如此严谨的一本。更赞的则是鲜活的事例,清晰的逻辑,明快的语言。对于我来说,从头至尾完全认真的读完一本300页的书,这也实在难得。

刚读起,立马想到的就是各种灵魂论、鬼怪说,原来都能以这般科学的方式来解释,而且一点也不失其原有的神秘和好奇味道。幻觉,说起来似乎并不难理解,每个人都能说出一二。也正是因为这些连皮毛也算不上的认识,才能被这本书里的内容一直牢牢抓住。

从视幻觉、听幻觉,到嗅幻觉、触幻觉。

从邦纳、闪回,到神示、狂喜,再到扩展错觉。

让我想起小时候的一段经历,让我联想是不是醒前幻觉,不过读下去也感觉不像呢。

想起都已经一年时间了,我现在回娘家,还能在自己的卧室里闻到结婚那天的味道。立马打电话给妈妈,问她是不是也这么觉得。幸而妈妈说是,哈,因为她不怎么动我的房间,也不怎么开窗。

一边读着书的我,可不希望自己也会有这样的幻觉。读到最后发现,似乎这也不是什么难事,但我还是没有这好奇心的了。只是觉得,知道了一件曾经以为那么不得了的事,其实,这是多么需要关心的一群人。

好感谢有这么一群人,研究出如此好奇的事物。好感谢有这么一个人,能把这些记录得如此有趣。

《幻觉》读后感(三):迷幻药 与 鬼压床

关于现实和幻觉,有很多有趣的疑问:

当我闭上眼时、刚刚看见的那块石头还在不在那里?

也许这整场生活都是幻觉程序、而机器人早就占领世界、我们都傻傻沉睡者、只有基努里维斯和小伙伴们在努力战斗?

超自然现象和灵异事件的主角,到底是真的见到了凡人无法见到的真相、还是单纯出现了幻觉?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些问题根本无法回答,而我们也永远无法分辨现实和幻觉,因为我们对世界的一切认知都来自于感觉器官传达给大脑的信息和大脑编译的图像,除此之外再没有任何信息可以绕过大脑、供我们辨别大脑信息的真伪。就好像如果世界上的人都是红绿色盲的话,那么红与绿的概念一定会被改写一样,所谓幻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不过是绝大多数人投票决定的伪民主、少数人服从多数人的暴政。

因此关于“幻觉”的讨论,其实是关于我们生命本质的质询。

嘛,说得轻松一点,这本书最大的功德应该在于告诉读者——幻觉并非洪水猛兽,而是生命经验中很日常的部分;出现了幻觉,也不代表你就是神经病。

知道了这一点,我这个脑洞很大的深度中二症患者顿时觉得世界洒满了阳光。

比如小时候有次发高烧,躺在开着灯的房间、我看到的分明是自己身处一片火海,于是挣扎吵闹起来,直到被我妈骂到乖。那种望着周围的火苗、头晕恶心几乎窒息的无力感,我到现在还记得。

现在才知道,这是很多人、尤其儿童高烧时会出现的幻觉,叫做谵妄。

比如鬼压身。据很多亲历者说能清楚地感觉到对方是人形,被对方按住手脚、甚至有人宣称听见对方对自己说话。到底是“伴有幻觉的睡眠性麻痹”还是玄学的领域?

比如手术中和生死一线时的灵魂出体经历,到底是证明了灵魂存在、还是单纯的“灵魂离体自窥症”?

虽然这些问题注定不会有让人满意的答案,但还是很能满足闲暇的好奇心。

当然最为有趣的部分还是作者亲身尝试各种迷幻剂的幻觉经历。LSD,叶子,甚至是牵牛花种子——淘宝几毛钱一大包,不知有没有勇士扮作神农来high上一high。

《幻觉》读后感(四):医者仁心

书里有很多对色彩幻觉的描写和评论,很新颖,这可能是中国的作者或者说研究者不会做的,至少我没有读过国内的心理学研究者真的服用毒品和药物,然后去描写这些幻觉的颜色的。这可能也是国家与国家之间心理医生的不同。

在作者服用药物的时候,出现了各种幻觉,描述和写作一直是他排解慌乱和恐怖的最好方式。“写作的快乐是真实的,比安非他命肤浅的狂热更充实、持久。” 这个我深有体会,我不高兴的时候,都会写东西,写完了很多事情就能够想明白了,就纾解了心情。烦躁的时候也会写东西,在写作的过程中就踏实下来了。很多东西说出来越说越愤慨,可是写下来就平静了。比如我发过一个广播:其实没必要太在意陌生人的评价,信息的不完整性和视野不一样,结论可能完全不一样,比如上周我收到豆油“你的书评和很多人比起来,还是差了很多啊!”昨天又收到另外一个人的豆油“书评不错,日志真心不怎么样!”

