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达洛维太太》的读后感大全

《达洛维太太》的读后感大全

《达洛维太太》是一本由[英] 弗吉尼亚·吴尔夫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6.00,页数:24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达洛维太太》读后感(一):无需再怕骄阳酷暑

精巧,漂亮,优美,压抑,敏锐,丰富。塞普蒂莫斯,公园,看病,那些段落还可以看,可小帽子那段,读得全身难受,想“抓墙”,谁知两页后就跳窗自杀了,我不得不佩服她的驾控能力了!形形色色的人,描写得很好,结构也好,均衡,劝皈,讽刺得也够好,和莱辛一样犀利。

但,不够直白,她始终是约束着的,缺了点什么,不知道是否是有意为之。

吴尔夫,文字透漏出来的感觉,并不像时时刻刻里尼可基德曼塑造的形象。

《达洛维太太》读后感(二):读的第一本意识流小说

对意识流作品了解太少。这本书从意识的流动着手,从达洛维太太早晨去卖花开始,写到她晚上举办晚宴。很多人出席了这场晚宴,包括她很久没见的初恋情人,似乎是对她的人生的见证和总结。并行的一条线是塞普蒂默斯,他是一战后从战场归来的战士,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会有各种奇怪、可怖幻觉。达洛维太太的晚宴顺利举办着,塞普蒂默斯死去。

这本书是意识流小说的初尝试之一,在我看来情节性并不弱,只是都隐在意识的流动之后,被切割、被解构、被重塑。从兼具思想性和文学性的文字间可以看到作者的敏锐和灵气。

读起来并不容易,却意外地被完全吸引。

《达洛维太太》读后感(三):读《达洛维太太》的一些感想

第二本意识流小说。 “以一天的时间写尽一个女人的一生”。

此书的结构是极有艺术性的,一条表现克拉丽莎,另一条表现塞普蒂莫斯。两位人物互相衬映、补充。从克身上读出一位中产阶级女性在丰盈的物品生活中,精神上的迷茫、自我的迷失;从塞身上读出精神的紊乱、对自我和真理的追寻。 这么一个看似简单的故事,读罢心里莫名忧伤。对于我来说,伍尔夫的小说似乎有一种莫名的“副作用”:在读她小说的那段时间里,我的心情不会太好,会十分抑郁、感伤,比平时加倍的敏感。这种心境是很让人难受的。尽管会有这样的感受,好似“受虐狂”般,我还是只不住地读。 和《到灯塔去》相比,《达洛维太太》意识流笔法的运用还是稍显青涩,但是相比前者,后者更容易看进去些。 相信伍尔夫意识流的写法对我在写作上,人物心理活动的揣摩和书写,以及环境、物件、衣着容貌等细节方面,如何刻画得既有诗意又细致,一定会有所帮助和启迪。

一遍谈得过浅,有机会再读。

《达洛维太太》读后感(四):达洛维太太

抛弃事件,回到意识。抛弃外界,回归内里。丢弃“实在”,去追风,追海,奔向无尽。

达洛维太太

8.7

[英] 弗吉尼亚·吴尔夫 / 2013 / 人民文学出版社

走路让人陷入一种凝结的思想时机。眼神浓缩,思绪上演,世界只有你一个“真实”的人类。向万物问好(你好,小树

《达洛维太太》读后感(五):幻想里救赎的方式

伍尔夫是我最喜欢的女作家。这本书难以看懂,意识流的形式与《尤利西斯》类似,写了一整天中发生的事,故事结合在看到的听到的以及内心的想法,意识流与传统小说的区别就是叙述方式上,不仅仅是故事的陈述,可以以第一视角带领读者进入故事,展开想象,使文字带有了空间感和画面感。思维是发散的,可以从一个事物联想到另一个毫无逻辑的事物,不过通常所联想到的事物是心里一直存在着的,才会在遇到类似的情景时联想到。同时不需要考虑时间的叙事,考虑的仅仅是运动。

这本书里最亮点的地方就是军人的自杀。通常小说都带有作者自己的视角,不可能完全客观,因此可以联想到伍尔夫自己陷入精神危机后的自杀。同样在《金阁寺》和《人间失格》里也能发现作者塑造的人物与自己有很强的相似性。

战争结束后的军人,由于现实的落差,或者是其它的原因,陷入了自己的空想。费里尼的电影《甜蜜的生活》中也有自杀案例。他们都有相同的特征,追求极致的美。表面上风平浪静,在一下刻突然选择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这样的风平浪静都是经过深思熟虑思考后的结果。理想与现实具有巨大的落差,痛苦,孤独交织着的时候,想要解脱,摆脱这样的困境。怎么选呢?

没有人可以拯救他,精神病医生给他的建议,对他有用吗?反而逼迫着他,加速走上了自杀的道路。尼采晚年在都灵的大街上,抱着一只马痛苦,随后发疯迷失在了精神里。但是尼采可是帮助过精神病医生治好医生自己的精神病的。这样的人是可怜的,并且没有解药,选择死亡就是他的解药。军人的自杀触动了达洛维夫人,他们的生活站在完全相反的位置,但是内心最深处是相似的。或者说每个人都是相似的,选择自己应对生活的方式却可以千差万别。

我们不能评价别人的选择好或不好,因为对选择负责任的是他们自己。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