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货币幻觉》经典读后感有感

《货币幻觉》经典读后感有感

《货币幻觉》是一本由[美]欧文·费雪 / Irving Fisher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9.00元,页数:19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货币幻觉》读后感(一):财务自由有可能只是货币幻觉

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人挣到多少钱,可以实现财务自由,可以全心考虑自己喜欢的事?

我的估算是1000万,按一年定期存款计算,一年有20万的利息收入。这可以满足全家的生活需要。

看了《货币幻觉》这本书,才发现这种财务自由是有前提的。也就是,只有货币稳定,才能保住1000万的本金和20万的利息。

费雪在这本书中回顾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人的影响。战争的发生,最大的坏处是货币不稳定,因为通货膨胀会消灭财富,使1000万的购买力变成1000元。费雪在这本书中提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及战后的通货膨胀使很多中产的投资迅速贬值,形成了欧洲新穷人。这些人本来已经挣到了足以养老的财富,但是通货膨胀使他们不得不打零工,来维持自己的生存。

在这个过程中,是财富转移的过程,但是这个过程是痛苦的。费雪在这本书中提到:“有人认为,当银行金库被抢或你的房子被盗时,社会并没有变得更穷。如果你是抢劫案的受害者,别人对你说,‘你失去的正好是盗贼得到的,整个社会和以前一样好,没什么损失’,你对这种安慰是什么样的感觉?”(第43页)。

可见,所谓的财务自由有可能只是货币幻觉。账面无论多大的财富,也敌不过世事变化产生的通货膨胀的杀伤力,可以在瞬间使财务自由变成财务不自由。

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人对于衡量价值的单位货币容易产生幻觉,认为账面上的钱会保持不变。而实际上就是用黄金计价,这些钱也会变化。

这使我想起,老家把地包出去种树,有的出租地的人喜欢要钱,有的出租地的人喜欢要粮食。但是,租金无论是钱,还是粮食,其实都是有风险的。钱的风险是通货膨胀,粮食的风险是物价。但是,农民考虑的是,粮食最起码可以吃。这其实也是一种幻觉。

费雪在进一步分析这方面问题时,分析了更为根本的测量问题。也就是长度、重量等都有规定的度量衡标准,而货币则没有很明确的度量衡标准。而货币又不像长度、重量那样具体,是抽象的,很少有人会花费时间理解这种衡量价值的工具会存在什么问题。

在集市买东西,人们会关注量尺寸的尺子有没有问题,称重量的杆秤或秤砣有没有问题,但是人们很少考虑银行存折上的钱会变少。

主要原因是行为经济学中的锚定效应,银行存折上的数字将人对价值的判断固化了。就好比,我们天天看到日出日落,就认为太阳在动,而事实上是地球在动;我们坐高铁时,对面也有一辆高铁驶过和我们坐的高铁平行,突然我们会感觉我们坐的高铁在动,其实是对面的高铁在动。这都是锚定的参照点影响了人的感觉。

货币幻觉就是行为经济学的一种现象。《“错误”的行为》的作者、2017年诺贝尔经济奖理查德·塞勒称费雪是现代行为经济学之父。在他写的文章中,就着重介绍了费雪的货币幻觉,并且指出这本书的研究方法已经接近于卡尼曼和特沃斯基的问卷方法。因为费雪研究这本书采用的方法是访谈德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老百姓。

总之,从费雪和行为经济学角度,财务自由可能只是货币幻觉,但是如果没有战争、社会稳定,一定量的货币财富,确实可以在稳定时达到财务自由,但是社会一旦不稳定,这种自由状态就烟消云散。

《货币幻觉》读后感(二):你认为一美元等于一美元吗?

《货币幻觉》是全球著名经济学家、数学家、耶鲁大学教授,欧文·费雪的作品。书中通过实例讲述货币单位购买力的不稳定性;以及对造成这种不稳定性的隐藏原因的分析。其核心理论为费雪在1928年提出的货币幻觉思想。

货币幻觉思想的命运一波三折。最早于1928年费雪提出了货币幻觉思想,成为理解经济学尤其是宏观经济学的一把钥匙。自1967年开始,这把钥匙被主流经济学家嫌弃和抛弃。近一二十年来,它又被一些经济学家特别是行为经济学家重新拾起和重视。

货币幻觉简单地说,就是人们认为货币价值不变的错误看法。在1920年前后,费雪发现,现实生活中,货币幻觉的例子比比皆是,充斥生产、消藩和投资等各个领域。我们很难想象,当时的普通大众,对货币贬值几乎一无所知,普遍认为货币价值稳定不变。

货币贬值和通货膨胀是同义语,如今的经济学教科书上,通货膨胀通常被定义为物价水平上升。假设你的收入不变,但每种商品的价格都突然上升,变为昨天价格的2倍,那么你的收入买任何东西,与昨天相比,能买到的数量都减少了一半。物价水平上升,让货币的购买力下降了,这就是货币贬值。当下的一美元的价值与十年前的一美元的价值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

