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尘封旧案》读后感100字

《尘封旧案》读后感100字

《尘封旧案》是一本由(英)凯特·阿特金森著作,上海人民出版社/世纪文睿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元,页数:30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尘封旧案》读后感(一):一个不经常看侦探小说的人的评论

收到赠书有一段时间了,但由于工作的原因,影响了阅读速度,没能及时写下书评,很是抱歉。

我是一个很喜欢读书的人,但却不经常看侦探小说,主要有两个原因吧。

一个是很多小说,故事和写作套路老旧,阅读变成了浪费时间,而不是享受。

另一个是很多小说把主人公神化了, 太完美,不真实,反而对我没有了吸引力。

这部小说多次切换叙述主体,让我时刻感觉新鲜,在这种切换中调整距离和角度去思索,就像通过棱镜看世界一样,多姿多彩,很有乐趣,阅读已然是一种脑力运动的享受。

其次,这部小说的叙事结构,大分大合,采用了轮辐向心法的叙述手法,多头穿插并进,乱中有序,越往后越发觉得妙不可言,就像看山,远看,云遮雾绕,饶有趣味,愈走愈近,才看清真面目,“高山仰止”,令人慨叹。

我推介书友们读一读,会有别样的感受,限于时间,就写到这里。

《尘封旧案》读后感(二):岁月冷雨,古道热肠

三个家庭,有各自的生活,有各自的依仗慰藉,有各自的痛苦哀伤,然后,事件发生,她们的生活从此破碎。

二十年后,三个家庭的破碎生活在私家侦探杰克森那里汇聚起来,诸多尘封往事被次第揭开,昔日碎片中等待着侦探去发掘的,究竟是什么样的真相呢?

阿特金森的罪案小说有个非常显著的特点,那就是通篇充满了对生活的思考,尤其是对于我们自身的脆弱、残缺、矛盾、不完善的思考,每一个出现在书中的主要角色身上都带着浓重的此类特质,包括作为主角的杰克森也是如此。

相形之下,甚至案件本身都显得无足轻重,它不再是从天而降的意外之物,打破了人们原本“宁静祥和”的生活,不,它仅仅是我们自身脆弱和残缺的延伸;而侦探也不再是冒险之旅的传统英雄,越过困难,消灭坏人,找出真相,维护正义——尽管风险、困难、恶人、真相、正义依然存在于这部小说之中,但是对于脆弱的凡人们来说,真相也许并不总是最好的答案,有时,对于他们修补自己脆弱的生活,重获幸福,这甚至无关紧要。

当然,身为读者,我们依然拥有特权,可以从上帝视角同时获得真相,以及真相所承载的沉重。当往昔碎片如同冷雨一般打在我们的心头,稳重的侦探杰克森是这趟昔日之旅中我们唯一可靠的旅伴。

他承受着生活的沉重,却又同时向其他人身处援手,他自己有着困惑,却最终总是能找到正确的答案。侦探杰克森踏上的不仅仅是探寻之旅,同时也是朝圣之旅,他不仅仅是求真者,同时也是慰藉者,同时,也是被救赎者。

而当我们最终完成这次巡礼,合上书本,长出一口气之后,留在脑海中的将不会是什么诡异离奇的案件,而是对我们自身的弱点,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感受。

《尘封旧案》读后感(三):奥莉维娅去哪儿了?

2004年一个闷热异常的夏天,剑桥酷热当空,对曾经担任过前任督察后专行做私家侦探的杰克森•布罗迪(Jackson Brodie)来说,整个世界就只是一张会计报表——左边流失掉的就在右边补回来。

杰克森10岁的那年,母亲因故去世了,代替母亲照顾他的姐姐也离奇遭遇谋杀,而哥哥因内疚而自寻短见,这一切让他无法停止对真相的追寻。儿时笼罩在恐惧与不安中的生活在杰克逊成年后并没有多大改变,他从来没在剑桥找到温馨的家的感觉,他的妻子跟别人跑了,这场失败的婚姻令他成了一个45岁的离异父亲。

也许因为年少时就承受了亲人相继离开的噩梦,杰克森总是很难拒绝一些失去亲人的人们的求助。他接手了三起几十年前的旧案:一个3岁的婴儿奥莉薇娅从帐篷里爬出来消失在她家的后花园;一名身份不明的男子在律师西奥的办公室将他18岁的女儿劳拉割喉杀害;一个年轻女子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举斧劈开了自己丈夫的脑袋……

当杰克森•布罗迪慢慢向着真理在黑暗里游走,受害人家庭中暗藏多年的秘密扑面而来,他的生活笼罩在死亡、阴谋和不幸中。杰克森暗暗感觉到有人在跟踪他,种种迹象表明他的调查不经意地威胁到了自己的未来。与此同时,追踪者的一举一动也开始变得越来越凶狠和危险……