我要是把这事说出来,我可能挺生气的,但是我写出来了,就会觉得很可笑,笑笑而已。

而对于病人的态度,这位医生更多的是好奇、同情、慈悲而没有单纯的把他们当病人,当成一个案例,这可能就是医者仁心,他希望帮助他们,用他们的案例帮助更多的人,而不是单纯的研究,单纯的展示一下,他细致的描绘,帮病人纾解,试图理解他们,而没有高高在上的单纯记录。他也没有单纯的想要消灭这些幻觉,他甚至觉得对于一些的确很痛苦的人,这些幻觉可以帮助他们减轻痛苦也是很好的。这种慈悲,真的跟有些研究者很不一样。

我爸生病了以后,我才开始观察医生们,有的医生对行医的理解是我治好你,或者说是对医术的追求。而有的医生,是对病人的理解,对病人关怀。我爸换了三家医院,8个医生,有一半都是为了医术,建议选择微创,剩下的是干脆就怕出事不敢接。看这本书有个病人老太太有幻觉,作者觉得其实也是一种幸福的时候。我就想到了,最后给我爸主刀的那个大夫。最后一个医生就是一种慈悲。他没有说,我给你试试微创,把这个当成我个人成功案例。而是很慈悲的说,这么年轻,没关系的,开胸的成功率高。微创虽然伤害小,但是成功率不高。看完这本书,特别喜欢这个作者,无论从专业上,还是态度上,都是让人很敬佩,很有好感的。

《幻觉》读后感(五):精彩纷呈的精神之旅

最近乐于往返于广深,和谐号,一是觅食,解馋还得去广州,二是,旅途是最佳的阅读时机之一,地铁,高铁,这是我不爱开车的原因,不过,若是爱开车,赛车便是爱开车的原因。

没有吵闹喧哗,静静的捧着书,似乎钻进另一个次元的大门。

我对平行世界的存在深信不疑,只不过,跟理论物理学家们的理解角度有些不一样而已。

静观身边,同龄人,抑或是吃饭时,同一家饭馆坐着的人,观念不同,有些带着墨守成规的痕迹,有些仍然停留在爷爷那时候那样的观念,有些才三十,便满脸横肉,暗淡无光,一肚子肥膘,以葛优瘫的姿势,埋首于iphone或者模仿着父辈,聊着股票、人生哲理、烟酒茶、家长里短....

忽然感慨,中国男人的中年岁月,是不是从三十岁便开始了,到五十岁结束?这二十年,重复又重复,五十岁之后便进入另一个状态:等死,等被埋葬.....

也许真正的人生之后区区十二年,或者八年,或者几乎等于没有。

读书(尚未经济独立)的阶段受控于父母,工作了受制于饭碗,结婚了被困于家庭......

这是别人的世界,虽然我也即将三十,可是我觉得,在咽气、脑死亡、心脏停止跳动,器官衰竭的时候,那才是人真正老去的时候,只是顷刻的事情而已,当生命仍然鲜活,便没有枯萎的时候。

这是我的世界。

明明在同一个物理环境,使用同一个计时系统,观念活法却如此的不同,这不是平行世界是什么?在我看来,这两个世界,永无交集之可能,当然,没有对、错之分。

扯远了....

在回深的路上读完了这本书...

作者是我喜欢的那种类型的人,有趣,有着无限的可能,好奇心,作者的心思细密,文笔引人入胜,尤其是在记录自己嗑药之后,居然很想亲自尝试一下,呃,不过好奇害死猫......

作者知识库庞大,随手一洒,便是知识点,我也捡了不少,神经化学,自窥症,我身边就有一个嗅幻觉,想想还是挺巧合,想什么来什么,肢体记忆,种种.....还有我的离体体验....

从某种角度,解答了我对《圣经》的思考,圣经的福音,上帝的使者等等。题外话,圣经的某一群拥护者用圣经来反驳达尔文,意图证明上帝是造物者,不过没关系,我也不相信进化论。

又扯远了...

很多问题都在对书本的思考,得到解答,自我解答,这是一件很幸运的事情,毕竟,求而不得的事情太多了。

也因此让人从美帝带了一本书中提到《睡前幻觉》,呃,中文版的没有。

每一次看到作者对于幻觉情境的描述,手指都会蠢蠢欲动,所有的幻境,如果从颜料把它们表现出来的话,会是很美的作品啊....

从这个角度,不仅仅理解了梵高,也理解了很多很多之前看多的艺术品.....

一个次元门被打开了....

感谢不吝分享.....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