经济学原理告诉我们,物品供不应求是,价格会上升。然而货币本身的供求关系也会影响物品的价格。如果货币发行量过大,物品价格也会上升。通货膨胀导致了货币贬值,而人们想当然地认为货币价值不变,这就是货币幻觉。1958年,经济学家威廉.菲利普斯提出了菲利普斯曲线理论:失业率与通货膨胀存在一种交替关系的曲线,通货膨胀率高时,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低时,失业率高。

1967年弗里德曼对货币幻觉提出质疑。弗里德曼认为,真正重要的不是名义价格,而是通货膨胀因素调整后的实际价格。例如,对于消费者而言,如果他们预期价格水平变为原来的2倍,他们也会要求雇主将他们的收入提高到原来的2倍。这样一来,消费者的消费没有发生变化。弗里德曼进一步提出了自然失业率理论。他认为当失业率低于某个水平是,将会进入通货膨胀螺旋,而当失业率高域这个特定水平是,将会进入通货紧缩螺旋。他将这个失业率水平成为自然失业率。从此“不存在货币幻觉”成为经济学的主流。

从货币幻觉一下跳到完美预期,这无疑是从一个极端跳到另一个极端。经两位现代经济学家搜集的证据证实,是存在货币幻觉的。如果人们能预期通货膨胀,那么在工资和他中,应该包含像生活费用调整的条款。然而,事实是大多数工资合同用名义工资表示,而不是像弗里德曼所认为的,用实际工资表示。金融合同通常也不适用通货膨胀条款,国家债券、企业会计记账,也是用名义价值。这一切似乎都表明存在货币幻觉。

这本书的理论让我们看到了货币会价值变动的本质,同时分析了货币波动程度、波动原因、波动的危害,以及从个人、银行和政府的角度给出的补救办法。通过学习可以帮助人们正确认知货币,更重要的是能帮助个人在生活、投资决策时少受货币幻觉的影响。

《货币幻觉》读后感(三):“繁荣是商人的术语”

这本书写于1928年,时至今日,费雪在书中的许多观点已经耳熟能详,比如说货币的发行量多少会引起通货膨胀或者紧缩、放在银行的钱可能正在飞速贬值等。

但开卷依然有益,对于像我这样并非经济学专业领域的普通读者,《货币幻觉》也没有想象中的晦涩难懂,作者欧文·费雪时常用生动地比喻,让读者明白他所想表达的内容。

比如在描述总体价格水平和单个商品(如小麦)的价格变化时,费雪用潮汐和波浪做比喻。在猛烈的风暴中,波浪能上下起伏达数英里,但对整体海平面的影响微乎其微。小麦的价格对整体物价水平也是如此。

黄油和面包的举例也很经典,讲解的是绝对通货膨胀、相对通货膨胀和绝对通货紧缩、相对通货紧缩。黄油看作货币,面包当成商品。面包大小不变的情况下,黄油涂抹在面包上的多少就是绝对通货膨胀/紧缩;黄油量不变的情况下,面包的大小改变黄油的厚度时就是相对通货膨胀/紧缩。黄油厚度大就是通货膨胀,黄油厚度小就是通货紧缩。

通货膨胀,其实只要有点年纪的大概都能体会到,比如祖辈跟我讲过,80年代的螃蟹,当时的一毛钱可以买一大筐螃蟹,诚然有当时的人很少吃螃蟹的原因,但想来更重要的还是纸币在贬值,钱不值钱。还好这种肉眼可见的贬值,是在长达几十年的时间里发生的,在按24小时度日的人眼中,这种变化是可以接受的。

货币的不稳定性一直存在,战争会是让这种不稳定性极端化,当然,其他的天灾人祸也会。书中提到,人往往会对本国货币存在“货币幻觉”,即错误地认为货币的价值不变。“奇怪但真实存在:我们更能看清外币的涨落,而不是本币。”

普通劳动者可能并不太关心,本外币的汇率问题,但实际上,劳动的利益尤其建立在稳定的货币基础上。“劳动者,不仅是通货紧缩造成的失业的受害者,还是通货膨胀造成的高生活成本的受害者。”是经济学上兴亡百姓皆苦了。劳动者是用自己的劳动换取相应的物质资料价值,但是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货币的不稳定性,劳动者往往并不能换取自己应得的那份“工资”。

类似于能量守恒原则,无论是涨是跌,大众总是在受损,那么总有其他阶层是在受益的。所以,当物价上涨、商业受到刺激时,费雪认为,这只是商人属于的繁荣,“描述的是阶层利益状况,而不是一般福利条件”。因为普通劳动者依旧要为高昂的生活成本而受损。

同样情况,物价下跌时,普通劳动者看似减轻了生活成本负担,但是商业不振可能直接导致找不到工作、没有工资。在这种情况下,真正受益的只有债权人,因为他们可以用极低的价格购买到想要的东西。

货币的不稳定性,说到底,是债权人和债务人的博弈。

此外,费雪还探讨了金本位的可行性。他对此并不乐观,历史也证明了金本位与纸币的挂钩并不具有长久的可行性。

《货币幻觉》读着感觉多少会让人有些焦虑感,单独个体的存在就像一叶小舟漂泊在大海之上,看似风平浪静,但指不定哪一阵风带起的浪头会突然把船掀翻。但人生在世,有无数风险,亿万人都这般那般地过来了,又何必过多杞人忧天。尽人事,听天命罢了。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