《尘封旧案》是英国侦探小说家凯蒂•艾金森 (Kate Atkinson)“杰克森•布罗迪系列”的第一部,不但情节设置巧妙,环环相扣,充满紧张、悬念和伤感,而且人物也塑造得内涵丰富、立体,具有非凡的人格魅力。侦探杰克森外表粗枝大叶,内心却心思缜密,多年的军人和警探生活令他处变不惊,但他内心仍然有一个渺小、千疮百孔、遍体鳞伤的信念:他要做的是帮人们变好,而不是惩罚他们。除了这个机智、从容的英国式侦探之外,内心复杂而外表守旧的独身老女人阿莉米娅、神秘而令人恐惧的老寡妇兰德太太、患有哮喘的胖子律师西奥……这些“穿梭”在尘封多年的旧案中的人,丰满,鲜活,历历在目。凯蒂•艾金森通过女性特有的细腻,向我们展示了人生中的离奇、荒唐可笑、滑稽、欢闹等等,是一部集深谋远虑和睿智于一身的作品。

《尘封旧案》读后感(四):《尘封旧案》译后记

尘封的案子,一旦再次揭开,总是格外让人感到遗憾和哀伤。每一个尘封的旧案背后,不只是一叠档案,更是那些失去亲人的人们心中永远无法尘封的惨痛回忆。

探案小说里的主人公总是多了些福尔摩斯式的从容与优雅,总是能够凭借缜密的推理解决案件,但《尘封旧案》的侦探杰克森·布罗迪却是个另类,他在探案过程一直不走运,自己的生活以及和前妻的纠葛也让他很不如意,更不用说心底埋藏着这样一段不堪回顾却又

时时刻刻纠缠着他的惨痛回忆,这一切让他不由自主地牵扯进一桩又一桩别人的旧事中。他凭借着自己的执着和细心寻找着最后的真相。

不同于很多侦探小说会描写一件案子从发生到侦破全程的固定模式,从一开始《尘封旧案》的故事脉络和主人公就陷入了一段难以厘清的混沌之中。故事没有像大多数侦探小说一样只让主人公每次解决一个案子,而是几个案件在纠缠中同时发展,最终将各条故事线联系在一起。每一条看似凌乱毫无意义的琐事,其实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作者凯特·阿特金森采用了视点写作的手法,每一章都从一位主人公的视点出发来进行描写,这既考验了作者的叙事功力,也考验了读者的脑力。一个案子叠加着一个案子,悬念层层推进,真相抽丝剥茧。小说故事严谨,人物刻画细腻,并没有流于一般探案小说的俗套。

本书得以成稿,离不开张玉贞编辑的帮助与努力,在此致以特别的感谢。

吴奕俊

2013年4月于暨南大学

《尘封旧案》读后感(五):惨痛回忆,无法尘封

尘封的案子,一旦再次揭开,总是格外让人感到的遗憾和哀伤。小说从尘封达三十多年的三个案件开始叙述:

第一案:一个小女孩在午夜失踪。

第二案:一位年轻貌美的办公室职员被一个疯子突然杀害。

第三案:一位刚当上妈妈的女人发现自己将生活搞得一团糟,既要照顾需要她的婴儿,又要应付苛求的丈夫,直到最后怒不可遏,在血腥与恐怖中逃离。

杰克森·布罗迪,人到中年,婚姻破裂,这个“昔日的侦探”正处于人生最低谷,却仍旧逃不开命运的纠缠,怀着悲悯的情怀以及无法摆脱的悲伤情结——姐姐之死的谜团,展开了对其他三桩案件的调查。《尘封旧案》的侦探杰克森·布罗迪是个另类,作者凯特·阿特金森并没有赋予杰克森福尔摩斯式的各种光环,他只不过是个曾经做过警察和私人侦探的普通人,在探案过程一直不走运,自己的生活以及和前妻的纠葛也让他也很不如意,更不用说心底埋藏着这样一段不堪回顾却又时时刻刻纠缠着他的惨痛回忆,这一切让他不由自主地牵扯进一桩又一桩别人的旧事中。他凭借着自己的执着和细心寻找着最后的真相。

同时,不同于很多侦探小说会描写一件案子从发生到侦破全程的固定模式,从一开始《尘封旧案》的故事脉络和主人公就陷入了一段难以厘清的混沌之中。故事没有像大多数侦探小说一样只让主人公每次解决一个案子,而是几个案件在纠缠中同时发展,最终将各条故事线联系在一起。每一条看似凌乱毫无意义的琐事,其实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作者凯特·阿特金森采用了视点写作的手法,每一章都从一位主人公的视点出发来进行描写,这既考验了作者的功力,也考验了读者的脑力。一个案子叠加着一个案子,悬念层层推进,真相抽丝剥茧。本书故事严谨,人物刻画细腻,并没有流于一般侦探小说的俗套。

随着谜团一层层被打开,让人发现每一个令人发指的旧案背后,不只是一叠档案,更是那些失去亲人的人们心中永远无法尘封的惨痛回忆。猥亵儿童、乱伦、精神疾病之类富有的争议问题……这些也使得《尘封旧案》成为一部对生命的脆弱、生存意志乃至人性有着深刻理解的小说。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